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在上海航空国际旅行社尤凤女士的鼎力支持下,张菁团长组织的俄罗斯、东欧之秋旅游团终于启程。 前苏联对于我们普通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遥远和熟悉的名字,那里有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对于当时20世纪的中国人,最铭心刻骨的记忆是描述卫国战争那些让人震撼和感动的小说。例如: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卫国战争歌曲:喀秋莎、白桦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些具有革命浪漫情怀和优美旋律的歌曲,成为当时一代精神的象征,几乎陶醉了我们那个岁月的一代人。</h3><h3>旅游团共22人,名单如下:</h3><h3>领队:郭海东</h3><h3>团长:张 菁</h3><h3>谢晓琪 张 朝 陈燮华 陈美莲 胥建政 </h3><h3>叶兰芳 沈 卫 黄祥龙 范 欣 巫林菊 陈玉珍</h3><h3>马明华 郑卫红 邵 建 王锡洪 谢维烈 梁 津</h3><h3>席德伟 郑瑞平 范伟宝 2017.10.08 星期六 雨 早上7点不到我们来到俄罗斯赋有"北方威尼斯"之称的圣彼得堡。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是俄罗斯离西方欧卅最近的大城市,又被称为俄罗斯的"北方首都"。</h3><h3><br /></h3><h3>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苏维埃取得政权,改为列宁格勒,苏联解体又改回原来的名字。</h3><h3>圣彼得堡现在是俄罗斯的文化,艺术中心,主要彰显了俄罗斯沙皇时期的辉煌,建筑宏伟壮观,西欧的建筑风格,园林花园美仑美焕,有世外桃园的感觉,城市四面环水,原是在沼泽地中建成,全年只有36天的晴天,90天的多云,剩下的都是阴天。</h3><h3><br /></h3> <h3>我们到达圣彼得堡又是下雨天,出站之后到附近中餐厅早餐。</h3><h3>早餐后先至金顶大教堂,十二党人广场游览。 尼古拉一世塑像,据说是唯一两点支撑的大型奔马,在马屁股内灌了大量的铅来平衡。</h3> <h3>伊萨基辅大教堂。又称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坐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区(又译圣埃萨大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h3> <h3>在圣彼得堡的伊萨基耶夫大教堂与涅瓦河之间,是"十二月党人"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彼得大帝的纪念碑,这就是著名的"青铜骑士"雕像,它高5米,重20吨。</h3> <h3>彼得大帝骑在腾跃的骏马上,精神坚定.马的后蹄踩着一条毒蛇,象征打败敌人.这座纪念碑于1782年8月7日彼得大帝登基100周年的时候揭幕.纪念碑的基石上刻着:"献给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2年夏."</h3> <h3>狮身人面像。</h3><h3>接着我们来到了涅瓦河畔,看到了狮身人面像伫立在涅瓦河畔,它们是圣彼得堡的象征。其历史竟然比涅瓦河还早一千年。涅瓦河是两千至三千年前才形成的。而这一对带有狮身的阿门霍特布三世法老画像,是公元前1455至1479年雕刻,1832年从尼罗河运到该市的。据说是埃及国王送给圣彼得堡的礼物。这一狮身人面像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什么没有胡须?据说是埃及的军官在押送到俄罗斯之后,认为胡须是权利的象征,不能留给俄罗斯人,于是用抢托把狮子人面像的胡须给打掉了。狮身人面像静静的伫立在日瓦河畔,这里每天都有无数的游客来此,已成为俄罗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h3> <h3>瓦西里岛古港口灯塔。</h3><h3>瓦西里港口的广场两侧耸立着两根船头形装饰的园柱,柱高32米,是为入港船只导航的灯塔,称之为拉斯特莱里柱。上之所以有船头装饰,是因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把战败船只的船头钉在圆柱上,作为海战胜利的象征。在导航灯塔的花岗岩石基座上,另摆放了四座象征着俄罗斯四大主要河流的雕像一伏尔加河、沃尔霍夫河、第涅伯河以及流经圣彼得堡的涅瓦河。</h3> <h3>瓦西里岛古港口湼瓦河对岸就是冬宫</h3><h3><br /></h3> <h3> 然后我们前往彼得大帝建的彼得保罗要塞,它是圣彼得堡的发祥地,是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要塞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该要塞 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它与彼得堡同龄。