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二)爷爷―继奶奶―大娘(母亲成长的环境)

Sue

<h3>  上次写到我的母亲三岁失母,六岁丧父,从军属到烈属,最后成了孤儿……接下来母亲的生活更是让人难以想象。</h3><h3> 孤苦伶仃的母亲就像秋天的一枚树叶,随风飘荡,不知道哪里是她的归宿,哪里是她的落脚之地,年迈的太姥爷和母亲的继奶奶暂时收留着她,从没有享受过母爱和父爱的母亲自以为那就是她的家。那时太姥爷也算是大户人家,但母亲的记忆中没有几天消停的日子,1947年的土改,也就是姥爷牺牲的第二年,七岁的母亲整天生活在心惊胆战之中,太姥爷会用枪,太姥姥是双枪老太婆,土改已经使得家贫如洗,但仍有“胡子”常常袭击家里,一天夜里,一帮“胡子”又来抢劫,太姥爷把门,太姥姥看窗,七岁的母亲被放在炕根底下藏着,土匪无法进入,就窜到房顶开始扒房,勇敢的太姥姥,等待时机,当房顶刚刚露出一个洞口,看到一个人正横跨着用力刨,双手使枪的太姥姥“咣咣”两枪打跑了土匪,……就是这样,母亲的记忆中,白天黑夜不得安宁,接着太姥爷去世,母亲的继奶奶又有过养的孙子,生活非常拮据,那时继太姥姥家已经没有了母亲的栖身之地……母亲讲,当时的她无处可去,不知道啥感觉,没有眼泪,没有笑容,一天天的小心翼翼的看着继奶奶的脸色,傻傻的等待着命运的安排……</h3> <h3>“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必然为你打开一扇窗”,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母亲的命运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八岁的母亲被菩萨心肠的大娘收养了,也就是我们的大姥姥。母亲说,大姥姥是她一生最亲的人。当时的大姥姥只有一个儿子,我们的大舅,自从母亲来到之后,大姥姥怕母亲受屈,竟然做了第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再也不生养孩子了。大姥姥对待母亲比亲生女儿还亲,听母亲讲起她的为人处事,大字不识的大姥姥一点也不逊色于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人。为了不让母亲在心理上有顾虑,大姥姥又做出了第二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让叫了好几年“妈”和“爸”的大舅改口和母亲一样叫她“娘”,叫大姥爷“大大”。为了不让母亲受半点委屈,她总是教导大舅和大姥爷给予了母亲无尽的爱……从此,母亲变得活泼可爱,自由自在,日子虽然清贫,但母亲开心快乐,有家的日子就是幸福的……</h3> <h3>  一晃母亲到了上学的年龄,那个年代,多数女孩子是不读书的,况且大姥姥家那么穷,而且大舅都读不起书,但大姥姥又毅然的做了第三个决定:让母亲上学读书。家里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屯子里人不小的议论:有的说,大姥姥傻,自己的孩子舍不得供读书,供别人的孩子,有的说,本来就是女孩家,读什么书呀?……不管别人怎么说,大姥姥就是要供母亲上学,一供就是六年,那时叫初小,是当地最高的年级,能念到这个年级的孩子为数不多,都是生活比较富裕的家庭,而母亲是唯一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尽管当时,母亲读书,国家供应一些学习用品,但那是杯水车薪。母亲学习很用功,认识很多字,能读很多书,算盘打的好,看到母亲的成绩,大字不识的大姥姥高兴的不得了,逢人便讲:“我姑娘是个文化人”。</h3> <h3>  正是母亲读书的经历,让母亲在同龄人中显得很有地位,经常让屯子里的人叫去认字,而且母亲凭着分析的能力,很巧妙的做很多女孩子的活计,当时人们都夸母亲,心灵手巧。尤其是后来我们兄弟姐妹念书时,偶尔会耽误功课,母亲都会信心十足的说:“没事,妈教你”,清楚的记得我的算盘功课,就是母亲亲手教的,当时老师夸我算盘打的好,我好自豪!至今,78岁的母亲,仍然经常用笔记录一些常忘的事,墙上贴着她亲手写下的家人的电话号码,孙儿孙女们都很佩服的说“奶奶太了不起了,都不写错别字,而且写的字还挺好看”。母亲能读懂药瓶上的说明书,能写下散药的使用说明,看电视听不见就看字幕,母亲人情好,一些大事小情怕记不住,就用本子记录下来,母亲的读书经历给母亲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一提起这事,母亲总是念叨:“这都是你大姥姥好啊,硬是供我读书”。</h3> <h3>  就这样,母亲一直在大姥姥家长大,直到十八岁那年,母亲出嫁了,找到了从小就失去父亲的老爸,开始了新的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