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言</h1><h1><br></h1><h1>对于研究探讨阎锡山这个统治山西省长达38年之久的土皇帝来讲,史学家、评论家、文学家早已先后著书立说,阐述他们对这位被世人推尊为"山西王"时而英雄、时而败寇、正反两方面跌宕起伏的陈年往事。然而,乳名称之为"万喜子",祖父辈祈望他今后事事能称心如意的阎锡山,我们纵观他的一生,恰逢乱世近50载,不尽人意之事却不胜枚举。这让阎锡山非但没有"万喜",最终反倒落得个在劫难逃、魂落他乡、大彻大悟悲剧性的人生下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读者宜在戏曲山西梆子演唱背景下伴读全篇则有置身其境之感)</span></h1><h1>然而,人们在研究探讨阎锡山的过程当中,却鲜有人提及,甚至忽略了裴彬这位优秀的女士。即使谈起,能看到的也仅仅是一张她与阎锡山一家的"全家福"合影,文字方面则更是寥寥几句一笔而带过之。我相信他们手中是因为没有相关的资料不知何从说起所至。笔者在此特别要说的是:倘若没有裴彬女士与阎锡山四公子的婚姻结合,那么少爷"肉四"公子哥的前半生命运,或许与阎家五公子志惠一样生活会颠沛流离而充满艰辛……</h1><h1>那么裴彬何许人也?殊不知她就是山西运城闻喜县裴柏村雄居中国历史上最声名显赫的裴氏大家族中的一员。这个家族上至秦汉,历六朝而盛,隋唐五代,余芳犹存。上下两千年间,竟从这个巨族中走出59名宰相、59位大将军,以及3000多名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者。可谓 "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燿前史,茂郁如林。" 在中外历史上堪称是绝无仅有!甚至毛泽东,胡耀邦都对裴氏家族留有溢美之词。 </h1><h1>时至今日,裴氏家族出学者、出秀才、各行各业出精英仍源源不断。每逢人们走近闻喜县的裴柏村,依然可以在村口的墙上看见"宰相村"和比"宰相村"大出几倍的 "天下无二裴" 5个大字。据说这是当代已故著名书画家董寿平先生的墨迹。基于此,笔者认为冠用 "山西有一王,天下无二裴" 作为开篇之名最为贴切。</h1><h1>开始之前,笔者还想特别提示:本文旨在选择性描写阎锡山和裴氏家族成员中裴彬女士的一些往事、国事、以及家务事片段,不刻意在乎强调所谓的连贯性。由于篇幅、资料和本人水平有限,更不可能将全貌展现给读者,在此无非是想为研究阎锡山和裴氏家族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大家没有的信息、资料以作为补充。倘若研究人员未经同意便引用属于本人收藏的图片、资料和语言文字,笔者会认可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之。</h1><h1>在此强调:因为有一群人在研究阎锡山,也有一群人在写阎锡山。所以信息、资料、故事会有雷同之处,彼此故难免发生对撞、重叠,甚至移花接木、彼此借鉴、相互抄袭也在所难免。本人即是步前面所有学者专家前辈之后尘者,发表此文,但求别出心裁,不敢独树一帜,仅是归纳、整合、改编而已。另外,本篇中采集的图片、文字、章节等信息资料,除部分由作者本人撰写和收藏外,其它皆由网络及相关书籍报纸杂志中获取。</h1><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免责声明:以上所有源自网络、书籍的相关资料信息,版权当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敬请海涵并告知,以便本人将尽快删除或修改相关内容。</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山西有一王 天下无二裴 》</h1><p class="ql-block"><br></p> <h1><b>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人。阎书堂七岁入私塾念书,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更不喜欢八股以及四书五经,所以十四五岁时就辍学经商到外面的商店去给人当伙计。那时,社会上流传的一句话是:"庄稼人赚钱靠血汗,买卖人赚钱靠手段。" 因此,阎书堂悟出了其中的窍门便开始学习经商,更在专心使用"手段"上狠下功夫。几年后,他就在五台县城里开设了一个"吉庆昌"钱铺当起了掌柜的。</b><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b></h1><h1><b><br /></b></h1><h1><b>阎书堂十六岁时,娶河边村经商世家曲成文的女儿曲月清为妻。曲月清体弱多病,结婚十年,直到二十六岁時,才为阎书堂生下唯一的孩子阎锡山。</b></h1><h1><b>据说阎锡山在出生前,母亲曾梦游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冥冥之中,她从寺里抱出了一个小男孩,之后,阎锡山就诞生了。曲月清生阎锡山时,按老黄历推算应该是清光绪九年农历九月初八(1883年10月8日),当时她的公公阎青云已是年近花甲。老来得孙怎能不欢喜万千!所以就给阎锡山取了个乳名叫"万喜"。若按本地习俗,大家都管他叫"万喜子"。