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印象(三)•大足石刻

五月花

<h3> 如果说武隆的天坑地缝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杰作,那么位于重庆大足区境内的大足石刻,它的摩崖造像石窟艺术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天才的艺术。此次重庆之行,自然是少不了的!</h3><h3> 同样,还是提前一天在儿子的网店上下单,报了个“轻奢VIP大足双景1日游”的团。虽然更多时候喜欢自由行,但因时间原因,无法做更深度的游玩,偶尔选择一个品质较高的一日游的团也是很便利的出行方式,可以让你更加轻松的出行。<br></h3><h3>  这一天的行程还是跟前一天武隆的一样,从入住的天来大酒店打车到龙头寺火车北站南广场的动力国际斯坦利酒店门口,约15分钟,13元,坐上旅行社派的接散客的小面包车,约半小时车程,到达菜园坝旅游集散中心,过安检后找到对应的团队——有VIP大足双景1日游标志的导游。今天有四个景点:昌州古城,北山石刻,大足石刻博物馆、宝顶山石刻。<br></h3> <h3>  今天是车牌尾号0858的旅游大巴。8:20发车。导游姓钟,是个20来岁的小姑娘,地道的重庆人,快言快语的。散客团里我还是单独一个人的家庭,所以就在第一排入座,结果发现这个座位上标有游客勿坐、导游专座的字样,心里正忐忑不安时,没想到钟导说没关系,可以跟她一起坐。看来我又遇到一个有素养的导游了。也许我真的如儿子所言,脸上就明显摆着“中国好游客”的标签,走到哪都受导游的喜欢。自然,我对导游的工作也是特别的支持,即使在前一天的车上已购买过导游推销的重庆特产“山城跑山鸡”了,今天还是很给力的又买了一袋。</h3> <h3> 中国四大石窟都分布在中国北方为人所熟知,其实南方的石窟更有她的精美绝伦之处,大足石刻就是其中之一,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h3><h3> 大足县是重庆周边的一个安逸的小县城,这块神奇之地不仅钟灵毓秀,还孕育着佛像艺术史上惊人的一章。大足,“大丰大足”之意,分布在大足县的石刻主要有五处,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  </h3><h3> 大足石刻群有75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10万多躯,铭文10万余字,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在艺术上“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达到高度统一。</h3> <h3> 途经昌州古城,10点到达的我们应该是第一批游客,工作人员还在清洗古城门口的卫生。 <br> 昌州古城,距大足石刻宝顶山约12公里,北山石刻2公里,紧邻近200亩的“海棠森林公园”,有海棠香国之称。古城是以“宋风宋韵”为主题打造的历史文化风情城,依河而建,内有昌州府衙、国学馆、戏台、绣楼及高约13米的昌州城楼等,展示了宋朝古昌州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是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再现。于2013年9月30日正式开街的。 <br></h3> <h3>  古城意在再现宋代大足昌州城的繁华景象,城内以繁华的宋代街市和民间民俗文化写实融入宋代官府衙门、寺庙街坊、百家祠堂、手工作坊、戏台戏楼、客栈小吃等。可惜古城内人迹稀少,根本见不到这种热闹与繁华。<br></h3> <h3>  导游没有进去介绍,给大家20分钟的时间自由参观。整个古城完全一个人造景观,就是一个“到此一游”罢了。</h3> <h3> 从昌州古城到北山石刻约10分钟车程,10:50到达龙岗山。<br>  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区城龙岗镇北1.5公里,海拔545.5米。 <br></h3> <h3>  大足石刻的最精细和最具价值的石刻在北山石刻,所以游大足石刻有“北山看门道、宝顶看热闹”之说。 <br></h3><h3> 北山摩崖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4600多尊,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br></h3> <h3>  北山摩崖造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著名龛窟很多,造像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页(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h3> <h3>  龛窟实在是精美绝伦,且保存得十分完整,洞窟被铁栅栏围了起来,没能认真在每一尊雕像前细细观赏实在遗憾。不过,透过铁栅栏领略被相隔的美也是让仰慕之心更上一层楼的。</h3> <h3>  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1142~1146年间的第136号转轮经藏窟,窟高4.05米、宽4.96米、深6.79米。该窟造像以恬静的面部刻划反映其内心之宁静,以玲珑的衣冠显其身份的高贵。以线造型,线面并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装饰味浓;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br></h3> <h3> 韦君靖碑,位于佛湾之首,通编为第2号。碑高2.6米,宽3.1米。具有补唐史的重要价值。由军事判官将仕郎前守静南县令胡密撰文,唐昭宗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上石。碑文分上下两部左行竖刻,上部53行,除首行刻35字外,其余满行为30字,计1440字,字径3.5厘米;下部101行,计2866字,字径2厘米,序署145名节级将校名衔。<br>  碑不题名,首、次行署韦君靖累衔:“金紫光绿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都督昌洲诸军事守昌洲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韦君靖建。”史称“韦军靖碑”。</h3> <h3>  韦君靖</h3> <h3>  因碑文字迹模糊,无法拍到文字。</h3> <h3> 毗沙门天王龛是韦君靖据《毗沙门天王经》镌造,通编为第5号。韦君靖造此像有自我比附为唐之毗沙门王之意。<br> 传说,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安西城(今新疆库车县)被番兵围困,有表请救援。