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

众友

<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6日,汇文北京校友群成立,并在西单汉光大厦相聚,对我来说,是五十年后与汇文同学的首聚。这张片子,我右侧是韩助华,左侧是高英与李莉。当年在昌黎县城的专署胡同,自西往东有三个大院:唐山地委,唐山专区公安处,唐山专员公署。1958年7月,炮五师从朝鲜归国,驻扎于此几十年。高英、李莉是炮五师的子女,助华在地委院,我在专署院。那时不相识,其实当年在一中院内也不认识,是“汇文情结”把我们大家连在了一起。只“同学”两个字,就可以让我们倾心交流,亲密来往。笑的最开心的叫李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第一次相聚在西单。自左至右:韩助华,李众友,万继先,刘北忠,王林成。助华是汇文中学一任校长,八十五周年与九十周年校庆都是在他任上举办的,由于他的离职,最应庆祝的百年校庆未举办,让国内外众多汇文校友感到遗憾。万继先初服役海军,后转业至远洋系统,足迹遍及大洋大洲。北忠是大校军衔,属“高级干部”了。林成是唐山税务系统的一位局长,文武双全,看大家手里的“文件”就是林成的“大作”,里边诗词,散文,随笔,摄影作品,应有尽有。都是“汇文骄子”呵!</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即是老同学,又是从今天重新认识。从左至右分别是李莉,邢宁,李众友,韩助华,刘北忠,王林成,万继先,高英。世上友情许多种,又纯又真同学情。</p> <h3>快乐的四姐妹:李莉,邢宁,高英,万继先夫人姬向茹。</h3> <p>自左至右:邢宁,高英,李莉,韩助华,李众友。此时此刻,敞开心菲,倾吐为快,既往以慰。</p> <h3>碣石名城,三个大院。</h3><h3>四名同窗,同学少年。</h3><h3>今日牵手,缘于汇文。</h3><h3>相聚京城,共度夕阳。</h3> <h3>我们在听李莉讲述她的故事。</h3> <h3>邢宁初三时李莉、高英初一,三姐妹多年未聚了。</h3> <h3>昔日风华正茂;今日夕阳更红!</h3> <h3>众友侃聊“汇文情结”。</h3> <h3>四姐妹多么开心!</h3> <h3>我们在一起的时候。</h3> <h3>难忘的相会!</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五十年前不相识,五十年后校友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世上友情许多种,又纯又真同学情。</span></p> <h3>永久的记忆!</h3> <p>2016年5月12日,在京城名店“松鹤楼”,汇文同学相聚。我因在遥远的南海之滨,未及参会。</p> <p>聚会的主题是迎送杨双虎才静兰夫妇,11位同学济济一堂,推杯换盏,欢声笑语……</p> <h3>几载同窗,一辈子往来。</h3> <h3>畅汇文校园,叙同学深情。</h3> <h3>同学们在一起,总是欢乐无比!</h3> <h3>两位小妹非常愿意与兰姐姐在一起!</h3> <h3>学哥的眼神不如学妹亮。</h3> <p>小莉每次见到静兰,总要姐姐背一背。“小妹妹呵, 姐姐什么时候再背背你呀?”</p> <h3>此片是宋玉娟同学提供,她要确认李莉?经我询问高英、刘兰航同学,这张照片拍摄于1968年10月,是由各班级同学组成的“基干连”,欢送军代表时的合影。之后同学们纷纷离校,各奔东西。转眼过去了近半个世纪,这32位同学与军代表,有的是几十年后方得以见面;有的是有分手无聚首;有的已永远离开了人间。刘、高所作片注:原高一三的宋玉娟(后排右二),王淑华(后排右三),前排右二是帅秀媛,右三是高英 ,前排左二是李莉,左三是刘淑芬,第三排右一是蒋淑霞(赵岐夫人),右三是王印顺。这张片子的拍摄至今刚好50周年。今年也是中国“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支农支边”50周年。</h3> <h3>欢送李莉高英参军,</h3><h3>同学姐妹恋恋不舍!</h3> <h3>1974年暑假,两位“汇文之花”在北戴河偶遇,当时各自都在上大学,李玲就读于河北师范学院,李莉在第四军医大学就读。</h3> <h3>四十多年后的李玲与李莉。此时李玲不顾先生,只顾与小妹亲热!</h3> <h3>李莉的好朋友万义军提供老照片并留言:我与李莉不但是同班同学,而且是好姐妹儿。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们曾一块串连和“徒步长征“……小莉为人特别好,今天甄小玉告诉我她走了,十分悲痛!怎么也没想到?