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首先应该表彰著谱者的努力精神,建公德办公事,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来搜集、整理,编成一本族谱,是难能可贵的。<br></h3><h3><br></h3><h3>然而,我读后总觉得有部分内容值得商榷。对于黎忠房分支的源流,我不甚了解,所以不在我议论的范围。至于《黎忠房族谱·前言》(以下称《前言》),叙述对远祖经历和有关史料的认识等方面。我提出以下意见,供探讨。</h3><h3><br></h3><h3>《前言》中,著谱者对太始祖,始祖是谁?曾任何职?定居何处?葬于何地等问题都搞错了,做成最大的谬误。</h3><h3><br></h3><h3>太始祖黎鹏,宋孝宗隆兴二年甲申岁举贤良科出身,承旨历任翰林院学正,后因谏章被谪任广州府学正。配李氏生六子,入籍新会。在新会去世,先葬怀仁都沙头里飞鹅岭,后迁葬中乐都凤凰心山,与李氏同穴。</h3><h3><br></h3><h3>始祖黎宪臣,乃鹏公第三子。宋高宗绍兴二年壬子科进士。陞授中宪大夫,先任南京刺史,继任雷州太守,后任惠州知府。携眷调任惠州后,未回江西原籍,择处惠州金带街后又迁往博罗县白沙乡。寿终葬于博罗万安埔(土名)望天螺。因国家征地,于公元一九九三年秋重迁博罗黎村后龙山上,其山形称笑天龙。请亲临黎村朝谒祖陵,便知一二。所以,我觉得把两者混淆,未免有数典忘祖之嫌。</h3><h3><br></h3><h3>国家的历史是民族的发展史。作为族谱,也是一个姓氏的发展史。因而编写族谱的宗旨,行文应该侧重史实,用事实来说话,不能随便用虚构的语言来表述。例如,鹏公是朝廷的命官,这是事实。他任当朝翰林学正。(翰林院是朝廷里其中一个署。翰林是官名,是唐、宋朝时代翰林院署内的官员。学正也是官名,职掌学规、考教、训导的。即现在教育部门的官员)。后来,因谏章被谪为广州府学正(即现在省级管理教育的官员)。</h3><h3><br></h3><h3>所以,我认为在《前言》中,描述鹏公"是一位……在京城做大官之红人"云云。然而,鹏公只是一位学正,后来又被谪广州,怎算得上京城大官,朝中红人呢?这样写文过其实,会被识世故,悉族谱的人见笑啊!</h3><h3><br></h3><h3>当然,我得声明,我这样写并非贬低祖先的功业。鹏公能当上朝廷命官,我崇拜得五体投地。只不过觉得《前言》写得不务实而已。</h3><h3><br></h3><h3>编写族谱重调查,更重于判断出结论。把得来的资料动脑消化,谨慎立意,不可以想当然,以讹传讹。对过去的史料,不可以轻信道听途说,要侧重文字推敲。桥头立居以来三十多代子孙,时间跨越近九百年了。加之一般农村老叟,文化底蕴较浅,不是自身经历的事,听凭传说,缺乏历史唯物观,是不可取的。作为著谱者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不能凭空推断。</h3><h3><br></h3><h3>《前言》中,提及桥头"黎氏宗祠"遗留下来的春联,著谱者对春联的内容,文字作出的解说,有谬悖之处。我有不同见解。</h3><h3><br></h3><h3>首先是横披,《前言》中说的横联:"黎敦睦堂",在我的记忆中,旧时代是写"百子千孙"的。"敦睦堂"是这座祠堂的堂名,红底金字横匾悬挂在第二进正上方(整座祠堂分三进,入门是头进,中座是二进,后座摆设祖先灵位的是第三进)。祠堂大门的门楣上方悬挂着白底墨字的横匾,书写着"黎氏宗祠"四个大字。并没有"黎敦睦堂"这样的横联。为什么著谱者会写成如此的横联呢?我估计,因为1981年冬月,祠堂重建告竣,重光之日经我执笔书写的落成庆联。当时文化大革命的遗风尚存,我不敢按"百子千孙"来写,于是随意书写了"敦睦堂生辉"五个字。</h3><h3><br></h3><h3>第二,关于大门的春联,我用下面的论述来矫正其谬误。