但路途遥远,救兵难到,唐明皇即让不空和尚请北方毗沙门天王神兵救援。于是天王金身出现,大放光明,同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和铠甲绳,神兵著金甲,击鼓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番兵大败。唐玄宗闻奏大悦,救令诸道节度,所在州府于城西北及营寨并设其像供养。此后,毗沙门天王像被军旅视为保护神,可得“神力”,故永昌寨韦君靖携刻此像。<br>  毗沙门天王又名北方多闻天王,是佛教护持北方的护法神。龛正中携刻的北方天王,身材魁伟,威武强悍,顶盔贯甲,双眉倒竖,怒目圆睁,给人以一种威严雄焊,强有力的慑服感;天王两侧力士怒目咧嘴,面目狰狞,持刀挥棍,勇不可挡;这些形象恰似唐代赳赳武夫,给人以刚劲之美感。左侧男、女侍者则英俊儒雅,贤淑端庄,衣饰贴体,线条道劲流畅,技法娴熟。<br></h3> <h3> 北山石刻有观音造像陈列馆之美誉,其中千手观音造像也较多,最早的作品是第9号窟千手观音像。这尊千手观音,身着天衣,双足踏莲,善跏趺坐于素面方形金刚座上。肩上两手于冠顶合托一化佛,胸前两手合十,稍下两手置腹下,再下两手置膝施禅定印,其余各手(多残)分执瓶、铃、轮、镜、弓、杵、盾等法嚣。头戴花冠,顶出二道毫光,萦绕龛顶二飞天。身后有圆形头光及桃形身光,外饰阴刻火焰纹,内刻手臂多只,以示千手。<br> 龛左右两壁对应刻十方诸佛、文殊、普贤等像。座下右侧跪一瘦骨嶙峋作求物状之长者,左侧跪一双手捧钵作乞状之饿鬼,表示观音碰到他们都会施舍。<br>  北山佛湾的观世音菩萨是大足石刻中最集中、最多、最精美的。人们敬仰观音,视观音为“美神”,因此,北山佛湾有“美神荟萃的艺术宫殿”之说。观世音,是楚文的意译,也译做“观自在”、“光世音”、“观世自在”等。“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世音”,在唐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常略去“世”字,简称“观音”,这个称谓一直沿用今天。<br></h3> <h3>  水月观音窟。窟高3.9米、宽2.72米、深3.05米,正壁观音遍体的璎珞珠串繁简疏密有致。左侧善财立像长眉须颊,满面皱纹,长髯挂腮,形象夸张生动,左右壁四大金刚粗犷豪放。</h3> <h3>  数珠手观音龛。观音肘悬飘带,裙带轻扬,有“吴带当风”之感,两手交于腹前,俯首含颦,神态妩媚,俗称“媚态观音”。</h3><h3> 虽然因风化,面部表情有些模糊,但丝毫未能减弱她的媚态。并不复杂的宝冠,轻盈的衣裙,飘带随之飞舞,身体完美的曲线尽显妩媚。</h3> <h3> 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第10号的释迦牟尼佛龛,是其代表作品之一。<br> 该龛正壁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双眼微颌下视,宽额颊丰,跌坐于莲台之上,沉稳平静,展示佛爷容貌无限的“相好”。其左右分别侍立弟子迦叶、阿难,左右两壁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迦叶在佛第子中长期追随佛祖,德高望重,称头驼第一,阿难常侍佛祖左右,听佛讲经最多且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龛中观音面如满月,眉目清秀,袒胸露臂,肌体丰润,轻纱薄裙之下微见肌体起伏,亭亭玉立,犹如出水芙蓉,唐人所谓“菩萨似宫娃”便是最贴切的描绘,是唐代不可多见的佳作。</h3> <h3> 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高8.1米,宽20.2米,深3米,刻像169尊,面积达160多平方米。在布局上,此龛主要采取了横卷式构图。 “西方三圣”被刻于龛的上部,“十六观”布列在龛左右壁转角处,“三品九生”位于龛的中下部。堪称中国石窟艺术同类题材造像之最。在内容的表现上,“十六观”和“三品九生”是此龛的重点。“十六观”除雕刻有图像外,旁边还配刻了颂词。“三品九生”基本上把每品的内容都具体地用图像和文字反映了出来,所占壁面几乎达全龛的一半。<br>  不染红尘,是一切有情往生净土的唯一途径。因此在“三品九生’图像中,还刻有很多莲花童子。他们有的争坐莲台,有的追逐嬉戏,有的面壁而跪,有的攀于栏边,活泼可爱、无垢无染。大足石窟中的"观经变相"虽说数量难与敦煌“观经变相”壁画相提并论,但作为石雕造像,能如此表现净土盛况,想像丰富,刻工精美者实属罕见。<br></h3> <h3>  刻于公元1163~1189年间的《赵懿简公神道碑》,又名蔡京碑。碑高3.7米,宽1.37米。由北宋史学家范祖禹撰写,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书写并篆额,为书法艺术之珍品。</h3><p> 懿简公姓赵名瞻,字大观,北宋官至同知枢密院事,1090年亡故。神道碑是墓碑,应当立于墓前,而赵瞻墓在老家陕西周至县。此碑刻于此处可能是金兵俘宋徽,钦二帝时,中原战乱 ,赵瞻后人逃至于此,重刻以志纪念。<br> 蔡京,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人品不佳而书法特好。宋《宣和书谱》评价说,蔡京得羲之笔意,自名一家。正书如冠剑大臣,行书如贵贯公子,大字冠绝古今,鲜有俦匹。蔡京失势以后,群情激昂,遍毁蔡京所书之碑,故蔡京书法留存至今极少。此通碑,应当极其珍贵了。<br></p> <h3>  古文孝经碑位于北山长廊北段之首孝经亭里,编为第103号。《孝经》是孔子论证“孝”的一篇文章。二十二章古文孝经几于失传。在此发现孔子所作古文孝经碑文,堪为一大奇迹,乃“环宇间仅此一刻”。<br></h3> <h3> 碑文中首先提出“孝”的标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进而规定了从天子到庶人各阶层行孝的具体范围。<br>  《孝经》的内容极其丰富,贯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这部刻于石壁上的《古文孝经》,全文共有1815字,今尚有1752字,对研究先秦文化,思想以及后来中国文化、思想具有极高的价值。<br></h3> <h3> 参观完北山石刻,已是中午12点了,吃完午餐,从用餐餐厅“佛缘山庄”步行十分钟就到达宝顶山了。<br>  宝顶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东北15公里处,海拔527.83米。 宝顶山,环境优雅,风景优美,总共13处石刻,其中大佛湾和小佛湾最为宏伟。</h3> <h3>  宝顶山景区新建的牌楼。</h3> <h3>  通往景区的瑞相桥</h3> <h3>  天下大足</h3> <h3>  黄绸金钟,衬托古色</h3> <h3>  敲响强音</h3> <h3> 往宝顶山摩崖造像途中,经过大足石刻博物馆。