</b></h1><h1><b>"万喜子"在祖父两辈人的呵护疼爱下幸福生活了5年,而这段时间也是"万喜子"一生中最美好幸福的时光。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光绪14年(1888年),曲月清不幸身染重病撒手人寰,从此"万喜子"没了娘,变成了一个丧失母爱的孤儿。更让"万喜子"</b><b>遗憾的是身边竟连母亲小小的一张照片也没有!长大成人后,留给他的仅是父亲阎书堂保存下来唯一的一张母亲坟前老照片。从覆盖着残雪坟头前面的墓碑上,可以看到用楷书刻着"曲氏之墓"4个字。在"万喜子"脑海中,母亲的身影既模糊又清晰。因此,为母亲作一幅肖像画竟成了阎锡山平生的一个夙愿</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阎锡山的母亲曲氏之墓 (作者私人收藏)</b></h1><h1><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1897年,"万喜子"已年满14周岁。父亲为了给阎家再续"香火",于同年腊月,按父母之命,媒</b><b>妁之言 ,让"万喜子"娶了大他6岁的徐氏为妻。</b></h1><h1><b>徐竹青,字友梅,山西五台县大建安村人。在20出头嫁给阎锡山之前,家境可谓富裕殷实。徐氏容貌秀外慧中、贤淑纯朴。虽未进过学堂,但深谙妇道礼仪,与阎锡山少年"姐弟"夫妻可谓两小无猜,感情笃定,且颇受这位"小丈夫"的尊敬和爱戴。</b></h1><h1><b>时光荏苒,"1914年,阎錫山已成為山西大都督。那时的阎錫山也只有31歲,但成婚至今已有16年,原配夫人徐竹青却沒有给阎家生出一男半女。阎錫山是家中独子,作为发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迫於父亲的压力,阎锡山的大同籍侍从副官长李德懋,奉阎锡山父亲之命,专程回大同为他寻找"身体健康,能生养的姑娘"。</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阎锡山的夫人徐竹青</b></h1><h1><b><br /></b></h1><h1><b>"大同城姚家角许琨猷之女,自幼聪慧好学,招人喜爱。当时,正值立学堂、兴教育之际,许女进入女子学校就读。她不仅知书达礼,针线、女红(刺绣)也是无所不精。14岁时,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清纯美丽。许琨猷与李德懋很快商定许阎结亲之事。不久,许女随李德懋离开大同,踏上赴阎锡山老家定襄县河边村之路。</b><br /></h1><h1><b>许姑娘来到阎锡山身旁,没说几句话,阎就喜欢上了这个连眼睛都会说话的大同美女。他俩于12月1日完婚后,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阎锡山让她坐上马拉轿车,去大建安后茶窑徐竹青的娘家认亲。徐家张灯结彩,热烈欢迎这位"新媳妇儿"的到来。"</b></h1><h1><b>"许女向徐竹青父亲徐一敬夫妇行罢跪拜大礼,认徐一敬夫妇为父母。徐先生高兴地给她改姓为徐,名兰森,字<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苗圃</span>。徐兰森,比徐竹青小16岁。婆母为徐竹青和徐兰森宣布阎书堂的家规:两人以姐妹相称,竹青为姐,兰森为妹;兰森生的孩子,要称竹青为妈,兰森为姨。还嘱咐她:"我和你爹在,要听你爹和我的话。我们不在,要听竹青的话"。这显然是婆婆说给原配夫人听的,徐竹青当然也觉得很"有面儿"心里高兴;徐兰森自然也满口应承,连连点头。"<br /></b></h1><h1><b>婚后,徐兰森住在一处叫上将军府的院落,跟她的"<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苗圃</span>"名字一样,不负众望一口气为阎家生了5个孩子。长子志恭、次子志宽、三子志信、四子志敏、五子志惠(可惜长子阎志恭、三子阎志信都在幼年不幸夭折)。几个</b><b>孩子们都谨遵家规,叫徐竹青为妈,喊自己的亲娘为姨直到1931年。</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受过教育的徐兰森知书达礼,过门后对公婆特别孝敬,早晚必请安问好。她对本家亲戚甚至下人也非常礼貌随和,可以说是人人都喜欢她。对阎锡山徐兰森更是百依百顺,服侍周到,既热情又不失礼仪,颇得阎的欢心,她对大太太徐竹青也异常敬重,像小妹对待姐姐一样,事事向徐竹青请教,两人无话不说,常常逗得徐竹青哧哧地笑,竹青也从不在她面前摆架子。她与兰森同住在将军府,有时两人还去太原小住,只不过凡对外活动,按规矩还是由徐竹青出头露面而已" 。</b><br /></h1><h1><b>最让徐竹青风光的是民国18年(1929年),阎锡山携她一同前往民国首府南京觐见蒋介石,并参加编遣会议,期间受到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热情款待。刚刚新婚不久的宋美龄对这位来自山西地方大员的夫人礼遇有加且格外用心,两人相处也极为友好。</b><b>说到这里,在坊间传说中还有一段关于徐竹青和</b><b>宋美龄的趣事呢。</b></h1><h1><b>阎锡山在南京开会逗留期间,为了不怠慢阎夫人," 有一天宋美龄前往来拜会徐竹青,在闲聊一段时间后,宋美龄担心阎夫人饿了,便关心地问徐竹青:" 您要不要先吃点东西?"