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6年中秋,雨夜,做一回嫦娥,奔月。TU27航班,飞往伊斯坦布尔,不过只是转机,目的地是摩洛哥和突尼斯。</h3><h3>一会儿,飞机即将起飞,越过雨、透过云,皓月当空。</h3><h3>原本并无计划,旅友来约便是缘分。于是,便期待着卡萨布兰卡那家小酒馆的琴声、期待着撒哈拉沙漠的落日……</h3><h3><br /></h3> <h3>今天的浦东机场也因中秋节布置得红红绿绿,尽显节日气氛。</h3> <h3>大雨,一切都会显得缓慢,登机后等待了两小时,飞机终于在雨中开始滑行、加速、起飞!穿过云越过雨,有驴友拍到了大大的月亮,对呀,这才是我们的中秋!</h3><h3>十个小时后,我们的飞机盘旋在伊斯坦布尔上空,黎明前的霍尔布鲁斯海峡依然灯火辉煌,去年在此的经历再次闪现。因为转机,我们又一次进入候机大厅,二个月前政变的惶恐似乎依然存在,刚修复的弹孔还不能掩盖,即便是现在人们也还没有了那无忧无虑的微笑。</h3> <h3>第一次到商务舱的贵宾候机室,真是一次惬意的体验。</h3> <h3>首站是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乌达亚堡,面对蓝色的大西洋,建于十七世纪的古堡,现在因拍摄美国影片《碟中谍5》而闻名。</h3> <h3>此处的小镇以蓝色和白色为主。</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排世界第三,第一是沙特的麦加。建在大西洋岸边,几乎是个海上清真寺,因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此现代感比较强,比如能容纳2.5万人的大厅全部装有地热、上千吨的屋顶能在几分钟内像敞篷车那样打开……。</h3> <h3>再次乘机,土耳其航空的标志挺像我们的东航。</h3><h3>15年来经常去欧洲旅游,坐过英国的维珍、德国的汉莎、法航、意大利、俄罗斯、奥地利…,不过最偏爱的却是土航。不过这次土航和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当我抵达摩洛哥的第一站时便把我的行李遗一失一了。这使我整个行程都非常不方便,直到我回国后一个月,我忽然收到一个境外的电话,说我的行李箱将在后天抵达浦东国际机场,当时我已做好全部的理赔手续,不过他们还是赔给我的,以弥补我的不便,做到这个份上,我也不能太指责他们了。</h3> <h3>飞向卡萨布兰卡途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万里晴空,并非无云</h3> <h3>沙特在此建造的清真寺和古兰经学校</h3> <h3>饭店中具有阿拉伯风格的装饰。</h3> <h3>仙人掌居然会长果子,而且水分充足,清甜可口。</h3> <h3>长在仙人掌上是这个样子。</h3> <h3>不眠广场,非常接地气的巴扎(集市),一到入夜,舞蛇的、算命的、卖艺的,还有数不清的小吃摊、鲜榨果汁、服饰、地毯、摆设、皮革,琳琅满目。</h3> <h3>各种小吃</h3> <h3>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生前同搭档皮埃尔.布尔热一同享有的私人花园,现对外开放。花园不大确非常精致,并充满热带风情。其中一处展示有他每年以"love "为主题的创作。</h3> <h3>这里的中餐实在不好吃,还是当地餐可口一些:鱼很新鲜,炸得喷香,牛肉也鲜美。</h3> <h3>这似乎是我们去摩洛哥最主要的目的,来到了《北非谍影》的Rick咖啡馆。安排我们在那里吃的晚餐,可以更好的感受70年前的那个时代。</h3> <h3>这部电影也称《卡萨布兰卡》,是华纳兄弟公司制作并于1942年在美国上映,该片在第16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奖项。2007年,美国好莱坞编剧协会评选了史上"101部最伟大的电影剧本",该片排名第一位。</h3><h3><br /></h3> <h3>"世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该片由英格丽褒曼主演。</h3> <h3>酒馆里面滚动播放着这个电影,背景音乐也是放的那首经久不衰的歌曲……</h3> <h3>这个小酒馆的气氛让人感到有些迷离。