<br></h3> <h3>  博物馆主体为仿古设计,建筑中大量采用古建筑木质构件,于2011年4月18日举行奠基仪式,2015年6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占地约100亩,陈展面积近5000平方米,投资近3亿元,包含中国佛教艺术陈列厅、大足石刻艺术陈列厅、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展示厅等陈列展览馆,以大足石刻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利用为主体,采用数字化、虚拟成像、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地展示大足石刻的历史文化价值,近500件珍贵石质文物全景展现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艺术魅力。</h3> <h3>  博物馆前的广场上,耸立着高达19.6米的石质经幢。在其10层造像之中,精细雕刻了金刚、飞天、天龙八部、八大天神、金翅鸟部、万佛等大足石刻造像元素精华。</h3> <h3>  博物馆主题艺术展览《艺术涅槃——大足石刻展》共分为魅力、传承、圆融、流响、保护、重生、宝藏七个单元,用近500件精美的石质等文物,通过大量文物、资料、图片、影像,全面展示石窟艺术从印度到大足的发展脉络、大足石刻在石窟艺术中国化进程中所开创的典范之美以及大足石刻的研究保护历程。<br></h3> <h3>  博物馆中的360度环幕影院,直径30米。是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首次采用激光投影的环幕影院。身在其间,你能身临其境地接触到逼真的模拟石窟。</h3> <h3>  环幕影院,银幕周长94米,高5.6米,可同时容纳600位观众观影。<br></h3> <h3> 环幕影院所播出的影片《千年佛足》用10台2K激光放映机同步放映,以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凿石声,引出了印度石窟艺术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大足的历程。影片以大足石刻的形成、发展和重大影响为主线,通过一系列典型历史事件的描述、血与火交织的情节,气势磅礴地综合展示大足石刻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内容,全面反映大足石刻在中国乃至世界石刻史上的地位和价值。<br>  影片除讲述大足石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五山石窟之外,也将新疆克孜尔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群、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纳入拍摄范围。再现佛教艺术传入国内的发展过程,充分展示了大足石刻在人类石窟艺术史上丰碑式的历史价值。将石刻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震撼力。</h3><h3> 此片为全球仅有的三部胶片拍摄的360度环幕电影无缝拼接画面,影片以特殊的拍摄技术,将周围360度景物同时纳入镜头,通过无缝拼接环形银幕,将大足石刻用全景镜头呈现出来。该影片历时五年摄制完成,片长17分钟,是世界上首部石窟艺术类360度环幕影片。</h3> <h3>  从环幕影院出来,步行10分钟,就到了宝顶山石刻景区的大佛湾造像群。 <br></h3> <h3>  大佛湾造像由南宋时期密宗名僧赵智凤主持开凿,约自淳熙六年至淳佑九年(公元 1179-1249年),历时70年。石刻共编为31号,其中包括碑碣4通和近代道教造像3铺。 </h3> <h3>  大佛湾造像群的布局与众不同,是在长约280余米,高约15米的山谷崖壁上,按照统一的计划、周密的设计次第完成的。虽然历时70年,各组间的题材、主题和表现形式都不相同,但自始至终是遵循统一的计划和设计,为实现总的主题而进行的。因此,它的全部造像,其实是一个内容丰富、变化多端的整体。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第8号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大像、第13号孔雀明王窟、第14号毗卢道场窟、第15号摩崖父母恩重经变相、第17号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摩崖、第20号摩崖地狱变相、第21号柳本尊苦行摩崖、第29号圆觉洞和第30号摩崖牧牛图等。</h3> <h3><br></h3> <h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下,映入眼帘的是崖壁上飞舞流动着的石刻。驻足欣赏,不禁沉醉,看菩萨头上精美的宝冠,看她站立时安详的神态,看她们裙角的变化。</h3> <h3> 宝顶山有一个别名叫“香山”,可能就是因为历来香火旺盛,有“香焚宝鼎”之说而得来的。</h3> <h3> 第一幅看到的就是21号造像“柳本尊行化事迹图”,其中“十炼”文图皆十分清晰。<br> 柳本尊是唐末五代时在四川弘传瑜珈密教的一代祖师,相传他生于柳瘿,是从柳树疙瘩里生出的,因为“数至神异,人不敢称其名”,故号柳本尊。本尊就是佛教的祖师。<br>  唐末五代正值战乱,天下瘟疫盛行,民不聊生。在这种饥馑交迫的情况下,人们大都趋向鬼神的庇佑,柳本尊便乘机用密法和民间巫术结合起来,化水符咒为人驱鬼治病,同时还以自残苦行的方式来弘化密教,表现出一种“为普渡众生而忍受各种苦难,以拯救苦难中的黎民百姓为己任,全心全意舍己为人”的精神。<br> 柳本尊行化事迹图通过所谓的“十炼”,即炼指(火炼食指)、立雪(大雪中端坐)、炼踝(用檀香烧炼脚踝)、剜眼(剜眼作药)、割耳(割耳献佛)、炼心(火烧胸部)、炼顶(蜡烛烧头顶)、舍臂(砍48刀断臂以应阿弥陀佛48愿)、炼阴(火烧阴部绝欲)、炼膝(火烧膝部),无非是一种残肢解体、自我摧残的苦行修炼。其中掺杂了许多神化的因素,其目的是以此不凡之举来惊世骇俗,以便得到达官贵人乃至最高统治者的青睐,使更多的人信奉和支持其教,提高和扩大自己在世人心目中的影响,当然这在我们现代人眼中看来多多少少有些不可思意。<br> 柳本尊的这些行为在当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蜀王王建曾召他入宫,供养三日,并赐封为“唐瑜伽部主总持王”,使柳本尊身价百倍,其信徒遍及社会各阶层。</h3> <h3>  “柳本尊行化事迹图”这部龛造像共高15米,岩檐外挑达9米,壁面倾斜约45度,造像分三层,自下而上,逐级外挑,这样既丰富了景观的层次又使观众看上去一目了然,而且不会产生透视变形。这也是工匠师们成功地把透视原理用于艺术创作的典型范例。</h3><h3> 画面正中尊为顶戴毗卢佛化像的柳本尊像,位于中层与下层中部,面南,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坐身高52米。