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前言</h3><div>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人到中年,似乎对人生感悟深一些,突然有一天与爱人闲聊,议论人生事业等议题,我突发奇想,能否将前一段人生阅历用文字表述一下,又觉文化基础浅薄,无从下笔,在她的帮助和鼓动下,我草草下笔,大体构想了六个方面:童年记忆,学生年代,毕业之后,婚姻家庭,村官岁月,商海经历。童年记忆分述了家庭背景、马台印象、童年交往三部分。学生年代分述了:小学生活、中学生活和高中生活三部分。毕业之后分述了:寻找出路、开始单干两部分。婚姻家庭分述了:婚姻模糊、接触桂芹、晓通生人三部分。村官岁月分述了:文书九年、书记经历、助父修桥三部分。商海经历分述了:前楼状况、帮兄理厂、自己单干、继续发展四部分。</div><div>在书写中免不了挂一漏万,讲述并非深刻深透,大体概况罢了。意在反映自我反映家乡变化反映社会发展。在我国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每个国民应有紧迫感和使命感,为党分忧为国出力!这就是我的初衷。</div><div>一 童年记忆</div><div>1 家庭背景</div><div>水有源树有根, 听父母说:我生在大跃进后的一个冬天,1961.11.24(1962.1.2号)那个年代正是三年自然灾害较重的时候。当时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在我之上有哥哥建国,姐姐建美,之下有二妹俊英,三妹建立,四妹建霞。</div><div>我的老爷爷叫许可山,有四子:许相明,许相起,许相法,许相富(许相明有一子四女,许相起18岁离家出走下落不明,许相富在1947年打巡栈战役牺牲,有一子(我伯父许洪寿健在80岁)一女)许相法排老三是我的祖父,我的祖母是崔家集昌许屯人唐洪善之姑.在我父亲7岁时因病去世,伯父18岁时因肠炎过重离开人间,因此祖父悲伤至极,双目失明。家中只有比父大15岁姑姑,爷爷他们相依为命,过者苦难的日子。我的继祖母是1954年与我母亲一年双嫁到我们这个苦难的家庭。祖父在我记忆模糊的1963年去世,终年70岁。</div><div>父亲十岁左右在狮子口学校当童工,当时校长是许团结的爷爷。因家庭磨难较深,我父亲成年后积极加入到共产党的领导中去,曾担任过乡文书蓼兰县工作队长,平度市检查院批捕科长。我母亲也一直随父亲进行党的其他工作,他们是马台村入党时间较早的党员(1949年前)。父亲在外工作期间,社交面广,为人坦诚。在我的记忆中有数不清的干姨,干姨夫,大爷,大娘。在我们很幼小的时候逢年过节父亲带我们去串亲,他们建立了同志兼朋友,姐妹兄弟般的深厚感情,现在想来那是他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有着共同的革命目标为党的事业在奋斗。</div> <h3> 2 马台印象 </h3><div>记忆中的马台,首先是靠近远近闻名的胶莱河畔,大后崖,小后崖,马台,沟南的四个自然村加之狮子口,小宅科,潘家庄共七个自然村分别有多条大沟相隔,早年时代几个自然村来 ,去都十分不便,因大沟太深。1958年之前统称招凤庄,有村志记载七个村有一处狮子口学校,于2000年后撤销。</div><div>记忆中的马台沿胶莱河东岸有二处引水渠,一处马台村前300米左右,自西往东修一条长水道,一处在大后崖北300米的河边,往东修筑在2米左右宽3米左右,特别是在村前一处,当时是震惊胶东大项目,听说是抽水瓦斯机,用木料点火用蒸汽作动力推动机械转动。配备抽水机从河东岸提水到渠道。自西往东流淌到几百米,那是1958年后的事情,因此当时出了一位劳动模范叫许作俊(许林锋祖父)。披红戴花并发奖,赠剥玉米的手动剥粒机一台,可称的上是较先进的机械,听说当时是潍坊地区重点项目,上级下发了若于豆饼扔在地里盖严地皮,全地区的领导干部现场召开万人大会,学习马台的先进典型。现在看来那真是不切实际的农业学大寨年代啊。</div><div>58年之后招凤庄分割为两个大队:大后崖,小后崖,马台,沟南为马台大队市子口小宅科,潘家庄为市子口大队,马台书记许瑞田,市子口书记许丰起。独立后的马台大队四个自然村之间交通有所改观,于1964年在大小后崖之间修一座五孔桥起名引龙桥,小后崖与马台大沟适当回填土方,马台与沟南间修小桥一个,顺沟沿修通去沟南的路,也算是马台大队解决行路难的问题。父亲诗曰:引龙桥上好风光,男女老少来乘凉。</div><div>在马台前半部空地建东西房8间,南北房8间,算是马台大队有了公共财产。当时大队以下分生产队7个,大小后崖是1,2队,马台是3,4队,沟南是5,6,7队,到70年前后沟南合为5,6队,80年前后马台村分为1,2,3三片。</div><div>7个生产小队每队又建立了十几间房屋,再加上象蒙古包一样的小屋那是存粮食用的。各生产队有队长,副队长,会计,保管员,现金出纳员,饲养员,记工员,农业技术员等几大员。每个小队人口100左右,30户左右,算是一个独立核算单位。一切行动听从队长指挥,每天每个劳动力最多赚十分,分值大约人民币8分左右,每年年底各生产队开支,按分计酬,最多劳力户年底开支不到百元,一般户开支30元左右,个别户年底因工分少几乎开不到现金。</div><div>每个生产队喂养耕牛十几头,骡,马,驴各一至两头,那是专门拉车用的,这是生产队的顶梁柱,一定要倍加爱护和饲养。每个生产队有一至二辆木制大车,能够换上两条胶轮胎那是队委会研究的重大问题。</div><div>马台大队在小后崖沟东有苹果院15亩左右,那是全大队唯一经济来源,品种有大国光小国光。果园的看护是重中之重,四周用刺槐挡得严严实实,只有南边有大门一处,可以进出人和车,院中央有两间果园房,既能当看护房又能当仓库,放置农具和农药等。</div><div>果园招徕不少眼馋的眼光,特别是小孩们想尽一切法子进院偷果,也经常被看护人员逮个正着,那是很不光彩的事。沟南有个许江云,,因偷苹果被马台大队治保会带了一个一米高的大纸帽,沿着马台狮子口两大队用敲锣打鼓的形式沿街批斗,并不时喊着打倒许江云。</div><div>马台大队的第一台拖拉机是70年代初买进的,一辆东方红牌12马力拖拉机,全村男女老少第一次见到了先进机械,开拖拉机的人不亚与现在飞行员的荣耀,着实风光潇洒。拖拉机主要用于7个生产队打场脱粒,各生产队轮流使用,拖拉机手受到最高待遇,一定对让吃好喝好,否则最怕轮不回来,耽误农时。</div><div>马台大队进了一台大型磨面机,为本村和外村农户有偿磨面粉,动力是一台老式12马力柴油机,重量在两吨左右,飞轮直径一米多,转速很慢,响声很大,外加大底杠才能带动磨面机,许多小朋友十分好奇,看热闹,惹得大人痛骂一通,不许近看!</div><div>马台大队的920厂也不太熟知干啥用的,听说各村能够出产品那是很高级的事情。在村办公室侧面垒起若干个象烤鸡炉模样的炉子,点火若干日才能出产品,听说庄稼地里能够用得上,粮食能丰产,但是920厂最后不景气,粮食照常亩产不高,广大社员照常依玉米地瓜为生,白面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div><div>记忆中的马台村庄住房是最普通不过的了,最宽的大街五米左右,小胡同一米半左右,房子能发现青砖那是较好的农户,青砖多的住房户在50年代就定为富农地主成分,当时地主富农成分在社会上低人几等的,按富裕程度分为地主,富农,下中农,中农,贫农,贫农成分是最好的也是最穷的人家,地富成分是要义务为全村扫大街的,特别是下雪天,再苦再累也要继续干,即使再好的地主住房,也不过宽四米长十米高近三米的,底矮宽墙木窗半砖草房。</div><div>早些年招凤庄七村也就是现在的马台狮子口,比较有名的副业项目当数狮子口百年老油坊,孩童年代发现那是很原始的榨油方式了,印象中有几间宽大的房子,足有宽8米,长12米,房中央有石碾一台,用骡马驴拉碾,将豆子压扁,再上大锅蒸,后用大榨子挤压,那是笨重的原始方式,经过多次用力挤压,豆油从底部流出。附近社员自带工具去换豆油豆饼,当时价位10斤大豆换12斤左右豆饼,还有部分豆油再交点钱。</div><div>印象中有三座青砖窑,坐落在胶莱河岸。第一座在马台村西,听父母说,在百年以前,马台许明寨(许洪起之父)之父亲他们建造的土窑,几辈人烧砖外卖,为当地人盖房服务。第二处在大后崖西河边上,那是许洪庆(许龙寨父)父亲携儿子建造的,在七十年代初期旧址清晰可见。第三处就是印象最深的一处,坐落在小后崖西河边上,那座一直经营到七十年年代初期。</div><div>第三座砖窑当时是马台大队所建,尚未清楚,但归马台大队经营管理若干年,那是大队的主要的副业创收项目。记得1968年前后,我父亲还分管一段砖厂,因当时担任大队的民兵连长等职务,窑把头是许江云,制砖坯师傅是许龙起,许典林等若干人,他们每天和泥用木制方格扣坯,土坯尺寸宽12.5厘米,长25厘米,厚7厘米左右,那是真正的二五砖。制土坯好季节是在春秋少雨的季节,易干坚实,天气晴好时准备下足够用的一排排土坯,一旦下雨,当务之急是用油纸盖砖坯。</div><div>砖窑是利用有利地形选择在河边挖窑,直径四米左右,深四米左右,印象最深的为点火孔,在沟底深处有窑门,宽一米左右,高一点五米左右,为大门,并有一个尺寸在0.4*0.6点火孔设有炉条若干根,大体轮廓就是这样。</div><div>具体的装砖方式是底部添有足够的柴草,木柴,引焰煤块,逐层叠装,每窑在3000砖左右,在师傅的操作下连烧7天,控制适当的火候停窑,停窑一天后,从沟底担水若担,自上往下浇灌,以透底为准,再停适当的时间,放可出窑,就变红色为青砖了,据说师傅分相当讲究迷信,不能胡思乱讲,必须烧出青砖,发现红砖那时不吉利的大事。</div><div>烧窑用的煤是从岞山,丈岭,火车站用小土车推来的。那时七个生产队没有马车只有胶轮小推车,青壮劳力轮流徒步去车站推煤,车载1000近左右,手推车设有刹车,双把,带袢,一路走来五十多里,路途当中他们休息若干次。据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马台二队许增起,许春山,许新兴等人去推煤途中,路遇一大湾边,因分量太重,路途遥远,又饿又累,许新兴视力欠佳,一不留神滚入水中,见状其他人互相帮助,将车搬到水边,装煤上 车,新兴说:“眼看着坏了就坏了一不留神翻了车。”</div><div>烧砖用其他柴火也可以 ,因煤紧张加之成本较大,转厂后两年烧砖改用麦草,木柴,棉花柴等。记得两年后各生产队有较先进的胶轮骡马车,轮流到平度东北山大泽山一带,有松树,松枝,那是他们当地人修剪过的树枝,干湿都可以烧火,用马车经常去拉。那是我懂事第一次见到了松籽,孩儿们争相去摘上写,带回家,炒着吃,现在想来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段回忆。</div><div>若干年前大后崖的大道是在村西头顺南北大沟走的,现在许龙斋承包大湾位置,也就是紧靠砖窑位置,大沟底因常年有水在几百年前修有石桥一座,记忆中还发现当时枣木立柱若干根,据说很早以前,修桥不论大小桥都是用枣木下桩若干根。