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王知三文集》——《世事心语》插页</h3> <h3> 序\司尚德</h3><h3> 读完知三同志将要付梓的《文事拾遗》清样稿,思潮起伏,感动不已,杞人之忧,股肱之喜参半而生。我不打算,而且没有必要就本集的发凡起例,格局体制评头品足,说三道四,而以文论事,写出随读随想中的点滴体会,期望得到“己昏昏,人昭昭”的微弱效果,以酬作者知遇之情,就算实现了宗旨,达到了目的。总体说,本书内容宽广,文史、科普、教育、教学、曲艺、戏剧,总结报告,或择录或创作,应有尽有。其中不少篇什内涵厚重,大则经国济世、开导人生,小则接物处世、敬事职守,无所不取;阳刚光明,腐朽丑恶,多面涉及。无论官员学者,商贾百工,贫富老幼,均有可读可行之必要。所以此书之出版发行又是我县文化教育史上的一大盛事!</h3><h3> 知三同志教书多年,也长期编辑报刊,尤对关陇民俗颇多研究,六盘山地区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谚语的收集整理,苦功显著,为人称道。而此集中的文稿,虽然多是拾零、拾遗、补缺之类,均为以前出版的专辑末曾收录,而思想之激越,见地之高远,光彩之照人,为其他同类作品无法企及。记实散文《妻子住院》、杂文《谁之过》、小品《多磕头少说话》《以鬼打鬼》《一个和尚一套经》等篇,刻画现实社会中人人都能遇到的人和事,事件典型真实,文笔朴实深刻而尖锐有力。戏剧《妈妈的心愿》写尊师重道的社会新风尚。《纠纷》写新旧思想引起的家庭风波,入情入理,情景逼真,饱含时代气息。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格言心得,以及古文章段选读,其思想性、针对性十分可取,于净化人们心灵,启迪青少年树雄心立壮志,均有明显而积极的社会教育功能。如“常问路的人不迷失方向”“看重利益的人是成不了才的”“处处卖弄自已的人,实际上在暴露他的无知”“被人怜悯同情会使自已变得卑微、“宁可向多数民众伸手要糠饼,决不向少数权贵屈膝要名誉”“空话毁灭自身”“骗子的语言最感人”“发光的末必都是金子”等等。这些直面现实的一言半语,深含哲理,其警示读者的作用,有如暮鼓晨钟,震聋发聩。俗语:“格言不吐庸人之口”,可知吐者非庸人!《古文选读》虽分量不重,多为人们所熟知的片断,而思想性、趣味性足能启发中学生读文览史的积极性,于培养其学习毅力,明确学习目的也无不有所补益。其中选有唐人柳玭《家训》中的一则,写高门子弟依赖自家社会地位,“以无能望他人用,以无善望他人爱”的错误言行及其后果,针砭时弊,教育青少年,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总之,本书的内容面广而翔实,略举一二,可窥全豹。</h3><h3> 开卷有益,不以为劳,古今著书立说者皆有过人之处。或富于情感,或长于辞辩,或通晓古今,或术有专攻;若有方面之长,会收研读之效。读知三书留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他那集腋成裘、化腐朽为神奇、刻苦而执著的著述精神。古人说: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一个人对自已的劳动成果绝不能妄自菲薄,那怕是锱珠颗粒,总要珍惜,成大业者必须有这种精神。我和赵宗理老师在六十年代初写过一篇论述韵律在古典诗歌中的表达作用的文章,不意在文革初被抄,常引以为憾。赵老去世后,发现他的文稿中又有此篇,而篇幅内容更为精悍丰腴。就此,我对赵公的认识更深入一步,他万万不肯丢弃这篇曾经付出过心力代价的成功之作,于是作了回忆补写。分毫之差,千里之谬。我之所谬就在于此,而赵公与知三之成功,亦在于此。是为记。</h3><h3></h3><h3> 壬午端阳 上峡叟</h3><h3><br></h3> <h3>作者速写肖像</h3> <h3> 前 言</h3><h3> </h3><h3> 《王知三文集》是作者继《爱我平凉丛书·静宁卷》《爱我平凉丛书·成纪卷卷》《关陇文化探微》等出版之后,又推出的一套关于文学、文化、民俗等领域探索和思考的丛书,分为《世事心语》《文史拾遗》《问俗关陇》《关陇民俗文化散论》《飞鸿集——王知三致国内学人的信札》《策划关陇》6本。</h3><h3> 《世事心语》是从作者1965年到2006年的日记中精选出来的,跨度达40多年。世易时移,沧海桑田,它记录了一个民间文化学人从风华正茂到老之将至的人生旅途。读他的“每一天”,都给人一种激情、一种哲思、一种感叹,以及对生命意义的一种诠释。</h3><h3> 《文史拾遗》是作者以前出版的文学作品集里未曾收录进去的一些诗歌、散文、小剧、民间文学等各类作品。虽然显得有点驳杂,但也反映出作者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学养功底,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操。</h3><h3> 《问俗关陇》是作者收集、整理和撰写的有关关陇各地的民俗事象杂录,这些作品虽未收入作者以前出版的各类民间文化著作里,但大都是在国内各类报刊上发表过的。此外,该书还收录了作者在国内一些研讨会议上的发言稿、为民间文化人撰写的报告文学、有关民间文艺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等。</h3><h3> 《关陇民俗文化散论》是作者继2006年出版的《关陇文化探微》(与王莲喜合作)后,又一本关于关陇地区传统文化的理论作品,其中大部分论文曾在各地学术研讨会上发布或者刊登过。</h3><h3> 《飞鸿集——王知三致国内学人的信札》是继1999年作者的《飞鸿集——国内学人致王知三的信札》出版后,作者致国内学人的书信精选。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作者为关陇民俗文化四处奔走、到处鼓呼的执着追求。</h3><h3> 《策划关陇》是作者近10年来在关陇各地文化活动中的策划案精选,其中许多策划案都被当地政府或文化部门采纳并实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但部分方案因种种原因,虽然没有付诸实施,但其前卫的设计理念和策划精华都被融入到他人的设计中去了。</h3><h3> 《王知三文集》的出版得到了陕西宝鸡文理学院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的热情指正和大力支持,使《文集》有了学院色彩和跨区域交流的价值。</h3><h3> 作者出版该套丛书,就是想把关陇地域内的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留给养育自己的这一块土地,留给热爱这块土地、热心地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后之来者。 </h3><h3> 编 者</h3><h3> 2010年12月</h3><h3> </h3><h3><br></h3> <h3>书用图片:学生李新立、石世明在云鹤书斋</h3> <h3>★我的老师王知三 ★王毅斌</h3><h3> <br></h3><h3> 老师本名王举章,知三是老师的字,他也有一个书斋名,叫云鹤斋。</h3><h3> 知三,寓意知天、知地、知人,把“三”具体化了,反倒大得有些狂气。若按无穷、不确指理解,则是知道得多一些,似乎更恰当。这是老师的父亲,一位乡间读书人给他起这个名字的初衷吧,期望他学识渊博,追求古文人学者的最高思想境界。以此为切入点解读我的老师,应该更准确一些。</h3><h3> 只是一语成谶,我的老师一生从事了“三个”行业的工作,从教育到文化,再到广播影视,从教书育人到文化传承再到新闻编采,“三”字有了定数,这恐怕是我的老师取这个“字”时也未曾料到的。</h3><h3> 对老师评头论足,有违师道尊讳。斗胆无忌,惟愿将一个学生眼中真实的老师呈献给您。