柳本尊作居士打扮,身着人字领对襟衫,头戴四方平顶巾,方巾正中有一小坐佛,为毗卢佛,表示柳氏已成就为佛。由佛头顶分出两道毫央碾东西二侧平行射出,交结全龛。柳本尊下有三绺长须,右眼已眇、缺左下耳、断左臂,左袖软搭于膝上,右手举于胸前,食指、中指伸起,拇指与四、五指弯曲,作说法状。主尊两侧各有一半身胁侍菩萨,下层两侧各有一顶化佛的侍者,右侍者手捧耳朵,左侍者手捧断臂。在全龛顶部,从左至右横刻有“唐瑜伽部主总持王”八个大字。 <br></h3> <h3>  柳本尊行化事迹在柳本尊脚下处,雕刻有两飞天,看上去长得十分壮硕,俨然是四川农妇的形象。</h3> <h3>  下层是十大明王造像。明王造像为佛教密宗所特有。明王是佛和菩萨受大日如来教令,降伏诸恶魔时变现转化出的威猛忿怒形象。造像以高度夸张、变形、写意的手法,从传统绘画技巧中汲取营养,刻画出充满运动的力量和粗犷雄伟的体态,获得了超乎想象的现代意蕴。在他们身上高度集中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各种最典型的动作和表情,艺术感染力极强。 <br></h3> <h3> 明王们或一首四臂,或三头六臂,皆怒目攒拳,筋肉努张,威烈雄壮,充分显示出男性那种无穷无尽的潜在力。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愤怒明王”。他怒发冲冠,目眦尽裂、鼻翼翕张、獠牙上立,正用嘴狠咬着手指,把“怒不可遏”的神态表现绝了。古代艺术家们非常擅于概括和集中现实生活中,人们内在和外在的那些富于深刻感情的东西,并给予夸张,来出色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br>  十大明王像大都是未完工的粗坯,显示出块状的大面和豪放流利的凿痕。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遗憾,但恰恰是这些未完工的凿痕刀迹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的艺术家们如何几何开方,如何粗凿、细凿,这些步骤,为我们研究古代匠师们的雕刻工序和制作过程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br><br><br></h3> <h3> 第20号是“地域变相图”。龛高12.68米、宽19.95米、深2.44米。上部正中刻地域,其顶上并列坐十佛,左右并列坐十王两司。下部分上下层刻刀山、截膝等十八地域,为佛教艺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br>  地狱为众苦集聚之所,在地狱之门的右上方有一杆巨秤,秤钩上钩着一个“业”字,表示灵魂入地狱时要把生前所作的“业”钩在秤上称一称,看善业和恶业各做了多少。在地狱的左上方还刻有一面“业镜”,以示明镜高悬,量刑公平无私。</h3> <h3> 下面是刑罚酷虐、阴森可怕的十八种地狱。<br> 1、刀山地狱:一鬼卒提一人扔上林立的刀山,刀刃穿其身而过。<br> 2、油锅地狱:一大油锅置于猛火之上,一马面卒正持叉搅拌,锅内尸骨累累。旁边有一人被鬼卒抓住头发正准备往锅里扔,那人吓得赶紧捂住双眼,以示惨不忍睹。<br> 3、寒冰地狱:二男子赤身蹲于冰雪之中,冻得龇牙裂嘴、肌肉萎缩、浑身乱颤,其造型相当生动。<br> 4、剑树地狱:有二人被万剑穿身,痛苦至极。<br> 5、拔舌地狱:一人被反捆于柱上,一鬼卒正在用力拔其舌。<br> 6、毒蛇地狱:一人正被毒蛇缠咬,旁边有一人见状,以袖遮头,吓得魂飞魄散。<br> 7、剉碓地狱:把人剉碓得肢体断裂,腹破肠出。<br> 8、锯解地狱:把人的两腿分开倒吊于架上,两鬼卒分执锯之两端,正用力拉锯。<br> 9、铁床地狱:烈火把铁床烧红之后,把人像烙饼一样放在上面烙。铁床边有一人用手抚背表灼痛难忍,床下有一吹火鬼正用火筒对着灶门拼命吹火。<br> 10、黑暗地狱:一鬼卒提一人,正执锤击其双眼。旁边有一对双目失明的夫妇正在摸索而行。<br> 11、粪秽地狱:此地狱深有万丈,污秽不堪。<br> 12、矛戟地狱:一人单腿跪地,双手反缚于柱上,一马面卒正手持戟破穿其肚。<br> 13、镬汤地狱:一鬼卒提着一人正往沸腾的锅里扔。<br> 14、铁轮地狱:一铁柱上置二铁轮,轮中夹一被捆之人,鬼卒正用匙舀铜汁灌入其口;下面还有一人在辗槽内被铁轮所辗,正作哀号状。<br> 15、刀船地狱:一船内刀剑密树,刀尖上戮有三人,痛苦万状,上面刻有“自作自受,非天与人”八个字。碑上刻有“大藏佛言,佛告迦叶,一切众生养鸡者,入此地狱”。在刀船地狱的上方,匠师雕刻了一位美丽、善良、淳朴的农家养鸡女的形象。她发髻双挽,脸上弥漫着一种含苞欲放的微笑,正迎着晨光掀开鸡笼放鸡出来。首先出笼的两只鸡在争啄一根蚯蚓,其他的鸡都在争光恐后地往笼外钻……。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清新的乡土气息,充满了农家生活情趣。养鸡女的形象更是被刻得传神入微,人们总被她那美好的形象和幸福的喜悦所征服。养鸡的生活琐碎而又细致,动作又不显眼,画面所表现的时间就只有那一霎那,要刻画出这样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谈何容易!<br> 16、饿鬼地狱:有一饿鬼正在食人,旁边有一人惊恐万状,拱手祈祷。<br> 17、铁围山阿鼻地狱:入此地狱便永世不能超生赎罪。“阿鼻”的意思是指无间断的痛苦。<br> 18、截膝地狱:有一男一女持杯捧坛,正在劝一比丘饮酒。酒香诱人,比丘心里想喝,但又怕犯戒,所以侧着身子,手半伸半缩,想接又不敢接,其形象极为生动有趣。工匠师通过对他形体细微动作的刻画,充分表现出了比丘的矛盾心理,让人一看就知道面对这杯酒, 他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下面有一劝酒男子被反绑着,一鬼卒正抓住他的脚踝,举刀砍其膝;一沽酒女被拔舌,剜眼、砍手、截足,令人怵目惊心;另有一青年男子酒后乱伦,杀戮其父,淫匿其母,母与外人共通,又担刀害之。入地狱后项戴枷锁,枷上写着“三为破斋并犯戒,四为五逆向爷娘”,这男子指着一行字“不信佛言,后悔无益”。</h3> <h3> <br></h3> <h3> 整龛地狱变相臆造的表现神权的恐怖场面,正是当时人间社会生活和封建法制的折光反映。造像从构思,选材到表现形式都显示了古代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br></h3> <h3> 第18号是“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图”。龛高8米、宽21.6米,刻像169尊,此龛主要采取了横卷式构图,上部为西方净土盛况,中为西方三圣像,下部及左右壁刻“三品九生”、“十六观”等,其规模之大,堪称中国石窟同类造像题材之最。