再用平度东北山石桥的石块垒到一定的高度,然后顶面用石桥板盖面,根据桥大小,可建三五空也可建若干孔,听说当时的沟底是个三孔桥,宽两米多,可来往马车。顺着南行100米右拐,既是当地闻名的胶莱河花石桥,又是当地人同往外界的通道。记忆中的胶莱常年有清澈见底的河水,整年不干,长有人拿网在河中打鱼。有的用手提网,有的将网下在河中,网中有袖整天蹲守在河边,时上时下,碰到鱼群来时忙的不亦乐乎,每天可拿到上百斤,多数是草鱼鲫鱼有时也能拿到鲤鱼,那是当地又值钱又好吃的上等鱼。</div><div>石碾,石磨,织布机,铁瓦车,木板车,水车,木梨,铁耙,托拖,木耧,保险灯,气灯,瓦斯灯,双花梨,铡刀,担丈,辘辘等工具,年轻人听起来相当陌生,有些根本未见实物,虽然没见那可是六七十年代必不可少的农具。</div><div>记得马台大队的四个自然村,每村有石碾一台,碾板直径2米以上,边缘突起并有出口,可单人或多人推动,碾台可压较硬较粗的食物,如地瓜干,榆树皮,食盐等。生产队套一小驴长天拉碾,,加工饲料。石磨是每户必备的磨面工具,抽空每户加工足够的面粉,最怕断炊,。老式织布机现在民间稀少,那是各户必备的布料合成工具。首先将棉花用纺花车纺成线,将线用面糨涮布,将若干根线拉直20米左右,用大刷子毡涮布,凉干以后打卷,方可上织布机织布,一切工作准备好后,将线绕在织布机上,用手拽脚踏的形式将梭子来回穿纬线织出的布幅宽在60厘米左右,每块布长20米左右 。白布织好以后当地有染坊,宿召有个姓郑的生意人,顺街揽布,带回去上色,可根据各户需要染不同花色,男女作成不同的衣服一直维持到70年代初,传说有个染布人在半路上上厕所,丢了尺子戏称:拉了泡屎忘了吃(尺)。</div><div>六七十年代马台大队人口约600左右,土地3000余亩那时所有地块都没有整方,各生产队按区域大体划分方位,常遇水灾,旱灾和虫灾,经常十年九不收。听父母说1964年,也就是我不曾记事的时候,那年涨了一场大水,将当地人全年的庄稼几乎绝产,大水漫了田地和村庄,损失及其惨重!</div><div>亲历了1974年那场水灾,也是我能够亲自感觉到的一场大水,那年雨季接连下个不停,胶莱河水漫到现在马台村后南北路根,村中心只有少部分街道露在水外,有不少户墙倒屋塌,水将近屋地,真是到处水茫茫。大水将引龙桥淹没,只露桥边,有不少水性好的人沿桥孔穿梭。生产队的菜园在大后崖庄根,大水将西红柿,黄瓜,大葱等全部淹没,大人小孩扎着猛子水下捞黄瓜,西红柿,放在漂浮在水上的盆中。那年马台二队分大葱每户几百斤地瓜淹没后孩子们到水下挖出不少地瓜,但味道并不好。印象较深的是马台园中的苹果被摘走若干,因为园内也不同程度进水,有不少群众游泳漂着大盆进入果园,回来后都硕果累累。</div><div>自74年那场大水之后,那时的三合山公社组织了一次规模浩大的水利设施工段,调集全公社的力量为沿胶莱河村庄修筑了一道防水坎,河西面高密也几乎同年组织了修筑河坎工程,也可能那时同归潍坊地区管理的原因。靠近河岸的村庄都是民工们的宿营地,记得浩浩荡荡的筑路大军奔赴河岸安营扎寨,用时大约20天左右南至挂金板,北至兰科长约5公里的大坎宽四米左右,高两米左右修筑完成。自那以后群众对河坎有了特殊的感情,都不得动用一锹土,否则是要受到处分和批判的,但自那以后的若干年再没有发生过象64年74年那样的河水大暴涨,据说是上级对水利工程十分重视,全面整修水利,可能再没有下那样特别的大雨。</div><div>68年胶东大地震波及我们村庄,据说震级8-9级。记得在那年夏天,天气比较炎热,中午以后大约一点左右,人们有的吃完了饭有的还没有吃完饭,那天狮子口马德森到我家走干妈家,午饭刚吃完我我就感觉比较热,跑到村东头大湾去洗澡,感觉水在不停波动,天旋地转,大约持续了两三分钟,就恢复了平静,孩童的我光腚跑回了家发现自家的土坯房子东北角裂开约两公分的缝子,其他户较破的房子也有几处发现有类似现象,村上的人们纷纷跑到大街上乱作一团,议论纷纷,七嘴八舌,那种恐惧感比敌人来了都可怕,村中的人那是第一次感觉到地震的威力,也是第一次体验。随后的日子上级号召防震抗灾,有好长一段时间人们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防震虽说有信心,但地震也是极不容易抗拒的自然灾害啊!</div> <h3> 3童年时期</h3><div> 我们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那时没有什么好玩的工具,但感觉相当充实和乐观。记得很小的时候,村中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有秋来(洪亮),柱子(永华),彬(常德),福平(新春),高占(新亮),真(秀贞),吉嫚(玉华),祝(春华),秀荣(春红)这些人是我们经常玩耍的伙伴,比较经常活动的是打木楗:在地上画个像棋盘模样的方格。打到线上就从双腿间打楗较困难,打到中间就随便了,最多可打一二十下,其他方向二至十下,距离用步丈量距离远者为赢家。这样的游戏经常玩得汗流浃背。第二种是打纸牌,找来若干书纸或其他厚纸,叠成大小软硬不同的纸牌,能够大翻对方就赢到纸牌,那也要较多的体力消耗。第三种是到了冬天的时候,在河湾结冻较厚的地方打懒老婆,可用自行车五珠台底孔一个钢豆,也可用硬木刻一个锥形木加一钢珠,用较耐用的绳子织成鞭子,不间断抽打底部,看谁坚持时间长就算赢者。第四种就是摔跤比赛:看谁绊倒谁就是赢方。第五种是跳绳子:个数多为胜者。第六种是玩毽子,那是女孩常玩的东西,踢得多的为胜者。每逢打雷下雨的天气,正是孩子们高兴的时候,特别是光打雷不下雨的时候,孩子们找来若干梧桐树叶,越大越好当雨伞用,时而蹿到前大沟苇荡中,时而跑到屋檐下,时而扎个临时屋,非常开心和快乐。</div><div> 小的时候看见大人们想办法拿鱼,自己找来棉槐条子编织一个叫袖笼子的工具,到大后崖前。大沟底有常年流水的地方,先围垄土堰,中间留口夹住袖笼子,长时间蹲守,有时半天也能拿到三斤两斤小鱼。逢年过节是小孩们最愉快的时候,只到那时才能穿上崭新的衣服,吃上白白的馒头、饺子、包子,并且可放鞭炮,还能挣到几角压岁钱。</div><div> 学会游泳大概在十岁左右,我们若干个伙伴,到了天热的时候就到西河去洗澡玩乐,水深的地方大人们绝对不许去的,我们一般到大后崖正西的河段,因为我们了解该段的深浅,一般不敢到村北三百米左右的北营子下去的,因为那个地方水深是没过大人的。</div><div> 有一次冒险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有次看见几个大人们去深水的地方洗澡,出于好奇我们几个同伴也随之而去,起初在近河边跑跑跳跳,尔后逐步往里延伸,那次水已经没过了我的头顶,因为河底有一圆形小深坑,双脚不能够底,当在没过头顶的瞬间自我感觉坏了,因为那时自己没有学会游泳,并且在水下喝了足有五口水,幸亏当时许龙平在此,他年岁大且水性好,就近将我拽到浅水,我幸免遇事,而后我十分感激。那次是我终生难忘的深河学水。</div><div>在以后的日子里长时间再不敢到深水的地方去,下决心在浅水区坚持练习,终于学会了,但在水特别深的地方和水库中,也不敢盲目往水深水宽的地方去。不管怎样也算是一种很大收获,最起码自救不成问题了。</div><div>每年的秋天那是生产队种植红麻收获的日子,红麻必须压在水下10—20天才能将皮剥离下来的,1—2队一般沤红麻两个地方,一是村东大湾,二是后崖西南角河口处,每个生产队在不同的地方,青壮年门将事先打好捆的红麻逐捆先放入深水中,然后捆顶压上石盘,因起初不能够下沉,发现他们先喝上白酒再沉入水下,因数量较大,他们每完成一次工作,都冻得战战兢兢,深秋水温低。</div><div>学会炸鱼,小时候也不知危险,托人整来几管炸药,那时石矿上开采石材用的,只用2两就行,找到一个酒瓶子底下装上半瓶干土,土上装上2两药,将雷管连在导火索上,插入炸药中然后上半截再上干土,为防安全,引心要长一些,瓶外20公分以上,将瓶口封湿土压严,考察水深,鱼多的地方点燃后扔下去,发现水面冒气泡,大约三分钟左右,巨大的水柱高十米左右,一声巨响,二分钟后发现河中央漂起近百条鱼,大的一斤左右,小的一至二两,我们用事先准备好的网兜逐个捞起,放在铁桶中,那时不顾劳累,每捞到几条大鱼,特别是有鲤鱼特别开心和高兴。那次捞上来的大小鱼足有30斤重,回家后伙伴们是要分份的。那次事情是我冒险干的一件难忘的事。</div><div>我的童年第一次大哭大闹在我记忆中相当深刻:我有个姑姑叫徐芳青(已故)年轻时随父去青岛当上工人,我的继奶每年要去一次女儿家,那时赶火车站,一般是丈岭或祚山站,送火车站一般是由许龙法代劳的,七十年代以前先进运输工具就是手推车,一边坐着继奶一边放些石头行李。有一年搭乘六甲一轮马车去丈岭送站,那次我看到马车执拗着,不顾父母等人大力反对非要随车去青岛,大人好哄孬哄都无济于事,那时心中的青岛是神圣的地方,心中的火车就像现在神六上天一样,马车就要出发了我双手扒在车后死死不肯松手,马车走动了我就哭喊抱住后头跟随其后,最后还是没能跟随去车站。现在想起来那是多年的梦啊。直到长到少年的1976年我才得到了一次跟随继奶去青岛并坐上了火车的机会。当时火车较落后,小站比较多,从丈岭到四方站我数了一下有车站20左右个,10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三四个小时,每到小站就停几分钟并且起步费时,停车费时,在火车上坐着,从窗口仰望外面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车厢内有广播喇叭,时而报站名时而播时事新闻,正巧听到广播里说是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div><div>火车到了四方站下车后第一次走地道,那是为穿越火车道轨而设立的。下车后神魂颠倒不知东西南北,在接站人的带领下步行走到了我的姑姑家。姑家那是住在国棉四厂的附近:青岛市四方区人民路28号内50号,周围有高楼大厦但姑家住在了潮湿低矮的小房内共有20几个平方,但室内还算整洁,我第一次看见城市人家打吊铺睡觉,我才明白那些年迟迟不让我去青岛的原因:无处睡觉。 </div><div>当天晚上姑姑找来一块木板,在窄小的厨房里给我搭了一个宽40公分,长1.5米左右的临时床,那我也感到无比的兴奋与幸福啊,那天夜里也一直没有睡好觉。不是因为劳累而是见到了电灯,15度的灯泡也是舍不得关掉的,眼看着闪亮的电灯丝想到自家用的烟呛得火油灯和用豆油棉芯子小碗制成的豆油灯,那是何等的高档和卫生啊!在青岛呆了几天由姑家表妹带领去了一趟栈桥,那时我第一次看到了大海,看了一下大楼,汽车,大街,商店,澡塘。</div><div>第一次在澡堂洗澡,在那之前就连见都没见过。澡堂是四方区政府投资兴建的为附近居民服务的。那次水深近一米,四边有坐台,水深半米左右。浴池是建在二楼,尺寸十乘十米左右,其他房间是淋浴。一边洗澡一边感叹:城市和农村差别咋那么大啊,住在城市太幸福了。