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故乡---李家河

上山下乡丨影像视觉

<h3>一段时光,一生记忆,历历往事,记上心头,时时让我魂牵梦萦。</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情归故里</b></h1> <h3>我的老家,座落在高平市寺庄镇李家河村,村子不算太大。村名,大概和村上最早的李氏住户以及村庄中间有一条小河有关而得此名。村中现居住的有200多户人家,700多口人。 村的西北边山坡上上还有一个仅十几户人家的自然村白家坡,现只有几位老人在村上坚守,不愿意离开,大部分都已搬到李家河居住。整个村落位于寺庄镇西北部,2001年撤乡并镇前,属于高平市釜山乡,釜山乡并入寺庄镇后,归寺庄镇管辖。村庄距镇政府驻地大约9公里路程,距高平市区约20公里。村中间有一条高平到沁水固县的县级公路通过。</h3> <h3>河东、河西,以河为界,形成对峙格局。</h3> <h3>近几年,高平市政府、镇政府十分注重乡村公路建设,对通往沁水的这条多年失修的公路重新进行了翻修,才算缓解了沿路村民以及我村出行难的交通问题。村上目前大约有耕地1000余亩,梨园500多亩。村中有劳动力400余人,除升学、当兵、招工等就业参加工作外,其中有一半人在家从事农业种植和养殖业,还有一部分人出去从事装修、理发、做买卖等行当打工挣钱。多年来,家乡的小村面貌虽然变化不太大,甚至因农村没有厂矿等企业,家庭收入主要靠农产品,村民人均收入不高,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民风、民俗等乡村风情却一向在附近十里八里赫赫有名。</h3> <h3>幽幽绿荫道,醉了回家人。这条路为北固线,从我村中间穿过。</h3> <h3>时光留不住容颜,岁月逝不去家乡情怀。</h3> <h3>图为村粮食加工坊遗址。</h3> <h3>热闹多年的大队供销社,如今已失去了当年的繁华景象。</h3> <h3>小河水缓缓流淌。</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河畔情趣</b></h1> <h3>李家河,可以说是我今生日思夜想的故乡。她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起伏比较大,整个村庄呈东西短、南北长的格局。村中间有一条小河穿过,过去河岸东侧有一行白杨风景树,一到夏天人们都在树下面乘凉、吃饭。如今河岸因重修,当年的杨树已经不见踪影。小时候,记得开春以来,河里的流水就逐渐大了起来,多远处就能听到小河潺潺的流水声。初夏来临,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就会在河中玩耍,拦水、逮鱼、捉蜻蜓;遇到下大雨,村上的大人、小孩都会出来到河边看气势汹涌的涨河,一股从沁水大山上汇聚下来的雨水都顺沟壑涌来,水大且非常壮观。特别是到了盛夏之季,树上知了声声,院落鸡声鼎沸,特别是夜深人静时,在寂静的小河中,不时传来蛤蟆的喊叫声;平素,村妇们用洗脸盆端着家里人穿脏的衣服到河边的大石头上去洗,清澈的小溪,小孩在河中的嬉闹以及村妇搓衣服等景象,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美丽乡村画卷,浓郁的乡村气息至今仍在我脑海里闪现。多少年过去了,河畔的有趣故事一直在发生、重演,这样的的景象 和场景有时还经常在我梦中出现,但这些说来已经是一段久远的生活历史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好的童年生活早已经变成一片粉红色的回忆。</h3> <h3>故乡那条小河,至今仍流淌着不老的岁月。</h3> <h3>生我养我的四间土瓦房,承载着父辈的希望。</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故乡风情</b></h1> <h3>记得村中有一条长长的大街,实际上也是通往沁水的公路,这就是我村的街。我村按位置习惯称呼叫河东、河西、上河、下床,这些叫法就和城市里的什么巷、路、街一样沿用至今。但我总感觉我村的方向不太正。村中的房屋大都分布在河岸两侧和上下依势而建。土房居多,砖房略少;建筑结构也比较乱,富裕的一些家族,布局多为四合院,大都数房屋为三间或四间平房不等,楼房不多。我家住在河东,对面是河西,小河把村东西分开,我家居住的地方叫河东,在中间位置,过去也应该是最热闹的地方。尤其到了早中晚吃饭时间,沿街靠墙处有些防水的条石,就变成了村民集中休闲、用餐的石凳子。人们在一起谈天说地,论古访今,学唱谈戏,说说笑笑,气氛和谐,共享着不算富裕、但非常惬意、快乐的乡村生活。</h3> <h3>图为李家河小学,我接受教育的地方,如今却变得一片荒野。</h3> <h3>图为河西老民居。</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乡村纪事</b></h1> <h3>整个山村,三面环山,灌木植被比较发育,整个村落被绿树包围,环境优雅,气候分明。一年四季这里空气清新,小溪潺潺,风景秀丽迷人。我家住在河东中间,是三间东西土房,后边因我家子女们多,住不开,父辈又在房子的右侧接了一小间,用来做饭,形成了四间。我家和邻居原来并排东房,后来,邻居对自己的房屋进行了改建,构成了现在的有三座房子构成的一小院。紧挨河岸,位置很好。我村按家族分布来讲,河东姓氏较多,河西主要以李氏为主,上河以杨氏为主,下床以王氏等为主。我的家族为赵氏,听父辈讲,祖辈是从高平秋枝逃荒过来落户于此,后来就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生息,安居乐业。</h3> <h3>图为后沟老民居。</h3> <h3>日月轮回,岁月沧桑。到如今,村中的一部分农民富了,修起了新瓦房,新房子大都建在村的两头。久而久之,村上出现了“中间老土房、两头新瓦房”的新景象。且多户未住的土房子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倒塌严重,令人担忧。还有些困难家庭,更让人忧心匆匆,没有修上新房,多年的老房子也已经出现了裂纹、漏雨等迹象。近年来,听村上人讲,如今农村政策好,政府给予修房的农户进行建房补贴,鼓励或帮助困难农户走出困境,建设新家园。听后,我的心情才高兴了许多。