军体院的故事之八《父亲的复员费,一笔存在银行的巨款》

江南

<h3><font color="#010101">2007年产的茅台酒市场价值</font></h3> <h3>军体院的故事之八</h3><div>《父亲的复员费,一笔存在银行的巨款》</div><div>&nbsp;</div><div> 军体院发小们要聚会了,说起为了阔别五十年的世纪大聚会,要献出一瓶2014年现市场价值2980元的茅台酒来庆祝一下。</div><div> 联想到我父亲当了20年的军官,当年的复员费算起来也就值现在一瓶2007年产的茅台酒了,可在当时那可是一笔天价巨款啊。</div><div> 1970年父亲复员,部队发了5000多元复员费,当年社会物资贫乏,大家都没有存款,听说谁有5000多元,嘴吧都是张大的。</div><div>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5000多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八十年代才出现人人羡慕的“万元户”,何况是七十年代?</div><div>  前段时间一条“80年代万元户,现在值多少钱”的微信在朋友圈里疯转。对比那个年代几十元一个月的工资,几毛钱一斤的猪肉价格,存款有一万元,算得上是大“土豪”了。</div><div> 那么,七十年代父亲的复员费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div><div> 对照可比的八十年代,计算的角度有多种,其中一种是按人均存款对比法计算:</div><div>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曾经从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居民人均储蓄着手研究,分别选取1981年、1991年、2001年和2007年四个时间点,对“万元户”财富的变迁进行测算。</div><div> 从居民人均储蓄看,上述四个时点居民储蓄总额分别为532亿元、9200亿元、7.4万亿元和17.3万亿元,考虑人口变化之后的人均储蓄为52元、800元、5900元和1.3万元。这样算来,1981年的万元财富相当于当时人均储蓄的200倍。</div><div>  如按城市人均存款在3万元左右,那么八十年代初的一万元,就相当于现在600万元左右,而七十年代初的钱就更值钱了。</div><div> 父亲的复员费大约相当于现在至少300万到400万元。</div><div> 上述算法有点谱,父亲转业时借住在大沙头文化局宿舍大院,其中有一幢楼是给高级知识分子住的,首层有一套带大花园的四房一厅约130平方的住房,政府以8000元卖给了一位姓钟的华侨资本家,我家当年就曾借住在这华侨家里。当年借住连出租的概念都没有,水电费平分就行了。</div><div> 可以想象,七十年初父亲的复员费是多么大的一笔巨款。如果有房可以买,在广州市中心地段买一套三房一厅应该是可以的。</div> <h3>2014年产茅台酒市场价值</h3> 记得邻居军体院服务社柴志辉主任,当年复员费有3000多元,他太太左阿姨笑得嘴都合不拢,后来复员回到湖南农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所有物质、辅食品都要凭证供应,虽然手握几千元也没地方用,为了生活保障也不敢用。<div>  当年的军队复员干部很单纯,手握巨款不会送礼、不懂得买官、更不可能做生意,那可是投机倒把啊,只能本份地过好自已安稳的小日子。</div><div><div> 1975年家里把这笔巨款的利息取出来,300元买了一台九寸凱歌牌黑白电视机,这在广州市机电工业局干部中可算是大新闻了,附近的人都来我家看电视,每天晚上把房间都挤得满满的。</div><div> 一次广州市机电局某局长在全局干部大会上作国内外形势报告,把“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名称误说成“基巴斯坦”,说到国内形势一派大好,群众生活有所改善,举例我局干部江凱成家里已有电视机啦。</div><div> 后来干部们私底下把某局长叫成“鸡巴局长”,见到我父亲开玩笑地说,老江,恭喜啊,“鸡巴局长说你家有电视机啦”。</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  几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年复员干部们拥有的这笔巨额复员费,应该还都在银行里存着。</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现在这笔天价巨款只值今天一瓶2011年产的茅台酒了。</font></h3> <h3>2003年产的茅台酒市场价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