后来得知这浴池就是我姑父的工作单位,姑父在此理发几十年,直至退休,大表妹也在此上班,要不为啥我能够免费洗浴呢。</div><div>第一次偷看了大人的信,那是在我刚识字的时候,在奶奶床下发现了一封信,看后隐约知道,那是我姑姑第一任丈夫刘罗经写给姑姑的信,在历史久远的年代,一对有情人因历史缘故,婚后不久又天各一方,长达几十年男方未娶,时常牵挂梦中的她,我奶奶显然是看不了也看不懂的,可能是想通过我父亲表达他内心的情缘,那是我第一次发现一个很有文采的人,写的长达数页的信。文字整齐用词恰当,表达淋漓尽致,情感世界丰富。从小感叹自己何时能写出一首好字,一篇好文章,虽说私看,也从中受益匪浅。</div><div>第一次爬山并下矿井72年:那时我十岁左右,我哥在三合山氟石矿下井挖氟石,听说矿石是用在制造水泥和玻璃的,我出于好奇随矿井班组下到他们工作的矿井中,目睹了他们的艰辛和危险:整个矿有一台495发电机组,那时许连高为机手负责发电为全矿提供电力,几个井口我记不太清楚了,我哥组可能有高占尧窦洪材等几个。井口上架设一大铁架有电机、轱辘马、钢丝绳、提升斗,井口下到几十米安装抽水机是用12马力柴油机带水泵抽水,因坑底不断有水流出必须不间断提水才能保持工作面不会被水淹没,每天组织放炮打石,工人们配合大锤、石撬、铁锨,一斗一斗通过提升机将矿石提到井面,矿石内不断发现有晶莹剔透的五彩石,那是用于观赏的好石料。</div><div>第一次触电就是在矿井内,我因岁数小不懂用电知识触到了暴露的电灯线,顿觉电到全身麻木不觉,深感电得厉害。自此以后小心翼翼不敢轻举妄动。</div><div>在石矿的十几天里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大人们经常逗乐的。虽然睡在一个大通铺上地面铺些麦秆能睡上几十人,吃着地瓜面玉米窝头,但也感快乐,因为他们每月能赚到十几元工资啊!</div><div>因为到三合山爬山看山那是我的第一乐趣,在三合山顶独自一人东来西去,站在最高端目睹山北穿梭的汽车,每块地就像菜园韭菜畦一样大小,并在山前几道备战洞内戏水,进出很是自由自在,从此我对大山有了深厚的感情,尽管山不算高。</div><div>一次落井经历:每到天热的时候拾蝉粘蝉那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有一天我事先将白面和好用清水洗面团,制出面粘也叫面筋,用塑料布包好,准备好一根四五米长的木杆独自一人在村中不同的地方粘蝉,每粘一个用针线穿好提着,在粘到几十个之后,我来到了引龙桥北东面一片树林中,只顾粘蝉,忘记了林中央有一口水井,那是废弃多年的土井,井底无水,井深4米左右,以不留神一脚踏空落入井中,幸好井底土质比较松软,没有大碍,我拼命呼叫救人,正逢中午附近在家歇午休的和在外纳凉的人许春江许新华听见后,找来井绳等想法把我从井中拉了出来,纷纷让我走两步,看看没有问题。</div><div>再一次我们几个伙伴在庄前地瓜井旁玩耍,(富平)新春不慎落入正在使用的生产队里的地瓜井中,那次双腿受伤比较严重,因为内存地瓜井底坚实。找到小召老大夫、老武手王伟健为他疗伤数月后转危为安,完全康复。</div><div>有一次我们几个伙伴,在马台大队砖窑附近崖顶最高端玩,不慎我连翻十几个跟头跌入五米深得沟底,右膝盖鲜血直流,疼痛难忍哭爸喊妈,家人得知后先是责骂后是心痛,用车将我推到小召,也是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疗伤最后痊愈,至今仍留有伤疤。</div><div>一次治病经历:就在我被摔得当年,身体感觉不太舒服,家中大人便帮我找大夫,检查后说是肝大。为了进一步证实是否属实,我哥当时学会了骑自行车,带我去饮马医院进行检查,当时是附近条件较好的医院。虽然不是太远的路,因当时道路弯曲交通工具落后也走了两三小时。去医院后检查了全面指标,大夫说没有大的毛病,抓几付草药就会好的,自从吃了那位大夫开的草药后又去周戈庄卫生院,找王立坤大夫开了几付草药前后两个月的时间治疗痊愈,自此懂得人间真情,人在危难之时要帮人一把,多行善事与人与己都有益,何乐而不为呢!</div> <h3>吃烧烤体验:儿童时期当地人生活除过春节之外,其他时间是吃不上猪牛肉的。大人们在工作之余偶尔用铁卡子,或用双土坯支撑一个危险的老鼠通道,一旦老鼠经过触动机关肯定砸死,也算出了四害。拿到的老鼠都是不舍扔掉的,于是就利用做饭的时机,放到做饭时的锅底下,大约近半个小时,烤老鼠就能出炉。在吃之前先剥去外壳剔除内脏,只留下四肢和大块肉,那是趁热咀嚼香气真好。用同样的方法也可烧烤大人们拿回家的蚂蚱、豆虫,味道都蛮好的。唯有大人们在田地里捉到大长虫,就地烧成后,我是不敢看也是不敢吃的。</h3><div>因为野味好吃,儿童时期有空就想尽办法去抓家雀:来到夜晚拿着手灯顺着全村各户房后,屋山发现有洞的地方,就双人搭肩摸一把有没有宿营的家雀,来到冬天时,找来一个喂牲畜筛草的圆筛倒扣支边,用细绳将立柱拴好,倒扣的筛底放置麻雀爱吃的虫子,小米等,给麻雀留足进出空间,绳子的另一头连到屋内静静等候鸟儿觅食,一旦入扣马上放倒立柱,,然后用口袋等活捉。有的时候一次也能捉到十个八个,偶尔还能得到一窝麻雀下的小蛋,一般三至五个,虽蛋小做熟后吃起来很开心的,因为那时只有到过清明节的时候才能吃上鸡蛋的啊!!</div><div>记得有一年清明节,在大后崖村西头吊起一个老大老大的转秋千。座地是用一个大碾砣中间有一个深孔,中间立一根坚硬的中轴木,下头镶嵌上圆滑支点,轴高五米左右,顶端大铁圆固定住并用多根井绳斜拉到地面,用大铁镢固定,立柱在根部装二至三根推杆,用力推杆。再上中部捆上双绳两处,并用双块秋千版。能坐双人或单人。下部几个青壮年用力推转,秋千上的人越甩越高,并发出惊叫声,那真是刺激惊险!</div><div>第一次看电影那是在68年前后,听说平度县也没有几台放映机的。因当时没有拉电,放电影的人必须用大马车才能搬运放映机,发电机及其他设备。</div><div>电影场地定在小后崖前边大沟内,因那时地形三面有沟坡近似电影院前低后高的地形,每次放电影都引来十里八乡的观众。记得放电影之前的大队书记借助麦克风讲两句话。那是太气派太有权力了,主要讲关于安全保卫方面的事情。放映员准备了幻灯片,先将中央新闻,就连当时江青也能在幻灯片发现,因为当时分管文艺。影片一般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在本村一年也只能看一二次电影,又是跟随放映机到三五里的外村观看。</div><div>第一次听收音机,那是在七十年代前后,马台大后崖村许相伦家(春辉父)因在济南有当解放军的姐夫,听说还是军官,给捎来了一块收音机,记得天热纳凉的时候全村人在大街上当听众,那时收音机中等体积,好像有皮鞋盒大小的木质外壳,一头用铁丝引出很高的天线,信号不好时要将天线头引到房顶,效果好一点。节目内容报告新闻较多,文艺节目一般仍是‘红灯记’等老剧目,真是大开了眼界。</div><div>马台村有了高音喇叭是在七十年代前后,大队派人去省城购买了能够带动大喇叭的收放两用机。记得主要由当时的大队文书许龙堂操作。我们孩小好奇跟随观看,先将大喇叭放在墙头上有一根电线引到广播室,连在收放机上电池是用圆柱形状直径八公分,柱高二十公分左右,干电池两块为电源,安装完毕试喊话,口对着收放机:喂--喂--广大社员们请注意,下面我讲几个、、、、</div><div>马台戏班:隐约记得六十年代马台大队有个戏班,导演:许龙堂,演员有许秀莲、新民妹、龙堂妹、瑞芳等演员,演出戏台搭在马台砖厂以南较高的地方,周围村来了若干看戏的,我们小孩子只有挤到台子的边缘,把住木柱。那时也没有扩音设备,只有锣鼓,二胡,竹板等,声音响亮,镇住场子,压住观众喧哗声,节目内容也看不明白,听大人们说叫‘三世仇’终场人散的时候大人们议论某人某人演得好,真是太感人了—</div><div>破四旧立四新运动,那是在文革时期的六十年代,突出表现在各村一律焚烧家谱,家堂,各家各户都上交到大队集中起来,拿到马台西南方向河边岸上统一点火处理。如果有人不交出,就算封建迷信思想严重,是要受到批评的,那时没有人敢烧香、烧纸和磕头的;祖辈流传的传统风俗习惯统统被压制,现在看来应该尊重人们的风俗习惯,祖辈们遗留下来的物质的,精神的遗产是应该发扬光大的啊!</div><div>学会自行车是在10岁左右:那时家中有一块大国防牌的破旧自行车,学车的地点在生产队场院里,学车之前家人怕摔伤,先将后货架捆上一米多的硬木棍,起初由大人双手掌握住后头控制左右,练习好长一段时间后,自己便开始试探单学,先学能否站立在自行车脚踏上,平衡不准时里外反倒,好歹有木棍支撑,伤不着人,腿上经常受伤。费了好长时间和力气,累得汗流浃背,终于有一天从自行车大梁底骑走正常了。因为大梁底时间长了实在太累,就骑在车梁上,这样双脚刚刚够到脚踏板也算舒服多了,尽管车梁割腚。记得学会后从场院能够骑到兰科村和赵家庄子村,那也感觉了不起了就有了一种十足的成就感,一直到后来自己能够单骑去青岛----</div><div> 一九五八年以后的人民公社化,我家是潍坊地区平度县三合山公社马台生产大队第二生产队 。队长:许龙斋,副队长许春海等,有人口110人,土地400余亩,农户近30户。 是马台七个生产队中较好的生产队之一,村集体固定财产有:场院屋五间,牲口屋六间,仓库四间,车库两大间,大车两辆,大牲畜三头,牛十头,八马力柴油机一台,抽水机一台,铡草机一台,汽灯一盏,场院用具一宗,地瓜井五个,副业项目有:粉坊一个,漏细粉用具一套,水车一个,菜园五亩。</div><div> 全队劳动分整劳力和半劳力,按能力大小:青壮年每天挣十分,女青壮年挣八分,其他上年纪的人五至八分不等。壮劳力承担集体中的挖粪,挖湾泥,运粪,种地,外出办事,赶马车,打场,收割,运输等重劳动活,女工负责拾棉花,晒棉花,挖草,为棉花整枝,收获。半劳力负责场院杂活,菜园等工作。</div><div> 生产队队长每天晚上召集到队委会,由许洪亮负责记工分,工分记完后,分配第二天田园里的工作,每天天刚亮队长打铁钟集合,早晨干一个多小时农活后挣两分,吃完早饭上午上坡工作到十一点半钟以后回家吃午饭挣四分。下午两点至晚六点左右上坡挣四分,每天整劳力十分。农活根据农时季节变化而变化,上坡一般由副队长带领干活。每个劳动力必须无条件服从队长吩咐,否则你就无处挣工分,尽管每分八分钱。</div><div> 生产队的庄稼收获后,首先将质量好的粮食和棉花送给国家粮棉收购站。每年公社按照土地产量高低分配计划分解到各小队,每年上交的粮棉按国家制定价格给予补助,那时叫爱国粮和爱国棉,一切庄稼的收获一律用人工干,割小麦、掰玉米、割玉米秸,收地瓜,刨花生,割谷子,收高粱,拾棉花,拔花等,收获后用马车拉回场院。</div><div> 小麦的脱粒起初用牲口拉石磙,转圈打粒,后发展到用拖拉机压粒,再后来发展到用脱粒机脱粒。小拖拉机压粒必须选择晴好的天气,女劳力们将麦秸带粒铺满场院晒至中午后才可以压粒,并不断翻粒。改用脱粒机则不太受天气影响,因机械转速快,但劳动强度大,那就不分昼夜工作,常常有青壮年八人一组轮班干,加紧脱离进度争取晴好无雨天气,俗语说得好:收获庄稼是八成熟十成收,十成收一成丢,也就是说能将粒子脱净晒干入库就算丰收年。