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月5日下午,许雪珍导师组第五次新教师教研活动在港尾中心小学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得到了港尾中心小学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其中林彩虹教导和杨春木教导全程参与研讨并对新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h3><h3><br /></h3> <h3> 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教研活动,也是本学期最后一次。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研讨和锻炼,执教的两位新教师也是卯足了劲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容不迫地接受许老师的专业检阅。</h3> <h3> 第一节课是三年级的《给予树》,由港尾中心小学朱丹红老师执教。朱老师教态自然大方,教学语言亲切流畅,重视训练学生的朗读,及时鼓励学生,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氛围轻松而温馨。</h3> <h3> 许老师在评课时指出,朱老师整体的课堂把控较好,融入了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班级的语文素养的训练相比较到位,抓住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但同时也引发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h3> <h3> 一、概括主要内容是本学段的训练要点,学生自主阅读和填空的方式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可取的,但填空完要形成一种感知,要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的能力。</h3> <h3> 二、课时的安排方面,本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在第一课时;学生默读课文前提出的要求和问题要具体化,表述的目的性要明确;"裕"字的汉字书写指导除了解释字词的含义,还需要指出汉字书写需要注意的具体的笔画笔顺、关键点和难点;将"兴高采烈"和"沉默不语"进行对比,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兴高采烈"的样子,加深了学生理解。</h3> <h3> 三、课后习题二"母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需要以此作为教学内容的依据。此外,本课的情感生成点还没有很好的达到,需要抓住最后一段的几个关键词如"紧紧地拥抱"等引导学生体会情感,还有关联词"不但……还……以及……"句式应着重讲解引导学生体悟情感,达成情感的升华,实现三个维度的目标,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语文文本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学法的总结、表达迁移以及价值取向,朱老师设计的课堂小练笔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建立有效的链接。</h3> <h3> 第二节课是四年级的《巨人的花园》,由港尾中心小学林陈睿老师执教。林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层层递进,课堂调控能力强,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氛围高潮迭起。</h3> <h3> 许老师在评课时对林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许老师指出,林老师的课十分风趣幽默,让听课者很享受,其设计大胆,敢于打破常规的设计思维方式,形式好,设计巧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h3> <h3> 一、抓住一个点,形成一条线,做专门的语言训练,达到语言训练和应用。</h3><h3> 二、抛开常用的碎片化教学,运用模块化学习训练,打破常规,文本达到整合。</h3><h3> 三、全文的融合教学,分角色朗读,对比明显,层次分明,效果明显。</h3> <h3> 同时也指出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比如引导不够细腻,分工不够明确;比如刚开始语言训练朗读时并没有到达预想的效果;同时建议林老师在利用科学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生字词时,可以选用两个词;板书设计层次鲜明,关键词词性排版应该对仗,褒义词对贬义词左右结构板书;教学设计头重脚轻,节奏失调,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对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h3> <h3> 教研路漫漫,良师益友常相伴!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已经结束了,许老师和九位新教师都很珍惜这份情深意切的师生缘分和难得学习交流的机会,在这里也特别感恩许老师毫无保留的无私付出!新的一年,在教研的路上,我们仍在努力!</h3> <p class="ql-block">撰稿与排版:城外小学:林陈睿,审稿:九湖中心小学许雪珍。2018年1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