徐竹青也就很客气地回答了一句:"们不饥",宋美龄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有些地方话听不懂,更何况徐竹青跟阎锡山一样,都操着一口浓重的山西五台县乡音。宋美龄完全没有弄明白,所以就赶紧回头看身后的随从。秘书当时也被这番话搞糊涂了,根本不知道"们不饥"是个什么意思。也就赶紧去找厨房的师傅一问究竟。可是厨房有经验的大师傅们一听,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情急之下,又怕耽误了蔣夫人的吩咐,所以就一边应付着安排人杀鸡褪毛,一边开始乱翻晋菜菜谱。直到最后也无法找到这道名叫"焖不鸡"的菜。眼看着大厨们都没有了办法,无奈之下赶紧给阎锡山的秘书打电话求援问什么叫个"焖不鸡"? 这菜道到底怎么做?而得到的回答却是:那不是什么鸡,是我们山西话"不饿"的意思。" </b></h1><h1><b>故事真假不知,权当一段"插曲"来品味。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宋美龄对阎锡山夫人的重视程度。</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阎锡山的二太太徐兰森</b></h1><h1><b><br /></b></h1><h1><b>"中原大战后,阎锡山、冯玉祥以失败告终。阎回到河边村,后又被蒋介石逼迫,出逃大连。徐兰森携奶妈和两个孩子,在专人的护送下,到了天津又转往大连。8个月后,即1931年8月5日,阎乘飞机飞到大同,第二天乘汽车回到老家河边村。兰森和孩子随后也回到河边村。当时正逢"九一八"事变前夕,国民党山西省党部掀起驱阎运动,《民国日报》整版登载声讨阎锡山的文章。阎在家乡仍每天出门散步,不为所扰,撰写他的《阎氏家族自治章程》并对族人进行修身处世教育。其时徐竹青因四猫、五猫(兰森的四儿子、五儿子)叫兰森妈妈,违了规定,于是大闹一场,盛怒之下,还打了几块玻璃。按阎家在兰森结婚时规定:兰森所生孩子叫竹青妈妈,称兰森为姨妈。后兰森随阎到天津、大连后,两个孩子就不再喊兰森姨妈而改叫妈妈,可是回到河边后,孩子一时改不过口,大太太便滋生此事。从此竹青与阎反目,回娘家住了一些时候,就回了太原,自此阎锡山与徐竹青夫妻分居长达33年之久,直到徐88岁在台湾去世。"</b></h1><h1><b>由于和原配夫人徐竹青的失和,阎锡山与徐兰森的感情与日俱增,如此一来,徐兰森在家庭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得到了提高。不过阎锡山</b><b>是一个做事周全的人,唯恐徐竹青不快生出其它事来,对她还是关怀备至,经常派她代表自己看望长辈,参加婚丧嫁娶,打理族中诸事。1931年7月6日阎锡山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对的起父母易,对的起妻子难。对的起众人易,对的起交著(挚友)难 。" 从这段日记中,可以揣摸到阎感情深处矛盾的心理。以致后来阎还</b><b>曾发表过一段自己对婚姻的看法,他说:" </b><b>結婚以选与自己志向相同以互相成就其志者,为第一义。敦厚纯朴以得善伺者,为第二义。温和巧能以整理家务者,为第三义。徒尚美貌者,则毫无意义之可言矣!"</b></h1><h1><b>与以往不同,1934年11月8日,蒋介石太原之行,宋美龄则由徐兰森陪伴游览太原市景。</b><b>在这次活动中,徐兰森应对如流,聪慧机敏。在大场面当中,举止言谈得体到位,与大太太徐竹青相比则显得更胜一筹。这一点也颇让阎锡山刮目相看</b>。<b>由此可见,自从阎锡山与原配夫人心存芥蒂并失宠后,一切外事活动都是由徐兰森出面代理的。</b></h1><h1><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927年时任省主席的阎锡山</b></h1><h1><b><br /></b></h1><h1><b>话题转到山西主政十几年后的1930年5月19日,作为山西省的"模范督军",阎锡山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时代》周刊称他是一位"和平军阀",文章夸赞说:这位"长满胸毛的、操着浑厚嗓音的阎元帅",为山西带来了繁荣。" 在中国,山西人最为富裕"。" 他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鸦片,甚至也不是金钱,而是优质的道路、纺织业、军队、警察、牛、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为他的乡亲直接带来好处的事物。" 阎锡山治理山西毋庸置疑确实是功不可没的。他说:" 做事是人生的结果。做的事多,就是此生的结果大。做的事少,就是此生的结果小。" 他在山西搞水利,推广蚕桑,筹资修筑850多公里的窄轨同蒲铁路,还建起太原兵工厂和山西火药厂,并从1925年开始从法国引进技术,组装飞机。到1930年底,他已经有了20多架飞机……</b></h1><h1><b>阎锡山的精明,甚至连蒋介石都很佩服。蒋介石有一次在庐山国民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说:" 过去,我们学苏联、学美国、学德国,都失败了,还不如阎锡山在山西有办法,我们今后要学阎锡山。"</b></h1> <h1><b>那么,为什蒋介石要学习阎锡山呢? 这其中自然有他的道理。