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经过几天的Newquay 海边休闲游,再次冒着大雨前往下一站------伦敦。</h3> <h3>因为跟儿子同学约好在牛津见面,因此将这次英伦行伦敦游的第一站定在了牛津。</h3><h3>因为牛津大学才有了牛津,进入牛津,那种由于历史的沉淀厚重感油然而生,仿佛空气中都透露着浓厚的学术气息。牛津大学实际上是由很多个散布在各个角落的学院组成,没有围墙和校门,深黄色墙面泛着岁月的斑驳,因为到的晚了,很多地方已经关门,只能是走马观花的逛逛。很多攻略对于牛津介绍的比较多的是哈利波特取景地,因为不是哈利波特迷,所以也没觉得什么遗憾。走在牛津的大街小巷,感受着世界上最牛学府的氛围,足矣。</h3> <h3>这是牛津大学举行毕业典礼的地方。</h3> <h3>这是图书馆,儿子说他们的论文也会在这里查到。一进入这里,每个人都有一种敬畏之心,犹如进入神圣的殿堂,举止言谈都会自觉的沉稳起来。</h3> <h3>牛津的叹息桥。</h3> <h3>从牛津到儿子定的比斯特住宿地方已经很晚了,感觉非常需要说说比斯特住宿的感受,整个入住退房过程没有服务人员,儿子在网上预定,Email 给出一个很详细的描述到达入住房间路线图,一个很隐蔽的小密码箱,输入密码拿到房间钥匙,进入房间自行入住,退房的时候把钥匙放入密码箱即可,不像国内退房还一通检查。</h3><h3>下了一晚上的雨,第二天本来以为会是阴天,睡个懒觉再做去哪儿玩的打算,没想到早上起来看见了蓝天,临时决定先去乡村小镇看看。</h3> <h3>不知道为什么,导航为我们导的是一条乡间小道,广袤的田野,绿草如茵的平原,,枝繁叶茂的大树,蜿蜒流淌的清泉,时隐时现的庄园古堡,路边村庄童话般的乡间小屋,置身其中,由不得我想起以前读过的英国小说描述的场景。</h3> 来到BOURTON ON THE WATER,水上伯顿,据说是这个地区名气最大的小镇之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浅浅窄窄,缓缓地流过整个村庄,五六座超过两百年历史的古老石桥静卧流水之上,投下倒影无数,这是小镇的经典风景。<div>小镇不大,沿着小河漫步,感受着小镇浑然天成的精致和优雅,用鲜花装饰的百年石屋,两岸繁茂的树木,蜿蜒流淌的小河,游人簇拥河边,沉醉在温暖的阳光中。</div> <h3>来到另一个小镇Bibury,仿佛走进了油画世界,它的美难以用语言来描述,脱离了尘世显得那么的不真实。一排排石头垒砌的排屋是这个小镇的建筑特色,门前是修剪整齐的树篱和鲜花灿烂的花园,真个是浪漫满屋,让我想起和儿子完成的油画拼图。</h3><h3>只可惜这个小镇只有一个小小的停车场,转了一圈都没找到停车的地方,只好老公开车转圈,我跟儿子匆匆一游。</h3><div> </div> <h3>虽然我们只看了两个小镇,仍然领略到了英国的乡村之美,也让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每一个英国人内心深处的梦想,就是在乡下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 也不得不认同 “英国的灵魂在乡村”,在英伦乡村中徜徉,得到的是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享受。</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三天起来,天阴沉沉的,儿子看天气预报说是有雨,但是已经定下了今天去伦敦,因为伦敦停车的问题,我们决定坐火车去伦敦,感受一下英国的动车。从我们住的地方比斯特到伦敦坐火车也就40分钟的行程,遇到列车员查票,列车员的着装是正规的西装,白衬衫,扎领带,很符合英国绅士形象。车上的乘客或者看书,或者在手提电脑上敲着键盘,或者是小声的交谈。