好像是一场梦![流泪][流泪][流泪][流泪]!</h3> <h3>左起李黎莉,万义军,甄小玉,李黎华,李亚琴。</h3> <h3>为给同学聚会供酒,2016年6月17日晨,由宣武门赶到木樨地地铁口,与高英搭乘李莉的“杰豹”,到通州“钓鱼庄园”装上几箱酒,朱银国开车引路,送我们驶上京哈高速路。11点多到昌黎,李滨及静兰双虎两口热情接待。在鸿宾楼餐后驶向黄金海岸 ,先至李莉公寓,后参加“下乡至潘各庄五、七队知青”的聚会。汇文又下乡,同学加知青,一年聚一次,情深谊更长。</h3> <h3>五十年知青战友,一辈子同学情谊。</h3><h3>下面两张相隔近半个世纪的照片,均来自李玲同学的镜头。老照片摄于昌黎城东“小东山”;新照片摄于北戴河新区黄金海岸一家宾馆。</h3> <h3>静兰小院是同学们聚会时的“六星级驿站”。</h3> <h3>先在双虎家“水果宴”,</h3><h3>后到”鸿宾楼”吃大餐。</h3> <h3>据说“鸿宾楼”是昌黎县城一家名店。</h3> <h3>迎着朝阳,“海燕启航”!</h3><div>我们未老,“高英腾飞”!</div> <h3>2012年6月,李莉积极促成当年共同下乡的知青战友及同班同学,聚会在昌黎。片中自左至右:万义军,李黎华,耿西霞,朱德利,王刚,李莉。</h3><div>2018年2月10日,王刚同学从广东省中山市来稿: 2018年1月21日凌晨,李莉小妹走了,也许她太年轻—在我们这些知青战友里她是小妹妹;也许她太优秀—给人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虽已过去几天,且我与李莉的来往并不很多,但她的音容笑貌却一直在我面前萦绕。我与李莉是文革时期的同学,但我是1968届高中,她是1968届初中。我们同时下乡插队,在一个村,但不在一个生产队。我们又同一年参军,我在海军,她在陆军。我们虽互相认识,但没有太多的联系。有两件事至今难以忘怀:1978年我从部队回老家探亲,有一天,大女儿感冒发烧,抱她去医院打针,恰巧与李莉路上偶遇。当时她在第四军医大学读书,来我们老家实习。简单互相介绍各自情况后,她便豪不犹豫地承担起到我家为孩子打针的事情,跑了我家多次,我与爱人都十分感动。此后我们又多年没有联系,一直到2012年。那年秋季,她来到老家,去了我们下乡的那个村,晚上邀请我们四十多名当年一起插队的知青聚餐,大家多年不见,自然感慨万千。当李莉得知村里一名中学生患白血病,主动带头出资并倡议所有知青为这位学生捐资治病。第二天我们又到村里送去款项。这次聚会分别后,我们一直没见面,但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是畅通的。2018年是我们下乡50周年,我们曾设想今年暑期大家相聚,这样又可与李莉相见。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李莉不能参加了!2012年聚会后的分别,竟成了与李莉的永别。离开农村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与李莉只有两次相见,但每次印象都极其深刻!她后来转业到地方,是一家药厂的董事长,家庭条件也非常好,她却从未谈及。她出身于军人家庭,为人诚恳、阳光、热情、简朴、低调。她的去世,同学们都很悲痛。李莉走了,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div> <h3>朝霞满天,难忘青春燃烧的岁月;夕阳正红,三位同班同学再聚首。好同学、好姐妹甄晓玉,李莉,万义军在一起。万义军2018年2月9日来稿:仲友大哥您好!您的“又纯又真同学情”美篇,太好了!我反复看了几遍并收藏下来。每张相片都有背后的故事,您都一一记载下来,又全面又准确。您真是有心之人,大哥辛苦了!谢谢您![抱拳][抱拳][玫瑰][玫瑰]。美篇勾起了我对小莉的思念之情!65年我们一起考上了昌黎一中,上了一年初中,搞了两年文化大革命。我和小莉,甄小玉在同一个“组织”,我们结伴一起串连,在北京赶上三次毛主席接见。后来我们又一起“长征串联”,去了遵化砂石峪。1968年底,大批城镇中学生上山下乡,因我父亲当时还是走资派,受到牵连,没能和大家一起插队,回了遵化老家。从那时起我们各自一方,直到2012年聚会才在昌黎见面,没想到那次的会面,竟是我与李莉的诀别!令人惋惜和遗憾!她的音容笑貌总在我脑海里浮现。她是那么阳光,善良,美丽......</h3> <h3>知青战友们在一起!左起刘晓媛,耿西霞,李兰棣,林世英,李莉。原拟2016年4月,杨育华两口,林世英两口由海南北归时,在京一聚,我们曾是同班同学;人间事常难随人愿!热盼的“五十一年后的首聚”竟成泡影。林世英去世后方知,不仅同班,还是同乡。2016年2月28日发给林世英与朱德利的微信:初中印象是文静的林世英,祝你两口在海南开心快乐!