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护下诞生和发展的,彼得保罗要塞是作为俄国同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前哨阵地创造的。 彼得大帝亲自为它选择了一处易于防御的地点,亲自监督建造工作。后几经扩建,建成这座六棱体的古堡。</h3> <h3>彼得保罗大教堂是要塞内的主要建筑,以圣徒彼得和保罗命名。在设计布局上呈矩形,与传统的俄罗斯信仰崇拜之地极为不同。大教堂的钟塔高122米,与周围的建筑和和广阔的水面形成强烈的高度对比。产生了一种向上的动势,寓示俄罗斯帝国的雄起和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教堂内的一侧有安葬彼得大帝和后代沙皇的大理石石棺。</h3> <h3>1740年,彼得要塞失去了它的防御作用而改成为监狱。这里囚禁过俄国许多革命志士和民主党人,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及列宁的哥哥乌里扬诺夫。</h3> <h3>彼得大帝铜铸座像。</h3> <h3>要塞城堡的大门叫彼得罗夫门,门上装饰有象征皇室至高无上权势的双头鹰浮雕。</h3> <h3>下午我们去参观冬宫和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也叫冬宫博物馆。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首先是其体量大,总建筑面积包括小艾尔米塔什、旧艾尔米塔什、新艾尔米塔什、冬宫、冬宫剧院等总计100多万平方米。其中冬宫为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共三层成封闭式长方形,类似我国的四合院。不过在方形的四个角上还有五个小"四合院"(其中一个角有两个),占地9万平方米。在冬宫的东面建有南北向的小艾尔米塔什,再在其东侧建有老艾尔米塔什和新艾尔米塔什组合成日字型结构的建筑组合体。这些建筑在内部均有连廊相互沟通。在冬运河(winter canal)的另一边(东边)还有一座方形的剧场也作为博物馆的一部分。博物馆目前对外开放的展厅有353个,根据博物馆旅游路线图的标注,包括带有展品的过厅在内有400个,每个展厅停留十分钟就需要67个小时,走完全部游览线路,需要走30公里,可见其"大"!</h3> <h3>孔雀机械座钟</h3><h3>由18世纪英国机械师制造的、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孔雀"机械座钟。美丽的孔雀、公鸡、松鼠和猫头鹰站立在一棵枝繁叶茂的橡树旁。"孔雀"机械座钟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宠臣格里戈里?波将金于1780年从英国购买并送给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礼物。1795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病逝,1796年"孔雀"机械座钟成为博物馆的藏品。</h3> <h3>"空中花园"位于二层的花园</h3><h3>花园的下面最早是沙皇的马厩和马车库,如今是博物馆的几个展厅。建筑师在马厩和马车库的顶部加固了专门的金属垫层,再在上面铺满泥土,栽培花草,进而成为花园。花园呈长方形,一条小路从中部穿过,小路两旁对称地摆放着精美的大理石雕塑。花丛中的大理石喷泉和用大理石雕刻成的四个鸽子窝使花园的整体装饰更加生动。</h3> <h3>军事画廊</h3><h3>1826年建成的军事画廊。这是一条狭长的油画走廊,两侧的墙面上挂有332幅著名统帅和将领画像,这些人物都是1812年战争和远征法国(1813~1814年)的参加者。著名的英国画家道(1781~1829年)与其助手、年轻的俄国画家亚历山大?波利亚科夫(1801~1835年)一起用了十年时间创作了其中的绝大部分作品。位于走廊尽头身跨战马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像和亚历山大一世的盟友、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像则由擅长画理想主义作品的德国画家弗兰茨?克留格尔(1797~1857年)创作。亚历山大一世的另一位盟友、同样身跨战马的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像由德 国画家克拉夫特(1780~1856年)完成。俄罗斯民族英雄、1812年的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1745~1813年)的巨幅画像位于走廊的正中。</h3> <h3>导游特意介绍了《偷窥》这副油画。