</h3><h3><br></h3><h3>原春联:五马扬徽,春光绍美;</h3><h3> 白沙分派,世泽长流。</h3><h3>《前言》里书写的春联:</h3><h3> 白沙分派,世泽长流;</h3><h3> 五马扬徵(征),春光绍美。</h3><h3>这座祠堂原本是伯昌祖家庙,由于整个村庄都没有一座代表全姓氏的祠堂,为议事、接待宾客所代用,于是挂上了"黎氏宗祠"的牌匾,成了全村办事所在地。从此,张贴着上述这副春联。</h3><h3><br></h3><h3>除春联外,大门前方两旁还吊着两个大灯笼,每个灯笼一面写着"惠州府正堂",另一面写着个"黎"字。因为宪臣公最后一任是惠州知府,而且我们桥头始祖(三世祖)袭公是在此任内翁氏所生。所以标榜这个官衔。</h3><h3><br></h3><h3>从写作的构思说来,祠堂春联首先缅怀祖先的功德,再期冀子孙继往开来,兴旺发达。因而,"五马扬徽,春光绍美"是上联才对。我童年时候,在这里念书,看见这比联语,每年都贴在入门的右边。按照旧时代的习惯和现在中国楹联学会的规则,都要求这样贴。书、报的排版亦规定横排由左到右,竖排由右到左。当今社会有些人,因为书籍大多数是横排,以为横、竖排的读法都一样。所以把"白沙分派……"说成是上联了。</h3><h3><br></h3><h3>从内容说来,我们桥头黎氏,是宪臣公之子黎袭(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61年)由博罗县白沙乡分来桥头定居的。前面构思方面已经说过,从"五马扬徽"到"白沙分派"的条理是顺理成章,合情合理的。先表述祖先,后表述子孙。如果按《前言》写的,五马暗指五子,那么就没有彰显到祖先的功业了。这样立意是站不住脚的。</h3><h3><br></h3><h3>其次,从楹联写作知识说来,除倒装联外,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这是最基本的知识。因此"春光绍美"的"美"字属"仄"声,应该是上联,"世泽长流"的"流"字是"平"声,则是下联了。</h3><h3><br></h3><h3>为了进一步理解春联的本意,针对《前言》对这副春联某些词语的解释,进一步提出我的见解。</h3><h3><br></h3><h3>让我先把《前言》中两段话择录出来,然后逐个分析,总体论述。这才有完整的概念,深入的理解。</h3><h3><br></h3><h3>《前言》其中一段写道:"白沙分派指其五子所居之地虽成五大族派,但都是白沙村分支出去的,他们的子孙源远流长"。</h3><h3><br></h3><h3>《前言》中另一段写道:"五马就是指鹏公之五子,其五子像五匹骏马,各自踏上自己的征途扬鞭飞驰。他们的前景如旭日之春光无限美好。意指黎氏的五大家族,繁荣富强……"云云。</h3><h3><br></h3><h3>我认为"白沙分派"本意指我们桥头黎氏由白沙分来,是宪臣祖的一个分支。这座祠堂既不是宪臣公大宗祠,更不是鹏公的大宗祠,而是代表桥头黎氏的宗祠,所以这副春联的立意不可以太广,更不会涉及别的支派。</h3><h3><br></h3><h3>"世泽长流"的"世泽",意思是祖先的恩惠。主要指权势、财产、地位等(《辞海》第一册0080页)。所以"世泽长流"就是期望子孙后代,继承祖先的遗志遗产和功业,永远兴旺发达之意。</h3><h3><br></h3><h3>"五马"(《辞海》第一册0135页)的解释是"太守"的代称。宋朝按汉官仪一乘四马,太守出行增一马(这是当时太守级待遇)。很明确,在这副春联里指代为"太守"。上述说过,宪臣公曾任南京剌史,雷州太守,惠州知府。而这三个职位,都是同一级别,只不过不同时期,称谓也有不同而已。所以我说"五马"并非《前言》里说的"鹏公五子"。而且宪臣公之子说成鹏公之子,不是张冠李戴太大意了吗?如此解释亦牵强附会。其一,按封建礼教,生死都在位,于是"五子"之说与世俗不符。