静心调养!会会同学;见见朋友;好心情会使身体逐步好起来!两个多月前我在云南釆风,自制一个动感小片,送给你俩,愿给你们带来一絲快意!林世英同学于2016年3月12日17:50分,在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病逝。沉痛悼念林世英同学!等着在京接待从海南北归的杨、林两家计划落空了?2月26日16点48分世英同学通过空间对我讲的几句话,竟成分别51年后唯一诀别之音!哀哉!死者是生者的不幸!请德利及亲属并育华等同学节哀保重!在我们班里,杨育华与林世英形影不离……</h3> <p>片中自左至右为宫凤池,李莉,万义军。宫凤池2018年1月7日 17:30发稿:年近七旬的他,今日上午九点,有三弟的陪同,他乘车去探望生命已经处于弥留之际的老同学—莉。探视之后,他与三弟默默乘火车回了。回了心情沉重,沉重到脑子空空,感知蒙蒙沌沌。那么好的人,待人待物,外表文静,笑容可掬,内心火热,待人一片诚心。五年前,你曾捐款2千元一个潘各庄患白血病17岁中学生(男孩子)。你有事业家庭,以及那么多的老同学于近些年来,有聚会,有欢颜,有互动,嗯,生活绚丽多彩,那么美好……。你的生命时钟却被无奈的病魔缠住至你昏迷,昏迷于去年八月一日到今天,你仍昏迷着无语,无笑容,无表情。你老同学与你见面于海军总院神经科的一张病床旁,你无知觉,无意识,什么都不知道了。你面部肿肿的,你这个样子,同学认不出你了。这实在令人心情无比难过,万分悲伤。他,你的老同学,此刻,如,呆若木鸡,头皮发麻,心情沉重。他,在他三弟的陪同下走出病房,……,他与三弟乘火车返回了。……病床前保姆在给病人导吸管,那管子不细……那情形多么令人心碎呀!你的姐姐—黎华在电话中说的:“你的亲人家人,已经举尽全力。”是的,病魔谁能抗拒,谁能逃脱,这道难题谁能逾越!此时心情难过呀!</p> <p>片中自左至右:宫凤池,赵悦民,李莉,张风元。宫凤池米发稿到朋友圈:昨晚十点,我俩再次阅读众友制作的《世上友情许多种,又纯又真同学情》美篇一文,感觉您美篇制作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看照片,同学相聚情谊深厚;读文字,半个世纪过去,同学深情依然纯粹;难忘初衷。同学们个个精神焕发,人人俊朗多彩。同学小莉病逝,众友连夜赶制美篇,为同学们留下珍贵的记录。点睛回眸,凝思记忆,分享人生美丽,汇聚同学情浓。为众友精心制作的好美篇点赞!您制作尽心尽力倾情,谢谢您!(2018年2月8日晨)</p><p>潘各庄知青战友陈丽清:小莉安息吧!愿你在天堂一路走好!同学情是一辈子的情,终生难忘。活在当下,珍惜友情。祝愿大家健健康康,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p> <h3>挥泪痛悼莉妹妹(才静兰提供照片与文字)2017年8月1日,小莉妹妹的记忆就定格在这一天。之后的175天,小莉妹妹在同疾病做强力奋争!这175天,亲人们老同学们望眼欲穿,盼着奇迹的发生……然而,晴天霹雳,小莉妹妹竟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永远离开了眷恋着的一切……多么阳光善良柔美的小莉妹就这样走了,真让人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但毕竟无可挽回了……</h3> <h3>小莉妹妹,你的温柔可爱,你的真诚善良,你的音容笑貌,你的谦逊大度都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还记得难忘的2012年,是你把咱们下乡的知青战友召集在一起,大家欢聚一堂。是你带头为咱村得白血病的一中学子献爱心……<br></h3> <h3>好妹妹,我们每次相见,你都撒娇地要姐姐背背,是那么的高兴开心,就象又回到了童年。姐还期盼着五十周年的相聚再背背你,可是你却永远地去了……我大声地呼喊:小莉啊!回来吧!姐还背你……</h3> <h3>小莉妹妹啊,就在昨天,我们还欢聚在黄金海岸;就在昨天,我们还在海滨公寓弹琴唱歌,在大海边开心游玩,舞蹈翩翩;就在昨天,我们刚刚吃过丰盛的早餐;就在昨天,我们在汇文母校的大门前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你送姐姐的高科技电子软琴还在响,但却再也听不到你的歌声,再也看不到你优美的舞姿,再也听不到你娇嘀嘀甜甜的声音,这一切的一切都随妹妹而去了,但又是那样顽强地刻在姐姐心中。姐心疼啊心疼,万万没想到昨天的欢聚竞成了今天的永别……</p> <p class="ql-block">小莉妹走了……慢慢走……一路走好!