这幅画原名《罗密欧与朱丽叶》,但因画面中朱丽叶的左手动作过于色情,当局禁止展出。作者被迫在那个角上加上一个偷看的老太婆和一只狗,转移了油画的主题,改名《偷窥》,这幅画才则得以展出。后来画家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在朱丽叶身后又加上亚当一条腿,结果弄巧成拙,画中那个男人的腿的角度出了错误,不协调。</h3> <h3>圣母(科纳斯塔比勒的圣母)与儿童 1503 拉菲尔</h3> <h3>达·芬奇的作品《哺乳圣母》</h3><h3>《哺乳圣母》是由耶稣从玛丽娅诞生而发展出来的艺术故事。这幅及其动人,窗外是淡蓝色的风景,近处,在柔和的光线下,圣母玛丽娅正在给还是婴儿的耶稣喂奶,圣母玛丽娅的眼睛低向小耶稣,小耶稣却将眼睛转向观众,圣母玛丽娅的嘴角路出恬美的微笑,那种微笑是伟大的母爱中共有的微笑,能抚平一切哀伤。这一其妙的画法,除了达?芬奇本人对艺术的敏感以外,还要归功于他发明的晕涂法这种技法能处理出不同色之间,以及明暗之间微妙的过度,创造出柔和朦胧的效果。圣母怀里的婴儿形象被画得很生动,形象丰满,神态恬静,洋溢着一种年轻母亲的温柔的爱子之心,但在这里仍然是色彩处理让位于解剖结构的合理性。</h3> <h3>达芬奇作品《柏诺瓦的圣母》</h3><h3>画家利用顶端的两扇圆拱的窗户设计,将观赏者的注意力引导到坐在板凳上的圣母玛莉亚与圣婴耶稣。位于中央偏左位置的圣母将没穿衣服的圣婴抱在怀里,她一手扶着他,一手则拿着一朵花圣婴右手探出想要拿花,同时伸长另一只手抓住母亲。于是,玩弄花朵这个动作构成了整幅画的主题,而画面垂直的中心轴不偏不倚正好通过三只手和缓交错的地方,成为全画的中心点。</h3><h3>玛莉亚穿着一身精致飘拂的蓝袍外加红裙与露出的红袖;她在胸前别了一只胸针,将蓬松的卷发精心地编成辫子。在这幅画中圣母与圣婴之间的顾盼与姿态尽溶于画的内在世界中,其所散发出的亲密感与同质性很难让观赏者将注意力从他们身上移开。</h3> <h3>雕塑《阿多尼斯之死》的作者是朱塞佩·马祖利,该雕塑创作于1709年。源于希腊故事:美神维纳斯爱上了掌管每年植物死而复生的非常俊美的神阿多尼斯,她的情人战神马耳斯嫉火中烧,变成一头野猪咬死了阿多尼斯。而这位专司爱情的美神,自己却没有力量获得阿多尼斯的爱。马耳斯和维纳斯相爱生下一个带双翼的盲童丘比特,寓含世上的爱情总是不完美的。</h3> <h3> 冬宫里陈列的大雕塑家安东尼奥作品较多,其作品《三美神》是相拥在一起的3位妙曼女郎,身体线条柔美流畅,体现了少女柔嫩皮肤质感,让人过目难忘,堪称世界级雕塑煌煌大作。</h3> <h3> 长廊里,意大利安东尼奥·肯诺瓦的代表作《丘比特和普赛克》,1796年。</h3> <h3>博物馆共有353个展厅,270万件稀世珍藏品,可谓浩瀚如烟。包括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22.4万件古代家具、瓷器、金银制品、宝石与象牙工艺品及100多万枚硬币和徽章。其中绘画藏品闻名于世,包括14世纪至20世纪的作品,从拜占庭最古老的宗教画,到西欧各时期名画派的经典之作,以及现代马蒂斯、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和其他印象派画作品应有尽有。而要想看完这几百万件展品,就是每件展品只看一分钟,也要花费12年以上的时间。</h3> <h3>拉斐尔走廊</h3><h3>是仿拉斐尔在梵蒂冈的教堂中的画建造的。长廊是拱形房顶,柱子上、墙壁上、廊顶上全部是画,画的是圣经故事,还有一些图案式的。都是梵蒂冈拉斐尔及其学生作品的壁画拓本。</h3> <h3>出来参观冬宫广场,又称"宫殿广场",毗邻冬宫,是圣彼得堡的中心广场,是圣彼得堡的地标之一,来圣彼得堡旅游的人都会前往参观这一广场,这里同时也是圣彼得堡市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广场面积约5万平方米,大小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九分之一。</h3><h3>冬宫广场被沙俄时代的豪华建筑群包围,呈现出整体性和协调性,特别是广场北侧的冬宫。</h3><h3>广场中央建有亚历山大纪念柱,是为了纪念1812年反抗拿破仑战争的胜利而建造,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h3><h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就在此占领冬宫,推翻沙俄封建皇朝,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h3> <h3>亚历山大纪念柱</h3><h3>柱高47.5米,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尖顶上是一尊手持十字架的天使雕像,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是战胜敌人的象征。柱子的中心部分由一整块红色花岗岩组成,直径约4米。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亚历山大纪念柱虽重达600吨,但底部却并未用任何方式固定,也无任何支撑。