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心情再出发---研修8组1月13日学习分享

空谷幽兰

<h3>  十天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下一切,<span style="line-height: 1.5;">带着不多的行李,带着太多的期许,踏上了追寻教育本真之路。这条路之遥远,千里迢迢;这条路之艰难,风雪交加,压力重重。</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 十天中,他们心无旁骛,一心学习。且行且思,且思且行。视野开阔了,观念受到了冲击,感受到了中国最前沿的教育信息</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 十天后,他们的学习时间正在倒计时,但他们却做好了"重拾心情再出发"的准备。</span></h3> <h3>上车,出发。我们的组长在认真查看,不能让一个队员掉队哦!</h3> <h3>华东师范大学---心中满怀对你的向往来到上海。今天,此时此刻,才揭开你的面纱,见到你美丽的真容。一丝激动,一丝情怀在心中涌动,忍不住要与你拥抱。</h3> <h3>走近她,我想用几个词来形容:优雅、大气、厚重,处处彰显着文化。</h3> <h3>我尤其喜欢这一排排高大挺拔的云杉树,他们挺着腰脊直冲云天,就像是华师大的象征----中国的脊梁,承载着中国发展的使命。</h3> <h3>感受着文化,聆听着报告,冲击着思想,捕捉着希望。</h3> <h3>学习旅程即将结束,常老师组织我们进行交流。限时2分钟,关键词不能重复。主题:反思与行动-----我的2018。</h3> <h3>我交流的关键词----云杉</h3> <h3>心里紧张着,脑中搜索着,台上享受着。有水果,有笑声、有歌声。</h3> <h3>白板上满满的关键字,是我们的收获。</h3><h3>常老师推心置腹的话语让我们对教育更充满了期待。</h3> <h3>沁园中学郭巍</h3><h3>今天上午,我们听了宁本涛教授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与课堂教学变革》,宁教授88年中师毕业,有一个中师生一步步学习,最后是博士后学历,到现在的教授博士后学历,他的一步步体现了拼搏、不服输的精神。</h3><h3>我感触较深的是宁教授说的教学旨在让学习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生,在课堂上要追求三生。</h3><h3>笑声,指的是要有趣,要能够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堂。</h3><h3>赞美声,在课堂上,应该是学生为主题,学生自己的战场,教师不要和学生争风头,要赞美学生,正向引导学生;惊讶声,教师要有两把刷子,不仅仅有笑声,赞美声,更要有东西,让学生佩服老师,敬仰教师。</h3><h3>除了三声,还要有五实、六度,等等,要素质教育,但并不是不要成绩,要通过考试为手段提高学生,如何教学都是育人,是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h3> <h3>玉泉李晓艳</h3><h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h3><h3>&nbsp; &nbsp; &nbsp; &nbsp;现在的时代是个改革的时代,而教育也在不断的发生变革。无论历经什么样的变革,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改革的年代里,要不忘初心。</h3><h3><br /></h3><h3>&nbsp; &nbsp; &nbsp; &nbsp; 改革的重点是在课堂,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愉悦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怎样让课堂有效高效?这一直是我们着力研究的问题。今天听了宁教授的讲座,知道有效课堂要有"三声&quot;。一、课堂教学中有效声,平时我们自己教学过于严肃,学生过于拘谨,课堂缺少自然和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中要有幽默感,风趣和幽默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每一节课,老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会更主动,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二、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quot;。马克吐温说过,制片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同样对学生而言,一句由衷的赞美,可以让他高兴一节课、一天,甚至可以改变他的人生,使他从此积极向上,曾有一位男孩,成绩还可以,但就是在课堂上不敢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一节化学课上点名让他回答,他说出的解题,思路清晰,而且方法简单,当时我不由得对他竖起大拇指,并指出他的优点所在,从此化学课堂上,他常常举举手回答。还有一位女同学,其他学科非常差,站在唯一对化学感兴趣,考试之后,老师都不敢相信,这住女生的转变,我的感觉可能就是自己无意的赞美,触动了他,唤醒了他内心沉睡的自我意识。因此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课堂多一些"赞美之声&quot;。三、课堂教学要有惊讶什么一点全在于教师能否挖掘教学内容,巧妙设置教学情景,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阅读、学习来武装自己。</h3> <h3>教师进修学校 琚东娥</h3><h3>今天上午学习了华东师范大学宁本涛教授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h3><h3>宁教授本身的成长经历非常励志,他从中师毕业生,一步一步走到了博士生导师的位置,这其中没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是很难完成的。</h3><h3>今天是信息化的社会,在信息化社会中,课堂教学面临怎样的变革?教育的本质究竟是培养才还是培养人?宁教授都做了非常深刻的解读。在信息化社会,我们应该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来实现教学的改革,把翻转课堂的技术优势,以传统教学的教学组织与控制策略优势结合起来。</h3><h3>那么什么是有效课堂?宁教授认为有效的课堂应该有三声:笑声,师生心心相映;赞美声,教师及时的鼓励学生,激励学生;第三惊讶声,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有惊讶之处,要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h3><h3>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指师生应该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化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追求。</h3><h3>下午杨光富博士给我们做了教师如何预防与处理校园突发安全事故。在他的讲座中,以大量的案例解读了校园安全突发事故的处理策略。我们教师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淡薄,不能敏锐的感觉到校园安全的危机存在,并学会理智的、科学的处理校园安全事故,减少安全责任,我们在这方面真的还需要学习。</h3> <h3>天坛张瑞枝</h3><h3> 宁本涛教授今天讲了《学校信息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其中有效的课堂这个环节对我触动较大,使我心里对有效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深刻体会到了要上好一堂高效的课,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h3><h3> 第一,课堂教学要有&quot;三声&quot;。