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父亲今天走了,时间定格在2018 年1月9日4时10分,享年八十八岁。</h3><h3><br></h3><h3>也许父亲对他走的时间是满意的。一个星期前,在美的家人齐聚在他身边,包括母亲及黎明一家(黎明、张伟、杰立、杰森)、我们一家(吴涛、我)、女儿Lisa一家(Lisa、Jim、Nadia)及吴涛的侄子吴伟。当时父亲虽不能动、也不能说,但看到亲人时他的眼睛突然变得有神,血压骤然上升,表现出他心里的激动。他与每位亲人以眼神交流,即流露出见到亲人的喜悦,也似乎在与每个人道别。我们把他的重外岁女盈盈(Nadia)抱到他面前,相隔4代的两人从未见面,却觉得那么亲切,对视良久、仿佛在进行心灵的交流。父亲以顽强的毅力等待着这一天;以后,他觉得可以轻轻放下了。 </h3><h3><br></h3><h3>父亲的坚持,使他见到了2018年元旦的第一缕曙光,也使他迎来了八十八岁的高龄。元旦之日,北京龙泉寺福建分寺的四位比丘尼在Indianapolis市为新年祈福并为3尊请来的佛像开光,朋友小明和建华夫妇在现场为父亲写了红黄两个牌位:红牌祈福保平安,黄牌求冤清债主。一声声佛号打开了父亲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之门。父亲现在终于走了,他走得潇洒。</h3><h3><br></h3><h3>但是,在我们心里,父亲的走是永远的痛,痛的锥心刺骨。生平第一次,我近距离地见到自己最亲的亲人、最爱戴的父亲,永远地离我而去。当他心脏、呼吸停止的那一刻,我知道,父亲再也回不来了。</h3><h3><br></h3><h3>父亲的一生平凡但值得敬重,他是我们家庭的一棵参天大树,为我们遮荫避雨;他是我们的楷模,用言传身教影响我们如何处事做人;他是我们的避风港,为我们人生的扬帆远航提供最佳的保障。</h3><h3><br></h3><h3>父亲出身贫寒,十多岁就只身从宁波到上海来闯荡,在一家店里做学徒,吃了很多苦,从小明白生活的艰辛。他是一个孝子。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把省下的钱让奶奶好好吃上一顿早餐。自我懂事起,奶奶一直与我们一起生活,她老人家患有老慢支和肺心病,每到冬天,咳嗽不止,不能平躺;而每次发作,都是父亲冒着严寒,用三轮车推着她到附近的龙华医院看急诊,年年如此,从无怨言。</h3><h3><br></h3><h3>解放后,父亲由三伯父推荐进了上海的7315厂,他珍视这个机会,在工作中勤恳踏实、积极肯干、创造出“修炮一条龙”的宝贵经验,得到单位的肯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家里保存他获的各种奖状,是对他工作的最好肯定。重要的是,7315厂的家属区,是黎明和我从小成长的地方,在这里,有我们太多的美好记忆,是我们至今怀念的乐园。</h3><h3><br></h3><h3>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父亲,我选择“真诚”。凡是认识我父亲的人,对他都非常喜欢,对他都有非常高的评价。亲朋好友如此,同事邻居也是如此。我觉得,自己说好,不算是真正的好;只有被人说好,才是真正的?好。父亲就是那种为人低调,从不说自己好,但常被别人说好的人,他是用真心和热情打动他周围的人。</h3><h3><br></h3><h3>父亲非常能吃苦,在家里,他往往把最苦的事留给自己,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家人。他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年复一年,任劳任怨;他在冬天,用生了冻疮的手为家人搓洗衣服;他在吴涛生下Lisa的月子期,一次次骑车到郊区农副市场买活鲫鱼煮成浓浓的鱼汤为孩子催奶;他吃鱼只吃鱼头鱼尾,把中段最好的部分留给他人。他就是那种为他人着想超过为自己着想的人。</h3><h3><br></h3><h3>从小到大,父亲 教会我很多东西。他曾带我到我们新村后门附近的小河筑堰拷浜,黄昏时父子俩提着满满一桶鱼回家;他曾带着我把新村内的一块荒地开成自留地,秋天时收获了一筐筐的地瓜;他曾带着我利用废木料,打造出家里的一个大橱,我一直使用到出国前。这些经历使我对生活充满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对以后的插队落户锻炼及其后来的人生经历有着正面的影响。</h3><h3><br></h3><h3>父亲的衰老大约是从2011年开始,那年, 我们到亚特兰大与父母及黎明一家共渡圣诞佳节。那时,父亲的语言能力下降很快,说完整的句子已有困难。但他对我说,他的脑子是清楚的。 两年后(2013年),他靠自己的记忆,写了一本他的回忆录,想给后人留点东西,洋洋洒洒写了72页,尽管内容可以看懂,但句子时有中断,有的字写不出来,就用符号和图代替。看得出,父亲一直是在与疾病争时间,毅力让人钦佩。又过了两年(2015年),父亲体力明显下降了,走路时是拖着腿走的,对周围的事物淡漠了。我们带他到公园、动物园去玩,他的兴趣明显降低了,但他仍旧能与家人用手势交流,认得回家的路。父亲最后一年(2017年)过得最为艰难,病情发展的很快,身体的一些重要器官都出现了退行性变化,他的生命慢慢地走向终点。我介绍父亲最后这7年的变化,是想与亲朋好友分享生命的可贵,我们要珍惜亲情、珍惜现在,因为生命是有限的,一旦失去,就永远无法弥补了。</h3><h3><br></h3><h3>值得安慰的是,我们这个家庭充满亲情。父亲在世期间,母亲一直陪伴着父亲,两人相相濡以沫,感情笃深,母亲为了延缓父亲的病情,找了许多方法,天天陪他散步,布置他写作业,延缓了父亲的衰老。父母大部分的时间是住在妹妹黎明家。黎明是个孝女,对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得他们晚年得以安享。妹夫张伟和两个外甥也都很孝顺,特别是父亲病重期间,他们都出了很大的力。父母在我家住的时间比较少,大概每年夏季来住一段时间。吴涛和我都珍惜与父母一起的日子,尽我们的孝心。孙女Lisa和孙女婿Jim与阿爷的感情特别深,在阿爷生病期间,他们用自己专业的医学知识与主治医生不断交流,提供了不少对阿爷治疗有益的建议。</h3><h3><br></h3><h3>在茫茫人海之中,我父亲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是我们的至亲,他给了我们生命,也给了我们传承,我们会永远怀念他。</h3><h3><br></h3><h3>去年4月,我回国时,在苏州上方山公墓奶奶的墓地旁边为父亲买了一块墓地。现在,父亲离开了我们,但他又可回到他的母亲身边,与她永远相伴。</h3><h3><br></h3><h3>-- 谨以此短文献给敬爱的父亲徐厚庆。</h3><h3><br></h3><h3>徐晓明</h3><h3><br></h3><h3>草于 2018年1月9日</h3><h3>完成于2018年1月10日</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