天堂有我们的父母亲,也有哥哥姐姐,你不孤独,小莉妹妹,姐姐永远想念你,想念你……</p><p class="ql-block"> 才静兰</p><p class="ql-block"> 2018年1月21日夜</p> <h3>这是李莉邀请知青战友到她寓所小聚。</h3><h3>下面是李平发来的照片与文字:</h3> <h3>李莉曾和我说:咱们离的远,平时没有机会推你。以后,每次见面,我都推着你 !</h3> <h3>“有一次在微信里,她说梦到我了。梦见我发表了很多作品,得了很多奖。她在台下看着我领奖,眼泪就一直流,一直流。她不仅是我的同学,更是我的知己啊!”</h3>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就是我在朗诵李莉的《卜算子.咏梅 》并谈我对词的理解。最后,我对李莉说:“你是梅花,我懂你 !”</p> <p class="ql-block">卜算子.咏梅.李莉</p><p class="ql-block">残垣蓑草里,殷红花几树, 兀自婀娜碧空随,心许天地驻。</p><p class="ql-block">何愁无知己,等闲芳菲暮。玉龙会意群峰翠,共我邀春舞。</p> <h3>李莉能歌善舞,还是位写诗填词的才女。</h3><h3><br></h3> <h3>李平是我们一代知青中的精英。</h3> <p class="ql-block">中着红衣者叫甄晓煜,下乡知青,朴素实在,名符其实的“红二代”没有一点“特权意识”其父曾是居住昌黎级别最高的干部。</p> <h3>同学加知青,欢乐在一起。</h3> <p>南京白文茜:从昨晚到今晨又反复看了几遍“美篇”“汇文印象”在脑海里翻滚,辗转难眠,泪流满面……悼念的是李莉,感觉到的是同学情深。宋玉娟提供的这张照片弥足珍贵!仲友又“加夜班”费心血增加了一段文字,很感人!这是一位校友、智者对同学情谊的礼赞,也是一位文人、学者对历史的礼赞!值得珍藏!(2018年2月7日晨)</p> <h3>这是李莉父亲,离休后常居石家庄干休所。每年“八.一”建军节,李莉都会到石家庄,与老爸一起过节。李莉的“自主生命”,“定格”在2017年8月1日深夜,与老爸在一起。</h3> <p>李莉2017年7月31日9:49分,点评崔永元文章:“也许其中的观点还有待论证和检验,但我尊重敢于实话实说的精神!”这是大家能看到的,李莉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8月1日20:29分发“八一接力,我是第77880名,向西藏洞朗子弟兵送慰问的”。2017年8月1日22:01分(此后犯病)李莉发给“知青战友”白力军的微信:转发原陆院干部处处长李胜军微信“校区挂牌有感”。伴随着军改的步伐,全军新的院校序列启幕了。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今天挂牌了,校区主任王静、政委程建华等领导就位了,原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在新的军队院校序列中不复存在了。睹物思情,感慨万千!40年前的1977年11月30日,在北京军区招待所85楼4层会议室内,罗铭、赵江、郭超、杨民先4名"北京军区步兵学校筹建领导小组"成员和在军区机关及全区部队选调的8名机关工作人员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我随钟鹤光处长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传达了邓付主席关于"大力恢复和开办军队院校"的指示和全军院校会议精神,宣布了组建"北京军区步兵学校"的决定,明确了筹建领导小组及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务。经筹建领导小组及机关工作人员的短暂准备,12月8曰先遣小组进驻了位于获鹿上庄当时是27军高炮团驻地的营区,由营区变为步兵学校校区。从此,在这块3.6平方公里的太行翠屏山脉东坡拉开了学校建设的大幕。经近三个月陆续调校的500多名干部夜以继曰紧锣密鼓的筹建准备,于1978年3月1曰举行了学校成立暨开学典礼,全校教职员工和新招收的1560名学员参加了大会,校长袁捷接受了北京军区首长授予的军旗,政委宋双来发表了庆典讲话,至此,实现了邓付主席"三月份l步走"的要求,也标志着这所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初级指挥院校正式杨帆启航。40年来,学校从小到大,从大到精,几经起伏,几次易名,从北京军区步兵学校到石家庄陆军学校,石家庄陆军学院,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一路走来。一任任班子,一茬茬干部,一期期学员,在这片方圆5400亩的戎园内,上演了一部部威武雄壮的活剧。