</h3> <h3>《王知三文集》——《文史拾遗》插页</h3> <h3>地方文化名家段吉昌、马勤祥、高世祥等在云鹤斋作客</h3> <h3>《王知三文集》——《策划关陇》插页</h3> <h3> 学为人师</h3><h3> 甘渭之川,是静宁为数不多的几个川区之一。这个坐落在六盘山下从东向西的川道,狭窄而细长。名为川,却是干涸的、贫瘠的。背靠关陇山的缘故,记忆中,这里一年四季都在刮风。这样的地理条件,能收获者自然非常有限。</h3><h3> 知三老师就出生在这里。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甘渭之河的水养育了我的老师是肯定的,老师的性格与这里的水土有关也是肯定的。说不清的是,我的老师让甘渭之川有了名声?还是甘渭之川让我的老师一生不堪?</h3><h3> 我的家和老师的家只隔了一条土坝,算得上同饮一河水。而真正投师于老师门下,却是我上初中以后的事了。当时只知道有不少的老师和学生一夜间从外校合并到了我正在上的学校,其中的缘故却不甚了了。</h3><h3> 其实那是一次教育体制的大变革,撤并了好多学校,结束了上小学不出小队、上初中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历史,宣告那个乱办学时代的终结。这些是我从事教育工作以后才知道的。知三老师也正因这次合并到曹务初中任教的,他原来任教的曹务公社一个大队办的初中撤了。</h3><h3> 这就是缘分。如果不是这次撤并,我和老师也许这一生都会擦肩而过了。在一所乡下初中,我的老师王知三注定是与众不同的。</h3><h3> 知三老师给我们带语文课。在众多的乡下老师中,让我们感到新鲜的是,知三老师上课用的是半生不熟的“普通话”,那些生硬的“普通话”听来甚至有些失笑,但老师敢为人先的精神无疑影响了我和很多的同学。</h3><h3> 那时候上课,常用的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特别是语文课,认字词,总结段意,归纳中心思想,是基本程式。老师写到黑板上,学生抄下,背会就行了。知三老师不同的是,他让学生自己总结段意、归纳中心思想,所以最初我们最怕老师上课提问。后来习惯了,其实也就是能从课文中说出自己理解的意思了,上语文课不再那么害怕了。</h3><h3> 这个过程,我到后来才弄懂其中的道理,就是让学生动脑思考,学会阅读,学会解决问题,也就是现在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在那时,我们不可能上升到这个层次来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但我们爱学习语文了,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提高了却是事实。</h3><h3> 在我的眼中,那时的知三老师有些神秘。除了上课,他把自己一直关在宿舍里搞创作。能够把文章变成方块铅字的人,在那时所有初中学生的心目中都是需要仰视的。我和几个字写得还算好的同学,有幸被知三老师看中,帮着他抄稿子,就是把老师写的文章一笔一划地誊写在方格纸上。难处在于加一张复写纸后,圆珠笔得使劲写,久了手臂酸疼,不注意就会出错。那时的乡下,方格稿纸算得上奢侈品,错一张等于两张,惭愧得不行,只好下决心不再出错。注意力集中了,抄写的内容十有八九能记在心上。时间长了,自己写作文也有话可说,尝试着写些海阔天空的文章,被老师当作范文来读。如此几次,也不知天高地厚的爱上了写文章。我的好几个初中同学最后走上了文人的道路,与知三老师的影响肯定有关。</h3> <h3>我的文学朋友在云鹤斋</h3> <h3>《王知三文集》——《飞鸿集——王知三致国内外学人信札》插页</h3> <h3>《王知三文集》——《关陇民俗文化散论》插页</h3> <h3>西北师教授著名民俗学家彭金山、神话学家范三畏在隆德北联池考察</h3> <h3> 艺术人生</h3><h3> 借用这个题目来记述知三老师,是突发的念头。在书桌前苦思冥想了很久,还是难以用一个准确的词语评价知三老师一生从事的事业。居然想到了知三老师给我们教唱歌的情形。</h3><h3> 印象中,知三老师背了一架半新旧的手风琴,被班主任老师请来给我们排练大合唱。之所以要请,是因为知三老师是教语文,音乐老师稀缺的缘故,知三老师的特长派上了用场。老师痴迷的拉着,我们痴迷的唱着。那时的知三老师梳了个波浪形的发型,拉到动情处,必定要夸张的甩一次头发,我们跟着甩的方向也鼓足了劲往高哩唱。老师的音乐天赋被他有意无意的用在了语文教学中,课讲到兴致处,知三老师像唱戏一样,连跳带唱,模拟文章的情节做几个动作,语文课就有了情节感,也就有了笑声和歌声。突然就想,以老师的驳杂,一个艺术家的名分还是算得上的——至少是个民间艺术家。</h3><h3> 知三老师高中毕业后当了民办教师,而且一干就是13年。给我当老师的那几年,知三老师也还是民办的。能把这个清苦的职业干出名堂,实属不易。我在静宁县教育局工作时的老局长段吉昌先生曾经告诉我,他在平凉地区教育处工作期间,受派到曹务公社张屲学校总结知三老师的事迹,把知三老师“开门办学”的经验向全地区推广过。言语之间,多有崇敬欣赏之情意。我查找过有关的资料,证实老局长所言不虚。不管“开门办学”的经验是否可取,也不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否有生命力,至少我的老师在那时是出众的。</h3><h3> 印象之中,在曹务初中教书的那些年,知三老师上课之余一直在搞“创作”“作品”,在《少年文史》《甘肃教育》《中学生报》《教与学报》等报刊上多次大版面刊登。直到后来我才懂得,那些大量被登出的老师的作品,其实是老师的教学论文、教学心得、教学背景资料和教学设计等,证明老师教有所得、教有所长,但和文学创作是两回事。而老师正经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被发表的并不多。仅此,在文化贫瘠的乡下、在小县城,我的老师足以算得上了不起的文化人了。</h3><h3> 也正因为如此,知三老师受到了上级的关注。也正因为如此,知三老师在1984年转为公办教师后,旋即被调到了文化行政部门工作。我不知道上级看中知三老师的是什么,是老师的才气?还是老师的学识?但这个调动改变了知三老师的命运。那时,知三老师已经38岁,距离老师退休还有22年。</h3><h3> 在文化部门,知三老师参与了静宁县文化三集成的编撰工作,也就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整理编撰静宁民间故事、静宁县民间谚语、静宁县民间歌谣三套文学集成。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县上组织了一大班子人,而真正从事田野调查和搜集整理工作的只有寥寥几人。知三老师发动了很多热心的学生,带着他们奔忙于偏远乡村、田间地头,几经寒暑,终于完成了这项浩繁的工作,成为甘肃最早一个成书的县,因之,受到省、国家集成办的嘉奖。静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为推动静宁的群众文化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奠定了知三老师作为民间艺术家的地位和基础。</h3><h3> 知三老师的艺术素养从此得到了激活。在文化馆的几年,老师组织开展了静宁县文学作品评奖活动,并将获奖作品编辑成册,先后以《葫芦河情思》一、二辑出版。这大概是静宁有史以来最早的文学汇集本,它的意义在于展示和宣传了静宁文学艺术的成就,也带动了大量的爱好者加入到了文学创作的行列。有很多的作者至今都愿意把知三尊称老师,并非是知三给他们教过书,源于知三老师给予他们无私的启蒙和指引。</h3><h3> 这期间,知三老师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多次举办静宁县摄影作品展,并组织西北风情摄影作品赴上海展出。