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8-6第七天:上午游览台北故宫;士林官邸;下午游览游览101商贸中心;国父(孙中山)纪念馆,观看守灵卫兵换岗仪式;前后二次被带到免税手表和化妆品专卖店;晚上入住台北諾富特华航桃园机场饭店。</h3> <h3>台北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内设有20余间展览室,现代化的空气调节、防火、防潮、防盗等设施,以维护珍贵的文化瑰宝。院内收藏有自北平故宫博物馆及沈阳故宫,热河行宫运到台湾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据说,一个人全部看完,需要将近30年的时间。这次游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游览的重中之重。凭个人直感,这里馆藏的精品应当优于北京故宫,这系蒋介石当年败退台湾所致。现亲历参观,果不其然。且台湾当局不惜重金再建台北故宫,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保存展出珍贵的文化瑰宝,给人以深刻印象。给参观者发耳机,使参观过程中的导游讲解不相互干扰影响,又让参观者听得真切并能保持馆内肃静。所有展出都备有中、英、日文介绍资料,挂在墙上,且印刷精美,免费供游客选择阅读,弥补听不清,看不全,留缺憾之虞。一些忍不住想拍照的游客,时不时的会看到工作人员举着 “不准拍照”标牌的示意,而没有遭受大声呵斥。后面"镇馆三宝"的照片也来自网络。走出展区到大厅,有免费热开水或纯净水供应,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值得大陆有关方面好好学习借鉴。馆内展品目不暇接,难以记住,但运用高科技手段使《富春山水图》像电影画面一样立体地动起来,好似上海世博会上的《清明上河图》的展示效果一样唯美逼真,还有博物院的镇馆三宝“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让人印象特深,难以忘却。</h3> <h3>台北故宫镇馆三宝:翠玉白莱</h3><h3>翠玉白菜原陈列于宿末瑾妃所居住的北京永和宫,是清代艺人巧妙地运用一块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灰玉雕成,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白色的雕成菜帮、菜叶自然反卷,筋脉分明,上面攀爬两只红色小息的螽斯虫。螽斯虫,属飞蝗科,俗名“纺织娘”或“蝈蝈儿”,善于高声鸣叫,繁殖力很强。在《诗经•周南》中有“螽虫”一篇是为祝福他人子孙众多的诗篇。这棵白菜和真白菜一样大,好像用指甲掐一下就会出水一样,增添了活意,令人叹服。在当时,白菜象征家世清白,螽斯虫则有子孙绵延之意,可以说这是件别有含义的嫁妆。</h3> <h3>台北故宫镇馆三宝:肉形石</h3><h3>肉形石俗称红烧肉,也称清代肉形石、东坡肉。肉形石,顾名思义,是像肉之石,横看竖看,真的像肉,像东坡肉,像红烧肉。据说,这是用不透明的玉髓雕成,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酷似一块新鲜猪肉,令人叹为观止。</h3> <h3>台北故宫镇馆三宝:毛公鼎</h3><h3>毛公鼎西周青铜器毛公鼎。1843年陕西岐山出土,有着2800年的历史。毛公鼎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 米,净重34705克。其鼎口呈仰天势,半球状深腹,垂地三足皆作兽蹄,口沿竖立一对壮硕的鼎耳。文物界公认此物系西周晚期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时的一件重器,因其鼎腹内铸有32行关于“册命”毛公喑(yīn)的铭文,故名“毛公鼎”。铬文有32行、共497个字。迄今为止,毛公鼎是铭文最多的重器,自然便成了稀世瑰宝。当时的青铜器不但以质地、古旧程度论价,而且还按照铭文的字数加价,一个字可以加一两黄金。毛公鼎的铭文,至今仍然是商周青铜器铭文数目之冠。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从1928年在安阳小屯发现后,当时掘得50000多片,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有25000多片,占一半,上边主要谭载商代晚期武丁、祖辛、祖甲、廪辛、庚丁等5个帝王占卜时刻辞等等。这些宝贵文物大部分原来都在北京故宫博物院。20世纪30年代日寇对中国虎视眈眈,为了保护其安全,先迁至南京,后来又从南京送至四川,抗战胜利后又由四川迁回南京,直到1948年国民党撤退时一同迁到台湾。由于藏品数量巨大,每一类都可举办10个以上的特展。经常展出的约有8000件,其他的则3个月至半年作一次更换。藏品数量多,精品多,被保存保护得好,展出环境好,是我对台北故宫的印象评价。90年代我也游览过北京故宫,虽然硬件,展品数量及精品和台北各有千秋,但我总觉得,北京故宫的展品,原汁原味,加上就在皇宫里展出,感觉就是不一样。当然,大陆故宫的管理、运作、安保,要好好借鉴台北的做法,让国宝永放异彩,让中华文明绵延不绝。</h3> <h3>士林官邸公园大门前的夫妻树</h3> <h3>士林官邸公园(一)入口</h3><div>台北士林官邸 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福林路,早期为先总统蒋公中正住处,目前为台北市第一座生态公园。士林官邸内现只保留私人别墅一栋,其余皆开放民众参观,景观自然,提供市民亲近绿地和休闲的去处。园内最核心建筑为蒋公公馆,其陈设典雅简朴,台北市府有意规划为史迹博物馆。该处原属日据时代总督府园艺所用地,光复后由台湾省政府农林厅农业试验所接收,并成立士林园艺试验分所,1949年台湾省政府在此兴建外宾招待所七幢。