学校(院)最具规模时在职干部1675名,在校学员4700名,学校(院)上下齐心协力,争创一流,人才辈出,成果卓著,书写了辉煌,创造了伟绩,曾被誉为"亚洲最大","中国的中点", 学校(院)响亮的名字常见诸媒体,享誉军内外。多少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向部队、走向边疆、走向战场,经受血与火的考验,为新时期军队建设建功立业,为母校增光添彩,成长为部队建设的栋梁; 许多尖子人才至今还在军队建设的各个岗位上续写着辉煌……。 而今,作为独立院落冠名的这所初级指挥院校在全军院校序列中名称不在,走入历史了,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我为曾经作为来校最早的建校干部并伴随着学校(院)的辉煌而成长感到自豪,也为这所学校的优秀学子在各条战线上建造的荣耀而骄傲。同时也祝新校区在顺应军事变革大势的军队现代化进程中迈出新的步伐,创造新的辉煌!浴火重生吧! 前进吧! 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李胜军.2017.8.1)</p> <p>这是李莉同学的爱人蒋省三先生:汉族,1953年3月出生,1968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硕士学位。曾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主任。1968.12—1970.12,江苏句容县插队知青;1970.12—1985.02,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干事;1985.02—1985.07,北京军区政治部政工研究处副处长;1985.07—2001.11,杨尚昆同志办公室秘书兼总政治部联络部组织处副处长,军委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军委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综合调研局局长,副军职秘书、授少将衔;2001.11—2005.0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兼机关党委书记;2005.09——2010.1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兼办公厅主任、机关党委书记,研究员;2010.10—2011.01,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主任候选人;2011.01—2013.07,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主任(副部级)。2013年7月29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五届监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根据中央决定,会议按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章程》履行了蒋省三同志不再担任总社监事会主任。</p> <p class="ql-block">今晨惊悉李莉同学于3点25分在海军总医院病逝!起床前赶制一小片,以示怀念。1月5日我与林成、邢宁曾到医院探望。与李莉只打过两次“交道”,也可说仅见过两面,但她活泼开朗,大方阳光,留下好印象。西单首聚,悄悄为我分付100多元,为从北京往昌黎拉数箱白酒(供几拨同学聚会)她“腾空杰豹”我们三位由京东驶……逝者是生者的不幸!痛悼李莉的最好行动,就是把各自的身体搞好。(2018年1月21日晨)</p><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校门远眺”照片,令人无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邯郸刘兰舫:挥泪看片!至真至纯,情深似海,感动。[强][强][强]</p><p class="ql-block">柳州陈昌苓:看到众友发的美篇,制作得太好了。真让人感动,我收藏了。我们汇文老三届中又走了一位这么可爱的同学。我虽然不认识她,但从美篇中了解了她。她的不幸离去太可惜。让我们大家珍惜生命,过好我们的晚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今天(2018年1月24日)高英、白力军同学顶逆风,冒严寒赴门头沟,参加了李莉的遗体告别仪式,代表汇文中学北京校友及潘各庄五七队下乡同学敬送了花圈,愿李莉能听见我们的呼唤,在天堂安息吧!