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167efb"> 近一个时期以来,网上传播着不同版本的关于中师生的博文、帖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年或一代中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每每看到此类文章,我都倍感亲切,自豪感也不禁油然而生,我有幸是中师生的一员。</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30多年前的1984年,我和我的同学们初中毕业,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毕业后,大多数人回到了家乡的中小学校当教师,转眼已过三十多年。</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岁月在脸上留痕,“芳华”也即近逝去,心已苍老许多。 </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曾经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今,大家都已年届不惑,有同学的孩子已结婚,多数人的孩子已参加了工作,或上大学、上高中。</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 大约从1983年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这一政策执行至1999年。<br></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有人曾在文章中说:<br> 在十六七年的时间内,全国近400万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涌进了中等师范学校并不算高的门槛,然后犹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种子,被撒在祖国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坚守在偏僻、荒凉的乡村中小学,成了中国当代教育最坚固的基石。<br> 他们以出类拔萃的优异素质选择上中师,除了为了解决一张饭票,也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br> 首批初中上中师的学生在1986年毕业,自此之后,每一届毕业生中的大多数被分配到了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书,成了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中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他们功不可没。说他们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基石,一点也不为过。 <br> 其实,对他们自身来说,除了从事中小学教育,以他们过硬的素质,仍可以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br> 他们在经过师范专业的养成教育和教师岗位的历练之后,一个个在业务能力上出类拔萃。在这样的矛盾和焦虑中,他们艰难前行,为国家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把自己变成一支蜡烛,照亮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内心。<br> 这批人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1999年后,全国陆续取消了中师教育,中小学师资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许多愿意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年轻人,与这批中师生比又有较大的差距,令人头疼。<br> 而对他们个人的前途来说,他们甘愿成为垫在金字塔最底层的铺路石。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向他们之中仍然在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人,致以崇高的敬礼!<br> 这位老师的这篇文章,曾经多次阅读,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可名状的感动。他从中师生老师的角度,给这个群体最大的宽慰与理解。<br> 同样,还有一位中师学校老师,在他的文章《中师生,中国腾飞的“垫脚石”》,讲述自己那一段执教师范的经历,通过担任一届中师生班主任的感知,谈了对中师生最真实的认识和评价:<br> 因为,他们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在当年大学录取率还十分低下的时代,考取中师的意义不亚于当今考取研究生;在当年城乡差别十分明显的情况下,考取中师的农村孩子意味着从此跳出了“农门”。<br> 我至今认为,录取初中毕业生中成绩最好的学生读中师,是一种国家战略,是为了一代一代的中国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br> 18岁,刚成年的年龄,中师生便被分配到各乡村小学,有的甚至到了偏远山村,一人一校,几十元的微薄工资,有时还不能按月发放。<br> 中师生毕业季,传来了初中同学考上重点大学的消息,而三年前这些同学都甚至不如自己成绩好,这样的命运反差,曾深深地剌激过每一个中师毕业生——他们毕竟只有18岁,正是做梦的年龄,但梦提前终结,他们只能弯下腰去,做一块垫脚石。