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儿时总是盼着腊月,因为进了腊月,便开始有了过年的味道了。记忆中的年味是从这天开始弥漫的。</h3><div> 每年的腊月初一这天早晨,我们被锅里噼里啪啦的炒豆声和锅铲和铁锅有节奏的摩擦声中吵醒来,闻着豆香味,我们互相不能说话,开始抓几颗还没有凉冷的豆子放在嘴里,嘎嘣嘎嘣地咬碎、咀嚼,最后吞咽,如此反复几次,碗里的豆子也所剩无几了,家里逐渐暖和了,我们才起来穿衣服。 </div><div> 这就是我们老家“咬灾”的习俗,意思是咬了灾以后,一年就没有了病病灾灾,大人娃娃都会健健康康,一切都会顺顺利利的。 </div> <h3> 在我很小的时候不懂什么“灾”,因为老家的“灾”字和“贼”字发音区别不大,小时候常常以为“咬灾”就是“咬贼”,因为那时村里偷鸡摸狗的贼很多,大多是因为冬天人们或多或少有了粮食,加工了米面,有好人家已经杀猪宰羊了,这些贼们因为好吃懒做,想坐享其成,把别人辛苦一年收获的东西偷一点,过个年。因为我们家是比较穷的人家,贼虽然光顾过,但什么也没有偷走,从贼在窗户偷听我们有没有睡着时和在粮房里面翻动时留下的脚印分析,在什么东西也没有可偷的时候,贼最后可能是想偷我们的鸡,我们家的鸡偏偏是叫的厉害,惊动了父亲,父亲半夜厉声喊贼的声音惊醒了熟睡的我们,母亲点燃了煤油灯,用缝衣针还把灯头挑高,平时如豆的灯火亮了许多,只见父亲从被窝里一跃而起,穿了棉裤,披了棉袄,趿拉着鞋,边跑边喊出了门,我们在家里依然听得真真切切,父亲的声音在宁静山村的夜空回响着,我们都不敢睡觉了,蜷缩在被窝里等着,母亲穿好了衣服,点着了火炉,后来父亲回来了,一只鞋跑丢了,把一只脚冻的厉害,在火炉上烤着。那时我就开始对贼恨得咬牙切齿,每到腊月初一,我就狠狠地咬。</h3> <h3> 有一年冬天,在“咬灾”的前些天,村里来了一个外地人,在我们街外地势相对平坦而又人多的地方扫干净一片,在一个上面开口的火炉里生了火,火上架起了一个铁架子,把一碗玉米倒入一个葫芦一样的容器,然后用螺杆封好了口,平躺在架子上在火上旋转,这个人坐在一个小板凳上,一手拉着一个精致的小木头风箱,一手转着葫芦,嘴里不停地唱着听不懂的歌,这歌声很快招来了我们一群玩耍的孩子和村里来回串门的大人。我两眼直盯着他的葫芦,他的手不紧不慢地摇着,有时也放慢速度看看葫芦口的一个仪表,可能仪表到了一定刻度了,他拉着风箱的手停了,一只手依然转着葫芦的手柄,转过几圈以后,见他站起来,一只手操起葫芦,离开了架子,转过身,把葫芦支到一个长网袋袋口上,只见一脚稍稍用力,嘭地一声,小山村顿时像天崩地裂一样,对面的山还有了回音,这时网袋突然鼓起来一下,袋口溅出开着花的爆米花,我们几个围着的孩子开始在地上捡,小手里也放不下几粒,我们用两只手来回倒着,用鼓起的嘴吹掉粘在米花上的土,一粒一粒地吃着,又虚又脆,特别好吃。</h3> <h3> 这是我第一次吃爆米花,那天,我们家里也爆了一碗山豌豆和黄豆,因为排队的人很多,轮到我们家爆米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火炉发出的火光照着我们这一圈围着的孩子,一个个小脸蛋红彤彤的,都不觉得冷。</h3> <h3> 那年的“咬灾” 我们不再是单调的炒豆了,碗里又多了一种用爆米花机器爆出来的山豌豆,又酥又绵,咬起来很省力。</h3><div> 一大早,小朋友们就来找我,我把炒豆装在衣兜里,撑得鼓鼓囊囊的,我们来回地串门,有时疯跑起来,就用两只小手死死的按住,生怕豆子跑出衣兜一颗,那时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美味啊!</div> <h3> 我14岁那年,搬离了老家,来到了现在住的这个地方,因为这里的人们没有这个习俗,入乡随俗,我们家咬了几年以后也就不再“咬灾”了,我出去念书和工作的时候得知,呼和浩特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的,只是叫法不一样了,好像是叫“咬鬼蛋儿”,不管怎样叫法,这些习俗都成了我永久的记忆。<br></h3><div> 又快到了腊月初一,街头偶然听见砰砰的爆米声响,震醒我尘封的乡思,我该再回老家看看了,虽然我童年的玩伴大都走到了城市,但我二姑和大妈、堂兄和表哥还在那里生活着, 我计划着日期,到了腊月初一,再回去和他们一起,嚼把豆子咬咬灾。</div> <h3>作者简介:乔福俊,1967年生于乌兰察布盟卓资县梨花镇狮子沟。现居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就职于呼和浩特市供电局土左旗供电局分局,现任土默特左旗作家协会副主席,土默特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电力职工文协理事。喜欢文学、摄影,偶有文章发表。曾任《巍巍阴山》《土默特文艺》副主编,现任《呼和浩特金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志》主编,《土默特历史文化研究》《内蒙古乔氏文化》《土默川》副主编。</h3><div><br></div><h3>联系电话13848813700(微信同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