</div><div> 每逢夜间脱粒,生产队半夜加夜餐一顿,找几个半劳力和面油饼,炒好菠菜粉条子,当劳力们干累的时候队长一声吃饭了,人们纷纷奔到村食堂去饱餐一顿,吃饱喝足之后劳力们干起活来就来了精神。加班时队长记工可给双倍工分,有时一晚夜班挣十二分之多,自然人们就不觉得累了。</div><div> 有一次我们几个小青年加班:有许炳林,许洪亮等。参加小麦收获关键时刻,因生产队小拖拉机七个生产队轮流周期长,需夜间在场院拉碌株压粒,我们负责返场碾压工作。干到半夜实在有些疲劳夜间又不管夜饭,我们几人就在一偏静处盖上麦草睡着了,拖拉机手不知人在何处照常在整个生产队场院转圈并加足马力跑,无意将我们三人用碌帚压着,恰巧没十分压严我们三人虚惊一场但无大碍,自此再苦再累也不敢在麦秸下贪睡了,真是太危险了!</div><div> 有一次我和洪亮,炳林三人,队长安排到官庄西拉麦秆子,我们十分高兴,马车下有洪亮,炳林,必须用铁二叉往车上铺抱,一不留神我只顾赶紧整理车上,躲闪不及,铁二叉连麦秆子带尖刺到了我的耳朵,流出了鲜血,幸好较浅并没有影响为生产队干活。</div><div> 为生产队送棉花经历:生产队的棉花收获到场院后必须经过严格晾晒,并清理无杂质后才能包装的,每包长1.5米左右 ,直径0.6米左右,每包150斤左右,封口用细丝绳锁紧。一马车一般拉20包左右,重三千余斤,有幸队长安排我们几个年轻人去,坐着马车送到大家埠或崔家集公社棉站。由马车手将棉款如数缴生产队保管。我们外出一天每人补助生活费三角,那时火烧每个五分钱,一人吃四个,加火烧铺加工费共三角就能吃一顿烩火烧,这样就很满足了,也可以买一斤油条,蘸水吃,也算是改善了生活。</div> <h3> 第二生产队的粉坊也算是较为出名的了:生产队派龙池,增启等人外出参加学习后又聘请了沟头的位成人同志来,二队才干起了细粉丝。</h3><div> 生产队投资购进地瓜磨碎机,大盆若干个,垒起铁锅及其他白布若干细木条等。首先将生产队里的地瓜洗净后,切碎用粉碎机加工上地瓜汁,用几个大布包包住地瓜汁,将淀粉经过几次过滤,还得有足够的时间沉淀才能出来,每垛三十多斤淀粉。有了淀粉后一般利用夜晚加班的办法,用我们这些青壮年干三四个小时。拿来盆架中间放一大瓷盆开始和面,每盆和面近二百斤。面和好后在室内紧靠大铁锅锅底烧急火,锅内装满水。并且必须不停吹风加木头水沸腾,在锅上方离热水八十公分左右上吊一漏勺,带若干细孔,有人左手持把柄,有人加面团,锅上的人右手持一圆形木,不断敲打淀粉团,继续不断顺漏勺口流到滚开的热锅水中,时间大约五分钟就有人顺头捞起到锅外。锅台下连摆三个大盆并盛满水,经过三道水清凉降温,才可以截断粉丝,挂在杆上。我们岁数较小的人跑腿一杆一杆往外拿粉丝,只眼馋也不敢偷吃冒热气的细粉丝。全组人马近二十人操作完成几个小时的话,也到了半夜时分了,生产队里将已断且凌乱的粉丝加上豆油,菠菜重新回锅一次,每个参加漏粉的人每人一盆热气腾腾的炒粉丝,那个味道真是美极了,每人饱餐一顿不亦乐乎。</div><div> 生产队泼场院:每到小麦即将收割的前几天,每个生产队需提前将场院收拾好,表面细平,在没有适时雨的情况下必须泼场院。那些年没有先进的喷灌设备,用水泵从庄后机井用路边沟作引水渠,先引到离场院较近的地方,全生产队的青壮劳力用扁担、水桶从几十米的沟里挑水到场院。泼水的时候要用一个竹筛子将水缓冲洒匀,整个场院三亩地,几十个劳动力需要大半天时间才能泼洒完毕。头一天湿匀好后,在第二早晨开始先用草木灰或麦秸草铺垫一下,就可以用人力赤脚拉石磙,逐渐碾压一直到中午前一定要压实压好,只有这样才能结识耐用,下午时分太阳照晒可将其他杂草清理一下,平整的场院就可待用。</div><div> 生产队分猪牛肉:在大集体的年代,因牛马作为生产队出力的重要生产力,国家规定是不可以宰杀大牲畜的。但偶尔有生老病死牛马等,生产小队是可以收拾分给本队社员的,但一般是做熟以后,记得小孩子们是最靠前的观众,特别牛肉煮熟热气腾腾时,他们真想先品尝一番,但那是绝对是不可以的,待到下指示各家拿盆领回家后才可以饱食一顿的,大人们是吃不上多少好肉的,因为数量太少,三十户人家分一头牛。分猪肉,那是在春节前一般腊月二十三左右,生产队杀两,头猪以低价将生肉分给各户,每户是得不到太多的,也就三四斤。各户也能过个好年。</div><div> 生产队组织扒玉米皮:玉米带皮拉到场院以后是必须扒皮才能脱粒的,队长下令某天晚上扒玉米皮,保管员事先将对里唯一的先进照明设备火油汽灯点亮;点灯是需要培训学习的,先将灯架好,火油一般灯壳的三分之二较好,打好气,发光芯是用石棉绳做成的,先倒入罩下小口一两火油点燃,油罐发热后即可放开开关,待逐渐灯芯由黑变白喷出火油热气,使中心放强白光,亮度相当于一千度日光灯泡。降汽灯用牢固的支架支撑合适的位置,队长点一下各户的名字看一下是否到齐,一旦齐人下令可以扒玉米皮了。听到命令整个生产队的整半劳力,大人小孩齐上阵,因为扒下的玉米皮是归各社员所有的,所以积极性特别高,如果量少当晚扒完,否则第二天继续参加。以防各户玉米皮中有玉米带走,当晚任何人都不得带回玉米皮。第二天一早生产队保管员逐户进行检查,发现玉米收归集体,待到中午时分各户就可以各自将自己的成果带回家去当引火的燃料或细加工卖钱。</div><div>生产队的菜园:那是不可随便出入的重要地方,因为是人们爱吃的瓜菜。第二生产队园子由许洪庆当园头,一队由许洪先当园头,每个园子有水井,水井各有一间场院屋,那主要是看园专用的,当时有小学生语文书中写道:队队有菜园,社员很方便,茄子辣椒西红柿样样都齐全。反映了当时的真正面貌,方便归方便,那得严加看管,分配是按人口大小依次在生产队的场院里,同样家口的排列一排,按人分配,小孩们是最愿意去看分菜的,也不论是多时少。菜园里的驴拉水车算最先进得提水工具:像烟筒一样的水桶子直插井底,桶内有铁链子带动橡胶皮线,链条转动就将水带到井上水斗内流入水道;有的社员偶尔挑担水回家自用,就怕队长和园子头批评,都到那里挑水,不把井绳菜园子怎么能够浇好呢?</div><div>生产队的技术队:是由当时的较年轻的人当技术员的,主要负责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和农作物的高产稳产的。因当地是产棉地区,病虫害防治是重中之重。每个生产队有专业治虫队,多数以女劳动力为主,男劳动力较少利用。双人担双喷头喷雾器和圆筒式压缩喷雾器,那时安全防护是第一位的,操作工带口罩、手套、风镜全副武装,就像上战场打仗那样技术精湛,对待害虫和对敌人一样必须块块棉花地击破,害虫一扫光,这就是需要她们三五天一遍不间断防治才能取得成功。当时人们对那批队伍倍爱有加,戏称:待要干活恣,背起喷雾器。</div><div>青储饲料加工:生产队为解决大牲畜饲料短缺问题,试点搞玉米秸青储活动:先找合适空地挖方坑深两米左右,长五米,宽三米左右,将趁鲜玉米秸用铡草机切碎后,存入事先挖好并铺塑料纸的坑中,顶面盖上塑料布进行全封闭,顶上盖一层温土,即保温又保湿,几个月后仍为鲜饲料,以饲喂牲畜,只有庄稼秸秆还不太够用,各生产队发动社员割青草,但不能影响生产队安排干集体农活,所以家长号召在校学生抓时间去割草,青草割回家后因不干净再预防有药,必须到大湾或者西河找水深的地方清洗一遍。将带水的青草双人抬到生产队的饲养室前进行过秤,由专人发放青草工分,也是按斤计分的。</div><div>生产队的回笼炕:那是春天为生地瓜苗准备的,先用大部分人力将地方挖好,用大量砖块建好回火洞若干个相连出烟口,火洞上覆盖厚厚的一层土,火炉部位有炉条,由专人点火烧煤取暖提高地温,土上洒厚厚的沙子将消好毒过了水的地瓜依次摆放在沙子上,一旦摆完再撒上厚厚的沙子,炉火要不停地烧,但要用温度计控制好温度,根据温度变化增减火势,那算是一个比较有技术的活了,不过一般是不会出现闪失的,一两个月后春暖花开的季节地瓜芽就到了该移栽的时候了,全队人齐上阵突击栽地瓜,那就是春地瓜,也可直接将留好的地瓜种在大垄上,那叫窝地瓜,那是浪费地瓜的,春地瓜瓜蔓长长以后也可以裁短,再继续移植,那叫秋地瓜,产量较低且品质差,春秋地瓜那是生产队时期的当家,食品如果地瓜苗出不好,全队社员是十分着急的,必须到外地花高价采购的呀。</div><div>七控八换运动:在急于提高产量又缺少化学肥料的大集体年代,上级号召自沤土杂肥并将各户的破旧房子砸掉,生产队利用旧房子和土坯炕的钾肥培育地力。具体操作是生产队出劳力,各户自己备料,那可是较好的机会啊。但仍有部分人也舍不得将自己的住房推倒的,那是因为需要解决临时居住地方,太现实的问题,我们家的五间破旧房就是在那次运动中被砸倒的,在退房的过程中遇到了雨季并且那年雨特勤,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房子建好。起屋那天正赶上下了一场大雨,在大伙的相互帮助下最后还是将屋盖完。那次功劳最大的当属我的伯父许洪寿和领导者许明斋,这是我印象较深的一次事情至今难忘。</div><div>修路整地运动:我们马台大队的土地七十年代以前是不成方连片的,自七十年代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范围进行了土地整方运动,那也是开天辟地以来动作和工作量最大的一次,历时若干年。记得马台村后的土地和道路是在一九七零年以后三五年里逐块 完成的,广大的社员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将原来不规则的土地进行了改造,并有了排水沟、行路桥,那代人功不可没、永载史册。</div> <h3>二 学生年代</h3><div> 小学生活</div><div>一九六九年在我七岁时开始上一年级。学校时狮子口学校。当时马台、狮子口、前官庄三个村的孩子都到狮子口上学,学校一至七年级,狮子口学校以两棵大松树和营房屋而闻名,据说学校在民国以后就已存在。在七十年代以前就有若干毕业于该学校的学生,方圆近二十里路都有到该校就读者,包括前楼、周戈庄、东村等地方。</div><div>我们入学时的狮子口学校大门向南,有双扇古典式大木门,进门就是营房,四间房前有两颗高二十米左右直径在一米左右的大松树,在树杈上挂有圆式铁钟。据说是一个炮弹外皮,仅靠营房东有办公室五间,教室两间,办公室后有房子十间左右,三个教室。我们刚入学的教室,。是在靠西圆墙的南北厢房门朝东共三间,启蒙老师刘淑美。我们入校一年级时就没有官庄的学生了,据说到范家庄子上一年级了。当时我们的入学班人员在三十左右,记得同学有:许大江、许万宁、有村、丰起、相文、云峰、化军、富山等同学。 </div><div> 我们用的桌子是用几块长木板搭建的,板底用土坯垒高半米左右,每板有六个同学,小木凳也是双凳,高二十公分左右,用笔除铅笔外就是滑石笔及石板。课本第一页:毛主席万岁;第二页:中国共产党万岁。以后就是拼音学习。记得二至四年级是因为教室不够用,在后面那排教室的西三间,在一处教室里有两个年级的学生,东西屋山为黑板,两年级反方向学习,时常相互影响讲课,学习效果很差。学唱的第一首歌是: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毛泽东。朗朗上口。