他作为关陇民俗研究会的发起者和创办人,创办了会刊《关陇民俗》,也是陇东地区第一本正经印发的民俗期刊,记录民俗事像,介绍民俗艺术,传播民俗文化,并以此为平台,开展研讨交流活动,使关陇地区的民俗文化得以空前繁荣。</h3><h3> 就是离开了文化行业,知三老师还受命筹建了静宁县文联,作为驻会主席,在没有办公场所、没有专门经费、没有专职人员的情况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创办了《成纪文学》《成纪文苑》,编辑出版了《爱我平凉丛书》静宁、成纪卷18本,这其中的甘苦大概只有知三老师自己能说得清了。</h3><h3> 好在老师多年的辛苦得到了回报,凝结了老师大半生心血和成就的《燕无集》《羲皇颂》《阿阳风情》《飞鸿集》《关陇文化探微》等50多本编著先后出版面世。捧读这些著作,我至今固执的以为,老师的成就在于“作”而不在于“创”,他对关陇地区民间文化资料的拥有和发掘是前无古人的,以“民间文化艺术家”名之,当之无愧。</h3> <h3><font color="#010101">《王知三文集》——《世事心语》插页(定版)</font></h3> <h3>《王知三文集》——《文史拾遗》插页</h3> <h3>西吉地震湖</h3> <h3><font color="#010101">永靖县傩舞</font></h3> <h3>《王知三文集》——《问俗关陇》插页</h3> <h3> 性情中人</h3><h3> 时常能够想起知三老师在曹务初中的宿舍门上贴的那张“谢绝来访”的字条。</h3><h3> 教学之余,知三老师把自己一直关在宿舍里学习、备课、创作,除了请教的学生,闲浪的人都被挡在了门外。即便如此,他的时间还是不够用,常常是深夜入睡,凌晨即起。这个习惯被他坚持了一生。不难知道,知三老师的所有收获都是靠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得来的。</h3><h3> 尽管如此,那时的知三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多少还是有些“怪”。老师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上小学,既要为她们操心吃吃喝喝,还要为她们洗洗涮涮。学校里有个小水灶,因为住校的学生多,需要排队打水,也时常供不应求。老师们可以特殊一些,提前把水壶送去,水开时,大师傅可以先给老师灌水,不用排队。有天中午,知三老师送去水壶后又回宿舍去忙,等想起用水做饭时,水壶已被人捣腾空了。知三老师摔了水壶空手而回。</h3><h3> 壶为谁而摔,我不得而知。能够理解的是,两个孩子等着吃饭,没了开水,午饭自然泡汤,两个孩子要空着肚子去上学了。不能理解的是,两个水壶,是老师当民办教师一个月的工资,摔了让人心疼。这就是知三老师的性格,易冲动而不易克制。这个性格影响了老师一生,甚而有了悲剧色彩。</h3><h3> 在我的记忆中,对学生、对朋友,老师可以掏心窝子的好,但生气了照样不给情面。在初中上学时,我们几个因为贪玩,上课迟到了,被他用柳树梢子抽了一顿,春夏季节,穿的单薄,身上留了好多青紫的印迹。学生的心中除了增加老师的威严是不会有过多的想法的。</h3><h3> 在社会、在同事间,就没有这样简单了。到文化系统工作,因着老师的出色和努力,很快就被任命为县文化馆副馆长并主持工作。这是个让知三老师干了很多事,最后却又伤情的离开文化系统的岗位。我知道的原因是,老师主持工作,并且使一个不景气的事业单位有了生机,但县上任命的馆长却是另一位工作人员。不知道的原因我曾经猜想也寻证过,大致是,老师管理一个复杂的文化单位的经验少了一些,加之性格原因,看不惯了就要问就要管,也少不了骂人,因此得罪了好多人。大小当了个头,少不了因为单位的事去找领导、去找别的部门,他的火爆脾气让别人很难接受。对他不利的话自然就多起来,甚至有人说他“疯疯癫癫”的。这个有失公正的舆论左右了老师的后半生。</h3><h3> 在我看来,性格使然,无关“疯癫”。知三老师的性格决定了他在忘我的付出之后,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对老师,这是有失公正的。出乎意料的是,知三老师的名声在外,周边一些省区的县、市,甚至更远的省市,时常郑重其事的聘请知三老师去做文化策划,参与研究地方文化。我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讽刺意味,但对于知三老师,有这份尊重就足够了,这大抵也是一个文人最低的期望值。</h3><h3> 作为学生,对知三老师,我有很多的话可说。但正经要写成文章,才发现并非易事,我的视野和学力太小了。草草记下这些文字,不成心意。其他的只能留待来日了。 </h3><h3> </h3><h3> 2011年3月7日</h3><h3></h3><h3></h3><h3><br></h3> <h3> 助编感言</h3><h3> 很早就听说我们这个小县城里的文化界有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他热心地方文化,奖掖后生,为保护、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作了不小的贡献。</h3><h3> 我真切地体会到这一点,还是在上大二的时候。</h3><h3> 学校在每年暑期都会让学生做一些社会实践,我选的课题恰好是对家乡的“春官词”做调查研究。去县文化馆和档案馆查阅资料时,看到的竟然全都是这位先生收集、记录并整理的书籍,我心里暗暗吃了一惊,于是他的名字——王知三便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了。</h3><h3>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我和王老师在民俗研究方面有了面对面的、更深入的交流。2010年初,我的一位师姐在做甘肃省傩戏研究,当她得知静宁县曹务乡张屲村存在傩文化现象时,就让我这个本地人帮忙调研一番。于是我又去寻找县文化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并找到了关于张屲村傩社火的视频。而这段视频的拍摄记录者,正是王知三老师!欣喜之余,我便打听了王老师的联系方式,想去拜访这位记录了历史活化石的有心人。</h3><h3> 初次见面时,王老师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头发约见斑白,而笑声依旧俊朗,典型的西北汉子身材,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地方老学究家。王老师对待后辈非常热情,当得知我是为求知而来的学生时,他除了对我的问题作了详细耐心的解答之外,还对我研究问题的角度、方法等方面做了指导,这次见面,真实让我获益匪浅。</h3><h3> 此后,王老师还把他文学圈里的一些有影响的朋友介绍给我认识,希望我们能够相互交流,以便于使我开阔眼界,拓展知识。</h3><h3> 半年之后的假期,还是有关傩的问题,我又一次求助于王老师。这一次没有现成的资料,必须去作田野调查。王老师二话没说就拿起电话,试图让当地民间艺人帮忙整理好后再送到县上。可是时间过去很久了,依然没有消息,后来才知道当地艺人整理有很多困难,这个方法没有行通。因为时间紧促,我开始有点着急了,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王老师竟然租了辆车,亲自带我到曹务乡张屲村民间傩社火传承艺人的家里,让我与传承艺人直接对话,进行现场记录。我的任务完成的很顺利。通过这次田野作业,更让我对这位具有相当文化资历的长者,一位以家乡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生奋斗的事业的前辈,有了更深刻认识,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重要的是对人生价值思考。</h3><h3> 之后,王老师邀请我参与他的丛书编辑工作。