<br><br></h3> <h3>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图取材于《观无量寿佛经》,主要通过神话般的描述,详细地描绘了西方极乐净土中尽善尽美的人情伦常,衣食住行,气候物产等等,宣传人人皆有佛性,即使是那些十恶不赦的罪人,只要真心修善持戒,反复诵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亦能往生极乐世界。<br></h3> <h3> 第17号是“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龛高7.3米、宽15.6米、深1.82米,刻像68尊。龛顶齐檐处,从右至左横刻偈语曰:“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br></h3> <h3> 龛正中刻半身释迦佛像,高3.7米、肩宽1.4米;左手持钵,右手结印;由头顶上冒出毫光一道,内现天宫,上书“协利天宫”四字;头左右壁上,刻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牲、饿鬼等图像。佛像腹部之下,刻有三圣御制佛牙赞碑,碑背面为石函。碑高2.38米、宽2.41米。龛正中是释迦佛半身像,左右壁图文并茂,用12组雕像,表现了佛主释迦牟尼前世和今生行孝的故事。<br></h3> <h3> 造像以佛弟子阿难入城化缘为导线展开。一日,释迦在阿阇崛山中聚众说法,弟子阿难入城化缘,在城外遇见一青年男子,因供养父母家产荡尽,却仍平担着双目失明的老父母沿街乞讨。要得三个饼,好的两个供给父母,坏的那个还舍不得马上吃,别在腰间,留着以防下一顿没要到食物时,给父母充饥。阿难正看得感动,有六师外道迎面而来,他们指着这个青年男子,用讥讽的口吻对阿难说:你老师自称有大德,却舍弃双亲,丢下妻儿不顾,独自到深山修行,实在是一位沽名钓誉之徒,还不及这位乞丐有孝心!他们一边诽谤释迦牟尼,一边侧目微哂,手舞足蹈,击板踏歌,表现出各种生动活泼的体态。六师外道中有一尊优美的“吹笛女”。她纤手着笛,偏着头,双目微闭,神情凝聚,正撮口横吹,独自陶醉在悠扬的笛声之中,对释迦牟尼的说法与教诲置若罔闻。吹笛女手上弧行弯管的笛子叫弓笛,它比直管笛子的音色更为浑厚柔和。光头大脑,憨厚忠实的阿难听了六师外道之言,半信半疑,神情尴尬地返回山中问老师:佛家可有孝乎?释迦道:此话非尔等之言,该从何而来?阿难道:为六师外道之言。于是,释迦牟尼召集三千大千世界诸佛菩萨,大放五色光明,为说《大方便佛报恩经》,以正视听。<br></h3> <h3> 工匠师们在释迦佛像的左右两边分别刻出了释迦孝养父母的十二个本生和本行故事。  <br> 此图讲述的是释迦因地割肉供父母的故事:有一王一后和太子,因国内大臣谋反,便带着太子逃跑。半路上,所带干粮吃完,三人饥饿难忍。国王想杀王后来与太子分食,太子不依,表示愿在自己身上每日割下三斤肉来供养父母。并立下誓愿——如若心诚,刀伤马上平复,不然伤口溃烂而死。由于太子孝心至诚,所以他手臂上的肉割下来马上就复 原了,使三人平安渡过了难关。这太子即是释迦前生。 <br></h3> <h3> 由下至上、从左及右,12组雕像分别为:六师外道谤佛不孝图、佛因地修行舍身济虎图、释迦因地割肉供父母图、释迦因地鹦鹉行孝图、释迦因地行孝剜眼出髓为药图、释迦佛因行孝证三十二相图、释迦佛因地为啖子行孝图、释迹因地剜肉图、释迦因地雁书报太子图、释迦因地修行舍身求法图、释迦佛诣父王所看疾图、大孝释迦佛亲担父王棺图。</h3> <h3> 第15号是“父母恩重经变相”。龛高7米、宽14.5米、深2.5米,刻像44尊,上部刻贤劫七佛半身像,下部中央刻投佛祈求嗣恩图,左右连环画式的以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过程为主题,极为生动地刻画了十组生动逼真的画面,把家庭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各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再现了人间的世俗生活。是宣扬儒家孝道思想,歌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典范之作。</h3> <h3> 全龛造像的内容以中间一对夫妇“投佛祈求嗣息”拉开序幕,左右各展开五组雕像。</h3><h3> 第一组:怀胎守护恩。一位“转动亦难”的孕妇正坐着保胎,旁边有一侍女端着一碗保胎药在侍候她。表现了母亲怀胎、护胎的精心。</h3><h3> &nbsp;第二组:临产受苦恩。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苦。孕妇被侍女掺扶着,以手抚肚,咬牙裂嘴作痛苦状,她身下半蹲着一位接生妇,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旁边有一端公手执令牌,口中念念有词,为产妇驱邪。古人常把生日称“母难之期”, 可见母亲生孩子之不易。</h3> <h3> 第三组:生子忘忧恩 。 “初见婴儿面,双亲点头笑”。这组造像生动地刻出一对夫妇亲密相攀,正喜气洋洋地逗孩子玩耍。此时此刻,一切不如意之事皆抛于脑后,孩子的到来使小家庭充满了无限的温馨乐趣。<br> 第四组:咽苦吐苦恩 。母亲吃粗茶淡饭,哺育孩子的却是甘甜的乳汁。吃东西先尝味,好吃的给孩子,难吃的留给自己,表现出母爱的无私。<br></h3> <h3> 第五组:推干就湿恩。孩子晚上尿床了,妈妈正支起身来,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把尿,然后把孩子放在干处,自己睡在孩子尿湿的地方,表现出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的照料。<br></h3> <h3> 第六组:哺育不尽恩。一位丰腴健硕的母亲正无私的袒露着双乳给孩子喂奶。碑文刻有颂词:“不愁脂肉尽,唯恐小儿饥”,把母亲育儿的心情,以及母爱的博大深厚表现得淋漓尽致。<br></h3> <h3> 第七组:洗濯不尽恩。孩子的洗濯之事大多是落在母亲的肩上,母亲虽每日辛苦搓洗,但只要看看孩子,听听他们稚气活泼的笑声,便觉得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了。<br> 第八组:伪造恶业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为儿女杀猪宰羊热闹地办婚事。按佛教教义所说,杀生是造恶业。父母宁愿自己入地狱受苦,也不愿让儿女沾杀生之罪名。<br></h3> <h3> 第九组:远行忆念恩。儿子背着褡袋,扛着伞,告别父母即将远行。父母扶杖送别,千叮咛万嘱咐,依依难舍。工匠师抓住这一瞬间人物的表情把他们打刻了上去,生动地再现了慈母那种““意恐迟迟归”的情怀,叫人看了禁不住热泪盈眶。下面的碑文写到:恐依门庭望,归来莫太迟。告诫儿女不要久久不回,免得妈妈依门盼望。这正是儒家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翻版。<br></h3> <h3> 第十组:究竟怜悯恩。“究竟怜悯”的意思就是最高的爱。