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回眸人生路 夕阳倍珍惜</p><p class="ql-block"> 岁次己丑年十一月廿六日(公元1950年1月14日),一个小男孩,在广东省海南文昌县城出生了。他的祖籍在海南琼山县府城薛村,系薛氏迁琼叔祖支二十六世。因出生在文昌,父亲给他命名薛文昌。这个小男孩与共和国同龄,经历了共和国的风风雨雨,走过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路。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最不寻常、最耐折腾、也是最乐观的一代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日本战败投降后,国民文昌县政府光复,啟动行政职能,招聘员工。父亲薛如初经朋友介绍应聘,于1946年到文县县政府当会计。由于当时内战,物价飞涨,生活结据,父亲兼职文昌县警察局会计。我出生后,父母没钱请保姆,母亲只得自己到水井打水洗衣服、尿布。仅十二天就患了(月内风)病,不得不回到府城大路街外婆典住的家,由外婆梁喜转照顾,还得到姨妈林常玉的资助。外公因病中年早逝,年仅四十出头的外婆不回旧州心良村婆家,在府城靠“走市”,就是每天晚上十点左右,从府城徒步到永兴、雷虎一带的集市,挑些农副产品回府城卖,赚些绳头小利,含辛茹苦的养育者二舅林常森、小姨林常玉和小舅林常茂等三个孩子,日子过得好艰难。母亲患病回来后,外婆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母亲的奶水少,外婆既要抓药给母亲治病,又要照顾我们的生活,没钱买糖,只能捡些甘蔗头剥皮,用口咬,用刀背砸,硬是挤出些甘蔗水煮米糊喂我。看到我瘦得皮包骨难养,据说有贱名的孩子好养,就起个小名叫“阿狗”。经过外婆一年多的精心照顾下,我们母子俩在鬼门关前走了一趟,终于挺了过来,街坊邻居都称赞外婆好样的。但母亲还是体弱多病,不能生育。直到1957年抓了民间偏方的药吃后,次年才生我妹妹薛秋月。紧接着又遇到三年国家困难时期,全国实行公共食堂。母亲几乎每天都要去砍柴送到食堂,以抵伙食费。当时父在粮食局食堂,我们在街道食堂,母亲为了我和妹妹能吃饱,经常饿着肚子,这样又患了“水肿”病,差点要到阎王爷那报到。幸好府城粮所所长李大娘(四野南下干部)出手相助,把粮库里的面粉袋,不定期的给我们家和街坊邻居洗,用沉澄后的面粉水,煮了吃,这样就救活了我们和街坊邻居好几家人的生命。母亲62年再生我弟弟薛文城。在外婆家,有什么好吃的就给我吃。小舅比我大十岁,只能是干瞪眼看着我吃而流口水。所以说,我和母亲的命是外婆捡回来的,是和外婆的精心照顾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时间都去哪了?!一个小男孩从出生到今天,不知不觉地、一张张的日历,已经撕完了68个,开始撕第69个了。究竟还有多少个日历等着他撕,那只有天知道。岁月的消失,容易淹没人们的记忆,相片却能留下不朽的经历和悲壮的历史。回眸从蹉跎岁月中走来的风风雨雨,感概万分。因此,我要珍惜夕阳的分分秒秒,决定把我一路走来的相片,制作成美篇,自娱自乐!同时,也把一些故事留给子孙后代,作为一种家庭文化的传承。 </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的文昌县政府。这是日军1939年侵琼占领文昌县政府时,拍的黑白照片。1949年农历十一月廿六日,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p> <p> 我的父亲薛如初(1921年六月廿五日至1997年九月廿一日)</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林常容(1924年至1969年12月29日),因生我患病后,一直在家当家庭主妇,有时当保姆,有时代人洗衣服,以补贴家庭生活费用。1966年,母亲被评为“四清运动”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琼山福利厂领导请母亲去厂里当残疾人的领班,但母亲认为到福利厂是和残疾人争口粮而拒绝了,继续打短工。1969年12月29日下午,母亲为琼山物资局装运水泥时,在海秀路翻车死亡,年仅45岁。当时父亲去琼山县中税“五、七”干校,我下乡大坡大队大般村务农,妹妹年仅11岁,弟弟7岁。弟妹俩人只好到琼山福利厂,借住叔叔薛如仙家。叔叔从小双目明,婶婶黄惠兰是残疾人,养4个堂弟妹,生活本来就过得很结据,弟妹来了后,他们的生活就难上加难了。