</div><div> 小学生冬季生炉子那是最困难的事情,因年纪小炉子每天生每天灭,技术不好掌握每天早上轮班之日,必须早到校点火生炉子,这样也避免不了早晨上课时烟雾难消。老师每天上班班长喊起立全体起立,老师说坐下同学们坐下,开始正式上课若有的同学晚点迟到,罚站半小时。</div><div> 学校办公室正北挂有一个较古老的挂钟,那是学校里最先进的计时工具,老师们每天的作息、一切安排都依靠那个钟。小时候感觉学校里还有这么先进的东西,同学们常常在办公室门口看上几眼,那个大钟真是太好了。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div><div> 发动学生割青草:那时各生产小队牲畜草不太够用,就安排学生在青草旺长的季节,一般三伏热天割青草,割回以后为每个同学称量一下并作记录,学校安排晒青草,晒干后个生产队到学校拉草,以后才知道那叫勤工俭学,生产队可能付给一部分现金支持教育事业,学校给割草多的同学发笔记本或圆珠笔。本学校也垒起了毛兔舍,用青草喂上几百只兔子,饲喂安排几个比较听话的小学生轮值喂养,兔子养大后学校卖出,用于学校日常开支。</div><div> 学校发动拣传单:那时大陆与台湾关系紧张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对峙,台方利用热气球将印有蒋介石画像的传单,并印有反共的言语随风飘散在大陆土地上,一般是春天。因南风多,我们由老师带领,在我们居住的区域内满坡拉网式寻找,宣传单一旦发现不许传看,马上交到上级处理。组织学生去台头展览馆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当时三四年级小学生步行到台头,主要回忆毛主席一家人为党的事业,一家失去五位亲人的感人故事,同学们深受鼓舞和感动,至今难忘。</div><div>对文化大革命的印象:在上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发现有一群身黄衣服背后有背包和水壶,头戴有毛主席纪念章、帽徽,行走在我们学校旁并就地休息,听老师们说那叫红卫兵拉练,因中央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听说将无辜的人们分成两派有“井冈山”,有“东方红”挑逗群众斗群众,各村满墙头大字报,将平白无故的人们写上打倒***的字样,经常召集群众召开批斗大会,正常农业生产无心搞,专搞形式主义的东西,到秋天在村后扎好宣传棚,插上红旗发动劳力用三叉深翻地闯高产,成百上千亩地,人力能够全部深翻一遍,实在困难太大,但必须干,不干不行。</div><div>第一次听上级作报告:那时是1972年的“林彪”事件。全村的人们白天被召集到马台办公室前大街,召开社员大会。上级来人宣读文件:林彪反革命集团,反党反社会主义,反对毛主席,企图在毛主席南方视察时将主席坐的火车炸掉但没有得逞,看事不妙林彪的集团人物,驾驶飞机跑到外蒙古的温度尔汗飞机爆炸,林彪集团破灭。</div><div>伟大领袖毛泽东于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三时十分在北京去世,当天广播到全国,那天我们学校放学后是个下午,和村中的几个伙伴去胶莱河边挖野菜饲喂各自家的家兔,听到八家寨高音喇叭广播主席逝世的消息,听后感觉就向天空顿时变化,感觉中国的人们再也无法生存和生活下去,广大的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逝去后的十天左右,。学校在狮子口村办公室前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所有到场的人们无不痛哭流涕,那是我有生以来感触最深的一次。</div><div>1976年十月份在毛主席逝世后的一两个月的时候,以叶剑英为军委主席等老帅们合同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其他领导人一举粉碎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王张江姚”四人帮。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的决定”对我们党的工作进行历史性的总结。将1966年至1976年定为十年动乱粉碎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使我们的中国迎来了新的明天。</div> <h3>高中生活</h3><div>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教育方面恢复了高考。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一九七八年我生入前楼高中,前楼高中始建于一九七六年左右,学校设在院前楼粮种厂以东,当时那个地方属盐碱地,(即现在青岛光明轮胎集团公司西厂地)1978年我们为四级一班,班主任为陶丽琴老师,其他教师有郑明钦、张秀英、矫恒爱等老师。</div><div> 听说在我们之前的一至三级都没有很好的学习机会。主要因为当时学校从街里往外搬迁阶段,历时二三年,从选址到建设一二级搞基本建设,三级整修学校路面、操场及其他工作,那时我们当地还没有电网覆盖,学校在东北角建电屋一间,有12马力机器一台,7.5千瓦发电机一台,专人发电供给四级两个班,五级两个班,复习班一个共五个班再加十几名教师办公室,伙房,后勤办公室,校长室及家属住房,共三四十间房屋及生活照明。</div><div> 同学们除每周一次回家外其他时间在学校居住,那时的住宿就像民工外出临时工棚一样全睡大地铺,铺高四十公分左右,用土坯垒边,中间运来好多麦秸,秫秸等,顶面加草帘子,同学们再准备被、褥子、枕头等,同学们太多每人分摊四十公分左右要想翻身相当困难,睡觉姿势得根据空间,不能自由,常听舍友埋怨积压太重。</div><div> 有个别同学经常尿腚,被褥常湿,也羞于晾晒,本宿舍都闻尿味,宿舍人太多卫生状况很差。穿衣也多数无新衣换洗,又不注意晾晒被褥,同学们也没有条件洗澡基本上人人都招虱子,痒痒乱挠,十分遭罪。</div><div> 每周的生活都是利用星期天回家家人给准备好黄棉饼子、地瓜干、窝窝头、地瓜等,家人给用瓶子装咸菜、胡萝卜等,带到学校后早晨每班留一大桶面粥,中午领五分钱炒菜,晚上自己吃咸菜,一天三顿学校用大笼屉腾干粮,有的用饭盒,多数用白包、细网布包扎,每顿饭自己认领,有时也出现被错领的事情,各方很不高兴,虽说条件艰苦,同学们还是相互礼让,不论谁有像饺子、白馒头时,同学们也相互沾光品尝。天热的时候学校准备白开水,同学们轮值日去抬水,抬饭,抬干粮等,其它班级小活都积极参加。</div><div> 学校组织了几次统一活动,有一年春天植树造林,那时前楼往北公路是沙子路两侧植树。同学们有的撒树苗、有的浇水、有的培土,自南往北顺公路双侧植树,至今仍有二十年前树龄的杨树为证。学校组织同学们,夜间集体到前楼村办公室前广场看电影“甜蜜的事业“。那是在我们印象中青年人最爱看、最赶潮流也是最开放的影片了。因为电影内有青年男女恩恩爱爱的镜头出现,特别是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歌‘‘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 </div><div>有一次学校组织去前楼公社政府大院召开大会,听取党委书记传达上级文件:主要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向我们发出了号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理论”使我们大开思路、紧跟形式、发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 </div><div>参加高考:1980 年夏天的7月7、8、9号三天,我们前楼高中四级的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升学考试。地址在:现崔家集镇中心小学(原中心中学)。当时正值伏天天气很热,气氛严肃,试卷封闭无差错,我们在监考老师的监督下连考3天,我们班没有考上的同学,我也相差几十分。听说有几个复习生榜上有名,全校仅二人。</div><div>有的同学谈恋爱,在高中学习期间学校明确规定不许谈恋爱,但有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和星期天找女同学谈天说地谈情说爱,有的在班上暗递纸条。记得有一次班主任发现了这种情况,在班上没有点名批评。事实证明在校期间个人生活经历不是十分丰富,最后谈成并结合的情侣很少。</div><div>毕业之前是要必照合影的,学校找来摄影师,班主任安排同学们各自整理一下头发和服装,记得我没有几件像样的上衣,找四级一班已经照过相的同学卢公社借了他一件黄上衣,自己有一个黄军帽。我在最前排有丁立才、许世青、赵连宝、范德海等同学,我发那张相片至今保存完好,相片最上写道:前楼高中四级二班全体师生毕业合影留念(1980年5月)。</div> <h3>三 毕业之后</h3><h3> 寻找出路</h3><div>一九八零年高中毕业后我到了高密市姜庄公社,彭家城子村,那村有个缝纫技术培训班,教师是一个姓彭的男教师,年龄在四十左右教学经验丰富。那年冬天在高密学习两个月结识了不少高平两市的同学,有:张肖寨肖振胜、肖振兵,有昌许屯荆顺奇,有亭口殿后村的,还有高密河崖、南村等等同学一直相互来往,关系不错。经过两个月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第二年自己便开始单独赶集了。</div><div>因当时受家庭条件限制,裁剪案板我自己动手找来一些木头和胶合板做成,带底架的裁剪板,锁边机从温州通过邮局邮寄一台价格380元,锁边机座是白里村李治海提供的,费尽周折锁边机也不能如愿,无法使用,一用断线,只好不用。以后到赶集的时候,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叫徐万忠,家中有耐用的锁边机,我们一拍即合,来到农闲时节就赶集:马台、小召、前楼、周戈庄等,每天下来也有十几元以上的收获,那就是很知足的事情了。</div><div>骑着自行车收废铁,那是一九八二年的事情,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利用空闲时间创收,那时前楼有几家收购废铁站,我们用自行车车后货架,用绳绑大编篓到四外村去叫喊:收废铁来!有时最远到饮马东那些村去收。有破锅、破水泵、废机器零件、铁犁件。收铁得会认识是灰口还是白口铁,灰口铁是可以车床加工的,较软点,白口铁很难加工,但质地硬、耐磨。有时一天也能收到一百多斤至二百斤,有时一天能收三五十斤,也有时空空而回,顶多的时候每天挣三四十元,那有时每天跑上若干趟。