其二,往事近千年,加之乡间族人的历史知识肤浅,而且有个"五"字巧合,人云亦云而传说下来罢了。</h3><h3><br></h3><h3>总而言之,"五马"是"太守"的代称,是宪臣公的官階。"五马"绝对不能解释为"五子"。更不可以说成"鹏公"之"五子"。</h3><h3><br></h3><h3>再说,《前言》里写"五马扬徵(征)"。究竟是"扬征"还是"扬徽"呢?我敢肯定是"扬徽"。从语言的角度说来,工具书里找不着"扬征"这个词。在否定了"五马"是"五子"的前提下,"扬征"是无意义的。"扬徽"是一个词。请看《辞海》第二册1092-1093页。</h3><h3><br></h3><h3>1、 "徽":美、善。标志、符号。(指旗帜上的标志或当今的图案,例如"国徽"等笔者语)。</h3><h3>2、 组成词"徽识":註解为"古代军士所佩戴的符号。""识"通"誌"(通假字笔者註)。左传昭二年,"杨(扬)徽者,公徒也。"註:"徽"识也。"疏"则"徽识"制如旗帜,书其所任之官与姓名于上……。</h3><h3>3、 上面"杨(扬)"表示今古字(笔者註)。</h3><h3>如此,归纳起来说,宪臣公出行配五匹马,旗帜上写着他的官衔和一个大的黎字。就是"五马扬徽"的意思了。</h3><h3>4、 我记得童年,在祠堂里念小学时,祠堂大门的春联都是写"扬徽"的。</h3><h3><br></h3><h3>归根结底,"五马扬徽"是昭著祖先威风显赫的发迹史。故此我肯定是"扬徽"二字。"春光绍美","绍"是承继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子孙后代要发扬光大,前程必定无限美好。</h3><h3><br></h3><h3>最后,我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对前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提出我的见解,阐明我的观点,让后人有正确的理解。别无他意。</h3><h3> </h3><h3>本文之外,我想探讨两个问题,便于后人对先祖行踪的了解。</h3><h3><br></h3><h3>首先,鹏公任广州府学正(雪:教育厅厅长)。为什么不在广州安居而前往新会定居,度过他的晚年呢?从中国的历史看来,南宋时期,金兵入关,兵荒马乱,社会不稳,城市生活动荡。恰好当时为逃避战乱,北方人民都往广东迁徙,掀起了南迁的第二大潮。起初长途跋涉,奔波劳顿,暂驻粤北珠玑巷,后来逐迁珠三角。</h3><h3><br></h3><h3>并且,封建社会农业是经济主体。当鹏公卸任前后,南迁珠三角的风潮迅猛,岭北人民,江西的同乡等都来到珠三角一带定居,希望开拓得土地,过上自然经济的安稳生活。在这种思潮的指导下,鹏公决定到新会定居,亲近乡里。</h3><h3><br></h3><h3>其次,宪臣公又为什么把原配夫人李氏以及两个大儿子安置在新会呢?当鹏公已在新会居住下来,宪臣公正好由雷州调任惠州。赴任时路途遥远,家眷一时未曾安顿。采取雷州新会惠州的路线履职。于是暂时把他们留在父亲(鹏公)身边。然后从会城走水路,经珠江转东江到惠州上任。途中路经博罗石湾,泊船歇息,觅悉到当地贤淑女子翁氏结为伉俪。就这样,原配李氏以及两个儿子(庠、序)留居新会,后来亚序迁往开平。自此,宪臣公任内住惠州金带街,解甲后定居博罗白沙乡。翁氏生四子,宪(雪:宪应为献)臣公共有六子,我们龚(雪:龚应为襲公),翁氏所生,从白沙迁来桥头。(雪:龔公迁从化县)。</h3> <h3>雪:史述的东西,还需要认真考证,因桥头族谱有多本,每本的阐述,前人也有不同的叙述,那个为正版,仍需要究证。<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文章有点修改,拍族普部分为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