我们家就象天塌了一样,弟妹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就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就这样,一直到1970年底,父亲从干校调回轧延厂后,才把弟妹接回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是1952年夏天,继祖母莫有珍要去广州(后随去哈尔滨)当保姆前,和小姑薛如英(左)、母亲(中)大姑(右)一起合影留念。继祖母广东番禺县人,从小父母双亡,靠当佣人过生活。日寇侵琼后,祖父带父亲一人逃到湛江西霞(法国租界地)当医生,继娶祖母。</span></p> <h3> 1953年夏天在府城忠介路西门子路段的照相馆摄影留念</h3> <h3> 1962年4月份,在府城拍照作为琼师附小毕业证书用的照片。</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63年春节,母亲怀中抱着几个月大的弟弟薛文城,中间站着表妹刘碧霞,右二是妹妹薛秋月,旁边的是表弟卢强,左一是表妹卢祝芳,左二是大姑薛如莲,右边站的是小姑薛如英,右一斜身坐的是我。</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我在琼山县谭文中学初中56班就读时,初二班主任李光中给我拍的照片,时间是1963年10月。</font></h3> <h3> 1968年8月摄影于府城,作为琼山中学高中毕业证书用。薛武鹰这个名字,是我在文化大革命中自己改的。</h3> <h3> 1968年8月与同学王传文(右一)、何启栋(中)、前坐的是符气良。</h3>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当天的海南日报。</p> <h3> 1968年11月20日,我作为队长,带领26位府城知青下乡大坡公社大坡大队青年场。由于工作原因,我等13位知青,于1969年4月1日安排到大般村,其他13位留在青年场。大般村的知青被评为琼山县知青先进集体,由伍照春在大会上,代表知青集体作书面介绍。队长符国财被评为教育知青的先进典型,也在大会上作书面介绍。这照片是1969年6月,县革委会报导组陈记者拍的。我(左一)、伍照春(中)、韩裘光(右)。</h3> <h3> 国庆二十周年,琼山中学高、初中部分同学在府城合影留念,后排中间的是我。</h3>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当年用过的饭碗。</p> <h3> 1969年6月大般村13位知青合影留念</h3> <h3> 1969年6月县报导组拍大般村13位知青学习毛主席箸作的照片,并张贴在琼山工人文化宫大门左边的宣传栏里。</h3> <h3> 1969年11月,我被评为琼山县知青积极分子,在琼山影剧院舞台上做书面发言的书面材料。母亲作为知青模范家长坐在台下,满脸笑容的看在台上发言的我,不时偷偷的擦眼泪。我看得出,那是幸福的眼泪。</h3> <h3> 1969年12月18日,在出席广东省知青积代会期间,琼山县代表团摄影留念,后排左一是大般村队长符国财,左二是我。次年又出席海南行政区知青积代会。</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1969年12月18日,在广州《毛泽东主席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前留影。</font></h3> <h3> 1969年12月去广州出席广东省知青积代会前,在府城留影。</h3> <h3>1970年春节在府城</h3> <h3> 1970年春节,是母亲逝世后的第一个春节,外婆带着表弟妹来我家过年,把一个处在悲哀、破碎、冷淡气氛之中的家庭,一下子热闹了许多。这是初一上午,堂弟妹和表弟妹们一起合影留念。</h3> <p> 1970年10月招工时,我填写的招工表底稿。于1971年2月由当时的琼山县革委会生产组,安排到大坡公社商业站(后恢复为大坡供销社)收购站工作。到了1975年5月,调任大坡供销社资料员。</p> <p> 这是琼山县劳动局于1985年12月4日,出具的上山下乡及招工时间证明书的复印件。</p> <p> 1972年6月26日(农历壬子年五月十六日),和同时参加工作的符兰金结婚。这是她的毕业证书。当时结婚登记时没有结婚证书,也没有结婚照,也是人生一大遗憾事。</p> <h3> 1977年5月与县路线教育工作队的林诗礼、李文春、郭书林和吴多庆,在大坡收购站前摄影留念。</h3> <h3><font color="#010101"> 1977年9月,与县总工会的李文春、大坡公社团委书记吴师宝,在大坡高明水库工地摄影留念。</font></h3> <h3> 1979年3月,大坡公社各大队、农场团支部书记,在府城参加琼山县第七届团代会时,合影留念。