</div><div>一次卖蒜经历:听说山东苍山县出产大蒜,我跟随一辆去江苏的汽车去苍山县,因为搭便车我到苍山下车,到集市看货,果然大蒜很多,先看好货,我们和李有财在旅店过秤、付款,用了半天的时间收到了十几麻袋大蒜头,第二天我们随去江苏的汽车在苍山装好大蒜准备回家,在苍山县城西弯道处有一海阳县供销社大货车,在弯道处发生侧翻,整车线、衣等落入沟中,司机师傅苦苦哀求给与帮助,我们随车的同志们协商后打算帮助一下,就将那辆出事车上的物资逐样搬运到前楼汽车上,将物资运到海阳。</div><div>大蒜车运回来以后,第一次赶集卖蒜头实在不好意思,用自行车带一尼龙袋五六十斤并带一小称去赶台头集、周戈庄集、前楼集、小召集等,天天有集就赶,费了好大力气将千余斤大蒜买完,每斤挣一角多钱,一冬下来纯挣不到二百元。有了卖蒜经历后,尝试去夏庄大集,带回一车大葱和香菜到我们当地集市销售。结果大葱掉秤太多,香菜质量较差,那次折腾了三四天并没有赚到钱,这才是人们常说:从南京到北京,买得没有卖得精,精死精不敢贩大葱。</div><div>第一次骑自行车去青岛,那是一九八二年冬天,临近春节的时候,前楼村姜春玉要到青岛水清沟,原前楼挖大粪的房东家去串门,约我一块去青岛,我爽快答应。因我又一姑姑家是四方区人民路二十八号大院,当时出于好奇两人约定第二天他从前楼骑车,我从马台骑车六点到昌许囤集合。我们如约而至开始了行程,记得他带了一些农副产品,我也带了地瓜和炊具,炊具是按每斤苗子扎四个,共扎二百多个,打算将地瓜送人,炊具一部分送人,其他到集市出售,能卖个好价钱。</div><div>我们二人谈笑风生走在路上,一开始没有感觉疲劳,走过几个小时后有点累,我们碰到路上有拖拉机时就快蹬几步赶上车,左手拽住拖拉机,右手把住自行车把。尽管有点危险但免去了出力蹬车之苦,记得我们走到南村时已近半程,找一小吃部,每人烩火烧三个,饱餐之后便继续行走。往后的那半程明显感觉较慢些,两人仍鼓足勇气勇往直前克服困难,步步前进。大约晚上六点半左右的时间我们便赶到了水清沟,姜春玉房东家,房东家人十分好客,问寒问暖。那次恰逢前楼王洪训也在房东家,天黑时分我和春玉,由洪训带路找到我姑的临时住处,东吴家村,临时板房(因人民路二十八号大面积拆迁)那时候是晚上八点左右,我独自一人留在姑姑家。姑姑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那晚我住在姑姑的厨房内,用板制成的板床上,很快入睡。</div><div>第二天起得稍晚一些,主要因为第一次长途骑车,浑身酸痛,特别双腿及腚部,走路艰难,经过一天休息逐渐恢复。我将带到的炊具每天拿到市场上去卖,每个三角,用了三天将大部分处理掉了,剩余部分及地瓜给姑姑留下,她好送人。任务完成后心情较好,我们两人骑车到了栈桥中山公园等地方玩了两天,并合影留念。那次算是一生中印象较深刻的一次艰苦旅途,至今难以忘怀。</div><div>参加平度市农业技术培训班:一九八四年平度市组织各公社的农业技术人才,在蓼兰镇原五七干校进行培训,旨在培养基层农业带头人。平度市四十五处公社每公社一二名,共招收一百名左右。我们前楼公社有兰科村赵连瑞和我,冷戈庄有孙立,洪山有陈土明等同学。由外聘专家讲解小麦生产知识,历时两个月,较深、透学习了冬小麦生产和栽培技术。因为各公社参加人员不多,对那批学员生活各方面照顾很好,村集体为每人每月补助三十元左右,粮食交到粮管所换成粮票,生活方面很好。我们每天像部队一样纪律严格学习规范,受益匪浅,同学们在结业时互留地址,合影留念,临别时恋恋不舍泪流满面,场面十分感人难以忘怀。</div><div>1985年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年,因为那年我饲养了三百只鹅子和栽种了三亩营养钵西瓜。那年春天听冷戈庄同学孙立说,养鹅可赚大钱,我就从冷戈庄订购小鹅三百只。因春天天冷将炕头腾出来分成若干个方格,每个可容纳顶多五十只(因为太多怕压)。白天黑夜悉心照顾小鹅子,像对待自己的小孩子一样,经过月余饲养,稍大一点便可以在天井搭建鹅棚子了,在我家旧房的四周,围起一个宽三米长三十米的护栏,并用水泥沙自制喂鹅盆三十个,开始了大鹅的饲喂。</div><div>白天我和父亲、妹在野外放养,一般在河边、沟边,有一次在胶莱河边兰科前一片高粱地里误食了嫩绿的高粱苗,使得壮大的鹅毒倒十多只,听技术人员讲,高粱苗含有毒物质,致鹅中毒死亡。</div><div>从那之后不敢到高粱地去了,便改为将鹅子赶到玉米地里啃青草,这样放鹅只要在大道上不许鹅子出地块就可以了,到收工的时候家人进地从一头将鹅子赶回村后的大水湾喝足水后赶回家。鹅子每天进出从小门逐个清点个数,过了五个月的精心饲喂出栏270只,存活90%,当时也算饲喂较好的一批。</div><div>夜间用麦草玉米面等饲料喂养,那种艰辛只有身临其境着才懂得,幸运的是那年价格较好,出栏结算推去成本,净挣八百多元,在那个年代也算较客观的一笔收入。</div><div>出售鹅子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当时当地的鹅子由昌邑宋庄冷藏厂收购,我事先进行了考察,在考察期间发现他们有不守规的行为,在去宋庄冷藏厂的路上,崔家集大沟头有一送鹅人,十二只鹅子家中称好七十二斤,到冷藏厂只称为五十四斤,感觉不太对劲,发现过磅员在过磅室内有用脚挑底钩的嫌疑,并进行了交涉,最后找回了十几斤重量。</div><div>我送鹅的当天用拖拉机用冷藏厂笼子每笼装十只鹅子,共近三十笼,找到村中几个人互相帮助拉到宋庄冷藏厂,有了上次目睹的教训我就监督过磅员的动作,所幸没有再造成较大的重量失误。因此在当年的平度日报上我写过一篇让人们警惕的文章,名为《警惕!玩秤杆的人》总结了磅秤若干种使人上当的手法,例如:脚尖挑磅钩,磅底取走一个平衡铁蛋,磅砣被调换,手压秤杆,公斤与市斤混淆等。</div><div>我当上了拖拉机驾驶员:那是一九八三年,我哥买了一台破旧的泰山牌十二马力拖拉机,由我和董万宝学习和使用,第一次试驾我只开了一个拖拉机头,从大后崖开到八家寨后,体验了拖拉机的基本情况操作技术,第一次却小心翼翼不敢跑快。我与万宝去祚山为乡亲们拉砖,那是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驾驶。到了砖厂,场地狭窄两人都不能将车斗倒正,只有将连接杆拆开人力推正,再挂上车头,很没面子,却也无奈,在以后的实践中反复学习,逐步掌握了基本知识,以至到后来跑远门再无遗憾。</div><div>我为乡亲播种和收割小麦,自己有了拖拉机后,每逢秋季和夏季是我最忙碌的时候,早晨天刚亮我就开出拖拉机,为马台和后崖的乡亲们播种,每天一二十户,播种近二百畦子,最苦最脏是收获小麦季节,正值伏天天气炎热,小麦成熟的季节,村民们每逢好天气都急于收割,常常是早晨早出、中午不回、夜晚很晚,长天割麦,有时一天开车工作在十五小时以上,中午自己捎带饼干香肠和热水,收割小麦一天下来灰土满身,就像从碳黑堆里出来一样十分狼狈,但心中很喜悦,因为即可为本村村民服务,还有较多的经济收入。这样的拖拉机活我曾干了十年之多。</div><div>有一年在兰科前为许龙平播种小麦,为能充分得到村民满意,尽力播到地头,回弯少压麦地,不慎在沟边回弯时发现车头倾翻,我和龙平抓紧跳下,车头连播种机翻入沟底,四轮朝天,将麦种扣到沟底,幸免遇事,找来村民想法将车倒个返正,逐步开出沟底,我被吓出一身冷汗,那是开拖拉机以来最惊险的一次。</div> <h3>开始单干</h3><div> 八十年代前两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历史,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单干,一直到一九八二年完全打破了维持几十年的大集体年代,有的村民开玩笑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前楼人民公社也随之改称为前楼乡,马台大队改为马台村,马台村原生产小队改为马台一片、马台二片、马台三片。记得生产小队时的固定财产公开叫行处理,将大车、骡、马、驴、牛、机械等,全体固定财产实行谁出价高归谁所有,我亲自目睹了那一切,我家叫到机动喷粉器一个,地排车一个,耕牛一个,还有木犁一个等,也按人口分的土地三十六亩,当时家中十一口,每人三亩多地。</div><div> 起初几年上级虽然分地到户,如何种植,成方连片还是要统一划区域、划地方,每年秋天秋收季节上级政府根据节气及时发动收获、种植,甚至有几年,将不到收获期的玉米统统杀掉,抓紧种麦。</div><div> 一九八三年我家在胶莱河边挖土窑一个,直径在2.5米左右,沟三米左右,窑门朝西每一窑装砖五千左右。土坯使用河底土加部分熟地土合成的,每车土都是一车车用力从河底运到河岸,每个土坯是我与哥俩人一个个完成的,一共烧制红砖二万左右,共四窑,砖烧好后自己建房五间。单干之后的几年里在自己的土地上先后种过:蒜、麻籽,育过杨树苗、法桐,营养钵育苗种西瓜,种小麦,玉米,棉花,地瓜,高粱,谷子,大豆,绿豆,大葱,大蒜,大白菜,西红柿,黄瓜,菠菜等瓜菜粮食。</div><div> 为使西瓜能够早熟提前上市,在春节前后就要进行营养钵提前育苗,在此之前我骑车去白埠良种繁育场,找到了工程师毕女士,听她介绍了具体操作法:找一房前或向阳处挖出一个10乘1.2米深0.4米畦子,畦底上十公分营养土,再用纸筒将营养土装满,将西瓜籽处理好后装入纸质袋中,将营养袋依次排在畦内营养土上,用细筛从顶面筛较薄一层细沙,然后将畦内放入充足的水,最后再盖一层细沙,顶面用塑料制成弓形保暖棚,若太阳好七至十天小嫩苗破土而出,经常观察,待后期苗子长大后注意通风拣苗,让其生长粗壮,待到清明节前后就可以移栽大田了,移植大田后仍需小拱棚保护,待到确实无霜冻的情况下方可打孔压严,让其自然生长,一般不可以用其他办法催熟的,向乙烯等对果实品质不利,更不利于优质高产,一般自然情况下,用此种办法种植在夏季小麦收获前后瓜就能上市出售,这是我亲自种瓜的体会和实践。</div><div> 单干之后主要经济来源以西瓜、棉花为主,那些年棉花要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指标,产量过低是要受到罚款的。那时送棉花一般去崔家集棉花站,记得有一次我将地排车装好五大包棉花近千斤,将自行车捆绑在地排车中央,二妹美芳用一长绳用车牵引,去崔家集有到昌许屯的几里下路,只能靠步行。好好掌握住地排车并用力前进,到达沥青路面以后情况大有好转,我在中间骑车拼命前蹬,二妹骑车用力牵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赶到崔家集,累的汗流浃背。经过挨号排队过程等一系列程序,最后终于将棉花送完,结账完毕的一瞬间疲劳顿感消失。因为有了较客观的一笔收入,在经过那次送棉艰辛以后,再去送棉花便用牛拉车,尽管走路慢些。</div><div> 每到秋后,棉站结算后通知各村返还棉籽饼和棉籽油,一般分期分批兑现。