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家乡

志存高远〔陈〕

<h3><font color="#010101">  离开家乡时间不算太久,偶尔路过或停留几次,变化还算挺大,院子还是那些院子,房子大部分都翻新了。最大的变化是路况好了,主道都变成水泥路了,而且还四通八达,和周边乡镇都相通。客运也挺发达,不少家庭也都买了轿车,并在城里买了楼房。</font></h3> <h3>  记得小的时候,那时的家乡因地域偏僻,所以交通非常闭塞,虽然离乡(那时候叫公社)里也就2公里的路程,可是路况不好,下雨只能光脚走,中途还有一道沟坑,老百姓都管那叫“大洼子”,即便是晴天,车辆也无法通过(当然了,当时的车辆也无非是人力车和畜力车)。屯子里的路也是如此,不上冻就无法走车。实在是有什么着急的事需要出车的话,就得出动很多人去帮着推。</h3> <h3>  那时候的房屋大部分是泥草房,个别条件稍好一点的就是正面用红砖砌墙,侧面和后面用土坯或草辫子和泥浆垒起来。用瓦盖或草盖,这种房屋结构老百姓叫做“一面青”。至于全砖瓦结构的房子一般人根本就盖不起,记得当时全屯子只有那么十来所全砖瓦结构房子,一所是全村(那时叫大队)的“商业中心”,就是村办的食杂百货店,老百姓都叫供销社(当时公社所在地有供销社,离公社远一点的大队有分销店),其余的砖房都是当年日本开拓团遗留下来的,我家住的那所房就是,一直到现在还存在着,只是没有住人,一直空着,从建房到现在大约也有八十多年了吧!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产物。</h3> <h3>  房子里的格局大多是中间是厨房,两侧是客厅兼卧室,厨房的两侧搭上锅台,卧室是通长大炕。不少人家炕头的墙上或门的上面都贴着毛主席和华主席的像。</h3><h3><br></h3> <h3>  由于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所以农村也就以第一产业为主,我们那里是水田区,村前村后都是水田地,然而却吃不上大米。农村当时实行人民公社化,平均主义,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吃大锅饭,农民没有主人翁的意识。水稻虽然种到田里去了,最后却长出一地稗草来,产不出多少粮食来,还得靠领国家返销粮来填饱肚子。直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才算吃上了大米、解决了温饱。</h3> <h3>  尽管当时很穷,但轻重工业和商业配套也算齐全。商业呢就是村里的那个所谓的“供销社”,后来又陆续地成立了几家个体食杂店,以及那些走街串巷卖冰棍、糖葫芦和干粮的小贩。</h3> <h3>  村里惟一的重工业——铁匠炉。主要打造一些农具和扒锯子、以及马掌钉等,为村里的牲畜挂掌。</h3> <h3> 挂掌,就是在牲畜的四只蹄子上打上铁掌,是为防止牲畜在路面上打滑给蹄子穿上的钉子鞋。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前,挂掌这一行当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h3> <h3>  这是村里当时的轻工业——豆腐坊。现在看上去,很不卫生,当时是一个生产小队一个豆腐坊,由当时为数不多的技师——豆腐倌做出来干豆腐和大豆腐卖给村民食用。</h3> <h3>  这是另一类轻工业——纺织工业,主要是稻草加工,简单地说就是织草袋片子。从先前的手工运作发展到后来的电动化运作。</h3> <h3>  我家后院有一条小河,河床不宽。从地理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外流河,松花江二级支流的一支源头。河流发源于离家几公里以外的山上。夏天人们在河里洗澡,洗衣服,还可以抓鱼;冬天在冰上支冰爬犁。</h3> <h3>  屯子三面靠山,山不算大,不过连绵数十里。那时候生态好,山里什么都有。山野菜、药材等,野生动物像狼、狍子、野猪等都有,据老人们说以前还有黑瞎子(熊)等大型野生动物。</h3> <h3>  这是当时附近最繁华的地方——山河屯。山河屯地处两省三县交汇之地,是附近农村集散地,离我家那大约二十五六华里。山河镇和省属山河屯林业局相连。是我们小时候心目中的“大城市”。林业局那个年代很牛,据说那时候的山河屯比当时的五常县城还要繁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