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无私的爱。画面上,老父母横排并坐,儿子跪在他们面前,父亲正指着儿子,神情严肃地进行教育。上有碑文写:百岁惟忧八十儿,不舍作鬼也忧之,观喜怒常不犯慈颜,非容易从来谓色难。这是原原本本的儒家说教。可见,能做到时刻观察父母的脸色,顺承父母的心意来行事,才是对父母最高的“孝”。在造像下面刻有一 句“知恩者少,负恩者多”的铭文,感叹“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br></h3> <h3> 艺术大师们在这里把父母养育儿女的辛劳过程以写意的雕刻手法,跃然传神于石壁之上,将世间养育儿女的繁琐生活细节提炼为父母对子女的十大恩德,并且每一幅画都是人们所熟悉的生活情节。  <br> 由于这龛造像的世俗性远远超过其宗教属性,从而使得它不仅成 为了反映宋代民间家庭生活的精湛艺术品,也成为了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百年的冲撞、依附,发展到相互融合的实物例证。<br></h3> <h3> 第13号是孔雀明王经变相。龛高6米、宽9米、深3.2米。孔雀明王是佛教密宗的一大本尊,在佛教所有的明王中,他是唯一以慈悲相出现的,其它明王皆以愤怒相出现,他以能驱除诸般毒素,禳灾去祸为特征。<br> 龛中的孔雀两翅张展,明王乘其背上,面容慈祥。龛右壁刻有佛弟子阿难手持经书念诵,旁边有一比丘俯卧在地,后面枯树中有蛇爬出。据佛经载,莎底比丘出家为众僧砍柴,被朽木中的黑蛇咬伤,毒气遍身,闷绝于地。阿难向佛说起,佛告阿难“有佛母明王咒,能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这组造像表现的是阿难正在为莎底比丘念诵明王咒,使其得以复苏。<br> 龛右壁还刻有阿修罗手执旗幡,他有美女而无佳肴;左壁刻帝释天有佳肴而无美女。他们相互嫉妒,争战不休。明王咒一诵出,战争立即平息。<br>  壁下刻有虎、狼、毒蛇等凶猛之兽,表示孔雀明王咒能驱赶他们,消灾免难。<br>  这龛造像由于清乾隆年间,猛风拔树,带下石檐,故有些残损。<br></h3> <h3> 第8号是千手观音龛。龛高7.7米、宽12.5米,刻像72尊,各种器物126件。观音像有1007只手、眼,刻于88平方米的崖面上,纵横交错,富于变化,画面如同孔雀开屏一般,金碧辉煌、富丽多姿,是国内仅有的一尊。<br> 观音在佛教的各宗派中都赋有一定职能,而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也不尽相同,因此,能救众生一切苦难的全能菩萨千手观音便应运而生。<br> 一般说来,观音造像只要有10只手,便可称“千手观音”。常见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造32只手或48只手,以示观音的32变相和48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以达到“千”的涵义。千手观音每只手上,还分别持有各种各样的器物,如日、月、宝剑、如意珠、宝瓶、莲花、宝镜等。<br> 千手观音手中所执的各种法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宋人民的生活用具,劳动工具,以及战争武器,在历史文物考古上有着重要作用。 </h3><br> <h3> 在千手观音的每一只手中还有一只眼,她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千手观音造像在中国佛教造像中比较普遍,但象这样名副其实,立体的石刻千手观音却世所罕见。“画人难画手”,要画出一百只不同形状的手都很不容易,更何况在坚硬的岩壁上打刻一千多只,而且手的姿势无一雷同,没有一只手在当时被打坏,这真可谓是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br></h3> <h3> 释迦涅槃圣迹图又称“卧佛”,是大足石刻中体魄最宏伟的一尊造像,在大佛湾内占据了最显赫的位置。他横卧于佛湾东岩,长达31米,为半身像。其造型比例恰当,体形丰圆壮硕。由于匠师们多采用圆刀雕刻,所以造像各部分的线条显得较为浑厚柔和,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佛主涅槃时的安祥之态。 “涅槃”是佛教徒修行追求的最高果位和最理想的境界,即达到肉身消失,不生不死的永恒状态,是修行者灵魂的永远升华。</h3> <h3> 释迦牟尼慧眼微闭,安祥而卧。其弟子从平地涌出,躬身肃立,正在聆听老师的最后一次说法。释迦的胸前设有供坛、祭品和香炉,炉中香烟袅袅,直上青天。在云端之中站着的是释迦牟尼的家眷。整龛造像布局严谨,既烘托出佛主涅槃的神圣气氛,又收到了“以小衬大,以竖破横”的艺术效果。<br>  涅槃变相是佛教艺术中一个古老而又重要的题材,全国各地所造的涅槃变相很多。这龛造像和其他各处的造像相比,在造型处理上进行了 大胆创新。整个卧佛只表现了上半身,双脚隐入岩际,右肩陷于地下,左肩在五色祥云之中,以示释迦牟尼横卧于天地之间。这种处理使造像显得意境博大而有魄力。从而还导致了民间一句夸张的俗语,说宝顶的卧佛是“头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这正是采用这种“意到而笔不到”的表现手法所产生的良好艺术效果 的反映。 <br> 整龛造像气势宏伟,虚实相间,意境深邃,既符合宗教造型艺术的仪轨,又有一定的新意。<br></h3> <h3> 孔雀明王和千手观音这两大密宗本尊,加上中间的卧佛,便形成了大佛湾整体造像的核心。 <br></h3><h3>&nbsp;</h3><h3> 第29号是圆觉洞。<br> 在圆觉洞的洞口外侧伏卧着一尊雄狮。狮子造像在国外是呈自然状态的居多,而在我们中国,它蕴涵的人的意识和精神方面的东西要多一些。 它在佛教中是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时也象征佛说法如狮子吼,能威震四方,让众生豁然开朗。</h3> <h3> 圆觉洞洞高6米、宽9米、深12米,刻像52尊。造像融装饰、排水、采光于一体,充分显示出古代雕刻大师善造典型环境的才能。是大佛湾内最大的洞窟造像。</h3> <h3> 在洞壁的两侧俨然整齐地排列着文殊、普贤、普眼等十二位觉行圆满的菩萨。他们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疑难问题,正轮流跪于佛前请示,佛各别作答。</h3> <h3> 在道场的正前方刻着结跏而坐的三身佛:中间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边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右边是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在三身佛前长跪着一合掌菩萨,为十二圆觉菩萨的化身。这尊化身像的处理是比较别致的,如果没有他,就不易表达主题,而流于一般的说法构图了。