我虽然觉得自己资历尚浅又没有经验,但同时也知道这是王老师给我学习的机会,于是我承担了《文事拾遗》《飞鸿集——王知三致国内学人信札》《策划关陇》编校工作。王老师一直鼓励我,并且在工作中给予我热情的指导,还经常和我谈起他的创作和研究。我记得他说了一句话,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他说:“我喜欢民俗,我一辈子就热衷于这些东西,我要把它们整理保留下来,留给后世!”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身体有些疲惫,然而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却炯炯有神,声音也铿锵有力!我不禁肃然起敬!他此次将要出版6本书,共150万字。这150万字的文字,在他的眼里就要过十遍八遍,多浩繁的工作量啊! </h3><h3> 我很敬佩他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人的一辈子很短,有多少人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做一项事业,追求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并在其中享受一辈子呢?王老师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让后辈尊敬并且仰望的人。</h3><h3> 兰州大学硕士生 宋洁</h3><h3> 2011年2月</h3><h3><br></h3> <h3> ■普通人的事业 \李新立</h3><h3> ——读知三先生《世事心语》</h3><h3></h3><h3> </h3><h3></h3><h3> 达官显贵有达官显贵的生活,普通人有普通人的事业。知三先生的事业是和黄土地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的。“我不向往大海,因为我没有体味出大海的温情,我喜欢高山的绿色,是因为我生活在绿色的山野里。” 他的这句话,是他所追求的事业的真实写照。他的事业,是普通人的事业。</h3><h3> 知三先生是我的老师。还没有踏入中学的大门时,先生的名气早就耳闻了。倒不是当时他有多少文学作品发表,而是在他的影响下,有一大批校园文学爱好者活跃于校园内外。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是新学期开始的一天早晨。学校门口有一个圆形的大花园,开满了那种高大的、易于生长的花草,清晨的阳光照耀在花园里,花草上的露珠散射着晶莹透亮的光。他就站在花园边,面朝着那些花,忘情地拉着手风琴。仿佛间,他也是那株高大的、长满绿叶的花了。在我的感觉中,他一定是位执着的人。</h3><h3> 原以为知三先生写诗歌、写散文、写小说。九十年代初期,我混在文青的队伍里做着作家梦时,他叫我参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整理汇编工作,积累一些文学素材。那时,我才知道知三先生已经在民俗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受到省内外民俗学家的关注。这是我和先生在业余爱好上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说个实话,这次接触,使我的的确确看重了民间文学。当他主编的这套丛书在全国获奖时,我对他更加肃然起敬。而当我捧读先生的《世事心语》时,对他所追求的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h3><h3> 近年,先生在民俗研究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成果,成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民俗学专家。如今他赋闲在家,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他一旦有什么好事,就叫我们这些学生来分享愉快。也因此有了经常一起出去走走的机会。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每到一处,他总象个好奇的孩子,这里瞧瞧,那里看看,伸手摸摸,张口问问,随时掏出本子记着,拿出像机摄着。我感叹,象他这样能放下身份、没有虚荣心,诚心诚意求知的人,实在已经不多了。“民俗是遗落在黄土地里的珍珠”,诚如斯言,他就是捡起这些珍珠的人。</h3><h3> 前些日子,先生把一摞书稿交给我,说已经校过两遍了,叫我再校一遍。因为先生对书稿的认真和对读者的负责,我便欣然接受。这是一本题为《世事心语》的日记汇编,令我感慨的是,一个人写一年半载的日记,并不令人惊讶,而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近四十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可见先生对事业的执著。 先生高中毕业后,一度在家中务农,后来又作了民办教师。在这期间,他在别人的冷嘲热讽中发愤自学,在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取得了大学学历。自此,他踏上了悉心求取知识,苦心研究民俗的道路。其中颇多曲折,颇多坎坷,令人嗟叹!</h3><h3> 这本近五十万字的《世事心语》,共为“八事”,即:流年碎事、学生心事、为学琐事、创作凡事、笔记说事、乡村记事、病中杂事、物之启事。按时间顺序大致可分校园时期、执教时期、求学时期和治学时期。1998年前的日记重在思考和言志,语辞凌利,1998年后的日记重在研究学术,文风平淡。《世事心语》,诚如书名,是一本心历、也是经历,记录着先生对世事、人情的思考,记录着对知识、对文学的追求,记录着对事业、对人生的热爱,对朋友、家人、学生的关爱。也有他对中国民俗的孜孜不倦地探索和深层的思考。更多的是为我们提供了当时条件下鲜为人知的史料。如民间采风、民俗文化活动以及他和钟敬文、曲子贞、程士荣、陶立璠等海内外民俗学专家对关陇民俗的探讨、交流等,就是珍贵弥足的资料。书中也不乏精彩地描写:“一大早,瓜果就上市了。担的,背的,架子车推的,拖拉机装的,自行车带的,一摊紧挨着一摊,从下街摆到上街。苹果、香蕉梨、水晶苹、山东大沙梨、麦梨、酸梨,还有花红、秋子,红花花、黄闷闷、青澄澄,整个集市是水果的海洋……”中秋时节山村乡间集市的繁华尽在笔下。</h3><h3> 先生的这本书是一条河,一条奔流不息的岁月的河,一条沉集着厚重文化思考的岁月的河。捧读《世事心语》,婉若就在河水中徜徉,时而激流奔涌,时而细水微流。书中许多格言警句式的语句,如“人没有知识,就像鸟没有了翅膀”“生活往往偏待懂得它的人”“抓住时间的两头,等于延长了白天的时间”“知道别人痛苦的人,一定是从痛苦中走过的人”等等,像一支支鞭子,拷问人的心灵,净化人的杂念,更像一面高举的旗帜,激励和引导人前进。那些真实的求学历程,足以叫在学问面前心浮气躁的人脸红和惭愧。而“当我疲倦、神乱时,便在书林中散步”这句话,足以能够体味出他的心性修养,品读出他的人格魅力。</h3><h3> 身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的他,地位有了,荣誉也有了,但他从不放下自己的那颗事业心,仍然学习着,努力着,交流着,就像扎根于田间地头的一棵大树,从未懈怠过一年四季一样。先生的几本民俗专著,在民俗界引起良好的反响。我很喜欢这些书,因为我觉得它们是最富营养的东西,就像土豆儿,很多人就是吃着它长大的。而知三先生这样的人,就是撒进民间汪洋大海的珍珠,来自于普通人,他的事业是普通人的事业。子曰:“礼失求诸野”,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更是了不起的普通人。