<br> 毕业4年后,又传来初中同学某某大学毕业分配到某大城市某大机关的消息,而自己,正在教室里当孩子王……<br> 从考取中师到毕业分配后若干年,中师生历经数个心理煎熬期。<br> 如今,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许多80后已成为国家重点项目的科研主力,他们当然感恩于大学教授的教导,可是否记得当年的小学老师?<br> 正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师生,让你们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你们是否知道,你们当年的小学老师,本该也是科学家、音乐家、教授呀!<br> 我深深知道,全国的中师生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师生,都有着相同的特殊心路历程:他们优秀,却走了一条平凡而清贫的道路。<br> 因此,我们应向一代中师生致敬,没有他们的奉献与牺牲,就没有扎实的基础教育,没有扎实的基础教育,又怎有人才辈出?没有人才,祖国又怎能腾飞?<br> 两位师长,在他们文章的最后,都表达了同一个态度:敬礼,一代中师生!<br> 现实依然是鲜活的,工作在中小学校,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校,大家没有能成名成家,发财致富,位高权重的机会,但是,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断的奋斗,来修炼自己的人生。<br> 有认真从教者,安贫乐道,每月拿着不高的工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好书,育好子,或得以认可被重用,成为校长,教育名师,或恬淡虚无过生活,知足人生,多得学生爱戴。<br> 但是,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就是当年的中师学校的一届届毕业生,是当下中小学讲台上的主力。不论工作成绩或大或小,中师毕业的老师,撑起了当下中小学教育的半个天空!</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以上文字来自网络,稍有改动)</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乾县师范学校84级5班,是我当年所在的班级。我们班应该是47位同学,除了少部分同学转入行政或其他行业,绝大多数一直都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大学、高中、职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都有我的同学的身影!特辑录我们同学最近期的照片,做成小视频,在群中分享,旨在引发大家对昔日中师生活的美好回忆。同学情深,友谊长存!</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 对于我们这些中师生来说,可谓是走了一条曲曲折折的成“才”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大家无一不经历了学历的提高历程,或脱产到教育学院进修,或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或接受电大函授,从中师到大专,从大专到本科,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大家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勤勉奋进的精神状态,更多的同学默默无闻的耕耘在三尺讲台,无怨无悔的为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中途有部分同学从政或转入其他行业,相当一部分走上了领导岗位。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散发着光和热,用颇有建树来说一点都不过。这一切都缘于在师范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感谢乾师,感恩乾师。</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转一位乾师校友的文章:</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010101">情系乾县师范</font></b></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申宝珠</font></b></div><b><font color="#010101"> 前不久,有同学重返乾县,游览了母校旧址。曾几何时,以为她会永远存在,然而时代的变迁让她成为永恒的回忆。我似乎就是这样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在记忆的每一个褶皱里都藏着对她的感恩,每一条纹理里都掩藏着她的美好。回望来路,乾县师范就是我人生路上的幸福驿站。离开母校若干年了,乾县师范的那些人、那些事还不时在眼前闪烁。触手可摸,恍若昨日……<br>乾县师范,相逢的感动<br> 1990年的7月份,我接到了乾县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对于一个仰慕她的学生来说,是何其值得骄傲和感动的事情。听老师说100个初中毕业生里仅仅录取1个,姐姐拿着录取通知书马上给邮递员买了3个雪糕。因为同一级的,有来自遥远的西藏学生,因此10月份开学。9月一到,别的孩子要么复读、要么上高中,唯有我在村子里放羊。走到哪里,都有人指点——那女子考上乾县师范了,有人甚至追到我家,看这个考上乾县师范的女子长的什么样子。而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或多或少冲淡了母亲刚刚去世的阴霾。