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幸在美丽的胶东半岛采风,在那里我第一次亲密接触到民间剪纸艺术,第一次看到优雅娴熟的剪纸高手,第一次执剪上阵,开始了似是而非的尝试。</h3> <h3> 国戏</h3> <h3> 妈妈我能自己走吗?</h3> <h3>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h3> <h3> 心愿</h3> <h3> 剪纸的小名叫‘窗花 ’,一听就是个好玩儿的事儿。你不必苦思冥想去构思设计,不必瞻前顾后去遵循法则,不必劳苦艰辛去搜集素材,也不必舞刀弄笔铺摆阵势,只要一把剪刀一张纸,你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 一切皆有可能成为你的所要所求。</h3> <h3> 女人和马</h3> <h3> 又长高了一点</h3> <h3> 剪纸艺术植根于民族民间这个丰富的源泉和沃土之中,东西南北风尚特色各有不同。她操作简单,表达直接,实用性和欣赏性并存,因而也使得她传承千载而不败不衰。</h3> <h3> 瓷壶</h3> <h3> 编花篮</h3> <h3> 阿婆</h3> <h3> 小窗花的用途广大: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宗教祭祀、请客送礼、糊棚贴墙、绣花打样……都能派上不小的用场。</h3> <h3> 风</h3> <h3><font color="#010101"> 妈妈我错了</font></h3> <h3> 七手八脚</h3> <h3> ……花篮里面有小孩儿</h3> <h3><font color="#010101"> 那一天,我见识了一位剪纸艺术大师,她的作品造型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民风民俗、文学戏剧、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山林湖泊、宏观微观等等尽现其中。她无需打稿信手拈来,只见剪儿在纸中穿梭,伴着剪刀扣击的美妙音符,彩色的屑花快乐的飘舞,大师那份悠然、优雅、优美已然是一幅美丽画卷,蓦然间一件佳作展开在面前。啊 美极了!那一刻,我心动了,那一刻我也拿起了纸和剪。</font></h3> <h3> 民居</h3> <h3> 早年间</h3> <h3> 货郎</h3> <h3> 傩舞</h3> <h3> 曾经,剪纸技艺的优劣会作为资质而决定女子嫁人的门第,女孩儿要从会使用剪刀的年纪就开始练习,可见高手不是轻易练就的,而今的女性自然不会为嫁高门而勤学苦练了。但是我没想到,正是因为那一次的感动让我动念来沾花惹草,竟然染指至今没太收手。尽管它们与传统相形见绌,尽管它们与精良背道而驰。</h3> <h3> 早年间</h3> <h3><font color="#010101"> 老鼠娶亲</font></h3> <h3> 猪脚花</h3> <h3> 龙</h3> <h3> 希望我的‘小花’能给你给我给她送来一点点喜气,一点点对民间艺术的记挂,希望民间艺术接着地气茁壮。谢谢欣赏!</h3><h3> 齐静 2018.北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