其实,治国与治家(山西)从理论上讲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仅是点和面之差。点若搞好了,可以向面的方向扩大推广。在此之前,阎锡山指出:中国的传统政治"止求安民,不求用民。其善者,以无事不扰民为主;其不善者,则与民为智谋,愚之柔之。故其民知依人而不知自立,知守旧而不知进取,知爱身家而不知爱群。" 专制政府的愚民政策造就了"人民的守旧而不爱群,专制国家不能用民众,民众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对此,阎锡山猛呼 "中国今日可谓大睡半醒之时代。何以言之?中国采取愚民政策久已!人民处于专制之下,习以固然。"</b></h1><h1><b>因此,改造山西、致力发展、造福于人,是阎锡山实施乡村改革政策以及后来"十年经济建设"的理想规划步骤之一。</b></h1><h1><b>20世纪初,阎锡山大力促改"放足"、"剪辫"、"禁烟"等封建习俗;倡导"村本政治",以"启民德,长民智,立民财 "为目的,试图开发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以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村制"。所谓"村制",简单讲就是利民政策。自试行一段时间以后,由阎锡山总结出 "五年以来,凡教育普及,实业整兴,户口编查,人事登记,以及一切兴利除弊等事,得力于村制实多。"</b></h1><h1><b>在改造农村现状取得初步进展之后,阎锡山又进一步提出了"行政之本在于村"的村本政策,主张把"政治放在民间",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下放"和"乡村体制改革"。具体措施包括:整理村范、设立村民会议制度、定村禁约、立息讼会、设保卫团等。即所谓"村禁约,村宪法也";"息讼会,村司法也";"保卫团,村武力也"。为早日实现乡村文明建设,阎锡山为此还特意制定了"整理村范歌"作为普及推广。</b></h1><h1><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阎锡山书法墨迹</b></h1><h1><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督军教人学好,定下村范一篇。盼望人民程度,一天高于一天。没有开场聚赌,没有窃谷偷田。没有窩赃聚盗,没有金丹洋烟。没有持刀行凶,没有打架挥拳。没有男子不孝,没有女子不贤。没有儿童失学,没有游手少年。没有家庭不睦,没有残忍可怜。这样模范村子,大家住得安全。做好人有饭吃,快乐好比神仙。从前乡下涣散,遇事没人向前。如今村闾邻长,都有管事的权。这个整理责任,就在你们双肩。爱家必爱家乡,千万不要推延。机会且莫错过,别人着了先鞭。奉劝诸君努力,荣誉流传万年。"</b></h1><h1><b>"村范歌"可謂是"原始共产主义"的雏形,若是真正行动实施开来,无疑是阎锡山按照自己的想法编织起来的民富国强和谐社会之梦。要想实现这个理想,就要懂得用民政治。而用民政治则是"借着民力的集合与发动,切实推行各项建设"。"政治之用民,是为保障人民之安全,增进人民之幸福,实即民自用。"《阎伯川言论辑要》</b><b>何为用民政治?阎锡山发明了阎锡山三民主义:民德,民智和民财。民德是指信、实、进取、爱群。民智是指国民教育(以普及为主)。</b><b>职业教育(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人才教育(以供给适应时代之行政自治及社会高等事业之用为主)。社会教育(以改良风俗开启民众普通常识为主)。民财是指农业(以增加生产为主)。工业(以制熟土货仿造外货为主)。商业(以提倡输出限制输入发展金融为主)。矿业(以开发地宝、利用投资为主)。</b></h1> <h1><b>除此之外,还要推行"六政三事",何为六政三事?所谓"六政",是指水利、种树、蚕桑、禁烟、剪辫、天足(禁止妇女裹足),其中前三项为"兴三利",后三项为"除三弊"。所谓"三事"是指种棉、造林、牧畜,合称"六政三事"。 六政三事的重点还在于根除封建陋俗、移风易俗,一扫清朝末年以来山西农村的穷困破败愚昧落后的面貌。开始时,阎锡山禁烟的决心很大,措施也比较严肃。曾有人警告说,今吸食洋烟者遍布各地,人数众多,硬性戒烟,惹起众怒,怕是不好收拾。阎锡山表明:洋烟对人的毒害太大,不戒不足以振民气,就是冒再大的风险也要戒了它。阎锡山随即派出大批警察到各地检查,并规定查获抽大烟者可以从罚金中大比例提取"奖赏"。可谓重赏之下有勇夫,警察查烟的积极性高涨,大抓大扣大罚,一时间各县的看管所中塞满了被查罚的烟鬼。根据调查发现,山西的鸦片主要从陕西、绥远等种植地运进,而洋烟金丹料面,则主要通过正太铁路从天津租界走私进来。为了打击运销的毒贩,对这两条通道也进行了严肃的监管。阎锡山本人不吸食大烟,因此在他的家训中也把不准子弟吸食大烟而定为重要的家规。</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民国时期山西的缠足妇女</b></h1><h1><b><br /></b></h1><h1><b>在此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阎锡山在山西大力兴办普及教育。