国民政府迁移台湾前夕,由当时的省主席陈诚亲自勘选总统官邸地点,因此地环境清幽,三面环山,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所以选定这里作为总统官邸。官邸从1949年动工兴建,于1950年初完工落成。蒋介石来台后,先居于草山(阳明山)行馆,士林官邸落成后的1950年五月,蒋介石正式迁居士林官邸,直至1975年病逝,在官邸度过了整整26年的时光。因此,这里是蒋介石最具代表性的故居,并曾在此接待各国政要。由于总统居住在此,士林官邸、园艺管理所及附近地区,很早就被国防部划入大直要塞的军事管制区内,并严禁各种新建或改建,就连改变地形、地貌的各项工程亦在管制之列。官邸正馆,为二层楼水泥构造,局部采瓦顶,外墙为深绿色,楼下为大会客室,二楼卧室则为蒋先生夫妇起居空间,建筑虽属西式,但内部陈设呈现的气氛仍保有中国传统风格。</div><div>官邸由外而内共分为外花园、内花园、正房几个区域;外花园中有温室盆栽区及玫瑰园,据说蒋夫人最喜爱的花园;内花园是中式庭园和西式庭园的合称,西式庭院里的苗圃、花艺、雕塑、水池都洋溢这浓浓的西方风情;中式庭园里的拱桥、曲池、流水等东方庭园造景,则令人彷佛置身古代中国。中西两种风格同时聚合在一个地方,并没有显得突兀和怪异,却有种别样的美。从这里可以看出蒋介石和宋美龄各自的喜好和风格,一个完全西化的知性女子和一个仍然残留着封建思想的军阀官僚的结合,却犹如这花园般令人惊异地和谐。官邸出口处有一座咖啡馆,远远地就能看见咖啡馆的招牌,那是一张很大的黑白照片,照片上身穿婚纱的宋美龄和西装革履的蒋介石含笑相依,这是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的世纪婚礼上的照片。园区古树参天群花竞秀 士林官邸占地甚广,分为山区和平地两部分,山区约20公顷,为警卫地带,5.2公顷的平地则是蒋家公馆及侍从人员住所。整个园区古树参天,群花竞秀,景色清幽。外花园种植着蒋介石与宋美龄喜爱的梅树、玫瑰、芒果、杨桃等花木,</div><div><br></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二)</h3><div>公园出口处咖啡馆招牌</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三)</h3><div>玫瑰园(宋美龄最喜欢的西式庭院)</div> <h3>士林官邸公园(四)</h3><div>香草园</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五)</h3><div>内花园A</div> <h3>士林官邸公园(六)</h3><div>内花园B</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七)</h3><div>内花园C</div> <h3>士林官邸公园(八)</h3><div>内花园D</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九)</h3><div>内花园E</div> <h3>士林官邸公园(十)</h3><div>内花园F</div> <h3>士林官邸公园(十一)</h3><div>内花园G</div> <h3>士林官邸公园(十二)</h3><div>内花园H</div> <h3>士林官邸公园(十三)</h3><div>内花园I</div> <h3>士林官邸公园(十四)</h3><div>内花园J</div> <h3>士林官邸公园(十五)</h3><div>园艺厅</div> <h3>士林官邸公园(十六)</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A</div> <h3>士林官邸公园(十七)</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B</div> <h3>士林官邸公园(十八)</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C</div> <h3>士林官邸公园(十九)</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D</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二十)</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E</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二十一)</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F</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二十二)</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G</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二十三)</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H</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二十四)</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I</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二十五)</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J </div><div>蒋、宋合影</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二十六)</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K</div><div>蒋家合影</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二十七)</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L</div><div>宋美龄座驾A</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二十八)</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M</div><div>宋美龄座驾B</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二十九)</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N</div><div>凯歌堂A 展板</div><div>台北凯歌堂位于士林官邸内正房旁,是一座独立建筑物,兴建于1950年,外观为红瓦,是蒋中正夫妇做礼拜的教堂。。周联华曾任该堂牧师。该建筑在2000年7月14日指定为直辖市定古迹,之后于2005年5月25日被指定为国定古迹,2011年1月2日开放。</div> <h3>士林官邸公园(三十)</h3><div>蒋介石、宋美龄的住所N</div><div>凯哥堂B</div> <h3>台北101 外景</h3><div>位于台湾省台北市信义区,由建筑师李祖原设计,熊谷组-华熊营造-荣民工程-大友为所组成的联合承揽团队建造,保持了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2010年以前,台北101是世界第一高楼高508米(但不是世界最高建筑)。</div><div>夜间的台北101外观会打上灯光,以彩虹七种颜色为主题,每天更换一种颜色,如星期一是红色、星期二是橙色等,每天落日时间开始点灯,至晚上10点关闭。</div><div>楼层用途</div><div>B1:生活美食广场,除了有各类品味生活及个性时尚商店,还提供来自各地的美食,设有上千个座位及舒适的用餐环境,提供贴心的服务。</div><div>1F:101大道,有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流行品牌,包括服饰、配件、彩妆保养等。</div><div>2F:时尚大道,与世贸中心及纽约纽约购物中心有空桥连接,时尚流行聆琅满目。</div><div>3F:名人大道,有各种名牌精品以及品牌旗舰店。</div><div>4F:都会广场,挑高40米,占地500多平方米,四周有露天咖啡座及精致点心。另外还有多家欧式、泰式与中华料理餐厅。</div><div>5F:金融中心。</div><div>6F:规划为健身中心,进驻业者为Taipei 101氧身运动馆,除了天价的101万入会费外,还有全台室内最高的攀岩墙、拳击台等设备。</div> <h3>台北101夜景</h3> <h3>台北101内景</h3><div>留影A</div> <h3>台北101内景</h3><div>留影B</div> <h3>中国台湾省孙中山纪念馆</h3><div>大门外留影</div> <h3>中国台湾省孙中山纪念馆</h3><h3>纪念馆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纪念馆占地35000坪,为宫殿式建筑。馆外有中山公园环绕,还有九曲桥、池塘、假山、柳树等景色点缀。馆内四大展览室装饰精美,设计新颖,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及现代名家艺术品。此外,馆内的表演厅、灯光、音响设备一流,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孙中山纪念馆成为市民户外活动、休闲以及欣赏艺术,文化演出的综合性场所。导游安排我们来此景点的时间蛮精准的,正好赶上观看守灵卫兵换岗仪式。这些卫兵其实就是礼仪兵,相当于大陆的三军仪仗队,国旗班。制服笔挺,站姿笔挺,动作整齐划一,犹如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举手投足里透出一股军威,一股阳刚之美。就是上枪刺的长枪在手里转二圈而不脱手的绝活,枪托猛力柱地发出震耳的砰然声,还有头盔像一个抛光的铝合金帽子,这些就有点让人费解:是杂耍还是威仪?孙中山推翻封建统治的满清王朝,建立明主共和的中华民国的历史功勋人所共知,但后人搞的纪念馆又把他抬到皇帝的规格,岂非有勃于辛亥革命的初衷?还有,我曾经游览过南京中山陵孙中山纪念堂,汉白玉坐像,天下为公的横匾,展现他革命活动的资料,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而台北国父纪念馆让人更多感受到的是商业气息,旅游景点。这是一介己见。</h3> 中国台湾省孙中山纪念馆设计师<div>王大闳</div><div>台湾省的孙中山纪念馆位于台北市信义区仁爱路四段,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的,该馆于1972年落成,是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王大闳的作品。 王大闳是二十世纪台湾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父亲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的外交总长。王大闳早年在瑞士接受中等教育,后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建筑。1941年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受教于现代建筑大师葛罗皮斯(Waiter Gropius),并与著名华裔建筑师贝律铭同窗。在国共内战时,王大闳同家人来到台湾,从此便开始了他的建筑师之路。孙中山纪念馆便是他在台湾设计的优秀作品之一。 