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月4日-1月11日,宁津职专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进餐流程考核。幼儿无小事,孩子在园的各种生活活动是否能得以保障,是幼儿进行游戏和学习的前提。该活动对提高幼儿生活品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独立能力、规范教师生活环节的行为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h3> <h3>精心筹备阶段。 </h3><div><br></div><div> 首先,活动前各个级部进行了两次教研活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制定了适合该年龄段的进餐活动评价标准。</div><div><br></div><div> 其次,制定出详细的活动安排方案,确定了评委人选。 </div> <h3>本次活动的亮点:</h3><div>1.进餐活动流程齐全,老师执行到位。</div> <h3>2.幼儿常规好,各种习惯基本养成,自理能力逐步提高。</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3.教师工作细致到位,能关注到每个幼儿。</h3> <h3>4.各种标识齐全,保证了幼儿活动有序性,提高了工作效率</h3> <h3>5.老师善于动脑,利用自己的小发明,小创意,解决工作中的不便之处。</h3><div><br></div><div><br></div> <h3>不足之处:</h3><div>1.因为幼儿意外情况多发,除了生教老师做好分餐工作之外,需要配班老师辅助完成,这就需要配班老师也带好口罩,梳好头发,餐前洗手到位。</div><div>2.幼儿洗手时间需要调整,洗完手后等待时间过长,幼儿易把手弄脏。</div><div>3.标识的张贴位置应更符合幼儿的各种活动,避免时间的浪费和幼儿秩序的混乱。</div><div>4.更进一步的了解孩子,分餐量适合幼儿的进餐能力,对于习惯差的孩子,逐步改变其不好的饮食习惯,老师加强对该幼儿的关注,并注意引导。</div><div>5.在进餐活动中,多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例如:整理餐桌、有秩序的收放餐具。</div><div>6.幼儿洗手时,易弄湿衣袖,教师对该问题多加关注。</div><div>7.个别班级幼儿主动要餐的习惯养成度不高,随着年龄增加,应养成幼儿主动沟通的能力。</div> <h3>活动延伸阶段</h3><div>1.计划1月15日下午进行本次观摩考核活动的研讨,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div><div>2.对选出的优秀班级,进行一次全园的观摩活动,进而达到提升全园进餐活动品质的目的。</div><div><br></div> <h3> 进餐活动是幼儿在园的最普通的常规活动,正是因为活动常规,所以才容易出现工作懈怠和执行标准降低的现象。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教师对日常工作的重视程度,发现了自己班级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其他班级的差距,营造了思考、创新、反思,学习的氛围。时间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着,只有坚定前行,即使平凡的工作,也会成就出彩人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