</h3><h3> 这些话,是我读《世事心语》后的感言,也是我对知三先生献上的敬意。</h3><h3> (2000年10月23日)</h3><h3><br></h3> <h3> 《王知三文集》作者简介</h3><h3> 王知三,名举章,字知三。静宁人,为民主促进会会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永久会员、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农业民俗研究委员会委员;原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现为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甘肃省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甘肃省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甘肃省平凉市文联委员,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甘肃省民俗学会·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平凉崆峒诗词学会副会长;静宁县作家协会荣誉主席,静宁县民协主席,静宁县政协第5届常委。静宁县旅游局顾问,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县道情皮影研究会名誉副会长。</h3><h3><br></h3> <h3>《策划关陇》封面</h3> <h3>《飞鸿集》封面</h3> <h3> 王知三主要编著书目</h3><h3> 1、《静宁民间故事》</h3><h3> 2、《静宁民间歌谣》</h3><h3> 3、《静宁民间谚语》</h3><h3> 4、《葫芦河情思》(1、2辑) </h3><h3> 5、《静宁县戏曲志》 </h3><h3> 6、《静宁县曲艺志》 </h3><h3> 7、《静宁县志·文化篇》</h3><h3> 8、《静宁广播电视志》 </h3><h3> 9、《药王神话》</h3><h3> 10、《成纪神话》</h3><h3> 11、《成纪神话传说》</h3><h3> 12、《燕无集》</h3><h3> 13、《燕无集续》</h3><h3> 14、《静宁情歌新韵》</h3><h3> 15、《静宁当代诗歌选》 </h3><h3> 16、《静宁民间故事选》 </h3><h3> 17、《伏羲文化论集》 </h3><h3> 18、《羲皇颂》</h3><h3> 19、《成纪曲子》</h3><h3> 20、《阿阳风情》</h3><h3> 21、《伏羲文化图志》</h3><h3> 22、《文事拾遗》</h3><h3> 23、《问俗关陇》</h3><h3> 24、《世事心语》</h3><h3> 25、《飞鸿集—王知三致国内学人信札选》</h3><h3> 26、《飞鸿集—国内外民俗文化学人致王知三的信札选》</h3><h3> 27、《六盘山区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h3><h3> 28、《六盘山地区原生态文化—民间采擷》(与安秀梅合作)</h3><h3> 29、《关陇文化探微》(与王莲喜合作)</h3><h3> 30、《静宁史话》(与张占社合作) </h3><h3> 32、《关陇民俗文化散论》</h3><h3> 33、《红旗漫卷》(徐爱国主编) </h3><h3> 34、《关陇庙宇系列》(3本)</h3><h3> 35、《神话里的清凉寺》</h3><h3> 36、《六盘山天池—北联池》</h3><h3> 37、《中国民俗知识·甘肃民俗》</h3><h3> 38、《甘肃读本丛书·多姿风情·民俗风情卷》</h3><h3> 39、《艺坛岁月》(程士荣著)</h3><h3> 40、《西吉民间饮食》(与马存贤合作)</h3><h3> 41、《辉煌乾祯》</h3><h3> 42、《六盘山地区回族口弦》(与王莲喜合作)</h3><h3> 43、《西吉春官词》</h3><h3> 44、《原州民间信仰》</h3><h3> 45、《爱我平凉丛书·静宁卷》(8本)</h3><h3> 46、《爱我平凉丛书·成纪卷》(10本)</h3><h3> 47、《宁夏西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10本)</h3><h3> 48、《宁夏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4 本)</h3><h3> 49、《西吉文史》(黄如林主编)</h3><h3> 50、《西吉民俗大观》(与马存贤合作)</h3><h3> 51、《策划关陇》</h3><h3> 52、《静宁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精、简装)</h3><h3> 53、《静宁民俗》(待出版)</h3><h3> 54、《静宁乡土》(待出版)</h3><h3> 55、《六盘山花儿》(待出版)</h3><h3> 56、《庄浪胜景传奇》</h3><h3> 57、《关陇民间剪纸艺术研究》</h3><h3> 58、《关陇时令节日研究》(待出版)</h3><h3> 59、《六盘山地区抟土瓦塑》(待出版)</h3><h3> 60、《关陇民俗摄影集》(待出版)</h3><h3></h3><h3></h3><h3> </h3><h3><br></h3> <h3>《关陇民俗文化散论》封面</h3> <h3>《世事心语》封面</h3> <h3> 2010年《王知三文集》出版前王知三主要成果 </h3><h3> 从1987年至2009年 ,一直致力于地方民间文学、民俗、文史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编著有《静宁民间故事》《静宁民间歌谣》《静宁民间谚语》《葫芦河情思》(1、2辑)《静宁县戏曲志》《静宁县曲艺志》《药王神话》《成纪神话》《成纪神话传说》《燕无集》《燕无集续》《静宁情歌新韵》《静宁当代诗歌选》《静宁民间故事选》《伏羲文化论集》《羲皇颂》《成纪曲子》《阿阳风情》《伏羲文化图志》《文事拾遗》《问俗关陇》《世事心语》《飞鸿集--王知三致国内外民俗文化学人的信札选》《六盘山地区原生态文化---民间采擷》《关陇文化探微》《静宁史话》《红旗漫卷》《关陇庙宇系列》《甘肃民俗》《艺坛岁月》(程士荣著)《西吉民间饮食》,宁夏西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一套5本(《西吉回族民间故事精选》《西吉民歌精选》《西吉春官词》《西吉民间谚语》《西吉民间饮食》),《西吉文史》《宁夏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一套》4本等50多本2千多万字。 </h3><h3> 多年来创办并主编《静宁摄影》《关陇民俗》《成纪文苑》《成纪文学》《成纪之光》《西北民俗研究通讯》等文艺、学术报刊。发表、展演、播映新闻、摄影、论文、民俗、民间文学、广播文艺、电视专题片千余件作品 ,有30多件作品获国家、省、地级奖。多次受到地方政府和学术部门的嘉奖表彰。曾获优秀编辑、优秀新闻工作者、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先进工作者、甘肃省“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首届东方名人成就奖获得者等荣誉称号。参与张光复先生主编的“爱我平凉”大型文化丛书的编撰工作,主编“静宁卷”“成纪卷”两套18本300多万字。1997年5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静宁卷”获甘肃省首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创作的《黄土塬谣》(与人合作)歌词,由平凉电视台摄制成WTV音乐电视片,获全国第三届百家电视台电视音乐节目展评银奖。