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组 第十九周 葛启敏 眼界

葛启敏

<h3>  眼界,顾名思义就是人们用不同的眼光看同一种东西或同一件事情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眼界,因人而异。</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眼界就是要有远见。有这样一篇故事:有一位老人住在遥远边塞的村子里,他唯一的儿子十分喜爱骑马。有一天,老人家里丢了一匹马,村子里的人都来安慰他。他却说:“没关系,这或许是一件好事呢。”没过几天,老人的马自己又回来了,还带回了一匹胡人的马。大家又来祝贺他,老人叹气说:“哎,这未必是件好事。”</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果然,两天后老人的儿子因为骑那匹性格刚烈的胡马而摔断了腿。众人又来安慰他,没想到老人说:“这或许是件好事。”大家都以为他很奇怪,就不再理他。</h3><h3> 没想到过了几年,国家要打仗,把村里的年轻人都拉去打仗,结果去的人都伤的伤,死的死。而老人的儿子由于断了一条腿,所以就不用去参军,反倒因祸得福,得以存活下来。</h3><h3>从这篇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老人没有只看到眼前现实的情况,他看到更远的一步,从原因看到结果,他的眼界就很长远。</h3><h3> 眼界就是要变换思考方向,不要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模式,不要认“死理”。比如,我们学过的课文-《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一条路走不通时,要想办法换一个思路,要有开阔的眼界。</h3><h3> 眼界就是要心胸宽广。就像你和同学吵架,与其和他斤斤计较,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还不如把心胸放宽广一点,不去想这件事,把它从脑海里赶出去。</h3><h3> 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同样的,没有眼界的国家也是没有前途的。一百多年以前的清朝政府就是这样。那些外国殖民强盗利用罂粟攫取我们的财宝,祸害我们的人民。而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慈禧太后挪用军费建颐和园。如果把这些钱拿去发展工业,买武器来保护自己,那还会有当年的惨状吗?</h3><h3> 作为地球上的高等生物,不能只局限于眼前的情况。一定要把眼界放宽、放高。这样,才能看透世间万物,达到人生更高的境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