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新加坡:诗一般的城飘洒在雨中

平眼视界

<h3><i><font color="#b04fbb">题记:忘不了,北纬一度的明媚阳光,滋养了云雾林一室鲜花。忘不了,入夜的克拉码头,赤道的潮湿气息比杯中的Tiger更让人微醺。忘不了,耳边依然是哈芝巷街头乐队一曲比原唱还好听的弹唱。忘不了,大雨中在圣安德烈教堂假装翻开圣经等雨停,忘不了,凌晨5点背着三脚架在鱼尾狮公园等待滨海湾的黎明破晓。2018年岁首,一个人雨季中的狮城难以忘怀。</font></i><br></h3> <h3>以前,对这座比香港还小的城国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孙燕姿、林俊杰等新加坡华人歌手。那时,港台音乐总会把他们也归类进去,加之几乎无异的语言环境,一度以为,新加坡就在中国隔壁。后来,才知道,这座花园城市与我们差了几十纬度,处于热带的北纬一度。</h3> <h3>新加坡与香港、台北、韩国并称为亚洲四小龙。由于经济极其发达,坡坡一度与香港竞争东京以外的亚洲第二城。</h3> <h3>新加坡在十四世纪属苏丹王朝,十九世纪沦为英国殖民地,所以英语是官方语言也是主要交流工具,直到1965年独立以后一直是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际化的国家。</h3> <h3>祖籍中国会讲国语的新加坡人比比皆是,而资源方面除了水和森林几乎所有产品都依赖进口。无论是当年的亚洲四小龙还是如今的花园国家都是勤劳的新加坡人辛苦耕耘的成果。</h3> <h3>新加坡没有国家和城市的概念。民用机场就一个,全部都是国际航班。国家虽小,却有一个很大气的国际机场。不时有不同航线的飞机次第升起或降落。</h3> <h3>许多人怀着自己的梦从一个地方飞走,而另外一些人又从四面八方携着梦朝她飞来。如此激活了这个世界,也激活着每个人的人生。</h3> <h3>樟宜机场由深深浅浅不规则的圆形方形或条形随意拼图的地毯,体现着新加坡人浓浓的热情和东方人所特有的凝重。机场内随处都盛开着他们的国花万代兰,五颜六色,素朴自然,优雅清纯,祥和温馨。环绕机场的是郁郁葱葱的树,只有出口处伸进城市的一隅。</h3> <h3>作为全球最适合过夜的机场,公共服务自然一流。机场内的座椅充足,而且软沙发居多,造型各异、摆放错落,和国内机场的硬金属椅子真是天差地别。</h3> <h3>虽然面积小,但城市建设很善于以小做大。曾经的新加坡被誉为城市里的花园,而今的新加坡则是花园里的城市。整个狮城处处都是景观,绿化更是密集。狮城的景点也具有同样的特色,规模都不大,但是曲里拐弯很多,能让你在很小的面积里转悠很久。</h3> <h3>以前总觉得,坡坡这个地方,若不是转机或者在邻国玩顺路游过,是不会特意安排一个单独行程给它的。但低估了坡坡的魅力,没想到这个国家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和惊艳,一次踏足后,在心中便几乎成为与东京同样神圣的存在。</h3> <h3>狮城的每个区域也有不同的风格。Downtown区的市政厅附近随处可见古典西式建筑,雄浑稳健;来福士坊站周围则是高楼林立,一派现代繁华;滨海湾集中了狮城的地标,大气辉煌;几个民族聚居区则五光十色,弥漫生活气息;其他各个副中心也是各有各的亮点。</h3> <h3>由于历史和地缘原因,新加坡的民族构成混杂度极高。大街上的东亚面孔很多,印度裔和马来裔也不在少数,白人占比也相当可观。另外,包头巾的穆斯林妇女很常见。</h3> <h3>这里是文化大融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三大人种竟然能在这和谐共存。印象最深的便是在樟宜机场入境时,边检移民官居然有不少是印度人,如此重要的把关大事能交给外族人,这之前只有在吉隆坡见过。</h3> <h3>大街上的本地人全是背心短裤人字拖拖,无论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人,都坐在没有空调只有风扇的肉骨茶店或者吐司店里怡然自得。</h3> <h3>暮色下的新加坡,小厚重的树影过滤了灯光,这个不夜城一点也不刺眼,而更像是文质书生,体贴关怀型。亮灯后的擎天树好美,每几秒还会变换颜色。找了最高的那一棵的根部坐下来,很多人躺着,因为据说躺下来是观赏的最好角度。</h3> <h3>摩天观景轮,是观看新加坡夜景的绝佳地点之一。