编导的广播文艺题《葫芦河畔歌悠悠》获第七届“中华大地之光”征文二等奖,组织一等奖。2003年9月在《人民日报》社、《中国新闻出版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文化报》社、《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国武警》杂志社等联合举办的第三次“新世纪之声”《共和国颂歌》征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新世纪优秀人才”“优秀中华文学家”荣誉称号,两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心接见。</h3><h3> 2001年,西北人文环境资源基础数据库课题组聘请为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环境资源基础数据库”专家组成员,2002年,宁夏文化厅聘请担任《六盘山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科研课题、课题组主要成员,撰写科研书稿50万字,拍摄图片2千余副。近年,为关陇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立项论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民间文化的建设等,撰写了50多万字的资料和文章。</h3><h3> 负责甘肃省民俗学会·关陇民俗研究会工作以来,多次策划、组织、举办省内外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受到国内民俗文化界、文艺界的领导和学者、专家的赞誉。事迹编入《中国群众文化人物录》《中国文艺家专集》(4)《中国当代文艺界名人录》《中国文化人物辞典》《中国摄影家全集》《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民间名人录》(上卷)《世界名人》(3)《国魂》《政协委员风采录》(甘肃卷)《中华文学家大典》等书籍。 </h3><h3><br></h3> <h3>《文事拾遗》封面</h3> <h3> 《问俗关陇》封面</h3><h3><br></h3><h3><br></h3> <h3> 《王知三全集》卷类目录</h3><h3> 一、文学卷(诗歌、小说、散文)</h3><h3> 二、理论卷(文学评论、民间文学、民俗学论文、广播电视短论、杂说、关陇文化探微、关陇民俗文化散论、关陇剪纸研究、关陇民俗文化文论)</h3><h3> 三、民间文化卷(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民间谜语、春官词、民歌小调、静宁情歌新韵、六盘山区传统文化开发保护、庄浪胜景传奇、静宁长城故事)</h3><h3> 四、民俗卷(甘肃民俗、平凉民俗、阿阳风情、原州民间信仰、西北人文数据资源、六盘山地区饮食、问俗关陇、多彩甘肃、六盘山区民间文化采撷、静宁民俗、民间静宁)</h3><h3> 五、戏曲舞蹈卷(小戏、成纪曲子戏、秦始皇与朝那湫、小演唱、舞蹈创意)</h3><h3> 六、新闻卷(媒体报道、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新闻专题、文学类专题、新闻特写、消息)</h3><h3> 七、书信卷(海内外学者致王知三书信、王知三致海内外学者专家书信、电子网络信息、交流qq聊天)</h3><h3> 八、地方历史卷(静宁史话、红旗漫卷、静宁戏曲志、曲艺志、广播电视志、县志文化编、续志人物编、文艺选粹、西吉文史、红军长征在静宁境内流传的传说故事)</h3><h3> 九、神话传说卷(成纪神话、六盘山区旅游景点传说、庙宇系列)</h3><h3> 十、文化活动策划案卷(各地各种文化活动策划方案、广告策划)</h3><h3> 十一、日记卷(日记、采访笔记、活动迹略记)</h3><h3> 十二、教育卷(教学心得、寓记、优秀教案、教学改革杂记、杂说)</h3><h3> 十三、摄影艺术卷(报纸、杂志、书籍刊登的摄影作品、重要活动纪事、民俗事象、民间文化活动形式、身影足迹、亲情、友谊)</h3><h3> 十四、附录卷(云鹤斋主年谱、生平事迹、主要获奖荣誉证书、活动足迹、新闻报道、专题采访、个人艺术评介、王知三档案目录)</h3><h3> 十五、丛书编辑目录卷(爱我平凉从书静宁卷、成纪卷、宁夏西吉、原州非遗从书编辑书目、内容梗概、代序言稿)</h3><h3> 全集字数1300万左右。</h3><h3><br></h3> <h3>《王知三文集》各卷扉页</h3> <h3>《王知三文集》定稿扉页</h3> <h3> □编后语</h3><h3> 《王知三文集》终于付梓出版了,我心头积压的一块石头总算放了下来。十年的时间并不暂短,这十年里,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一个失意的过程,煎熬的过程,更是一个艰辛奋斗的过程,一个希望与等待的过程。的确 ,她的问世,我是由希望到 “望眼欲穿”的一丝希望,最后到完全消逝。现在看来,这种“失望”是很值得也是很有价值的。如果没有这十年等待中的积累,没有这十年的煎熬,也就不会有这160万字的成果。</h3><h3> 从新世纪开始,我只有一个念头,把自己四十年中写作的文章分门别类的编辑起来,作为对我个人生命的总结,留给社会、留给我的孩子们。那时候,我就开始收集整理和编辑这些文稿了。由于种种原因,只是把堆积在一起的文章命了书名,即《关陇文化探微》《问俗关陇》《世事心语》《飞鸿集——王知三致国内学人的信札》《文史拾遗》《关陇民俗文化论述》《策划关陇》等。二○○六年,《关陇文化探微》单行本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外,其他各书就一直“束之”于电脑,“高阁”于文件库里。</h3><h3> 近年来,我一直忙于六盘山地区周边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和地方文化丛书的编撰工作。令人安慰的是,《六盘山地区回族口弦》《六盘山地区民间饮食》《六盘山地区回族民俗大观》《六盘山地区民间信仰》《六盘山地区春官词》《六盘山地区原生态文化民间采撷》《六盘山区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开发》《红旗漫卷》《平凉民俗》《甘肃民俗》等几本关于六盘山地区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专业性的著作,限于个人力量和其他原因,我不得不改变方式,或与人合作,或以其他地方的名义,署以他们的名字,都先后付梓出版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自然,就是借助他地、他人的资金力量,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心血,变成印刷物,留给六盘山地区的广大读者。</h3><h3> 这些年,我为宁夏的银川、隆德、西吉、泾源、原州,甘肃的兰州、静宁、庄浪、泾川、平凉、天水,甚至北京、青海、江西等地作文化策划,在别人看来,我挣了不少钱,是他们想象中的“有钱人”。但说实话,我并没有挣上多少钱。自己一直生活在社会的低层,无职无权,身卑人贱,那只不过是展示我的兴趣和爱好的平台,借此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存价值和凸显地域文化价值罢了。这就是我为什么累时、累人、累心,甚至“累骂”,做了大量工作而挣不来钱的主要原因。</h3><h3> 二000年,我离开了工作单位,有了属于自己的大量时间,于是,就萌动了编辑自己的著述的想法。其实,这种想法的产生,给自己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请人录入、请人编辑、请人校对都要花钱。