<br> 终于等到了开学,从没有离开家的我们忐忑不安,还好,新生入学有个座谈会。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红着脸说想家,想家里烙的葱花饼。没想到班主任听了,颇为焦虑。他说:“这怎么办啊?才16岁的孩子,这个问题老师帮你们解决好!”随后,他又问大家还有什么困难,有了大胆说出来。于是许多新生都有和我一样的情况,想家的味道母亲的味道,只是过于拘谨没开口罢了。会后,班主任就向学校领导汇报了这种情况,并再三叮嘱班长统计一下。于是,那天的灶房就不单有了泾阳的特色小吃,还有武功、三原、礼泉的特色小吃,我们每个人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br> 就这样,在班主任的悉心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学校的生活。而班主任的小小举措,却代表着深深的爱,在乾县师范初次感动之后,我和我的同学们周末常常去灶房帮厨。<br> 乾县师范,种下文学梦<br> 读师范的第二年,贾沫青老师任我的文选老师。第一次见面,我就深深喜欢上了他。贾老师身材魁梧,常年的劳作致使他的脊背正当年轻力壮时就微微的驼了。但是他先天的英俊,穿上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总能撩起学生啧啧称赞:“贾老师就是气度不凡!”<br> 贾老师讲课板书极多。有的老师服饰光鲜,上课尽可能少用板书,或者宁可让粉笔字把黑板填满而懒得去擦。贾老师常常是一手拿黑板刷,一手拿粉笔,写着讲着擦着,擦了又写,没过多久,他的中山装落了一身粉末。他学养深厚,是那种一张口就特别吸引学生的好老师。下课了,我们常常也不愿离开教室。他布置的作业也特别:让我们抄写乾县街头的对联、广告语,鼓励我们从平常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让我们聆听小卖部主人的语言与教师家属语言的异同,用自己的笔写出来,告诉我们塑造人物形象第一关键因素——感人心者莫关乎情。至于他在课堂上,不厌其烦讲解《红楼梦》更是深入人心。全班44个同学每个人都买了一本,反复研读蔚然成风。<br> 而校友邹志安,来学校举办文学讲座,更让我们欣喜不已。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位蜚声文坛的校友文学作家,他人看上去极清瘦,却很显精神,穿着朴素的夹克衫,没有半点盛气凌人。<br>给我的印象是,他不像一个大腕级作家,倒像一个特别朴素的乡村干部。记得那次他的讲座很是精彩,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br> 讲座结束时他说,图书馆里有许多文学名著,真羡慕你们有大把的时间阅读。受邹志安的影响,我断断续续在图书馆借了许多书。<br> 《简爱》里写到:“我的……罗切斯特将余下的话咽进肚里。”余音袅袅,让我回味无穷,由此我批判自己以前的读书太过拘泥。比如我过于喜欢新锐作家,错误地认为只有读当代作家的作品才会与时俱进!于是我涉猎的范围更加广泛,除了那些细腻的文学作品,我也读《水浒传》:读到“投名状”林冲上梁山的时候,由于王伦和朱贵还有宋万怕林冲太厉害,抢了他们的位置,王伦要林冲下山拿个人头来才能让他入伙。三天之内要完成,前两天都遇到大队人马,不敢下手。最后一天遇到一人孤身赶路,林冲和他打了几十回合,打成平手,后来才知道是杨志。不禁哑然失笑,不管什么地方什么朝代,都有人嫉贤妒能,那么人生的一些磕磕碰碰又算得了什么呢?<br> 读书,不但让我变得豁达开朗,而且让文学的种子也在我的心里发芽了。<br> 乾县师范,成就栋梁<br> 或许,我们否认朝夕相处的潜移默化!可是我的同学们,在乾县师范接受的教育,却真的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我们的劳动委员玉华同学,发饭票丝毫不差。国家补助汉族学生每人每月30元饭票,按照当时的物价来说,已经很高了。这30元对于贫寒的农民子弟而言,弥足珍贵。国家补贴的这部分资金,如果吃不完还可以在小卖部兑换牙膏等日用品。玉华,她总是一大早赶到总务处,核对好数目,逐一发到同学们手中。记得有一次小梁洗衣服时,将绿色的饭票充溢了一池。她赶紧放下作业,立刻抢捞,有几张被水冲走了,她就把自己的饭票送给小梁。毕业后,分配在一所小学教书。通过进修拿到了本科文凭,又因为工作突出被提拔为县幼儿园园长,现任某中学校长。<br> 我们班的“音乐天才”阿斌,在1992年元旦文艺演唱会上,以一曲《烟雨濛濛》打动我们无数人。他为了给班级排练小品,不惜跑到乾县文化馆学练快板,最终我们班的小品《起床前奏曲》荣获一等奖。他现在是泾阳县人事局的股长,这都是乾县师范积极有益的活动锻炼所致!我们班44个同学里出了一个中学校长、三个小学校长,一个交警队队长、一个人事股股长,还有四个主任,都是单位里的中坚力量。<br> 而我从2008年开始写作,在全国各地的报刊发表了许多作品,我用文字记录生活。好多美丽的地方我都没有去过,但我的诗歌、小说、散文却捷足先登。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事情?2011年5月,我的小说《夏天的怀念》在《工人日报》发表;2015年3月27日,我的小说《婚姻的十字路口》在《羊城晚报》发表:2015年12月,我的散文《过去了都是好年景》荣获河北省“晒家规晒家训讲家风故事”主题征文二等奖……是的,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乾县师范学生,单薄的身影在人群中依旧显得瘦小,但我的内心却那么蓬勃而有朝气!<br> 三年的师范学习已经结束。乾县师范这个我求学路上的幸福驿站,所留给我的美好回忆,却永远难以忘怀。有句歌词说得好,遇上你是我今生的缘。或许我已经没有机会再次返回我挚爱的母校,但无论如何,今生今世,我都会永远感谢乾县师范,永远感激乾县师范的。<br> (作者陕西省作协会员,泾阳县作协副主席)</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