陈天启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中特别提到"民国12年间,小学教育以山西最为普及,其他各省均落后很多,以女生受国民学校教育之人数而言,仍以山西省占第一位。" 为改变当时山西的贫穷落后面貌,阎锡山视"当兵、纳税、受教育,为国民之三大义务"。除了当兵、纳税,若要强省、强国、造福一方,百姓还要有民主意识,知道行使自己的权力。所以说阎锡山强调 "欲决胜于疆场,必决胜于学校"。</b></h1><h1><b>为了提高人们对民主的认知和理解,阎锡山特别解释说:"人群现在已陷入最危险之地位,因政治程度超越教育程度甚远。政体已成为民主,而民实无民主之智能;主之者既非民,即失却民主之精神,无民主精神而曰民主,危险孰甚!欲渡此一难关,惟有积极发展教育之一途。"</b></h1><h1><b>读者大概也知道阎锡山素以抠门小气精于算计著称,但这个"山西王"也有豪爽大气的时候。比如他在教育上就很舍得投入,更舍得为孩子们上得了学而花钱。</b><b>他认为,什么钱都可省,唯有教育不能省。" 世上万事都可省钱,止有出钱教子弟求学,是与自己后人积钱的法子,故此钱万万不可吝惜。纵然自家现时没有学生,也断不可出异言,要知学校是永远的,无论谁家将来必有子弟入学。况且花钱办教育是世上第一样积德之事,你们须以此理告人民知之。"</b></h1><h1><b>阎锡山在《人民须知》里也曾提到 " 哪一国的人不明白,就要受别国的欺辱,也就和乡下哪一家的人不明白,就要受别家期侮是一样的。" </b><b>对于"义务教育",阎锡山又解释:"凡是山西百姓,不论贫富贵贱的小孩子,七岁到十三岁,这七年内须要有四年上学,这就名叫国民教育;凡上过学的人,知识就高了,身体也壮了,为父母的无论如何贫穷,总要使子女上学,是父母对于子女的义务,又名叫义务教育;国家法律定的,人民若不上学,就要罚了还得上学,又名叫强迫教育。"</b></h1><h1><b>阎锡山不但鼓励孩子们接受教育,还极力主张女子求学,打破传统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旧俗。如此一来,就使山西的义务教育在各省遥遥领先,位居全国第一,以致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一个普及四年义务教育的省份。</b></h1><h1><b><br /></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民国时期山西小学的普及教育</b></h1><h1><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为什么要在满清灭亡后的山西民国初年兴办推广义务教育?这是因为阎锡山深刻地了解本省民众由于文化程度太低,连最起码的"民主共和为何事"都不了解,因而对无力参与政治事务的状况感受很深,并由此得出结论:"受教育之国民愈多,人群程度愈高;人群程度愈高,政治能力愈强"。他认为,一个人家的盼望在子弟,一个国家的盼望在学生。"欲使国家的人好,没有不留心于现在的学生的,观察明白现在学生的进步,就可以明白20年后国家的情形。" 阎锡山常用 "日本何以国小人少而强?中国何以国大人多而弱?" 警示自己,以他的理念就是靠教育来救国救民。他还认为,民众无知识,政权就会被少数人控制,用来为少数人谋利。所以,这才是他为什么要下大气力普及义务教育的初衷。</b></h1><h1><b>除了把责任落实到各级官员外,他还事必躬亲,对教育的筹款、培养师资、选定课本、调查学童数目等工作,都实实在在地亲自抓。他要求各级官员利用各种机会,在山西全省营造一种"上学的儿童可爱,失学的儿童可惜"的社会舆论风气。并且亲自下乡给家长做工作,劝导老百姓送子弟上学,为此还软硬兼施,采取了一系列强制处罚措施:"凡学龄儿童暨18岁以下之失学儿童,无故之不入学者,经各区长、各街村副查明呈请县知事核准,处其家长以1至5元罚金,此项罚金自学龄儿童10岁起每岁迟追加1元;凡有意破坏或阻挠学务暨抗不交纳本地方应行公派担负相当数目之学款者,应呈由知事处以相当之罚金,使其数至多以30元为限。</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民国时期山西崞县师范毕业生师生留影</b></h1><h1><b><br /></b></h1><h1><b>为了普及义务教育,阎锡山对师范教育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1919年,阎锡山创办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要为山西培养合格的"孩子王"。创校之初,学生达到1570人,一律免收学费。学生的制服、伙食、住宿、讲义等费用也都由学校提供。课本费学校补助一半,学习用具等学校补助三分之一。徐向前元帅即为该校第一期学生。</b></h1><h1><b>阎锡山还自掏腰包办教育。他在其家乡山西忻州河边村创办的川至中学(设附小),共7排140间瓦房,礼堂、会议室、生化研究室、标本陈列室、运动场等一应俱全。头4年不收学费,每年还给学生发一身校服、一双皮鞋(后改为帆布鞋)。</b></h1><h1><b>阎锡山在家乡兴建免费医院,创办孤儿院,并捐1万大洋在家乡成立娶妻互助会,帮助单身男子娶亲成家(先觉条件是受助者不能吸大烟不能赌博)等慈善事业。</b><br /></h1><h1><b>更值得一提的是:阎锡山是西北实业公司的总经理,他把部分获利变成奖学金资助学子出国留学进修。只要是山西人,只要读大学,或留学都给予补助。