我真正感觉到了钱的重要性。有钱人可以成就一切,没有钱的写书者写下的书却是一堆废纸,这是多么残酷的社会现实啊!为了这些书稿的整理面世,筹措“钱”首先成了当务之急。在无法筹措到印刷费用的时候,只有放弃。后来经过反思,才发现自己很愚蠢,放着金饭碗却又爱讨要吃。自己没有钱,别人总有钱啊,我的资料可以变成“钱”啊。何必把自己宝贵的无形资产积压在电脑里,不去寻找另外一种途径,展现给社会,展现给更多的读者呢?</h3><h3> 有了这个想法,眼前一片豁朗。从那时起,我便改变了想法,不认为这些地方文化资料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它是社会的财富、是民众的资产。不论以谁的名义出版,都是奉献给社会的一种财富。这样,我的好多地方历史文化资料、民俗文化书稿都变成了印刷读物,我的心里有了一种无法名状的安慰感和愉悦感,也有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成就感和荣誉感。</h3><h3> 多年来,许多地方或个人、网络刊发我的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时,无视我的著作权,一用再用。虽说是民间文学作品,但是,这不是收集整理民间口头传说意义上的“民间故事”,它都是我用心创作的新故事。特别是一些地方邀我专门编制的文化策划案,当时,他们限于没有资金去组织实施,几年后,却把我的策划方案略作修改,或者不作任何修改,提供给某些设计单位作为设计参考使用,最后大都变着法子使用或实施了。他们既不署我的名字,也不给我支付一定的报酬,真让我尴尬与无奈。现在,我的文集已经正式出版了,以后凡需要转载我的文章或刊用我的图片,或者采用我的设计方案的单位、网络、个人,请最好事先给我通知一声,引用我的理论观点时必须注明出处。否则,我都将以著作侵权行为视之。</h3><h3> 《文集》的出版,让我深感欣慰。我十分敬仰的师长司尚德老师在生前为《文史拾遗》写了序言,虽然老先生已经作古多年,但他给予我的鼓励和评价,我会永远铭记心中。感谢多年来一直关注我文集出版的同仁们,感谢侯立文先生在百忙中为《文集》写序,给我一个公正、客观的作文评论和为人评价。</h3><h3> 在成书过程中,杜文辉先生在初稿编辑中作了大量的工作,我十分感激。《文集》邀请了忘年交朋友、学生作该书的主要编辑和校对者,分别是:《文事拾遗》 安甲丑、宋洁编;《世事心语》安甲丑、李新立编;《问俗关陇》魏齐富、陈宝全编;《飞鸿集——王知三致国内学人的信札》李世恩、王毅斌编;《策划关陇》王永强、宋洁编。他们还为自己所主编的一书,撰写了发至肺腑的编辑感言,这是对我最高的敬意和安慰。</h3><h3> 《策划关陇》一书中,在撰写《宁夏泾源县王洛宾纪念馆布展详案》时,王洛宾先生的儿子王海成先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此特别致以感谢!</h3><h3> 《文集》的编辑出版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写作资料的积累,或者是大型文化案的策划形成,得到了许多热心朋友的支持,如《关陇民俗文化散论》中的《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调查报告》一篇,其村小学教师周永忠先生为我的调研工作提供了诸多方便,我一直心存感激之情,借此,特意为这位热心地方民间艺术、且并不被乡人理解的好朋友表示诚心的谢意。</h3><h3> 同时,青海的谢承华先生,江西的高文明先生和刘筱蓉女士;宁夏银川邹荣、阎凤亮、吕宏轩先生和王莲喜、黄咏梅女士;西吉县的黄如林、马存贤、杜斌先生和安秀梅女士;泾源县的咸国英、鄢生勇、余青海先生;隆德县的王居杰、孙静平 、郭静先生;原州区康红梅、杨明、王周、王怀凌、朱小平等先生;原河南周口教育学院、现在广州番禺一所高校任教的张翠玲女士;甘肃庄浪县的王兴、孙志勇、岳安明先生;原在天水《财富周刊》任主编、后调任甘肃日报的靳沛林先生;庆阳的路笛和时任庆阳专区副专员的刘宝全先生;泾川县时任县委书记的王建太和张怀群先生;静宁县的齐世明、曹宁子、吕锋、刘桂香、李满强、王新文以及已经调省方志办的张占社等先生,还有甘沟乡马嘴村和曹务乡张屲村广大朴实真诚的村民,为我的田野作业及大型策划案的撰写,或顺利地实施都创造和提供了极好的平台,使我的文化活动策划能力有了一个展现的机会。在此,我特意向以上众多的朋友表示深深地敬意和感谢! </h3><h3> 还要感谢我的表侄柳毅伟和表侄媳闻玉霞,在我文集成书过程,策划出版、封面设计等方面付出的亲情责任之心,我也为我舅父家族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文化艺术后生感到莫大的高兴。</h3><h3> 《文集》里有个别篇章,是我与王莲喜、陈宝全、余青海等人合作的成果,在此一并致谢!</h3><h3> 在这里,我更要感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王世喜先生、兰州中正印刷有限责任公司蒋江南先生,他们都为《文集》的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和高昂费用上的最低惠顾。</h3><h3> 《王知三文集》的出版得到了陕西宝鸡文理学院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建设经费的资助。该中心是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它立足方言学、民俗学、地域文化与文献研究,以关中(西部)——天水(陇东)方言民俗为主要研究内容,属于地方文化应用性开发为特色的研究型学术机构。作为该中心聘请的兼职研究员,我所提出的“关陇民俗文化圈”的理论观点,与中心提出的研究构想极为相近。我与他们一拍即合,合作很是愉快。宝鸡文理学院领导从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大局出发,支持地方文化工作,为研究者探索地域民俗文化积极搭建平台,这种学科研究的大局意识和务实精神让人感动和赞佩。</h3><h3> 因影响终身的文凭遗憾,致使我的文化素养、写作能力、理论水平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文集》在积累、撰写、选稿、编辑、校对诸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错误和缺点,这些纰漏有望在《王知三全集》出版时,得以修改和更正。</h3><h3> 《文集》是时间与心血积淀起来的成果。我知道,它的价值和意义不在现在,也许在我的身后吧,但愿我的朋友永远珍惜和爱护它!这是我编余的一点希望。</h3><h3> 作者</h3><h3> 2010年11月于云鹤斋 </h3> <h3>《王知三全集》特邀编辑人员名单(著作人提名,未经确定)</h3><h3>总编审:彭金山 郭郁烈 侯立文 李满强</h3><h3>总编纂:柳毅伟 李世恩 王毅斌 </h3><h3>副总编:闻玉霞 李新立 张校兑 胡晓莉 </h3><h3> 柳应峰 杜文科</h3><h3> </h3><h3>分卷主编:</h3><h3>文 学 卷:李满强 安甲丑 </h3><h3>理 论 卷:李安乐 张校兑</h3><h3>民间文学:李新立 王永强</h3><h3>民 俗 卷:戚晓萍 武 英</h3><h3>戏曲舞蹈:吕润霞 李东和</h3><h3>新 闻 卷:陈宝全 王响流</h3><h3>书 信 卷:王 颖 王 丹</h3><h3>地方历史:李振宇 马 奔</h3><h3>神话传说:胡晓莉 任隨平</h3><h3>活动策划:杜文辉 雷旺兴</h3><h3>日 记 卷:李新立 马多宁 </h3><h3>教 育 卷:黄忠龙 杨 叶</h3><h3>摄影艺术:杨桂晔 魏齐福</h3><h3>编辑目录:王毅斌 李世恩</h3><h3>附 录 卷:魏齐福 靳艳春</h3><h3>总 编 务:朱凤喜 刘鹏理 </h3><h3> 王 颖 王 丹</h3><h3>资料统筹:朱 亮 刘亦蓉</h3><h3><br></h3> <h3>《王知三文集》修改版</h3> <h3> ▲后记\安甲丑</h3><h3></h3><h3> 今日,知三先生的这部书稿校对排定,我总算舒了口气,一颗悬着的心落到了地上。