😂😂😂🙏🙏🙏</p> <p class="ql-block">高英与白力军同学今天参加了李莉的遗体告别仪式,见了李莉最后一面,代表昌黎一中“老三届同学”敬送了花圈。愿李莉一路走好,在天堂静好!😂😂😂🙏🙏🙏</p> <p class="ql-block">李莉,我们大家的好妹妹,李平常茹珍为你送行了!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流泪][流泪][流泪][流泪]</p><p class="ql-block">昌黎朱德利同学:得知李莉病故的消息,我哭了,音容昔然,万分悲痛!斯人己去,李莉一路走好!</p> <p class="ql-block">三亚(秦皇岛)杨育华:我与李莉是老三届同学加知青战友,惋惜加痛悼!人生苦短,世事难料,活在当下,珍惜友情。让我们都多多保重,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p><p class="ql-block">北京张凤芹:谢谢高英妹了!我与李莉妹虽然只一面之交,但充满阳光的面容和开朗的性格,一直在脑海回放。愿李莉小妹一路走好,天堂快乐!</p> <p class="ql-block">齐家璐:</p><p class="ql-block">噩耗传来令人惊,又有校友驾鹤行,</p><p class="ql-block">我借微信捎句话,寄上同学悼念情!</p><p class="ql-block">南京白文茜:又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噩耗传来令人震惊!错过了2016.11.21在北京的相聚,再也见不到李莉小妹[流泪],唯愿她一路走好!这么开朗活泼、健康阳光的小妹妹说走就走了,心里很不是滋味……</p> <p class="ql-block">图片是门头沟殡仪馆</p><p class="ql-block">北京高英:你与李莉真可谓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哪!我们俩是五十年的友情了!众友大哥的小片做的很好,把几次聚会的影像收录到一起,看到这些照片就好像是昨天的事!更为失去挚友而痛惜![大哭][大哭][大哭]我问了黎华,她说李莉已经离开医院了。我是半夜醒来看见的!片子做的很棒很全面![强][强][强]内容翔实丰富!众友大哥辛苦了!小莉天上有知也会感谢你的![强][强][强][握手][握手][握手]</p><p class="ql-block">秦皇岛李平:众友兄,看完了你制作的相册,已不能自持,泪如泉涌 ! 李莉是我最好的朋友,是我的知己 ! 这个相册做得太好了!作为终身的藏品,收藏了!</p><p class="ql-block">北京张凤芹:我反复看了两遍,边看边流泪,好难过,多好的小妹,我对她一直好感,太可惜了。众友,真诚感谢你赶制的美篇,把咱们的同学情表达的完美无缺,以此寄托我们的哀思,谢谢你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北京陈丽清:沉痛悼念知青战友李莉!众友制作的美篇太棒了,很是欣赏!百看不厌!向你学习,收藏并转发到我们六六届同学群了。让我的学友分享。谢谢![强][强][玫瑰][玫瑰]</p><p class="ql-block">秦皇岛甄晓煜:看了相册,又一次流泪,好想好想小莉[流泪][流泪] 众友大哥的摄影和文笔令我十分佩服,我很喜欢看你发的作品,让人长知识。再次感谢你为我们怀念小莉、铭记小莉而提供"美篇"。</p><p class="ql-block">北京王林成:仲友的美篇做得非常好。收集了大量照片,记录了一个个难忘的场景,叙写了祥实的文字说明,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凭这一长篇杰作足以证明众友对李莉的怀念之深切,同学之情厚重。昨晚看了两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到李莉与同学们在一起那些欢快场面的照片,更加深了对她的印象与愐怀。其实我只见过李莉两次,都是在北京校友聚会上,给人的印象是低调开朗,活泼快乐,人品好,素质高,有修养,是一个非常阳光的人,没想到她走了,走的又是那么突然,那么匆忙,没来得及与家人与同学朋友说声再见就走了。令人婉惜令人怀念。幸好众友编辑了这篇相册长留同学们的记忆里。再次谢谢众友。收藏了。</p> <p class="ql-block">此遗照与文字是上海的黎华所发:谢谢大家关心李莉!我是她的姐姐,又是原昌黎一中她的同班同学。