</h3> <h3>菲斯古城,摩洛哥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h3> <h3>一直想看一下那个染坊,结果有些失望:没有那么多的色彩嘛。据说是因为去年换了染缸的关系。不过老城里面的其他建筑还是很精美的。</h3> <h3>折腾了一天,傍晚时分到达突尼斯,感觉这个北非国家比摩洛哥更现代化一些。</h3><h3>一般会在要去这个国家旅游时才会更加关注,原来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革命源头就是在突尼斯,起因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由于一时找不到工作,摆了个地摊,结果东西给类似城管的没收了,这个学生性格比较刚烈,便自焚死了。由此引发了民众推翻政府的革命,这场革命也引起了周边国家如利比亚、埃及以及叙利亚数个国家的反政府运动。直到去年突尼斯的政局才逐渐稳定。由于突尼斯的国花是茉莉花,所以这场革命也被称为茉莉花革命。</h3><h3>突尼斯是个农业国,主要产橄榄油,他们把橄榄油罐装给西班牙,再分装,然后我们吃到许多的西班牙橄榄油[偷笑]。还有是葡萄产量也比较高,由于采用了法国的酿酒技术,所以突尼斯的红酒也不错。</h3><h3>因为要来旅游,看了一下地图,发现突尼斯离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只有2百海里,摩洛哥离西班牙之相隔一个直布罗陀海峡,也是非常的近,因此这两个国家分别就是这些欧洲国家的后花园,是他们的旅游胜地。而在经济上也受到这些欧洲国家的资助。</h3> <h3>凯鲁万,世界第四大圣地。排它前面的的是耶路撒冷。</h3> <h3>属于北非的有五个国家: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和埃及。这些国家的老城通称叫麦地那。一般总是老城比新城更有历史感。</h3> <h3>酒店</h3> <h3>餐厅</h3> <h3>又是一整天的行程,来到撒哈拉沙漠。一抹平原,除非利用阳光照射的方向,真是很难分出南北。越野车在沙漠里开了很长一段,才看到一些小沙丘,似乎并没有我们敦煌那里的沙丘线条漂亮,还有骆驼队点缀其间,但是它原始本色,看着那些野骆驼在悠闲的啃着沙篙,便知这里的一切是不加修饰,原汁原味。</h3> <h3>撒哈拉,或许由于它的荒漠、它的广阔、它的神秘,由此产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阿拉伯的劳伦斯》、《情陷撒哈拉》、《英国病人》都是以撒哈拉沙漠为背景。中国人都知道的是作家三毛与荷西的故事,如果说大陆人去摩洛哥是因为《北非谍影》或那首《卡萨布兰卡》,或是为了拍摄那几口染缸,那台湾人去则是为了怀念三毛,他们去三毛与荷西结婚的教堂、去三毛写明信片的邮局、去三毛的故居……。在撒哈拉,我们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然而人性和爱情却真诚和绚烂,回头望一下我们生活的城市,看上去繁花似锦,可往往让人感到冷漠而疲惫。</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非之狐</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沙漠之猫</h1> <h3>蓝白小镇:小镇里的门窗都是蓝色,墙是白色。不过那个黄色的门是个另类。</h3> <h3>这是个古代的驿站。</h3> <h3>老城里狭窄而有色彩的楼梯。</h3> <h3>遇到过一个雨天,满地落花也别有情趣。</h3> <h3>国外用谷歌地图真是爽,我的位置。</h3> <h3>这是这次旅游我自己最喜欢的两张照片。</h3> <h3>9月25日,我60岁生日,是的,60岁。</h3><h3>一个人一生会有许多的意想不到,这次是没想到会在突尼斯过60岁,很特别,不是么[愉快]。</h3><h3>静华姐和小领队策划了我的生日派对,鲜花、礼物、蛋糕、红酒一应俱全。最珍贵的是他们买了一本印有突尼斯风光的月历,十二个月,十二页,正好十二位旅友每人都写了贺词。静华姐和凤兰姐特意为我唱了女声二重唱的生日快乐,和谐的声部、富有感染力的嗓音,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她们纯正女高音的的舞台风范。</h3><h3>这是一个特殊的生日派对,让我永远难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