</h3> <h3>当年曾和我父亲搭当多年的老队长,虽年事已高,但以前那种”干革命、促生产“ 热伙朝天的干劲精神,无不彰显出老辈人的崇高为人品格,往事历历在目,至今仍还在我脑海里一一闪现。</h3> <h3>逝去的日子总是让人留恋往返。我村的河东和河西,就因一条小河,以前没有桥,而搁置两边。为走近路,一些人就踩着河中的几块石头过河,如此艰难,但两边的交往并没有因无桥而隔断交往。后来,大队在河东和河西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才方便了河东和河西人们的交往。</h3> <h3>以前严肃、活泼、团结、紧张“的蓝球场校区,如今已变得物事人非,杂草丛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往事记忆</b></h1> <h3>以前农村困难,人们需求的物质不丰富,能勉强糊口就行。记得我们村买东西就在大队的供销社,供销社过去就是一座庙,一个人管事,中间为门面,靠左有一间房用来做饭、休息。每天光顾这里的人不少,有买东西的,也有来闲聊的,比较热闹。过去主要是计划经济,一些商品都需要凭证购买,如布票、粮票等以及好一点的香烟,都得找人批条。供销社对面的房为粮食加工坊,白面、粗粮等都要到这加工。人多的时候还要早早过来排队等候,耳房为村医疗所,全村人在这里买药、打针,记得我姐就在这上班,我经常过来吃山楂丸,甜甜的,有味道。在后来,我姐也出外上学,这里来的就逐渐少了。</h3> <h3>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如今的日子也好过了,各方面的条件都好了起来。视野宽阔了,不在单纯依靠种田为生,据了解,村上,现在居住的人也越来越少,有些家庭,孩子们也有了出息,在外地工作,还有些在城里、乡镇打工,做买卖,混的不错,经济上也富裕了起来,在市区买上了房,还听说有些老人也跟随子女去了县城,看孙子、送孙子们上学;还有些家庭,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也到了城里租房子,让子女在城里上学。一到逢年过节,村里的人便多了起来,节日过后,陆陆续续都走了。</h3> <h3>平时,村子很静,年轻人的身影更少,老人居多。我在家乡呆了多年,从上小学到中学,基本都在村上,外村的学生有些也在我村就读。村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风土人情,庭院校舍、家户状况都不同程度的有些了解和耳闻。对村中的人文印象颇深,尤其对房不邻近的老人们的记忆更有感触,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有印象的老人基本上都已经离开了人世,逐步从我的视野中消失。同时,由于我到了外边去上学,回家的时间和呆在家乡的时间就逐渐少了起来,直到上班参加工作后,回家的时间更少,加之我父亲离开人世后,我母亲在我上初中时,因得病早早就离开了我们子女。这样一来,我回家的次数少了,我儿时的朋友和上中学的同学互相照面的机会就更少了,孩提的笑声、戏闹和相聚的情景,在我看来,已经是一种奢望和不能忘却的美丽乡村记忆。</h3> <h3>图为上河民居。</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乡村文化</b></h1> <h3>记得我村从老早就有戏班子,村里的好多人都会唱戏,登过台,打过靶子。对唱戏来说,年龄大的人都有研究。文化大革命后,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恢复了戏剧团,起名为高平市上党梆子山河剧团,重新自办了道具和服装。我记得仅戏箱就有40多个,参加戏剧团的人有百把号人。排练了好多场戏,并邀请了专家对戏剧进行了验收。一到正月天,就出村唱戏,在附近村庄中小有名气。其中,我父辈就在戏剧团的乐队上,掌鼔板、敲大锣,我家的两个姐和大哥都在戏剧团,非常热闹。每年的七月初十是我村的庙会,前些年,农村困难,物质匮乏,庙会显得异常人多、红火,近些年来,赶集不在像以前那样的场面,大多人是聚在一起,喝喝酒等,农村文化单一,人们见识短。随着生活的富裕,电视的普及,农村人的日子过得也很惬意、舒服。前几年,晋城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到了我村,免费为老百姓提供文化大餐,还上了央视一台新闻联播。高平李家河,从此也算是有了点“名气”。</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美好愿景</b></h1> <h3>这里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多少年来,虽家乡不太富裕,甚至还没有脱贫。但老家人,朴实、善良、勤劳、勇敢。他们用自已的双手在改变着落后的面貌。特别是老家的梨树,经过家乡人精心管理,以杨国庆果农为领头人的”满市香“大黄梨品牌在高平赫赫有名。这些梨树虽到了年底挣不上多少钱,但也成了他们唯一的期盼和梦想。多少次,我回望着故乡,看到一张张熟悉的容颜都已变老,我思乡的情素就越急切。故乡是美丽的,家乡人是勤劳勇敢的。我相信,家乡人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一定会过上幸福的新生活。</h3> <h3>时过境迁,富裕起来的老家人,逐步在走上一条幸福的康庄大道。勤劳、朴实的李家河人,在这个祖祖辈辈生息的土地上,家乡人正用双手和智慧建设和描绘着自己美丽的幸福家园。</h3> <h3><b>作 者<font color="#ff8a00">|赵国忠</font></b> 网名上山下乡,山西高平人。晋城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多家网络媒体特约摄影师, 业余摄影人。一直在 用爱心和相机去关注和定格社会、生活中的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阅读</font><font color="#010101">是一种品位 </font><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ff8a00"> 分享</font><font color="#010101">是一种幸福</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