</h3> <h3>从冬宫出来来到今天最后一个景点—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坐落在涅瓦大街,始建于1801年,由俄罗斯本国农奴出身的建筑师设计,用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个带有柱廊的古典主义风格的杰作。因建筑风格受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影响,外貌具有18、19世纪帝国建筑特征。喀山大教堂的名称来自于教堂内所供奉的喀山圣母像。据说她曾多次显灵,在许多军事冲突中庇护着俄罗斯人民免遭战乱磨难。</h3><h3>我和老伴去排队上收费洗手间,由于等待时间太长而错过了参观。俄罗斯上洗手间是件麻烦事,设施少又要收费,大煞风景。</h3><h3>大家巳风风雨雨累了一天了,先去LancasterCoutHotel旅馆入住,安顿好再外出晚餐。</h3> <h3>2017.10.09 星期六 多云转雨</h3><h3>早上我们来到湼瓦河畔,《阿芙乐号》巡洋舰静静地靠在码头上,正巧赶上军舰升旗仪式,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看着旗帜缓缓升起。</h3> <h3>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这一炮就是从这艘"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的。</h3><h3>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的涅瓦河畔。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占领尼古拉耶夫桥。7日晚9时45分,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h3><h3> 我们这一代人,几乎就是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的。</h3> <h3>"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在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它唤醒人们,送来曙光。 </h3><h3>这艘巡洋舰于1900年在圣彼得堡海军造船厂制造下水。排水量6700吨,舰长126.7米,宽16.8米;有152mm口径大炮14门,76.2mm口径高射炮6门;还有3个鱼雷发射管,可载军人500多。在当时是火力很强大的军舰。</h3> <h3> 圣彼得堡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大名鼎鼎,十月革命当年它发出的炮声,是进攻冬宫的信号,也就成了一种象征。</h3><h3> 阿芙乐尔巡洋舰曾经历三次革命,四场战争。十月革命之前,巡洋舰曾远赴东亚在对马海战中与日军互撕。二战期间曾把舰炮拆上岸陆战对抗德军,而军舰则自沉港口。</h3><h3> 卫国战争胜利后,沉舰出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符号。前两年,为迎接十月革命100周年被拖到船厂大修,去年又重返展览岗位。</h3> <h3>士兵们列队欢迎大家的光临</h3> <h3>然后我们来到滴血大教堂,但来得太早,工作人员尚未上班,就在外面拍张照片。</h3><h3>滴血大教堂是圣彼得堡为数不多的传统式东正教堂,是最纯正的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因为为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害身亡)而建,又称"滴血"大教堂。它是19世纪末新俄罗斯风格-历史主义建筑和装饰艺术的光辉典范。教堂结构为不对称的几何形立方块,上面立有9个葱头式圆顶,外立面为花岗岩、大理石、和彩釉砖及马赛克壁画,装饰极其丰富而富有层次。特别是5个漂亮的圆顶以珐琅装饰,可谓匠心独运。是游客游览圣彼得堡市上鏡率最高的建筑之一。</h3> <h3>然后我们就直接去普希金参观叶卡捷琳娜宫,途中经过斯莫尔尼宫,在这里稍作停留和休息。 斯莫尔尼宫位于圣彼得堡市的东北部,在涅瓦河转弯的地方,是一座外观典雅的三层建筑,它建于1806—1808,原为贵族女子学院。"斯莫尔尼"一词来自俄语"沥青",初建时这里属于沥青厂,在苏联时期作为列宁格勒市政府办公楼,现为圣彼得堡市政府,从市长到各处、陆军部、内务部仍在此办公。斯莫尔尼宫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整体色彩和皇村的叶卡捷琳娜宫的色彩相同,为拜占庭蓝白相间,是巴洛克风格和拜占庭风格的融合,在圣彼得堡的诸多宫殿里具有相当高的代表性。</h3><h3><br /></h3> <h3>叶卡捷林娜宫又称沙皇村,是叶卡捷琳二世女皇修建的。