随着观景舱箱体的缓缓上升,新加坡的地标式建筑在眼前改变了角度,有种令人感动的魅力。常常会有人在摩天轮到达最高处的时候告白或者求婚。</h3> <h3>想想在某个夜晚,和自己心爱的人,边看着美丽的天际线,边在摩天轮品尝着晚餐,是不是很浪漫呢?</h3> <h3>金沙综合娱乐城,霸气侧漏,有着全球最棒的无边游泳池,犹如天上瑶池。在夜色的泳池中,是不是有一种和星空宇宙连城一体感觉?</h3> <h3>克拉码头位于新加坡河畔,原本只是个小小的卸货码头,但经一番精心开发后已是今非昔比。沿着河畔踱步,一路还要经过声名远播的浮尔顿酒店、鱼尾狮和大榴莲等地。</h3> <h3>夜色里的狮头鱼尾像十分迷人,高8米重40吨的狮头鱼尾石像默默的镇守海湾,为新加坡锁住财运。</h3> <h3>美轮美奂的狮城之夜,到处充斥着浓厚的现代大都市和艺术气息。凝视花花绿绿的霓虹,不禁有点纸醉金迷的赶脚。</h3> <h3>在芽笼,即使是夜间也经常看到教士和性工作者擦肩而过,佛像脚下或教堂旁,常看到寻欢客和卖春女谈笑的奇景。</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青楼和黄庙相映,也只有芽笼这么有趣的地方了。政府指定红灯区虽是丑陋的,但它是公开的集中的和可控的,如何去解决那些造就红灯区的社会问题这才是让新加坡政府最感为难的地方。</h3> <h3>芽笼是充满市井气氛,活力充沛的地方。同时也是小吃数之不尽,许多中国移民开设了餐馆。</h3> <h3>洁白的哥特式圣安德烈教堂是新加坡首座规模最大的圣公会教堂,整个建筑属于早期英国哥特式建筑。</h3> <h3>纯白色的外墙,当年由印度人将贝壳、石灰、糖以及蛋白混合,调成糊状,再加入水和浸泡柔软的椰子壳,做为石膏原料,使外墙格外平滑有光泽,又兼具坚固性,据说连钉子也钉不进去。自从1837年落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h3> <h3>很多新加坡当地的新人会选择在这里拍摄婚纱照。因雨季外面在下雨,一个人在里面驻足了约三个小时,翻看着《圣经》和《赞美诗》,凝视着正在做祈祷的教徒,享受内心的宁静。</h3> <h3>圣安德烈教堂房的莱佛士酒店是新加坡的地标性建筑,代表了殖民地时期的建筑风格,有很多文化名人前往下榻,有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陈列其中。遗憾的是酒店正在维修不能参观。</h3> <h3>牛车水,就是唐人街,本以为全是中式建筑。去了以后才知道好多建筑是各种风格混合的建筑,弥漫着早期新加坡的魅力。</h3> <h3>明末、清直到民国时期,广东福建一带的民众开始了下南洋的征程。他们有的从商、有的打工。几代人勤勤恳恳在这里繁衍扎根。甚至牛车水名字本身也是当时华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牛拉着车或人力拉车开始每日的劳作。</h3> <h3>今日这条街依旧繁华,显眼的红色建筑南洋老咖啡店,色彩绚烂的马里安曼兴都庙、特色精致的小商店和酒店,络绎不绝的游客,熙熙攘攘。</h3> <h3>在以往的印象中,国内寺庙大多阴森冷峻,佛牙寺却熠熠生辉。</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寺庙铺满地毯及金刻的佛像,更显得干净得体雍容华贵,虽建造年代短但每一尊佛像都打造得十分精致、细腻、庄严,因供奉有佛牙所以叫佛牙寺。</h3> <h3>接近小印度时会有一股咖喱和辣椒混合的怪异味道扑面而来,典型的……天竺气息。</h3> <h3>声名远播的维拉玛卡里亚曼兴都庙,庙名从何而来不清楚,只知道庙里供奉的是主掌生死的卡莉女神。</h3> <h3>甘榜格南这个名字起源于曾生长于此的格南树,色彩斑斓的建筑群分布在街道两旁,过去是马来族皇室的活动中心,现在是穆斯林的聚集地。</h3> <h3>建立于1928年外观富丽堂皇的苏丹回教堂是新加坡最大的回教堂,是5座被列为国家古迹之一的回教堂,洋葱型的大圆顶,对称的宣礼塔,有点像印度的泰姬陵。</h3> <h3>哈芝巷是位于甘榜格南的一条很小的街道,可却因为很多当地设计师的入驻而让这条小巷重燃生机。哈芝巷可称作是新加坡的798,无论是五彩斑斓的涂鸦还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再或是扑面而来的咖啡香味都让我感觉像是漫步在798,没有丝毫的陌生。