回想当初,知三先生嘱托我给其编这部书时,我虽一口答应了下来,但心内总是惴惴。这种不安,不是怕于责任,而是怯于能力。王知三先生是静宁文化界的泰斗,又是关陇文化研究的先行者和旗手,其在介绍、宣传、弘扬静宁文化上作出的贡献,和在研究、推广、发展成纪民俗事业上作出的成就,以及在培养、提携、推介静宁文学后生上的努力,是巨大的,也是辉煌的。知三先生的这种博大和精深,难于驾驭、总结、盘定,更难于分析、归类、判定。然而,好在,和知三先生的交往已有好些年程了,其的为人,其的研究,其的成就,虽不能全面了解,但也是多有耳闻,便怀着忐忑的心,接受了先生的重托。</h3><h3> 我和知三先生的交往,是在九七年。不过,在这之前,还当学生时,就已经听说过知三先生和他的成就了。那时,对先生的认识是模糊的,也是不确的,只是知道先生是写文章的,有很多文章发表,编过静宁的民间故事。除此之外,先生的事一无所知。我第一次和知三先生认识时,先生在静宁县广播局工作。当时,我是由一位同事领着去见先生的(这位同事也爱好文学,有很多文章发表,后来走了仕途的路)。当然,那次去只是闲侃而已。但那次,先生给了我很多印象,最主要的印象是觉得先生很和蔼,很忙。之后,和知三先生见面的次数多了,认识也深了,到现在,已是很熟的忘年交了。</h3><h3> 其实,这种很熟的感觉也是不对的。在读了先生的这部书稿编定了这部书稿之后,我越来越感觉到,先生是一部很厚的书,需要认真研读,才能明确其精要,才能真正把握其感情,才能真正懂得其的人格品质和精神内涵,也才能真正理解其的成就。</h3><h3> 从这部书中能够看出,先生走了很长一段坎坷的道路,也经历了很多人生的炎凉。从因出身问题备受教育的学生,到屡经科考之苦的民办老师,到常遇人事尴尬的文化工作者,知三先生每走一步,都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巨大磨难和考验。这种磨难和考验,有时是灾难性的,也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也许,遇到一般人,在这种磨难和考验面前,不是跌倒就是沦落,即便不跌倒沦落,也会变得平庸而无为。但先生没有这样,究其原因,在于意志,在于精神,在于不甘没落,不甘颓丧的一口力争上游的气。</h3><h3> 先生在走过的人生道路上,每走一步,都在自我告诫,都在给自己打气鼓劲。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无论是求学,还是修身养性,先生都在时时刻刻思考着和反省着自己,思考和反省着他人,思考和反省着时代、社会。这种反省和鼓舞,使先生承受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心无旁骛地走了一段坎坷而踏实的路,并走得健康端正。这种健康端正的人生道路和态度,使先生得了一种力量的保证,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人生的辉煌之处。先生的辉煌是走出来的,是自己打造的。这是这部书给我们的第一个启迪。这种积极的态度和毅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疲软的时代,青年应该认真思考和正确对待的。</h3><h3> 先生是勤奋的。这是这部书中另一个让人感慨的品质。先生在艰难困苦中,不论肉体和精神经受多么大的压力,先生笔耕不辍,记下了那个时代的印迹,也记下了自己的心迹。这种勤奋的品质,是一个人最为可贵的。大凡人,大多生来是没有差距的,差距是后天形成的,造成差距的最大因素是不同的努力和勤奋。有很多人没有成功或做出成绩的原因是在困难中或舒适中,由于种种客观的或主观的原因,丧失了毅力和活力,怕继续动手干工作了。先生无论在困难还是在舒适时,都是勤奋的,都是努力的。他时时刻刻记着自己的工作,记着自己的事业,这是他的工作和事业永葆青春的很大因素。他在每段人生道路上都记下了自己的足迹,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认识,就是一种有力的证明。</h3><h3> 文字这东西是最难操作的。说它难,难的不是码字,而是思想,是情绪的表达。现在有很多人码字功夫是上乘的,但码出的东西读起来,倒人胃口,就是因为没有情绪和思想,就是因为没有光的东西和浪花的东西闪现。先生的东西,是有思想的,也是有情绪的。虽然这部书中收录的是先生的日记,并且有些日记只是片言只语,记录的事情不完整,甚或粗糙,但每一段文字中,都有一种情绪和思想在洋溢,都有一种心迹在表露。文章需要情绪,也需要思想。文章就是靠情绪和思想感染人的。没有情绪和思想的文章是没有根基的建筑,读者一接触,一读,就轰然倒塌,成为一堆废弃的砂石。先生的这部书里,有着浓郁的思想情绪,很多情绪常常是喷薄而出,先于笔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在这部书里,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和我们日常接触到的不一样的先生的形象,这个形象比日常的先生更加鲜活。书中的先生,无论是记录读书的事情,还是记录生产劳动,无论是记家事,还是公事,或悲或喜,或怒或哀,或感或慨,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生活就怎么讲,没有一点遮掩,也没有一点虚假,是感染人的。另外,在这部日记体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时代的情绪,时代的思想。知三先生出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人生道路上,经历了新旧社会的交替,经历了新中国建国初的建设,经历了十年文革,经历了改革开放,经历了世纪初的和谐发展,可谓饱经风霜,阅历多多。而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时代有时代的心态,时代也有时代的情绪,时代也有时代的语言,作为作家,作为走过这一段路的人,就是要如实地记录这一段路,把当时社会的真实状态真实面貌真实地告诉读者,把当时社会的真实思想真实观念真实情绪真实地呈现给读者。知三先生做到了这一点,他在这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是时代的心声,记录的是社会发展的足迹,从书中我们可以感知社会在发展、完善、和谐过程中的时代情怀和脉搏。</h3><h3> 正像所有的书一样,知三先生书的内涵是丰富的,需要深入解读的(即便细心解读,有些东西不一定能够真正解构)。相信知三先生的这部书,不同的人读,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重要的是,不管读者个人的理解和感悟怎么样,这些理解和感悟对读者都是重要的,因为书的意义就在于给读者以某种感召和力量,读者读书的意图也在于此。知三的这部书是能给人很多感召和力量的,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h3><h3> 接到知三先生的书稿后,日夜忐忑,总感力不从心。正是由于能力所限,编排这本书时既已惶恐莫名,编定之后,羞惭之心可知。然而,欣慰的是,自有聪明的方家在。真诚恳请各位大方之家,读了这部书后,就书的编排中出现的问题,不吝赐教,以便于纠正于以后。</h3><h3> </h3><h3> 二00八年二月</h3> <h3>四川九寨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