而且,从任何一个座位上搬下一尊菩萨都会造成整窟造像内容和构图上的不完美。因此,匠师们大胆立意,多打一尊像在中间,以示十二位菩萨轮流问法。同时,为了突出“问法”这一主题,匠师们还刻意把进口的甬道拉长,并且处理得外小里大,形成狭梯状,使洞内光线暗下 来,然后在洞口上方开一扇天窗,由天窗射入一束强光,把视线引到佛前长跪的菩萨身上,正如舞台上的聚光灯一般,巧妙地点明了“问法”这一主题,同时又烘托出窟内斑驳陆离、别有洞天的神秘气氛。</h3> <h3>  整个窟内的造像,可称为宝顶石刻艺术之精华。菩萨们头戴的花冠精巧玲珑,大都为镂空雕刻,她们身挂的璎珞细珠,历经八百多年仍然粒粒可数;她们身上的袈裟舒展柔和,如行云流水一般搭在座台上,极富丝绸的质感,看久了之后,就象微风徐来,亦会“满壁风动”一样。下面的石香案,也被处理得极富木质感,达到了乱真的地步。这里的造像从形象到神韵,到意境都被表达得细腻而准确。</h3><h3> 十二位菩萨个个端庄典雅,风姿飘逸。她们柔和的目光,微微后收的嘴角以及弥漫于脸部,那洞察一切的浅浅微笑,无不透露出她们内心的恬静优雅,显示出她们超凡绝尘的气质。她们脸部的肌肉丰满细腻,具有童颜肌肤的质感,就好似在细润的肌肤下有血液在缓缓流动一般。她们的轻沙薄裙、璎珞飘带都随着身体的起伏转折而微妙地变化,她们整个形体结构所表现出的那种优美的韵律感令人陶醉,可以说,古代的艺术家们赋予了这些冷冰冰的石头艺术的生命力!</h3><h3>   另外,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洞内的所有造像都与大地浑然一体。圆觉洞并非是一个天然洞窟,它是匠师们在坚硬的岩壁上一锤一锤凿出的洞。八百年前,匠师们的工具非常粗陋,当时又没有爆破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样人工一锤一锤凿出这个精美的洞窟,必须要求工匠师除了具有高度的智慧、严谨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之外,还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才行。</h3><h3> 我想,是一种信仰的力量让工匠师们创造了奇迹。<br></h3><p><br><br></p> <h3> 出了圆觉,就看到第30号摩崖牧牛图。</h3><h3> “牧牛图”是根据北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而打刻, 它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禅观的修证过程。<br> 龛高5.7米、宽29.1米。此图以牛喻心,以牧牛人喻修行人,阐述佛教调伏心意的修正过程。整龛造像长30米,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悟禅入门的过 程。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 <br> <br></h3> <h3>  这龛造像取材于现实,采用了山中牧牛的表现形式,顺着山岩的自 然弯曲,利用岩间的流水,刻出了牧人挥鞭赶牛、冒雨登山、吹笛击拍、攀肩谈笑、畅然酣睡;牛儿翘尾狂奔、侧耳倾听、跪地饮水、自舔其蹄这些生动逼真的形象。其别致的民间情调,抒情诗一般的艺术节奏,把人们带入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象之中。</h3><h3> 古代的艺术家们在表现禅宗教义的同时,也有趣地告诉了我们古 代的放牧生活以及康乐的田园风趣。那浓郁的乡土气息,往往会使得人们忽略了其宗教含义,而沉醉于云缠雾绕的林泉山水,以及牧人和牛儿的各种质朴、生动的情 态之中了。<br></h3> <h3> 如果我们把宝顶山大佛湾的石刻比做“佛教基础理论教材”,那么“六道轮回图”这龛造像就是这部教材的开宗明义第一篇。此图讲的是佛教的人生观和世界观。</h3><h3> 六道轮回图位于第3龛,是宋代作品。顶部为平顶,高7.8米,宽4.8米。龛中刻有一个直径为2.7米的圆形巨轮,名“六趣轮”。按照佛教的说法,此轮是载人于三界六道中生死运转的车轮。轮外即业力的主载者“无常死主”,头顶“三世佛”,面目丑怪,蓬头獠牙,脚踏鳌头,口衔轮沿,双臂环抱巨轮,以此表示人生之“业力”不可逆转。</h3><h3> 六道轮分为四层。内层中心刻结跏趺坐的卷发修行者,其左侧有一只猪,右侧有一只鸽,座下有一条蛇。此三种动物,分别表示贪、嗔、痴“三毒”。从修行者胸部(圆心)发出六道毫光,直射轮外,将巨轮分为六份。</h3><h3> 第二层的六份即是所谓的“六趣”、“六道”、即六种因“业力”导至的果报。第二层的正上方为“天道”,刻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有安宫殿。此道清洁光明,富丽堂皇,非人类世间所能比拟。“天道”之右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为世人所居,人类之所。“天道”之左为“阿修罗道”,刻一位三头六臂,手持诸般兵器的阿修罗像。 第二层正下方为“地狱道”,刻有漆黑的地狱门,一马面狱卒正欲把一“罪人”扔进油锅中。此道为众苦聚集、悲惨至极之所。“地狱道”之右是“恶鬼道”,刻一饿鬼手擎一人,口咬人头。“地狱道”之左是“畜生道”,刻一狮一牛一马任人驰驱,互相蚕食。此道是一切动物群聚之处。以上“六道”中的前三道被称为上三道(又称三善道),后三道被称为下三道(亦称三恶道)。其中最悲惨、最痛苦的是“地狱道”,最快乐、最美好的是“天道”。<br></h3><h3> 第三层是佛教十二因缘说的形象表现。十二因缘阐明了人生的变化无常,生死轮回的过程和揭示了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关系。它从人生过程的角度,把人生现象分析为从“无明”到“老死”十二个部分。</h3><p> 第四层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表现,许多皮囊裹着一些生命体呈逆时针走向。其尾部表示前生,头部表示来世,死此生彼,生生相连如流水相续不断。这种理论使佛教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把人生之苦加以扩大化、绝对化,宣扬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皆苦。<br> 在轮盘上的各道佛光中,坐着许多佛和菩萨像,其意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br>  六道轮回图非常形象地宣扬了佛教的核心教义,阐明了佛教的基本观点。造像把很玄妙的哲学思想通过很形象的图给我们解化出来,显得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层次感,可见古代的艺术家们非常善于物化哲理、图解教义。<br></p><p> </p><p> </p><p> </p><p> </p> <h3> “九龙浴太子图”又被称“九龙灌顶图”。 