</h3> <h3>在坡坡很多肉骨茶老店,一股市井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很多明星都来吃过,墙上贴满了他们的照片。店里还是用的风扇,没有空调。但我却爱极了这种情怀。</h3> <h3>阿拉伯街。让人想起小时候很向往的故事阿拉丁神灯和一千零一夜。</h3> <h3>娘惹,两个字在舌尖上一滚,婉转的音韵便带出丝丝缕缕温柔缠绵的味道。</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若再将词具象化,那应该是一道窈佻的倩影,繁复的刺绣枝枝蔓蔓地盛开在她的轻衫上,娘惹花布的长裙勾勒出她苗条的身段,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落在她缀满花珠的鞋面上,投下如梦似幻的光晕。她,就这样静静地藏在旧时光里。</h3> <h3>十五世纪起不断有华人漂洋过海定居南洋,与马来女子成婚,他们所生后代被称为土生华人。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娘惹如中国的名门闺秀,生于望族,长于深闺,一生专于厨艺和女红。</h3> <h3>娘惹文化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印记,同时融入了马来西亚、印尼和英国各种文明的元素,最终成为独一无二的风情,如今仍留存于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漂洋过海看到中华文明以另一种方式在他乡落地开花、传承发展,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受。</h3> <h3>华人当年闯荡南洋有过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100多年前,她护佑华人闯荡南洋;一个多世纪来,她不仅和华人一起经历跌宕起伏,也见证了他们创造的一个个传奇。</h3> <h3>天福宫始建于1839年,供奉护航之神天后娘娘,因是福建人士建造经营,所以也叫妈祖宫。在新加坡开埠时期,南来北归的华人所乘帆船就停泊在天福宫前不远处,如今宫门外高楼林立,早已看不到那些经历海上风浪后刚上岸的闽南番客。</h3> <h3>坡坡到处都是色彩斑斓的建筑,不用刻意去找拍照点。骑楼源于广东,广州也还保留着一些,但随着城市变迁和无能的政府当道,这些本该好好保护的文化珍宝,却被拆得七零八落。反而,在南洋,这些建筑随处可见。</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相比起广州老旧破败的骑楼,这里的骑楼被刷上斑斓色彩,更加好看。</h3> <h3>不仅经济高度发达,而且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统一,城市规划有序,交通出行便捷。2015年新加坡人均GDP达56319美元,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仍不遗余力发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系统由轨道交通、公共汽车构成。能有这样方便的交通,谁还想自己驾车呢?</h3> <h3>热带的阵雨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一个不记仇的人,生气完便烟消云散。</h3> <h3>新加坡太迷你,作为华人实在很难看出什么异域风情,这个城市,或者国家,给我留下的印象只是一个个断章,仿佛一张张幻灯片,全都是简单而幸福的生活。</h3> <h3>纵观世界历史,城市国家几乎都很难维持太久。但新加坡创造了奇迹。他象一颗明珠闪烁在东南亚的南端,他象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之林。还是多虑,新加坡能经受历史的挑战吗?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这座狮城还能够怒吼吗?</h3> <h3>站在波浪桥上,凝视着新加坡城,感受着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波涛对这座小岛的颠簸和摇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