忘了是伦敦的哪个车站,站台老旧,绝没有国内新高铁站的那么现代感,</font></h3> <h3>出了火车站,去地铁站的路上,路过贝克街,想起喜欢的福尔摩斯,刚拐到贝克街,只见一路长长的纵队,各色人种皆有,走到队列的起点才知道,原来是排队进211B参观,可见福尔摩斯受欢迎的程度。时间不允许我排两个小时以上的队进屋参观,只好拍个照,以慰我对福尔摩斯的喜爱,看门的帅哥很配合的微笑留影。旁边的小屋卖福尔摩斯的纪念品,以烟斗为最,一本书,一个角色,可以催生一个产业。</h3> <h3>路过图书馆,如果不是看到图书馆的牌子,很难想到这样的一个建筑会是图书馆。</h3> <h3>难道大钟是伦敦建筑的标配?</h3> <h3><font color="#010101">终于来到著名的国王十字车站,外观也没什么奇特的。</font></h3> <h3>哈利波特取景点之一,那个著名的站台没找到。</h3> <h3>从国王十字车站坐地铁,伦敦的地铁感觉是迷宫,只能紧跟着儿子,也不知道是在哪站下的车,上到地面,抬头就能看到所谓的伦敦眼。</h3> <h3>沿着泰晤士河边行走,便看到大本钟。</h3> <h3><font color="#010101">和大本钟相连的哥特式建筑就是著名的议会大厦,是泰晤士河旁最豪气的风景线。</font></h3> <h3>立在泰晤士河畔的威斯敏斯特教堂除了是英国君王专属加冕礼堂,更见证了很多意义非凡的王室婚礼和葬礼,比如威廉王子的世纪婚礼。</h3> <h3>教堂旁边的小广场矗立着很多名人雕像,这是丘吉尔的雕像。</h3> <h3>毕竟是传说中的日不落帝国,虽然有些落魄,街边的建筑仍然能感觉到那种骨子里的傲慢与霸气。</h3> <h3>即使是闹市中,依然是绿树成荫。</h3> <h3>白金汉宫,门口还有金光闪闪的女王塑像。</h3> <h3>泰晤士河边,一个商场里边,吃的法国菜,环境优雅,味道还行,价格小贵。</h3> <h3>终于走到了塔桥。</h3> <h3>塔桥对面的建筑据说以前是一个监狱,福尔摩斯在这拍的外景,现在是一个游览的景点。</h3> <h3>剑桥大学,跟牛津大学一样,牛津大学成就了牛津小镇,剑桥大学也成就了一座小镇。</h3><h3>据说剑桥大学是当初在牛津受排挤或者一些意见不同者独立出来创建的,所以很多建筑都能看出牛津的痕迹,但是一条剑河,或者叫康河让剑桥显得灵动,但是不知为何,我的感觉却是轻佻。</h3> <h3>剑桥大学的叹息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据说就是指的这座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h3> <h3>数学桥。</h3> <h3>小黄车,摩拜单车,在剑桥路边看到,感觉亲切。</h3> <h3>著名的“蚱蜢钟”。</h3> 这次因为儿子的毕业式才有的英伦之行,历时20天,从儿子上学的曼彻斯特开始,到静谧怡人的湖区,再到壮丽的苏格兰,悠闲蔚蓝的海边小镇,结束于古老的牛津、剑桥,浪漫的伦敦附近小镇,以及古老和现代的完美结合的伦敦。<div>大英帝国,虽然它最早发明了地铁,却仍只有三个城市拥有,国内淘汰的有轨电车依然在运行。虽然它现代文明发展迅速,但我沿途看到的大多都是大片田园乡村,几乎看不出这里居然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这就是我眼中的英伦风,深厚的沉淀和流行的时尚完美结合,礼貌绅士含蓄,虽然不会主动问你是否需要帮助,但是当你迷茫的时候,他会微笑的注视,快来问我吧的眼神。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中心,你可以充实得酣畅淋漓,也能悠然得闲云野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