我时任大坡公社团委副书记(1977年至1982年)。</h3> <h3>1981年5月拍于府城</h3> <p> 这是1983年6月6日,由琼山县供销社下达的任职通知书,同意薛武鹰任你社(大坡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以工代干)。</p> <h3>1984年3月全家福</h3> <h3> 1985年春节</h3> <h3><font color="#010101"> 1985年春节和龙声振夫妻在五公祠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85年3月在三亚天涯海角</font></h3> <h3> 1985年8月15日,和蔡泽淼在出差桂林时,在象鼻山合影留念。</h3> <h3> 1986年1月1日,在西安临潼丽山抓蒋亭旁留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1986年8月和继祖母莫有珍、薛晓蕾在五公祠合影留念。</font></h3> <h3> 全家福,1987年春节。</h3> <h3> 全家福,1987年春节。</h3> <h3> 1987年2月21日,时任琼山县明珠大厦经理,出差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留影。</h3> <h3> 府城福地后街旧房子</h3> <h3> 1987年3月6日,和谭国强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合影。</h3> <h3> 1988年5月2日,在青海省青海湖鸟岛旁边留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1989年5月26日,时仼琼山县对外经济贸易集团总公司贸易部长时,到香港考察,在海洋公园露天攴厅留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93年4月10日,和老婆符兰金一起在家里锯木柴。</font></h3> <h3> 1993年7月26日,公司迁新居时,全体员工合影留念。我是1984年8月从大坡供销社副主任的岗位上,调到琼山县开发建设总公司的,曾任副总经理。</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93年12月18日,时任琼山市开发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时,出差湖南长沙,在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时,我坐在毛主席出生的床上,同事彭理经为我拍照留影。当时中央在韶山广场,建立毛主席站立的铜像,准备举办大型的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活动。为了做好安保要清场,我们当天晚上就离开了韶山。</span></p> <h3> 1994年5月2日,原琼台师范附属小学六二届同学集会合影。我从1956年至1962年在附小读小学(现府城中学校址)。</h3> <h3> 1995年9月25日,和符兰金在北京合影。我们是在1972年6月26日(农历五月十六日)回府城福地后街21号结婚的。当时的结婚,就是请几家亲戚来吃饭,知青朋友有伍照春、许泽参加,共花了七十多元,相当于我二个月的工资。登记是1972年6月2日(农历四月廿一日)在大坡公社登记,没有结婚证,也没有结婚照。23年后在北京拍的这一照片,也当作补拍吧。</h3> <h3><font color="#010101"> 1995年9月26日,时任琼山市开发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时,带队到北京考察,和符兰金在北京八达岭长城上。</font></h3> <h3> 1995年9月25日,和符兰金在天安门城楼上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1995年9月30日,和符兰金在河南省嵩山少林寺山门前合影。</font></h3> <h3> 1996年10月5日,琼师附小62届部分同学与老师,在石山火山口合影留念。</h3> <h3> 1998年11月8日,知青们回大坡纪念纪念下乡30周年,部分知青在原大坡大队老村留影。左起薛武鹰、钱汉谦、吴清河、黄守基、吕先映、陈继通、吕先放、伍照春。</h3> <h3> 下乡大坡大队的知青,回大坡纪念下乡三十周年时,在大队办公室前与干部、村民合影留念。</h3> <h3> 2001年春节,左起是二儿子薛晓蕾、符兰金、薛武鹰,在琼台福地福字前留影。</h3> <h3> 2003年11月29日,下乡大坡公社的部分知青,聚会纪念下乡三十五周年,在海师大厦合影留念。