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进入12月以来,我院儿科遇到了一轮令人难以想象的流感高峰,输液室,诊察室,病房几乎每天都爆满</h3><div><br></div> <h3>夜间门诊诊室</h3> <h3>排队的患者</h3> <h3>焦虑不安排队的患儿及家长</h3> <h3>留诊室</h3> <h3>患者没有地方输液滞留在走廊</h3> <h3>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候诊时间,使每位就诊患儿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减轻孩子们的病痛,医生们根本无暇顾及自己,哪怕是喝口水润润沙哑的喉咙或是缓缓神儿休息片刻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h3> <h3>静脉输液</h3> <h3>抢救误服药物患儿</h3> <h3>进入12月以来,我院儿科遇到了一轮令人难以想象的流感高峰,输液室,诊察室,病房几乎每天都爆满,排队输液的队伍天天“排长龙”,堪比“春运”,把原本不太宽敞的儿科门诊围得水泄不通,儿科的医护人员每天加班加点,超负荷运转,不禁让人感叹,有一种忙碌叫儿科急诊。</h3><div>每天早八点分诊护士从上班开始就不停地说话,水也顾不上喝,一站就是数小时,时常会出现正在为这个患儿挂号时,另一位,甚至好几位患儿家属同时前来咨询的情况,当班护士们都觉得一张嘴,一个脑袋都不够用了。</div><div>“医生,我的孩子发高烧了”“医生,您看看我的孩子”“医生,我的孩子咳嗽都好几天了”……在儿科诊室内,医生一进入诊室还没来得及坐稳,就已经被家长们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发问,面对哭闹的孩子和焦急的家长,医生开始了一天忙碌的门诊生活——询问病情、身体检查、写病历、开处方、回答疑问、嘱咐家长病情……一个接着一个,没有片刻停歇。而儿科又是一个素有"哑科"之称的特殊科室,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大多是不会准确表达的孩子,作为儿科的医生,时刻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来,打个电话”这类劝诱孩子听诊检查的话语一天也要重复上百遍,医生还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往往一天下来,嗓子都哑的说不出话来,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候诊时间,使每位就诊患儿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减轻孩子们的病痛,医生们根本无暇顾及自己,哪怕是喝口水润润沙哑的喉咙或是缓缓神儿休息片刻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div><div>儿科急诊夜班经常也是排队看病打针。吸氧,灌肠,心电监护,最困难的是给患儿建立静脉通道,因为患儿的血管细的像针一样,这个患儿刚刚处置完毕,又有一个发高烧抽搐患儿被送来急诊,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儿科急诊医护人员的夜班一刻都没有停过,如果这个时候处理不好,家长就会一团火,也会影响抢救进度。所以,儿科门诊增加小夜班护士。目的为了能够准确观察病情并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div><div>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儿科门急诊的医护人员好多也都发烧了,大家依然带病正常上班;宋婉容孩子刚满一岁。她本人因为高强度的工作病倒了,发高烧四十度,孩子也被感染发热。自己的孩子病了没时间照料,只能交给家人,忙碌的儿科仍然能看到她敏捷的身影。家人催促她快回家的电话铃声被她屏蔽。只看到她偷偷揩去泪水的背影。刘辉咳嗽不止,甚至夜间不能平卧,剧烈咳嗽导致双侧肋骨骨折,但是因为人员紧任务重没有休息一天。每天强忍着疼痛给患儿静脉处置,遇到穿刺困难的小婴儿她要反复变换体位。常常工作服都被汗水塌透。还要反复叮咛患儿家长如何护理发热患儿。张级云,年过半百的年纪一直心脏不好。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请缨来院分诊。每天一站就是数个小时,累的抬不起来腰,走路都挪着步子,还有好多儿科的护士们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为了这些患儿,加班加点的工作也毫无怨言;因为医护人员们都知道,门诊上还有更多的孩子需要他们。</div><div> 这一天下来累吗?累是累点,不过习惯了,累了看看孩子们的笑脸也就不觉得累了。此时此刻,所有美丽的语言竟显苍白,儿科的医护人员是那么平凡,又是那么的伟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