</b></h1><h1><b>山西义务教育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政府用于乡村小学的经费远远多于用于城镇学校的经费。数字显示:1920、1921、1922、1924年村立学校经费,各占了全省义务教育总经费的83.6%、87.7%、89.1%、87.9%。到30年代,类似的比例仍然得以继续保持。阎氏关注乡村建设的立场与理念,由此可见一斑。</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民国时期的山西女子师范学校</b></h1><h1><b><br /></b></h1><h1><b>又据统计,从阎锡山致力普及义务教育伊始到1921年,山西省内共有普通高等小学近500所,在校学生约近5万人;男女国民学校19463处,学生人数722156(其中男校16297处,学生627511人;女校3166处,学生94585人)。当时山西人口逾千万之巨,在校学生不下百万。若按此推算,阎锡山的教育普及率已高达70%以上。</b></h1><h1><b>由于阎锡山的精心筹划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山西省义务教育在民国时期创造了空前的奇迹。教育家陶行知曾前后三次前往山西深入考察其义务教育实施情况,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自清朝以来,中央政府就一直打算实行义务教育,但只有到了1920年才由教育部制定出明确的在特定时间内各地实行义务教育的步骤……由于近年来政治动乱,上述计划几乎没能执行,唯独山西一省取得了异常引人注目的成绩……现在该省己有72%以上的学龄儿童入校就读。此外,还规定了25岁以下的成人文盲上成人业余补习学校,学习常用汉字、算术和公民常识。" 最后,陶行知肯定的说:" 我们不能不佩服山西人民对义务教育之忠实努力,自从民国7年开始试办,到了现在山西省100学龄儿童中已有70多人在国民小学里做学生了。山西之下的第二个省份江苏只有20%多。可见,真正实行义务教育的,算来只有山西一省。" 然而,这个成绩的取得,功劳不得不归功于把推广义务教育当作山西省头等大事来抓的阎锡山。<br /></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西省太原国民师范学校</b></h1><h1><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由远近闻名的山西普及教育和乡村改造一跃而成为全国第一的"模范省",引起了泰戈尔的兴趣与青睐。1924年4月,诺贝尔奖文学奖获得者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先生应梁启超和蔡元培之邀前来中国访问,期间由林徽因和徐志摩做随行翻译陪同他在全国各地进行访问讲学。</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提起徐志摩和林徽因,读者一定非常感兴趣,笔者不如在此顺便加段花絮以飨读者。</b></h1><h1><b>泰戈尔访华,给徐志摩和林徽因的见面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他们俩同为泰氏的翻译,而且还为祝贺泰戈尔64岁的生日一同演出了泰戈尔的爱情诗剧《齐特拉》。戏里的投入和角色的对话,让徐志摩陷入更为严重的单相思状态。下面这张徐志摩、泰戈尔、林徽因在北平日坛公园欢迎泰戈尔仪式上的留影,就被当时的文人浪漫的形容为:"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竹梅的一幅岁寒三友图。"<br />关于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爱情传奇,只因泰戈尔的访华,才为这对不能成为伴侣的"金童玉女"提供了一个"死灰复燃"的特殊机会。虽然在此期间徐志摩甚至请泰戈尔出面劝说林徽音回心转意和徐重归于好,但最后还是无果而终。</b><b>因为此时的林徽音已决定在陪同泰戈尔访问山西后,将与她的男友梁思成一同赴美留学。徐志摩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黯然伤神,失望到了极点。在他没来得及给林徽因的一封信中写道:</b><b>" 我真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话,我已经好几次提起笔来写,但是每次总是不成篇。我这两日的头脑总是昏沉沉的,开着眼闭着眼却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清的月色,照着我们不愿意的车辆,迟迟的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的能叫人相信?我想着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我的眼前又黑了……"</b></h1><h1><b>1924年6月,浩淼的太平洋上,一艘邮轮载着林徽音、梁思成这对新的情侣驶向美国。至此,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缘分似乎已经也走到了尽头。