李莉于去年8月1日夜间突发脑动脉瘤破裂、珠网膜下腔大量出血,并很快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五十分钟抢救,心跳呼吸恢复,但五个多月来一直深度昏迷未能恢复意识。家人举最大力量,动用国内顶尖专家与医疗力量,其间经多次手术,并成功控制颅内感染,终因病情过于严重复杂,于2017年12月下旬出现颅内第二次出血,已无治疗好转的希望,目前处于弥留之际。五个月中家人没有告诉她众多的战友和同学朋友,在她最后的阶段才告知大家,一方面大家分散各地,又都到一定的年龄,怕给大家增加麻烦;另一方面也是治疗的需要。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再次谢谢各位对李莉的关爱!</p><p class="ql-block">昌黎赵岐:众友的美篇做得很感人,设计的也很好,文字朴实无华,充满真情实感,看了令人动容。 我和李莉虽无缘谋面,但是她的故事我略知一二。她的人品和豪爽性格在我的印象里早已定格。为失去一个好同学惋惜,为老天对好人旳不公而忿,洒泪送李莉,愿李莉一路走好!催人泪下的美篇,又纯又真的同学情。字字情,句句泪。</p><p class="ql-block">北京韩荣华:好长时间没看群里的消息了,今天听我战友说高英去世了[流泪]我非常震惊而难过😫我们一个火车来到了北京当兵,一起在部队里学习成长....记得最深的是那次在黄金海岸相聚,那么开心快乐,还有高英的好朋友李莉,可惜的是她们都走了!生命无常,愿她们在天堂安好!愿我们活着的人健康平安!昨晚一夜未睡,一字一句看了众友大哥的美篇,做的太好了,我大大点赞👍也勾起我对高英和李丽的无限思念...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有些亲人转眼就离开了,我们活着的人是幸福的!珍惜自己珍惜生命!祝大哥大姐们健康平安!我们都好好的👌(2020.10.18)</p> <p class="ql-block">黎华:从小到大,父亲是我心中的一座山,伟岸耸立;父亲是我心中的一片海,深遂宽广。父亲在军队中,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军队战备训练的电台通讯工作奉献了一生。难以相信,大山大海会离我远去。父亲在昨天走完了他不凡的一生,给子孙留下了无尽的怀念和不竭的精神财富。心中的大山永远不倒!(2019年2月4日)</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海边散步时,随手拍得海鸥片(技术差)。悦耳的海鸥戏水声,场面非常可爱。以此送给林世英、毕铁军、高云、李莉、高英、齐家璐等老同学,愿你们在天堂像海鸥一样自由飞翔!</p> <p class="ql-block">为明天聚会方便,未及提前协商,请各位同学幸谅!就算一个联络站吧!(2016年5月5日7点55分发/聚会见面是5月6日中午)</p><p class="ql-block">2020年5月6日12点28分发:今天是本群成立四周年纪念日,四年前的今天中午,我们相聚西单……四年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我们这群汇文一/二中同窗,知青/部队战友,共和国的“老三届”们,举办大小聚会超百场。世上友情许多种,又纯又真同学情。发两篇拙作《世上友情许多种.又纯又真同学情.》和《腾飞》附后,以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不管是喜是悲,都是过去时。今天需要的是乐观面对一切!愉悦防疫保安康,携手共度“夕阳红”。世上友情许多种,又纯又真同学情(2020年5月6日12点28分发)</p><p class="ql-block">澳洲宋志仁:是众友和众友们的热情,让象征同学情谊的鲲鹏展翅腾飞,歌声是奋进的呐喊,每一次相逢的笑脸,记录下我们心路历程。(2020年5月6日) </p><p class="ql-block">北京邢宁:庆祝汇文北京校友建群四周年!群主辛苦了!群友们健康快乐!我们在群里收获了友谊,增长了知识,相互鼓励扶持着走到今天。我们相互牵手接着走,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伴着祖国盛世,携手共度“夕阳红”!(5月6日)</p><p class="ql-block">北京王林成:众友的美篇让众友们齐声叫好点赞!用真心撰写的,用深情制作的。字里行间浸透着同学情,令人感动!收藏了(5月6日)</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几次同学们在昌黎,在秦皇岛,在北京,在广州,在中山,在珠海等地的聚会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