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鼋头渚。鼋头风光,山清水秀,浑然天成,为太湖风景的精华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作为“世界三大赏樱胜地” 之一,无锡鼋头渚樱花谷内有3万多株樱花树, 樱花节期间,樱花如云似霞、满树烂漫,春风轻拂、落樱飞舞,美不胜收。 樱花盛开的日子,不用再远赴日本,天堂,其实就在身旁。 鼋头渚的得名,是其半岛的外形酷似神龟昂首、屹立于太湖边上,从而得名“鼋头渚”。“鼋”字,是描写一种有着龙头、龙爪,长着乌龟背壳的动物,估计也没有人能见过这样的动物。 十里芳径在景区外,沿蠡湖从宝界桥至渤公岛,十里风光,移步易景。最精华一段从充山大门到犊山侧门,原来是景区内的,现划出连片,樱花,桃花,柳树傍岸,甚是漂亮。 十里芳经,桃红柳绿。 充山隐秀古树名木众多,处处鸟语花香,是太湖观赏植物园的主要所在地。樱花季节也是拍摄婚纱照和写真的好地方。 樱花谷是处园中园,与“中日樱花友谊林”毗邻,又融为一体,占地20万平方米,也是国内最大的樱花专类园。在“樱花谷”,早、中、晚樱合理搭配,樱花的花期可以连续一个月,让游客能有个持续性的观赏过程。 1986年,日本友人坂本敬四郎等,在日本民间组织成立了“日本友谊林建设实行委员会”,决定通过向无锡市赠送种植樱花树苗的方式,开展中日民间友好交流活动。两年后的春季,日本“中日樱花友谊林”第一次访华团共409名成员,来到鼋头渚,与无锡市民共同种植了樱花树苗1500株,并把这片园林称作“中日樱花友谊林”。 如今,鼋头渚公园内最长的一条赏樱道路,便是从“中日樱花友谊林”中穿过,绵延2公里多的道路两旁,盛开的樱花如堆雪,人行其间,无法望见天空。 赏樱楼 登上赏樱楼,周边的景色一一映入眼帘,大片的樱花像是给大地铺上的地毯,又像是冬日里的白雪,只不过多了四周苍翠树木的映衬。 游人点缀在樱花丛中,色彩显得更和谐。 人杰苑位于以赏樱楼为中心的樱花林一带,依托现有的山水亭阁、花草树木,同时建造了人杰馆,选取《无锡人杰》一书中杰出的31位名人,包括泰伯、顾宪成、薛福成、钱穆、钱钟书、秦邦宪、陆定一、王选等制成雕像,与天然环境融为一体。 太湖工人疗养院地处鼋头渚景区内的中犊山岛上,地理位置优越,闹中取静,环境舒适,四面环水,树木葱茏,空气清新,独特的山水风光,景色十分优美。远望通往太工的拱架桥。 老门楼位于犊山村,建于1972年,飞甍重檐,琉璃瓦顶,正面有“鼋头渚”三个鎏金大字;背面书“山辉川媚”。 自然,游客最钟情的赏樱区,非“长春桥”畔莫属。“长春桥”,是鼋头渚公园内一处分割太湖水的堤岸,内侧为一片观赏性的小池塘,外围便是碧水荡漾的太湖。堤岸的中间建有一座拱形的石桥,如同颐和园的“玉带桥”。 此桥建于1936年,湖堤上引种的日本野生大山樱,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它也是鼋头渚内最早的赏樱区域。 长春桥位于涵万轩和绛雪轩的一泓水池中,桥的前后筑湖堤同太湖水分隔。每年4月,花开如云,淡红粉白相间,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分外妖娆,称“长春樱花”。 长春桥向前,有古建筑半露水面,题额“绛雪轩”,与涵万轩对景。 清清水池、樱花、古建、游人溶为一体,堪比人间仙境。 每年樱花盛开时,“长春桥”堤岸上的樱花,花开如云,淡红粉白相间,在浩瀚太湖碧水蓝天的掩映下,分外妖娆。 人行走在堤岸,内侧的池水能把游人和樱花倒映在水面,竟让人分辨不清,那是花,那是水。外侧太湖边上停泊的木帆船,随着湖水起伏,樱花的树枝伸展过去,给人一种随手可触的感觉。 “具区胜境”牌坊屹立于长春桥畔船坞处,面临太湖,斗拱飞檐,古朴清雅。牌坊前正中,湖石耸立,状如作揖迎客。 背额“横云山庄”。具区,是太湖古称;横云山庄则是公园的原名。 太湖是徐霞客的首游之地,“太湖佳绝处”鼋头渚是太湖风景精华之处,徐霞客铜像在无锡太湖鼋头渚落户可以说是对霞客精神的一种纪念和传承。 烟波浩渺的太湖、长春古桥、古老的帆船、湖边小巧精致的亭台楼阁,和错落有致、曼妙多姿的樱花一起,相依相伴,相得益彰,把江南的春天表现的淋漓尽致。 登上游轮前往太湖仙岛,回望鼋渚灯塔,长春花漪。
太湖仙岛位于鼋头渚西南2.6公里的湖中“三山”之上,形如神龟,俗称“乌龟山”。 岛上林木繁茂,琼楼玉宇,瑶池灵洞掩映其间,建有仙岛牌坊、会仙桥、月老洞、天都仙府、天街、太乙天坛、灵宵宫、大觉湾、仙佛洞等景点,是一处融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于秀美山水的特色景观。游人置身岛上 太湖仙岛 ,赏胜景处处,大有登临“蓬莱仙境”,飘飘欲仙之感。 选择最佳时节拍个婚纱照。 仿古写真集也找最好樱花盛开时! 处处是留影的好景点。 各色花卉也跟着樱花凑热闹。 一步一影,一步一景。赏不尽烂漫樱花鼋头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