纪念馆的平面是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高度30.4米,平面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前为中山雕像纪念堂,后为表演厅。正面入口处的屋檐向上翻起,据考察,这种奇特的屋顶造型可追溯至唐宋。王大闳在借鉴传统建筑的同时,也赋予了不同的新意:他以简洁有力的线条勾勒屋脊,巧妙的将屋顶形成三度曲面,从造型上看,整个建筑接近完美。他以线条取代块面,注重柱子、门窗、屋檐的线条美感,色调朴实且耐看,具有淡薄而宁静致远的气质,整个建筑散发着一种东方古典的含蓄美。</div> <div>中国台湾省孙中山纪念馆</div><div>正门</div> <h3>中国台湾省孙中山纪念馆</h3><div>纪念馆内展品:孙中山与宋庆龄合影</div> <h3>中国台湾省孙中山纪念馆</h3><div>纪念馆正厅:孙中山座像</div><div><br></div> <h3>中国台湾省孙中山纪念馆</h3><div>纪念馆正厅:守灵卫兵</div> <h3>中国台湾省孙中山纪念馆</h3><div>纪念馆正厅:守灵卫兵换岗仪式A</div> <h3>中国台湾省孙中山纪念馆</h3><div>纪念馆正厅:守灵卫兵换岗仪式B</div> <h3>中国台湾省孙中山纪念馆</h3><div>纪念馆正厅:守灵卫兵换岗仪式C(短视频)</div> <h3>8-7第八天:上午由台北返回台中,游览中台山禅寺;中台山禅寺位于台湾省南投县埔里镇一新里。是塔寺合一的创新建筑,由住持惟觉大和尚亲自领导,其弟子、著名建筑师李祖原居士设计,1992年着手筹建,历经3年规划、7年动工兴建,耗资30亿元新台币,占地30多公顷,于2001年9月1日正式落成开光启用。它的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是台湾佛教名刹,吸引着众多信众及游客四大天王为守护佛法的神明,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及『北方多闻天王』四天王殿为中台禅寺主体的殿堂而四大天王像则分镇在殿堂四周,神像皆以山西黑花岗雕制.神像手中分别拿著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法器.像高度约12公尺,重达100多吨,四大天王的金刚严肃的眼神令人为之震慑。午饭后,返台中中正机场,再乘台湾复兴航空公司的飞机返飞上海浦东机场,因“梅花”台风影响,飞机误点近一小时,到晚6:10左右才启航,到7:40左右,抵达上海浦东机场。</h3> 中台山禅寺(一)<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二)</h3><div>创办人惟觉大和尚,崇尚办教育。</div> <h3>中台山禅寺(三)</h3><div>中台山禅寺开山缘起</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四)</h3><div>佛祖座像 参拜佛祖,用莲花灯,禅寺内不点烛不烧香,而用桔黄色灯替代,既环保又安全。</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五)</h3><div>不同角度拍摄的佛祖座像。</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六)</h3><div>护法僧:阿难尊者。</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六)</h3><div>佛祖座下的灵鸟</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七)</h3><div>高僧A</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八)</h3><div>高僧B</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九)</h3><div>迷勒佛</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十)</h3><div>宝瓶</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十一)</h3><div>四大天王A</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十二)</h3><div>四大天王B</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十三)</h3><div>四大天王C</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十四)</h3><div>四大天王D</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十五)</h3><div>四大天王E</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十六)</h3><div>得道高僧榜A</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十七)</h3><div>得道高僧榜B</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十八)</h3><div>护法神</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十九)</h3><div>用善款办学A</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二十)</h3><div>用善款办学B</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