使学生舒缓紧张情绪的笑声;激励学生的赞美声;为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在教学中令学生&quot;惊讶&quot;的惊讶声。这样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并为学生提供和创没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h3><h3> 第二,课党教学要做到&quot;五实&quot;。一是扎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并产生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二是充实,全班学生中大量能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中。三是丰实,师生之间有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并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四是平实,师生在课堂这个公共空间,能相互讨论,思维的碰撞,生成许多新的东西。五是真实,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h3><h3> 第三,课堂教学要体现六个度。即学生的参与度、心理的调适度、思维的有效度、情感的内化度、语言的鲜活度、能力的形成度。这就要求我们上课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我们要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适时提出问题,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要少提&quot;是什么&quot;的问题,要多提&quot;为什么&quot;的问题,通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智的积淀和学习方法的运用。</h3><h3> 因此,饱满的激情,亲切的语言,出神入化的演示,恰到好处的点拨,收放得体的课堂调控,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的课堂。</h3> <h3>天坛路小学赵方方</h3><h3> 今天听了宁本涛教授做的报告学校信息化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宁教授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一场精彩的励志报告,中师毕业生走到今天,成为博士生导师,这是他一直不断学习,不断努力的结果。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不是只有科班出身的人才能是博士、博导,而是只要你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甘于平庸,就一定会成长。正如宁教授所说的:人生就是在不断学习,不断选择的路上行走。</h3><h3> 他从&quot;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quot;事件,&quot;老师阻挡高铁&quot;两件案例,让我们反思:教育究竟是培养才还是培养人?答案肯定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那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呢?能有效促进教师的发展;能有效改变学习方式,能有效促进教师发展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如何观察和评价有效课堂?他从&quot;三声&quot;&quot;五实&quot;&quot;六度&quot;三方面给我们做了深入地分析,让我们更加明白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应该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哪些方面。对比我们的课堂,我们从未考虑过她是否有效,或者也是仅仅涉及了一点点,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都有了方向,有了指导,首先要做的就是勇于自我革命,更新传统观念,其次要通过行动研究来提升自身素质,最后一定要坚守教育信念和教育情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h3> <h3>济源沁园中学赵志伟 &nbsp;</h3><h3> 今天宁本涛教授的报告对我在课堂高效性提高方面很有帮助,我平时的思考与今天宁教授讲的内容有了思维共鸣,但上升到理论方面时感觉自己总结的不够。 &nbsp;</h3><h3> 首先,课堂教学要有三声:笑声,赞美声,惊讶声。我的课堂中,有笑声有赞美声,独缺惊讶声,所谓惊讶,就是在课堂中能够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每一教学内容能不能令学生"惊讶"。这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景。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这要看我们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要引发学生的惊讶声。有惊讶声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很高。 其次,课堂要有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在这五实中,我比较注重真实!即真实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真实的看待课堂中学生的每一个反馈,真实的安排设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每一个展示。真实是一种责任,真实是一种情怀,真实也是一种能力! &nbsp;</h3><h3> 有效课堂的教学,只有把握住课堂的几个关键点,真实的对待每一个细节,让课堂变成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开发的平台!</h3> <h3>沁园刘威:今天我们参观了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简称&quot;华东师大&quot;,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位列&quot;211工程&quot;、&quot;985工程&quot;,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可以说是有志于从事教育的人们心向往之的最高学府。</h3><h3><br /></h3><h3>上午在报告厅听了宁本涛教授的讲座《学校信息化建设与课堂教学变革》。在信息化的今天,一切公开化,没有什么隐私可言,一但事情发生,很快就会广泛传播,引起舆论的波澜,如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女教师阻拦高铁事件、北大博导被开除等。世界诱惑太多,就看你能否把持住。</h3><h3><br /></h3><h3>故学习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不只是培养才。</h3><h3><br /></h3><h3>上海文化是海派文化,它是开放的,多元的文化,教育上的体现亦如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先在这里引入并迅速兴起,电子书包班遍地开花。但像其他教学模式一样,这种模式也并非无所不能的神话。