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在漫长又短暂的支教生活里,我收获着工作与学习的喜悦,同时也体验着清苦的异地生活。在这段充满欢笑,也夹杂着忧愁的时光里,不断的观察幼儿性格、请教专业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h3> <h3>——九月的初识,“你叫什么名字”</h3><h3> 九月16日,我进班级的第一天,一群维吾尔族小朋友看着我,打量着我,我也打量着他们,就这样我们不浪漫的邂逅了。第一个任务就是教会他们用国语说自己的名字,对我来说很难,分不清哪个小朋友是叫什么名字,并且我们不懂对方语言。于是,我给每个孩子拍照,对着花名册问配班老师他们的名字,标记在照片上,每天对着看,一周时间我记住了所有孩子的名字。这也成为了我走进孩子心里的第一步,当我能准确的叫出孩子的名字时,孩子都会看着我,认真等待我说话。</h3><h3>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的询问你叫什么名字,再告诉他名字,教他说,晨间活动、户外活动时间都利用起来,终于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回答。</h3> <h3>——十月的惊喜,走进你心里,从零食开始</h3><h3> 我们班一个“小不点”米合热阿依,长得特别小,很羞涩,不爱说话,特别好动,由于年龄刚满三岁,走路摇摇晃晃的,时刻要摔倒,当然了,也不怎么会说国语。有一天,我在回宿舍的路上遇到了她,我就叫她:“来来来,和老师一起去玩”于是,我从宿舍的零食里给了她棒棒糖、酸酸乳,她开心的去找妈妈。第二天早上我惊讶的发现,上课时她不玩自己的衣服和手了,会跟着我一起读儿歌。这个学期结束了,她的进步很大,儿歌完整说几首已不是问题,放学时,她的妈妈和我说,她在家里学老师说的话。不禁感慨,原来孩子的世界好简单,小小的零食就让我走进他们心里</h3> <h3>——十一月的思考,“北京有什么”的反问</h3><h3> 每周国语三句话,只要有空闲我就会问他们。这一周,先认识卡片天安门,再问:“北京有什么?”指着天安门的卡片,他们就知道该回答:“天安门”之后再直接问问题,让他们回答。一天中午起床,到了吃苹果的时候,排队那苹果并说谢谢老师,我们班穆海麦提小朋友拿了苹果看着我,我问他:“要说什么呢?”他萌哒哒的告诉我:“北京有什么”我先是一楞,然后说:“天安门,去吧”</h3><h3>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的意识到自己教学的不足,当集体回答对的时候,就认为所有孩子都会,就只重复问题,不强调答案,有些孩子还没记住该怎么回答,就只听到老师说的问题,学会了问题,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在大部分孩子知道答案时,和他们一起说出答案,这样的效果更好,答不上来的孩子也越来越少。</h3> <h3>——十二月的收获,满满的感动和喜悦</h3><div> 这一学期已接近尾声,孩子们的成长飞速。我们班的艾孜热提艾力小朋友,每天早饭时间,帮助老师分发牛奶,吃完饭收拾盘子里的鸡蛋皮,简直贴心的不行。我们班的穆开热木小朋友,每天放学前,迅速穿好衣服,还能帮助其他小朋友穿衣服。越来越多的小朋友穿完衣服能够自己拉上拉链,炫耀似的说:“老师,我穿好了”我会给他们一个赞。当我请小朋友站在前面领读时,已不是三三两两举手,每个人都跳跃着,想让老师叫到他。每当一个小朋友回答完我的问题后,其他小朋友会自动鼓励他:“棒棒棒,你真棒!”……</div> <h3> 时间就像小马车一样,载着我们一起往前跑。透过孩子的每一点成长,我看到了自己辛苦劳动的成果,而孩子回报给我的更是数不清的爱和温暖,说不完的激动和惊喜。在这四个月里,我也要感谢我的园长和配班老师,是你们的帮助为我的支教路增添了不一样的光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