宫殿的格局则是建筑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弥漫着女性的柔美、娇媚的风韵。可以说园中到处是诗,到处是画,无处不飘动着令人心醉的旋律,无处不弥漫着花草的芬芳,女皇生前声色犬马、骄奢淫靡的气息依然沁淫着整座园林。它于1990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h3> <h3>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h3><h3>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德国安哈尔特-查尔布斯特亲王之女,同时也是俄罗斯留里克王朝特维尔大公后裔。出生名为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冯·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多恩堡。1744年被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在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叶卡捷琳娜主张开明专制、严厉的法治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叶卡捷琳娜统治期间,俄罗斯帝国向南、向西扩张,从奥斯曼帝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手中将包括新俄罗斯、克里米亚、北高加索、右岸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和库尔兰在内的大片领土纳入囊中。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1796年11月,因中风结束辉煌的一生。</h3> <h3>叶卡捷琳娜宫花园非常漂亮,但雨也下得非常之大,只能在卡梅伦回廊里远处欣赏,拍拍照片。</h3> <h3>卡梅伦回廊(以建筑师命名)是专门为欣赏园内美景而建,站在回廊上可以俯瞰整个花园,回廊上陈列许多著名雕塑家的作品。</h3> <h3>下午2点多才结束参观去午餐,回来的路上再去滴血大教堂参观,我和老伴因雨天和劳累在车上休息。</h3> <h3>2017.10.10 星期二 雨</h3><h3>又是下雨天,我们原想深秋的俄罗斯,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想不到竟秋雨绵绵,阴雨霏霏。</h3><h3>今日一早就直接出城,前往圣彼得堡西南30公里的郊区</h3><h3>参观俄罗斯皇室夏季行宫——夏宫花园及宫殿。</h3><h3><br /></h3> <h3>彼得大帝夏宫又称"俄罗斯夏宫"、"彼德宫"。它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占地近千公顷。</h3><h3>由瑞士人多梅尼克·特列吉尼设计,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也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遭到德国军队的破坏。希特勒在其占领Astoria Hotel的计划失败后,打算在这里举行新年胜利庆祝会,此举激怒了苏联当局。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期间,斯大林下令炸毁这座宫殿,以阻止德国人的庆祝活动。二战后经修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h3><h3>夏宫不让拍照。</h3> <h3>夏宫所在的夏园,是俄罗斯最早的布局规整的花园,现在夏园是圣彼得堡最漂亮的地方之一。在夏园旁边的战神广场中央有一簇永恒之火,是为了纪念1917年及之后内战中牺牲的将士。</h3><h3>夏园里除多个林荫大道和若干个小广场景色宜人外,最吸引游客的要数意大利大师创作的大理石雕像及著名的隆姆松喷泉了。 大宫殿前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喷泉群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在喷泉群一个大半圆形水池的中央,耸立着高3米、重5吨的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喷泉。</h3> <h3>下午2点午饭后,决定不回市内湼瓦大街。</h3><h3>团内有陈美莲、胥建政、叶兰芳、沈 卫、巫林菊、陈玉珍六位只参加俄罗斯游,他们要赶回市区,晚上乘飞机回上海。</h3><h3>我们16位立即赶往机场,乘18:05起飞的1805航班去波兰华沙。</h3><h3>再见了俄罗斯!</h3><h3>再见了莫斯科!</h3><h3>再见了圣彼得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