</h3> <h3> 2004年7月17日,在四川乐山大佛前留影</h3> <h3> 2005年7月1日,琼山中学高41班的同学们毕业37年后首聚会,和老师们一起在母校大门前合影留念。</h3> <h3> 2007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社普(时年95岁)来海南过冬休养,前来与薛武鹰认宗亲,并在琼台福地关帝殿堂前合影留念。</h3> <h3> 2007年2月18日(春节期间),在琼台福地办公室留影。我是在2000年5月份,由琼山市古迹办抽调到办公室,参加琼台福地古迹的修复工作,任琼台福地纪念馆的负责人,理事的名字刻在重修的石碑上。在没有上级拨生活费用的情况下,义务管理琼台福地纪念馆近19年。</h3> <h3> 2007年10月27日,谭文中学62届部分同学集会,在母校大门前合影留念。</h3> <h3> 2007年10月27日,谭文中学65届初中同学,在石山火山口聚会合影留念。</h3> <h3><font color="#010101"> 2008年7月3日(六月初一),大孙子薛盛哲周岁纪念,后面的是小姑薛如英。</font></h3> <h3> 2008年11月15日,知青回大坡举行纪念下乡40周活动时,在原大坡大队迈葛村和房东,及昌口村部分村民合影留念。</h3> <h3> 2008年12月1日,与大坡明湖、美占村的知青合影留。</h3> <h3><font color="#010101"> 2009年10月21日在北京八达岭长城留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2009年10月24日,在湖南省韶山冲毛主席故居前留影。</font></h3> <h3> 2009年10月24日,与周求武、符兰花夫妇湖南省宁乡刘少奇故里合影。</h3> <h3> 2009年10月24日,和周求武夫妇在湖南省韶山广场毛主席站像前合影留念。</h3> <h3> 2010年1月10日(农历十一月廿六日),儿子们为我举办六十大寿诞辰晏席时的情景。长子薛晓荡主持。</h3> <h3> 二儿子薛晓蕾致辞</h3> <h3> 左起薛晓蕾、符兰金、薛武鹰、薛晓荡。</h3> <h3>寿星讲话</h3> <h3>切旦糕</h3> <h3> 在诞晏主台上,薛秋月抱着薛盛哲玩耍。</h3> <h3> 诞晏后和亲戚一起合影。</h3> <h3>2010年10月12日,薛盛祺满月宴会后合影,左起薛聪、周世鸿、沈博然、庞梦婕、薛秋月、肖秋喜、薛武鹰、符兰金、薛晓蕾、沈亚恒、薛晓荡。</h3> <h3> 2010年10月12日,薛盛祺满月合影,左起薛晓蕾、肖秋喜、薛武鹰、符兰金、薛晓荡。</h3> <h3> 2011年4月17日,在广东省科学院81号大院20栋104房,抱着孙子薛盛祺留影。</h3> <h3> 2012年7月6日,与薛晓荡在台湾101大厦合影留念。</h3> <h3> 2012年7月6日下午,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前留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2012年7月7日中午,在台湾中台山禅寺院铜桥旁留影。</font></h3> <h3>全家福</h3> <h3>抱孙子</h3> <h3> 2014年夏天,海南薛氏叔祖支统一修谱的班子成员、与廖力承、黄培平等,在文昌航天城正在修建的2号发射井旁合影留念。</h3> <h3> 2014年1月12日,与湖南宗亲在琼台福地福地轩前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2016年12月在薛远墓前,与薛渊将军、薛氏全国联谊会秘书长薛崔愿和薛振国及薛村宗亲等合影。</font></h3> <h3> 2017年农历二月十六日,主持海口薛村薛氏宗祠祭祖仪式。</h3> <h3> 2017年11月19日,部分知青回大坡迈葛村,在迈葛庙前与村民合影。68年下乡时,我和10位男知青被安排在庙里住宿,他们是:吴清河、吴清江、云建海、云小郑、郑云芳、伍照春、韩裘光、许泽、韦中雄、林明侨、薛武鹰。</h3> <h3> 2017年12月31日,在儋州市木堂镇大地村,薛氏宗祠开光祭祀仪式上,代表海口薛村叔祖支宗亲致辞。</h3> <h3>两个孙子真可爱</h3> <h3>纪念68周年诞辰</h3> <h3> 每个人,都不应该忘记过去,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过好每一天。</h3><h3> 薛武鹰</h3><h3> 2018年1月12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