每个片按明细底分成若干个拉有小组,各族各户必须到人,有车出车,有人出人,到崔家集棉油加工厂将油、饼拉回大街上,按照明细各家各户拿来油桶、编织袋,逐户分配到户,每年自冬天至春天,一般三至五次兑付,年复一年,一直到一九九五年前后开放了计划经济,棉花也可以自由买卖,一切由市场经济来决定,再无出现分饼分油的场面。</div><div> 引黄济青开挖:那时在一九八六年秋冬季,浩浩荡荡的挖河大军,齐涌到引黄河附近的村庄,马台、狮子口、官庄、范家庄子、丁家庄子、董家小庄、白里、前楼、后楼、尹家楼、刘家庄子、白家岭、白家庄、南郭家、小召、西河、王刘村、兰科、赵家庄子等村庄我们平度西短主要由原官庄乡、张舍、新河、明村、前楼、崔家集等几处乡镇开挖。主要以人力战为主,部分村庄用链轨车。当时马台村地段在前楼倒虹以西三百米左右,全村分配约二百米左右,那次我分得1.6米土方约为三十方左右,因为挖土较深,单人难以将土推出,一般相邻的几户合并一组,能够有充分活动余地,用小推车三五人牵拉轮番逐车上土,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斗整体初具规模。</div><div> 自己除挖河疲劳之外,还要对官庄乡的外来住民解决睡觉难、吃饭难的问题,记得腾出了自己结婚用的新房间,为外来人员当宿舍,还有的户将闲房子让出来,让外来人当伙房及指挥部用,在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通力合作和相互帮助下,一九八六年引黄济青工程引水渠平度段开挖基本结束为,以后的其他辅助工作打好了坚定的基础,直到能够最后顺利地,将黄河水经二三十个提水闸引到青岛的棘红滩水库,净化后引入青岛市区,为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需要。</div><div>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那是从七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初,近二十年的时间,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了一个基本的农田田网,我们平度市组织庞大的基本建设队伍,开赴全平度的各个乡镇,历时多年基本完成整方工程。但各乡镇仍有不少的地块没有整理,每到秋收之后当时叫水利上马。广大的前楼人民听从乡党委政府的号召,将劳力开到本乡镇其他各村,自带干粮、酒水、自带工具、推车,不论天寒地冻还是天气转暖都得听从上级指挥,默默无闻奉献自己的力量,如果农户不出工要按照工日作出处罚的,有的村罚小麦顶款项。</div><div> 在十几年的整方运动中,我们马台村民先后到过董家小庄、麻地、马户顶、尹家庄子、姜家庄子、毛家屋子、赵家屋子、韩家屋子、田粮埠等村庄,为他们出过力、流过汗。在姜家庄子村后整方那天,台头村一制鞭炮厂发生巨大的爆炸事件,离我们的工地有三四公里路程,有的民工去目睹了一切,听他们说有二三十年轻人,血肉模糊,极个别受到轻伤,连续发生几次引爆,使抢险工作十分困难,那是在我们当地因制鞭炮而发生大重大伤亡事故,因此厂长领导受到严重处分,判刑两年,监外执行,从此以后台头再没有发展鞭炮行业。触目惊心,人们谈炮色变,安全生产是何等的重要啊!</div> <h3>婚姻家庭</h3><div>生于60年代初期的人,到八十年代也就到了谈婚论嫁年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农民仍不富裕,温饱仍未解决。。。。我家当时家庭孩子多,上有九旬奶奶及父母,下有刚出生侄子。哥嫂几姐妹共11口人当时家庭比较困难。再加老父亲68年因任民兵连长带工留下腰腿疼,干不了重活。生产队里挣分很少,年底开不到工钱自然家庭收入太差。10多口人住在一处低矮破旧草房里,谁能看上穷小子,找对象自然成大问题。好歹父母在外工作时间长;同事朋友多;可怜穷小子。纷纷可怜同情操心费力。记得八寨魏永之家曾介绍一嫚,家庭条件优越,撮合两人见了面后来听说穷不再来往。再后来也有好心人先后介绍李家,六家,张肖等。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div><div>在高中时期,曾有同桌的你初恋不懂爱情,毕业后对方父母强烈反对不欢而散。主要原因贫富差距太大发展不平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话不无道理。</div><div>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祖国处处春意盎然,我们伴着祖国的改革开放,也迎来了爱情的春天。1982年丰收的金秋十月,我在场院里正忙活着,突然有人找到我家父母,来人是前楼村姜春玉,跟父母说:前楼村有个女青年不错,可不可给提一下,父母当即答应合适时间到前楼看一下。在中间人的协调撮合下,时隔半月左右,大约82年的阴历十一月一个上午,我骑着自行车,带上部分花生,并到前楼供销社买了部分糖块,径直去了姜春玉家,听媒人说当天女方本来要去明村磨面粉,但她没去。第一次见面难免有些羞涩,交谈中得知女方四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姊妹七个,人气较旺的人家,家庭条件一般,人品较好,这是第一印象。可能是因家中姊妹多,与我家相近,对贫富不太讲究。又住了十多天,女方一行三人到马台我的寒舍检验了一下, 也算是验了家,就在那年的春节之前决定下来了。</div><div>那个年代的青年男女不像今天这样开放,也没有更多的时间交往,因大包干初期人员流动少,各户固守着各自的土地,一年四季春种秋收忙忙碌碌,只有在逢年过节,双方有机会串串门子交往一下,相互深入了解。订婚后的第二年曾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因双方走动少,家庭条件平平。对方嫌房破旧,老式门窗草房低矮缺石少瓦不见水泥,很不时髦。为此托媒人想辞掉婚事。但家中老人不答应并严厉训斥。老人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以后自己奋斗会改变,婚后自己干。在后两年里双方来往多一点,通过交谈逐步消除隔阂重归于好。</div><div>82至85三年时间里,为了打好经济基础准备结婚。先后干过服装裁剪。卖过葱蒜,收过生铁,拉过砖沙石,喂群鸡鹅,种过西瓜各种庄稼。85年秋将房子重修一下,起码有个新面貌,并新建了大门及厢房。</div><div>85年阳历年我们决定登记腊月结婚。阳历年的早晨我们一同骑车去了乡政府。记得当时政府大门朝东,进门北边第二个门政府办,管登记干部叫郭鹏友是副书记郭晓梅丈夫。寒暄落座后问了一下,你们双方自愿吗、、都说自愿,那好。拿出里外。。通红两份结婚证,要了相片盖了印章一式两份。我们连说谢谢,撂下糖块。妥了后我们去了百货门市部,买了一把子压水暖壶,和电熨斗。</div><div>85年腊月十三我们举行了简单热闹婚礼。晚上放了一场电影。那年冬天我村结婚的还有:许春光,许春辉,许洪亮,许洪峰,许新春,许常德等,那也算个丰收年。所以第二年我们村孩子特别多,如有许晓通、许群星、许帅帅、许蒙蒙、许英英等。</div><div>1986年冬天,那年雪特别大冬至月十六日天空飘起雪,桂芹叫我喊董秀英,说是可能要生产,董去后进行了检查,说现在生不着,住了片刻便回家休息了,说有重要情况及时说,老母亲就将火炉生好,当夜没有生产,十七日那天上午,董随时守候在身旁,直到中午过后一点左右晓通顺利降生,刚生下来小孩董狠狠地打了一耳光屁股,随即发出啊啊的哭声,听说这是惯例,必须打一下才能哭出来,董高兴地说是个男孩,五斤六两。在老人的精心照顾下,春节前出了满月。满月后第二天去了一趟前楼,一路上无法骑车,因为唔得太严,恐怕憋坏,就走走看看,一路辛苦。</div><div>晓通出生四十天左右,大人们就让他伸伸舌头,他就愉快配合,出生后就得落户,因堂哥许晓至姓名中有个晓字,即确定为许晓通。寓意从小聪明伶俐,上学阶段起大名许新鹏,因户口上已经沿用乳名,所以身份证叫许晓通。</div> <h3>村官岁月文书九年</h3><div>86年原前楼机关干部林增晓分管组织工作。我村85年确定许龙山,许光友入党积极分子。当年小召片一批党员转正。在小召村办公室举行了隆重入党宣誓仪式,那一年我村增加了两名年轻党员。加入组织后我俩负责团支部工作,一直到88年底。</div><div>88年12月1日马台村领导班子调整。党委副书记郭建进宣布;许鸿起调任水利站任书记站长,许述宾接任书记,许汉坤任村长,许龙山任村文书。90年后许华志任村长至94年。</div><div>85至88年,是马台有史以来最鼎盛三年,主要许鸿起为我村建起厂子,不仅增加集体收入,还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当时是一个外贸项目还为当地增加税收。,原马台班子为此付出不少汗水因村集体基础太差。他们四处筹资外出东北进机组,腾房屋按设备拉电线,试产多次,先后三月顺利生产,用工人50至100,经济效益可观。</div><div>88年后又成立前楼织带厂。许鸿起厂长,许龙瑞;许富有技术业务厂长。保管于瑞亮;楼等。车间主任许新华;许华龙;许新友等。马台织带厂许洪士厂长,许增寿会计,许瑞合保管。俩长有许鸿起负责业务管理。一直干到96年。</div><div>当时盛传前楼企业有马台全包,因许鸿起负责织带厂,许龙凤负责橡胶厂,许连高负责福利厂。那是前楼骨干企业,也是前楼财源。</div><div>90年进行了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历时一年,建国后最广泛一次普查人口。那时马台人口达到顶峰,860人其中男425女435.主要85至90年计划外生育多。一次落户50多人。在一年多的普查工作中,我村参加的有许书斋;新光;庞华;光好;龙辉;汉高等,进行了认真细致入户调查,掌握基础资料,确保数据准确对上级负责。难忘一次去前楼开会那是一个阴雨连绵夏天,几天不停道路泥泞,。我与龙辉在前楼填完表下午很晚,我俩顺着河边披着油纸光着脚手拿靴子,深一脚浅一脚往家奔,生怕淋湿调查材料,走走看看将仅有塑料布先保护好纸张材料不被淋湿,而后管自己。结果回家淋成落水鸡。那年人口普查平度市人民政府授予我‘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div><div>91年前楼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刚开始号召,马台两委统一思想认识。多次开会决心改变大街蜿蜒崎岖不平,路不成街街不像路,里出外拐破烂不堪。根据大后崖i小后崖i马台,沟南四个自然村实际情况,靠街户座谈工作涉及20多户。两委决定妨碍大街整修不论新旧房屋,每间补贴500元。在广大村民理解支持下上半年拆迁完工。下半年发动群众干部带头,链轨车上阵修成了宽18米,其中路12米;两侧沟2米,两侧房边4米。