课堂教学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应该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教学的本质旨在让学习在每位学生身上有效发生。教学的过程是让学生不断悟的过程,在这种认识下,才能讲有效课堂教学。宁教授认为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quot;三维目标&quot;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地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h3><h3><br /></h3><h3>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有笑声、赞美声、惊讶声,要做到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体现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心理的调适度、思维的有效度、情感的内化度、语言的鲜活度、能力的形成度。课堂教学中信息化只是手段,更重要的还是老师的思想。</h3><h3><br /></h3><h3>宁教授讲得投入,调理清晰,娓娓道来,每一点都能开阔视野,引发思考,让老师们收获颇丰。</h3> <h3>天坛李恒峰</h3><h3>今天为我们作报告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宁本涛。从他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报告中,我感到了&quot;信息化时代&quot;信息传播之快,影响力之大。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如网络授课,电子书包的运用等。但无论是微课也好,翻转课堂也罢,它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生活,而这一素养如何培养?归根结底要回到课堂。</h3><h3>而王教授提到的高效课堂,是建立在彻底&quot;以学生为中心&quot;,&quot;以人为本&quot;的教学方式,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尽管每位教师采用的教育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一个教育目的,即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成长尊基。我觉得高效课堂之&quot;高效&quot;不应只是分数和升学率的最终提高,而应落实于每一天,每一堂课的有效,高效上,就是四十分钟前后学生应该有变化。如果不能抓住每一堂课,课堂教学徒有其形,又谈何高效?报告中宁教授的课堂教学&quot;三声&quot;,&quot;五实&quot;,&quot;五度&quot;给我很大启发。课堂有笑声说明氛围的轻松,学生心情愉悦,自然乐学,想学。如果课堂缺少赞美声,将会变得无声,因为人人都怕发言挨批,谁都不愿说,课堂自然成了死水一潭,学生自然觉得老师无趣,学习无味,又何谈高效呢?这一点我深有感受。赞美在小学课堂百分之百奏效,如果表扬一个小朋友发言积极,会带动全班小朋友齐刷刷举手,争先恐后抢着说,这就是赞美的直观效应。实实在在地赞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激情,竖立了信心,增强了心智。因此实实在在上好每一堂课,踏踏实实备好每一堂课,高效课堂才会卓有成效。</h3> <h3>&nbsp;天坛路小学 李静&nbsp; &nbsp; </h3><h3>今天早上听了宁本涛教授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报告,感受很深。同是师范毕业,宁教授用十年的时间,一步步的走上了中专、本科、研究生,博士,博导。他用他的行动来证明,不断的选择,就能不断的进步。很多时候,现在的我们都非常功利,结果导致得不偿失。正如宁教授所说的,功夫下到了,就自然能得到回报。在教学中我们教育的本质其实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么这些人就必须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有责任担当,能实践创新。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让他们自知自立,自信自强,每一个人都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正气。有的时候我也想发展,但是呢,一直都没有找到一种很好的方式,今天听了宁教授的话,我发现我们要善于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寻找一个团队,这样就能把一个人的力量转变成一群人的力量,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成长。翻转课堂几年前我也从山东听说过,今天又听宁教授再次解读了上海的翻转课堂,我觉得翻转课堂,就要让孩子们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增加学习中的互动,提高学习的效果,这种理念是先进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毕竟因为环境的有限,不太适合,那我们就更需要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也能够学习思考合作。让我们的每一节课也是有笑声,有赞美声,有惊讶声等等。</h3><h3> 下午听了杨光富教授带来的《教师如何预防与处理校园突发安全事故》,通过教授的讲解,我发现学校居然会容易出现那么多的事故,那么也就是说我们教师的安全意识太薄弱,总认为孩子只要上课,不打架就是安全,所以我们要提前对孩子进行预防。</h3><h3> 人生有三件幸事,出生遇到一位好父母,上学遇到一位好老师,生活遇到一位好爱人,希望自己是孩子们生活中遇到的那位好老师。</h3> <h3>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h3><h3>玉泉刘新平</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听了华师大宁本涛教授的报告,让我不得不重新反思我的课堂教学,我的课堂教学的&quot;初心&quot;是什么?通过我的课堂教学,学生是不是真正为了发展。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而我们每天面对不一样的一群孩子,在不同的时间教授不一样的知识,这其实都是再创新性的工作。就像宁教授所说的让自己的课堂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同时课堂上要关注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是否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否进行有效的思维,课堂语言是否鲜活,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信息时代的课堂教学我又能怎样合理利用这个工具真正为我的课堂教学服务,使课堂更高效,更优质。利用信息工具不能滥用,什么都用,不能过犹不及,我认为合适的场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空间对合适的学生使用,使信息技术服务课堂效率最大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和我们的家长沟通,相当于培训了我们的家长,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更好的为我们的家长服务,也为我们的社会服务,最终提升我们整个社会的素质,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始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