事后,</b><b>泰戈尔特意为林徽因赋诗一首:" 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以表达他未能促成此良缘之遗憾。</b></h1><h1><b><br /></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左林徽因 中为泰戈尔 右是徐志摩的"岁寒三友"</b></h1><h1><b><br /></b></h1><h1><b>泰戈尔原计划是从北京到大连,然后从大连乘船东渡日本的,但当泰戈尔听徐志摩等人介绍山西的教育和乡村建设搞得风生水起颇有特色时,便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br />泰戈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印度,他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在自己的家乡,泰戈尔一直进行着一种乡村建设计划,主要内容是在农村设立学校、医疗队,加强畜牧业和手工业,并提倡全民性的文艺活动,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出路,教育能普及、文化能发展。因此,泰戈尔访华时希望在中国也能找到一块地方来实验这种改革计划,于是泰戈尔临时改变了自己的行程,在徐志摩和林徽因等人的陪同下意欲专程访问太原。<br />泰戈尔要来太原访问的消息传到阎锡山那里,他认为这是宣传他主导山西经验取得成功的大好时机,于是乎便安排人手精心组织了对泰戈尔的欢迎接待。<br />5月21日下午,泰戈尔偕英、美学者和随员四人(徐志摩一直陪同左右),由山西外国文言学校的卫西琴陪同,前来太原访问。<br />当日下午4点多,载着泰戈尔的列车徐徐驶进了正太路火车站。其时,到站欢迎的山西督军公署交际课英文秘书潘太初和山西省教育会等省城30多个群众团体的代表,已列队在正太路火车站迎接他们……<br />经过热烈欢迎仪式后,泰戈尔即乘坐马车到督军公署花园外国文言学校稍事休息,随即由卫西琴、潘太初陪同前往山西督军公署访晤阎锡山。<br />当泰戈尔一行来到督署内北厅门口时,阎锡山已经等候在那里了。他留着两撇黑胡子,身穿黑缎布褂,脚穿黑布鞋,一副乡村学究打扮。没等泰戈尔说话,阎锡山先开了腔:"今天早上喜鹊呱呱叫,我想什就来什,就把你泰戈尔先生迎来了。"</b></h1><h1><b>宾主寒暄落座后即谈起了哲学问题。泰戈尔问阎锡山:" 您说中国是中道文化,我们此行经上海、天津、北京,为什么概见不到一点中道文化的痕迹呢?" 阎锡山回答说:"不只上海、天津、北京找不到,就是太原也找不到,你们想要找,去乡村可以找到一点。" 听罢此话,泰戈尔决定留下一位英国朋友住在太原半年来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后据阎锡山讲,这个英国人在晋祠住了半年,离开太原时曾对他说:" 在民间的交往上,伦理上与婚丧喜庆上,还能看出中道文化来。"</b></h1><h3><b style="font-size: 20px;">在阎锡山盛情邀请泰戈尔共进晚餐上,为了表示自己的简朴家风(阎锡山请人吃饭从来不上大鱼大肉),阎锡山就以"五盔四盘" 招待这位来自远方的贵客。" 五盔四盘" 即五个热碗四个冷盘,五热为丸子、豆腐、猪肉烧粉条、豆芽、烧山药;四冷为熟牛肉、蒸藕根、芥根丝、腐干。这次除了宴请泰戈尔吃的" 五盔四盘"外,还另加了一个玉米汤。主食有馍、糕和晋北的大米饭。泰戈尔看到这些带有山西地方特色风味的美食,感到非常新奇。所以在主人边吃边介绍之下,更感到了津津有味。</b><br /></h3><h1><b>为了助兴,也出于对客人的尊敬,平时滴酒不沾的阎锡山,破例陪泰戈尔喝了点杏花村汾酒, 还打趣说道:"我们山西人的理想是: 首都迁到武乡, 太原成中央, 国酒汾阳王, 国宴玉米汤, 国语五台腔,国歌山西梆。" 听了阎锡山的话,在场的人都被逗都哈哈大笑了</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左为梁思成 中为泰戈尔 右是林徽因</b></h1><h1><b><br /></b></h1><h1><b>晚宴宾主互敬,且侃侃而谈。席间泰戈尔插话说,这次来山西,想找一块地方进行自己的乡村建设实验。阎锡山随即便应允下来,并同意把晋祠一带地方划给泰戈尔做为实验基地。泰戈尔非常高兴,立刻就委托徐志摩具体负责操办这件事情。<br />除了造访阎锡山外,泰戈尔抵达太原之后,还受到了教育界和文化团体的普遍欢迎和重视。5月23日下午3时,泰戈尔应省教育会等团体的邀请,在文瀛湖公园大自省堂 (现山西饭店花亭、水池,即原自省堂旧址)召开欢迎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界人士和大、中学生数以千计,余会现场拥挤不堪甚至导致自省堂门被挤坏、窗户玻璃被挤碎的失控场景!</b></h1><h1><b>泰戈尔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对山西人民的如此好客之情,表示惊讶和感动。泰戈尔怀着诚挚的心情中肯地说:"这次我由印度来到中国,又绕道前来山西,得与诸位在此谈话,我的心中实在欢喜。中国与印度,在世界上都是东方的古国,而中印的文化关系亦发生甚早,所以我到中国来,好像是到了第二故乡。" </b></h1><h1><b>泰戈尔在访问山西后,又到其他省市讲学考察。