二十一)</h3><div>用善款办学C</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二十二)</h3><div>用善款办学D</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二十三)</h3><div>用善款办学E</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二十四)</h3><div>同源桥碑</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二十五)</h3><div>同源桥</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二十六)</h3><div>同源桥留影A</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二十七)</h3><div>同源桥留影B</div><div><br></div> <h3>中台山禅寺(二十八)</h3><div>同源桥留影C</div><div><br></div> <h3>游台湾感受一,对环保抓得特紧。</h3><h3>这点,在陈导游的介绍中,在我们所到之处的所见所闻中,印象深刻。在这里,从城市建筑道路到商业店铺,街道卫生,市民的整体素质均体现了这一点。所经过之处,既有新造的高楼,也能看到大片的非新造的建筑依然存在;商铺店面的繁体汉字招牌,只有在大陆的反映二三十年代的影视片中才能看到的商家特色招牌,这里都很自然地存在着,凸现出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街道,旅游地等公共场所整洁,市民很守公德,有秩序。当局在对旅游服务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管理上力度较大,所以让人吃得放心,买东西时也基本不用担心劣质假冒货来蒙骗你。8天行程,除了看景点,都在大巴上,看不到道路尘土飞扬或颠簸不平;尽管闹市区有的地段路不宽敞,但几乎听不到汽车鸣喇叭的声音,看不到汽车尾气喷出,也听不到商家为招徕顾客推销商品而不停地高声地播放广告宣传及流行音乐;室内公共场所看不到有人抽烟;商店购物,大多是纸袋包装;看不到占道经商,摆夜排档;商家经营,大多是合法经营,经得起检查;看不到野蛮施工;究其原因,一是法治严,二是市民整体素质高。新开工项目环保若过不了关,就得不到审批;交通违规,在公共场所室内违禁抽烟,违反有关法律,处罚将很严厉。生存环境不能复制,不能遭破坏,人人都要自觉保护环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达成共识并化成自觉行动。</h3><div>游台湾感受二,宗教影响不令人生厌</div><div>游览参观过的佛光寺,中台禅寺,一方面体现了宗教信仰自由,另一方面他们的拜佛环境和仪式非常环保,不必焚香点烛,向佛祖鞠个躬,磕个头,放朵花,用替代品表心意即可。没有人向你化缘要钱,反而有寺院人员义务为你导游讲解答疑,免费送你一些叫你从善向佛的宣传材料。</div><h3><br></h3> <h3>台湾游后点滴新知: </h3><h3>*台湾最近十多年重大自然灾害(导游多次提到):</h3><div>一、台湾9-21大地震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发生百年来最严重的地震,震中位于南投县集集镇,影响遍及台湾全岛,共造成2415人死亡、30人失踪、11300多人受伤,近11万户房屋全倒或半倒,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新台币。</div><div>二、台湾“八八水灾”惊心动魄新华网(2009年08月15日)消息 据香港亚洲周刊童清峰报道,在“莫拉克”台风吹袭下,台湾发生“八八水灾”,三天雨量超过以往的一年,肆虐程度超过五十年前的“八七水灾”,偏远山区原住民部落甚至遭“灭村”,台东知本温泉旅馆整栋倒塌河中。轰隆一声,距离河岸至少还有20米的台东知本金帅饭店应声倒下,整栋五层楼的建筑立刻淹没在滔滔洪水中,这是台湾“八八水灾”最惊心动魄的画面,电视不断反覆播出,透露出这场台湾五十年来最大的水灾有多恐怖,对南台湾的肆虐甚至超过1959年的“八七水灾”,令台湾民众如经历一场恶梦,恶梦惊醒后仍要面对残破的家园,灾民的痛不知要多久才能平复。在“9•21”地震及“8-8水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除了时时要有防灾观念之外,更要避免土地过度开发,让台湾成为永续安居的家园。(台湾媒体述评)</div> <h3>台湾游后长知识</h3><h3>*台湾的公路国道编号有规律可循:南北向的为双号(如2,4,6号国道),东西向的为单号。</h3><div>*游览途中及饭店里解手的地方被称作“化妆间”,且里面都有坐式方便器,上面还有SOS求助信号器,一旦需要,会有人来救助。里面很干净,卫生纸,洗手液时刻备用。不断有人来打理,保持洁净无臭味。</div><div>*据说坟地被称作“夜总会”,沿途有时会看到,或在山坡山,或在公路旁的田间。一般都砌得蛮豪华的。甚至还看到在一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旁静卧一座大坟,就在大路边,让我们惊讶。导游解说:台湾土地都是私有制,主人不同意移坟,任何人不得强制。</div><div>*凤梨是长在地上的,外形好似卷心菜。长得和菠萝酷似。
</div><div>*我起先难辨椰子树和槟榔树,后来得知:椰子树只有树冠部有好几个大如孔雀尾巴似的树叶的才叫椰子树,且树干粗壮,表面好像包了一层水泥;槟榔树,树干细长,树叶形如椰子树,但不局限于树干,台湾随处可见,果实小。还有龙眼树,眼下树上可看到龙眼(我们叫做桂圆),荔枝树,但结果时节已过,这二种树的树形树高同我们这里的杨梅树相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