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馨怡《雪花的快乐》徐志摩

馨怡

<p><b>《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b></p><p><br></p><p><b>假如我是一朵雪花,</b></p><p><b>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b></p><p><b>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b></p><p><b>飞飏,飞飏,飞飏</b></p><p><b>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b></p><p><b> </b></p><p><b>不去那冷寞的幽谷,</b></p><p><b>不去那凄清的山麓,</b></p><p><b>也不上荒街去惆怅</b></p><p><b>飞飏,飞飏,飞飏</b></p><p><b>你看,我有我的方向!</b></p><p><b> </b></p><p><b>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b></p><p><b>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b></p><p><b>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b></p><p><b>飞飏,飞飏,飞飏</b></p><p><b>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b></p><p><b> </b></p><p><b>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b></p><p><b>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b></p><p><b>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b></p><p><b>消融,消融,消融</b></p><p><b>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b></p> <h3><b>诵读:馨怡</b></h3> <h3><b>作者:徐志摩</b></h3> <h3><b>作者简介</b></h3><h3><b> </b></h3><h3><b>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是徐志摩诗风的代表作。</b></h3> <h3><b>《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飏,飞飏,飞飏"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b></h3><h3><b>《雪花的快乐》的韵律比较和谐,富于音乐美,如诗人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三个"飞扬"就不乏轻快的韵律。其次,《雪花的快乐》也富于绘画美,不仅那"清幽的住处"、恬静的"花园"等构建出了一幅幽雅秀丽的画面,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亦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在用词上,《雪花的快乐》也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如最后三节中的"她"可以象征诗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追求。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他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