不过,泰戈尔的这次访华,在五四以后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印象却截然不同。梁启超是神交己久,一见如故。徐志摩是万分崇拜,望眼欲穿,不仅自愿担任翻泽,而且还以弟子自居;对泰戈尔,胡适说他是最可爱最可亲的一个人。而陈独秀、吴稚晖、林语堂则攻击甚力,鲁迅在杂文中谈及泰戈尔访华,语气略带嘲讽。比较起中国学者对他的激烈批评来,泰戈尔的反应却是一片温柔宽厚的仁爱之心。因为来自佛教的发源地,面对文人的"相轻",他只有以"尘土受到损辱,却以她的花朵来报答"。</b></h1><h1><b>回到印度, 泰戈尔对阎锡山的待人接物印象至深。他在回忆录中描述阎锡山说: " 他更像是个文人, 举止文雅, 谈吐具有哲学家的风格。" </b></h1><h1><b>而与大诗人泰戈尔探讨文化与哲学,却成了阎锡山终生难忘的经历。阎锡山在后来的很多时候谈起这次会见泰戈尔就会感慨万端。阎锡山</b><b>后来多次为干部讲话中都提及此次和泰戈尔晤叙一事,语气中颇带自豪和骄傲。</b></h1><h1><b>1949年8月27日,阎锡山在台湾主持孔子2500年诞辰纪念典礼的讲话中,又提到他和泰戈尔面谈一事。原话是:"二十余年前印度诗人泰戈尔到太原,他问我:东方文化是什么?我说是中。他问我什么是中?我说,有种子的鸡蛋的那种子即是中。此种子为不可思议、不能说明的,宇宙间只有个种子,造化也就是把握的这种种子。假定地球上抽去万物的种子,地球就成了枯朽;人事中失了中,人类就陷于悲惨。"</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排左一 泰戈尔 右一 阎锡山 二排左二 林徽音 三排左一 徐志摩</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结束语</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辛亥革命以推翻满清帝制而宣告结束。受西方科学、民主自由思想的启蒙,目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变革,以及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之影响。阎锡山主张教育、科学、自强、造产救国,并开始奉行贯彻孙中山 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在改革治理山西教育、经济、工业、农耕等诸多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审时度势,加大财政投入,并且呕心沥血,大公无私,身体力行。无论是村制慈善、禁烟禁赌、剪辫放足、整治贪腐、义务教育、六政三事、货币政策、以及在后来的十年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效果。他与百姓同心协力,融汇借鉴中西方科学、教育、文化,以"民有、民治、民享。(林肯)" 为宗旨和目标造福于社会和人民。最后把一个晚清以来贫瘠落后的山西建设改造成了一个被世人所公认、瞩目的中国先进模范省。因此成为美国《時代》周刊杂志上的封面人物,以及受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泰戈尔的专门拜访。</b></h1><h1><b>倘若学术界抛开政治见解,放弃党派之争,摆脱个人偏见,从实事求是,尊重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评价阎锡山,那么,在改造和建设山西毋庸置疑的事实面前,我们应该还阎锡山一个清白!因为他的理想宏伟,思路清晰,目的明确,甚至有"文化高于种族"的宏观超前思想。在治理改造山西的过程中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正恰似本省有着地方特色风味的山西梆子和杏花村汾酒:曲调高亢,有板有眼;浓郁醇厚,历久弥香。</b></h1><h1><b>先歌颂而后否定,先否定而后歌颂。历史就是这样:一朝一代都在论说前人的是非与功过。然而,否定也好,讴歌也罢,时至今日,三晋大地之中代代相传,留下口碑者,唯阎锡山一人莫属!他是建设改造山西的先行者。读者或许能从阎锡山的讲实话、办实事、为民着想、为百姓谋利,主张倡导的山西义务普及教育,以及在其他方方面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反思、理清、解除一些人对这位"山西王"的误解与偏见。 </b><b>(本篇完 之二 待续)</b></h1><h1><b>主要参考资料来源:</b></h1><h1><b>雒春普女士所著《阎锡山传》,《阎锡山画传》</b></h1><h1><b>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7月23日)"裴氏家族:中国人才奇观"</b></h1><h1><b>凤凰卫视网《凤凰大视野》2013年阎锡山专辑系列片</b></h1><h1><b>感谢上述及所有网络平台中相关单位和个人撰写、刊载有关阎锡山的文章,以及相关信息资料的提供者!</b></h1><h1><b><br /></b></h1><h1><b><br /></b></h1><h1><b><br /></b></h1><h1><b><br /></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