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从母亲的右肋生出时就能站在地上,不需要人扶,一落地就向前走了七步,并且步步生莲,他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天上飞来九条巨龙,口吐冷暖二泉为太子洗浴。该龛石窟高6.4米,宽4.5米。</h3><h3> 九龙浴太子图所在的岩面原本是山上雨水汇集的出口处,终年飞泉直下,若不把这股泉水排走,无疑会破坏岩面造像,于是,富有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古代雕刻大师们便巧妙的将九龙灌顶的佛传故事和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结合起来,采取了疏导的办法:首先用石块把缺口堵住,使它和左右崖面齐平,然后在石壁上采用高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在石壁上刻了很多云彩,在龛上部刻了九个龙头,以龛正中较大的龙头为中心左右对称,值得注意的是,正中巨龙张着的大嘴恰是山上泉水的出口处。这样,涓涓清泉便从龙嘴里终年不息的喷出,沐浴着太子的全身,太子头顶有一道毫光,双手合十,神态恬静,端坐在长方形台上,台的两端各有一天王,头戴铁盔,身穿铠甲,各用一只手抬着金刚台。左边的天王一只手指天,右边的天王一只手指地,暗示着太子自称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金刚台下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水池底部又与一条排水沟相通。这样,山上雨水经龙嘴到了半圆水池便由水沟排走了。古人将人为雕塑与大自然美景自然融合,浑然天成,古代雕刻大师的精湛艺术由此可见一斑。<br></h3><p><br></p><br> <h3> 广大宝楼阁图。龛高7.8米、宽3.7米、深2.5米,刻紫竹林下趺坐三修行者,思维佛法僧三宝,继而勤修成佛之事。<br> 这部造像是据自唐不空所译的《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雕刻而成的。据经中所记:有一宝山,山中有宝髻、金髻、金刚髻三仙居住,由于禀信佛法,死后在埋骨的地方生出三根竹子。十月后,竹内各生一童子,于竹下结跏趺坐,成等正觉,三根竹子变成三所广大宝楼阁。佛经上说,广大宝楼阁是一个能降诸魔,生清净心,能让刀山变宝山,能使兵杖变莲花的金刚不坏之地。造像上横排并坐衣装简朴的三人,便是宝髻、金髻、金刚髻。因效仿释迦牟尼于菩堤树下悟道成佛, 他们于竹下结跏趺坐入诸禅定,成等正觉。竹内各生三童子,竹梢直通广大宝楼阁。另有一说是此像为赵智凤老、中、青三个时代的修行造像,他在此现身说法,以示“诸佛菩萨与我无异”。<br>  在广大宝楼阁图下面横刻着“宝顶山”三个字,署衔为“朝散大夫权尚书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兼实录院官修撰杜孝严书”。杜孝严是大足的邻县安岳人,他于1223年与临邛的魏了翁结伴返乡省亲,途经大足,挥毫留下了这三个大字,杜孝严当时的官职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由此而见,凿建宝顶山石刻,声势之盛,可谓倾动朝野。<br></h3> <h3> 华严三圣像雕造,手法简炼,气势磅然。他们头顶崖檐,脚踏莲台,皆重额广眉,悲悯豁达,给人以熟悉、亲切之感。中间一尊像是佛教密宗所供奉的主尊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译为“光明普照”即“大日如来”。他头上的 “金刚顶仪”,为佛教密宗金刚界造像的一个重要特征。毗卢遮那佛的两侧分别是普贤和文殊菩萨。按造像仪轨,这龛造像应是文殊在左,普贤在右,但此地却把他们的位置作了调换,从而来体现密教造像特有的仪轨,—— “理智摄入”,即:理性与智慧高度融和。 <br> 这三尊造像高达7米,雄伟超越。匠师们刻意将他们的头部加大,胸部缩短,小脚部位加长,而且身躯前倾二十五度,正好符合造像与观众之间的透视关系,使人仰首观望时,感觉菩萨好像正亲切地俯下身来,关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 一般,叫人凡心皆息,祗敬皈命之诚油然而生。菩萨那种威仪奕奕、悲悯无尽的气度得到了充分显示。 <br></h3> <h3> 华严三圣像背壁刻了八十一尊圆龛小佛,它们既丰富了整龛造像的构图层次,又把三尊主像衬托得高大、完善,使整龛造像的气氛显得庄严、热烈。 <br></h3> <h3> 文殊手捧1.85米高的七级宝塔,手臂悬空支出1.2--2米,塔和手的重量近千斤。为使手臂不断落,匠师们成功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大刀阔斧地刻出宽袖袈裟披肩挂肋飘逸而下,与其身躯相连,巧妙地将重心引到了主像身上。正如木建筑中撑弓、斗拱的原理一般,使文殊手托的宝塔千年不坠。这样的处理既合符力学原理,又不违背菩萨褒衣博带、宽袍大袖的造像规律,同时还获得了宗教的庄严感。<br></h3> <h3> 护法神像,护法神即保护佛国、护卫道场尊严之神祗。按照中国佛教寺院的传统格局,在入口处要塑护法神怖畏,以显示道场森严和邪恶不入。一般的寺庙都以四大天王、八 大金刚或韦驮天怖畏,宝顶山大佛湾别致地用九大护法神来怖畏。正中的一个造像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他亲自率领天龙八部在此守卫道场。这些护法神个个身著袍甲,狰狞剽悍,气势高昂,以最忿怒的形象来为众生摧毁魔障。佛家认为,人们在修行过程中,主、客观世界都会遇到许多障碍,这些障碍就是“魔障”。护法神的作用就是帮助众生驱降魔障,使众生尽快觉醒,并获清静之心,以便潜心修炼。<br> 在九大护法神的左右两端,各有三尊兽首人身的造像,称为“六通大神”,其法力通达六界。其中一神双手展开一册,册上写:一寸地土,一树丛林,一钱物及飞禽杂类,不许妄心侵犯……否则将入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赎罪。这个册就类似我们现在的参观须知。<br>  在九大护法神下面,还刻有十二生肖中的“兔、羊、猪、犬、猴”等,以示护法神昼夜24小时都在坚守岗位,发挥职能作用。<br></h3> <h3> 大佛湾的造像由于都是面向基层大众的,所以古代的艺术家们把玄妙深奥的教义揉和于人们非常熟悉的画面之中,并努力使之浅化,让人们如悟常理,倍感亲切,自然也就很容易接受了。<br>  尽管大足石刻的开凿有着宣扬佛法说教的主旨,但雕塑匠师的高超手段,至今仍使人们为造像之精妙而赞叹不绝,大足石刻无愧为中国雕塑史上的一大奇观,那超越千年传递到我们眼前的艺术瑰宝是没有灭绝的人类最应该珍惜的。<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