自村志到马台前长850米,沟南中心南北300米两条。修成了宽12米,自老办公室到沟南西500米,沟南中心东西400米。共计2000多米。94年前栽植了近千棵法桐,道口下了输水管并砖石硬化路面。至2010年全部硬化成水泥路,并装了路灯。</div><div>94年在老配电室西,马台到沟南较中心位置建宽敞明亮办公室。场地选定后两委找来了许明斋等有经验人士进行监工。我利用三天拿出了施工方案,具体连草图十多页。大体意见是;场地方型30*30米。正屋十间宽8米长30米三米一间。带院墙一圈大门双跺,传达室加卫生室四间。院中甬路,前出厦一米半带立柱,前墙镶磁瓦。大屋多道间隔并有讲台,吊顶刷内墙。具体用钢筋;水泥;挂瓦;木料;玻璃;石砖房顶料等各个环节都有书面要求。</div><div>为了增加透明度节省开支,我打了一个告示红纸黑字,春新汉国光友等方圆几十里张贴。几天后四面八方十多组人马齐聚马台。在破旧办公室里进行投标,采取三轮定胜负,在三小时里从高标126000底标70000三轮后高标70000到59900.。开创了那年代集体建设竞争机制先河,为村集体节省了几万元。后来在大门东建福利房三间。</div><div>90年县委工作队进驻马台,当时主要计划生育工作及两委班子建设及农业生产抗旱排涝。那年许华志上任村长,洪敏委员,郭桂琴计生主任,支部委员许在堂次子因计划外生育拔门窗,没收木料。那年马台两胎十几户三胎及以上十几户。罚款十几万,根据生育情况罚款不等,早交优,三至五千的到百分之十五即2550和4250 元。也有部分特困户交款寥寥无几,后不了了之。工作队驻村一年吃住自理,不及百姓添麻烦并积极争取平价农资惠村民。积极参加防汛计生棘手拆屋工作,跟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甘苦共患难圆满完成任务。一年共同生活与马台班子结下深厚感情,走时恋恋不舍泪流满面。他们是;组长王守展,副组长邴召喜,组员侯景波;张军;张洪涛;助理郑本故。多年后王团退休;邴任过镇长现平度高管处长,候干过镇书记现畜牧局长;张军平统战部副;洪涛青岛工商行要员;郑也有了很好发展;;;;</div><div>95年许乐中干村长,两委研究将村中闲置沟湾责任到户,大体分成十几块。沟南前,沟南东;沟南南北街以东,以西,庙台南变电北;小桥南;小桥北;大后崕东;引龙桥东;引龙桥西.合同20年,2015年到期。当时象征性一次收承包费50元。目的资源不浪费产生社会效益,合同规定必须养鱼,自负盈亏。界庄当时有木桩。大体有这几户;许汉坤;乐中;汉国;瑞祥;明代;作珍;新辉;龙斋等</div><div> </div> <h3>书记经历</h3><div>97年10月按照组织程序,每三年支部换届选举一次,届时已满。明村镇党委对各支部进行换届选举。马台属兰科管区,区书记顾培祥区长郑建福负责马台。当时登记党员29名,到会24名通过选举;许龙山22票,许春新20票,许光友19票。按照组织程序许龙山任支部书记,许春新组织委员,许光友宣传委员、。支部有三人组成,选举时间1997.10.24.。</div><div>当选后发表了胜选感言;感谢上级组织对我信任,感谢全体党员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此时此刻深感责任重大,担子沉甸甸,我会异于既往听从党组织安排和领导,广泛团结全体党员,依靠党员带领全体村民。认真履行书记职责,为马台村民干实事带领群众奔小康。接受群众监督,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div><div>首先确定领导班子村委主任许乐中,文书许光友,委员汉国,光军,计生主任郭桂琴。会计新光;庞华;汉高共10.人组成。上任不久秋季提留开始,两委开会统一思想,时间7天分三个片各负其责及时完成上级统筹款任务。</div><div>紧接着每年水利上马,那年硬化环镇路马台分村后400米任务,我们两委责任分清奖罚分明,在规定时间里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受到领导表扬。98年春节两委节前走访五保户特困户有殿森,洪辉,瑞和,贵宾,丙元等,年夜走访了许瑞田,鸿雁,在明,鸿盛,孝九,明斋,明代,在林,在田,光明,汉东,增福,化中等德高望重老人。</div><div>98年节后,为发展当地经济带领出农民致富,组织两委和带头户分别去;寿光,临朐,安丘,莱西,流河,周家等地考察学习。寿光大棚瓜菜,安丘黄烟生产,莱西中华寿桃及葡萄基地,流河早桃,周家柿树及文明村庄建设。所到之处深受启发和教育。中华寿桃的由来是这样的;94年在莱西的南墅一山头偏静处有人发现;深秋时节有未曾成熟桃子,结果早成熟晚含糖高口感好,当地有人取枝桠跟当地桃树嫁接,95年有了收获,。同时望城镇魏建发也在大面积去头嫁接,使用果木套袋技术发展果园三十亩。是莱西面积较大的桃源,主要特点个头大糖度高成熟超晚,最大单个1000克,最晚立冬收获。关于名字的早晚南墅。望城,栖霞几处纷纷抢攻。不可否认的是;97年望城老魏背着两箱坐上飞机去北京,参加国际农业展览会,去晚了无摊位,随便地方落座后桃子个头引起轰动,各大媒体以山东老汉闯博览为题转载。惊动了国务院,当时姜春云分管农业副总理,莱西人。听说姜春云第二天去展会找老魏没见人,带桃子上百元一个外国人抢购,一举成名。97年后全国兴起引种热,特别山东引种居多,在这大潮下我村试种几十亩,经济效益一般,主要成熟后无条件储存来不及消愁。进行深加工制成罐头效益会大大提高。</div><div>为发展黄烟我们举办培训班,找来分管农业周世龙镇长,兰科赵同恩及莱西魏建发,着重烟叶及桃树管理进行了认真细致传授技术。那年我村是平度市种烟大村800亩。我们请来临朐种烟师傅,常年蹲守安排食宿,精心施教,取得较好经济效益。黄烟是喜钾肥作物,我们当地土壤氮磷过量,着重钾肥有机肥,最好豆饼做基肥效果极佳。通过几年之后村民掌握了技术,也尝到了酸甜苦辣,积累了经验。当时平度市进行总结,并召开经验交流会。登报表扬,获得平度市种烟龙头村。全市800亩有马台,郭村。500亩有周家,崔召,大田等</div><div>为完成800亩种植计划,村两委多次宣传发动,在亩数不足压力下,两委为此去秦家庄子,卢家庄子,旗元,孙庄,坡子,周家等村。帮他们解决产前,产中, 产后,一系列问题终究完成800亩任务。</div><div>黄烟生产选好种;苗要壮;基肥足;巧搭配,烟叶状,营养足,烤烟叶,重火侯,求优质评级高,好出售,价格好,效益高。最怕丰产不丰收,像种地瓜晒不出好瓜干就没有好效益。</div><div>农村各户间产生摩擦是正常。特别历史遗留村庄规划尾巴,就考验领导者智慧。当时一户建了新房,大门建不开另一户旧房院墙妨碍。我们通过人托人形式做好了双方工作,重归于好。争议多年问题得以解决。村中有几对夫妻争吵找书记,你要耐心劝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和不劝分,大多能劝好。有两中年夫妻不好调处,特别固执无奈情况下开了一个证明信。她高兴走了,后来说那信件不是离婚用而是找调解主任用的。</div><div>马台村几次规划;自70年后许龙堂干文书时第一次胡同三米,大街十米左右。房子五间一处,十建一栋,五间长13.5米宽5.25米。天井11米。这次规划维持十多年。到85年许鸿起回村干书记,全村进行大规模大街18米小街12米胡同5米,几十年保持不变,形成了现在马台格局。九零年后进行门牌通编,每村东南角为一号依次类推。跟地图上北下南不同。我村一号沟南许汉柳。末号大后崖北290多号。并有地图。</div> <h3>助父修桥</h3><div>高平两市交界胶莱河古有花石桥一座,东起马台西接八甲,六甲,张肖叄寨,是两岸交通咽喉。始建何年无可考证。据史记载在清康熙年间;道光年间;民国十七年1928曾三次重修,迄今已有七八十年1999,近年来由于洪水冲击,再加年久失修,致使六孔桥墩下陷;倾斜;断裂,翻车伤人事故屡屡发生,行人提心吊胆,车辆难以通行修复工作刻不容缓。若再延误势必酿成不堪设想之后果。</div><div>为方便两岸人民友谊往来,繁荣农村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有社会乐善人士许鸿盛先生,爱国爱乡台胞许龙鹏先生倡导,得到了驻台同乡的支持,踊跃捐款。取得了明村,周戈庄两镇党委 政府和八甲,六甲,张肖,沟头,马台,狮子口,官庄,兰科八村庄两委的支持和通力合作,并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和支持。与1999年农历4月10日修复竣工。</div><div>在此之前95.96.97.98.年,老父亲为修桥先后多次召集两岸乐善人士,进行沟通交流。起初打算两岸募捐未果,后找到明村政府因牵扯到两县市,难度较大只答应可顶水利工。许龙山用相机拍了若干张垮塌破桥相片,又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说明旧桥实况以及筹资难情况,许作珍连同照片挂号信邮寄台胞许龙鹏。数日后龙鹏先生在台湾写了募捐书。得到台胞响应;许龙鹏7338元,魏家福6115元,许在廷2446元,佟继泽1223元共计17000余元。当地有许鸿盛,许作珍,许瑞祥,许明斋,许明代,许龙山,许鸿士,许华志,许光军,许成华,许邦林,张照亭,张洪生,卢发文,张永贤,许风驰,张星宽,王树春,赵连治,张仁财,张永成,魏克森,魏永光,佟继国,佟元三,魏晓坤,肖秀章,佟光启,魏居善,魏永忠,魏玉林,魏守峰等100至500元不等捐款共6000元左右。捐款总额23000元左右。</div><div>许龙鹏先生专程回家组织修复大桥。采取公开招标多家竞争,最后落实由徐相山承包。经过月数时间圆满完成。设计监工;许鸿士。并树碑立册,合影纪念。</div><div>完工后在大桥北扎台;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人山人海不亦乐乎。附近高跷;秧歌,旱船,舞蹈歌唱。明村石希明书记,周戈庄镇长前来剪彩庆贺。有许鸿盛主持,领导们发表了热情洋溢讲话。许龙鹏,许鸿士等花石桥修复委员会成员带花上台。台上,台下热情互动,沉浸在欢乐海洋里。多年愿望实现了。</div><div>一九九九年四月初十日花石桥修复立册留念。</div> <h3>编后</h3><div>该文稿前三部分2008年底写完,后部分2010年正月截稿,历时一年多。文中时间,数字可能不完全正确,事件不一定十分祥尽全面。文中人物只做记录不涉及其他,又请见谅。作为赠阅文本,便于当地人了解马台几十年变化及重要事件,尚有部分后期有空续写。</div><div>2010.3.13 正月28日</div><div>许龙山</div><div>2013.2.25正月十六</div><div>本人输入电脑后部分</div><div>前大部分晓通输入</div><div>商海经历部分未录入,那是住前楼久久年后的事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