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的三天

程子

<h3>出发时间 一月初 行程天数3天</h3><h3>人均花费2.8K 稀饭同行</h3><h3>飞机往返 </h3><h3>【关于行程】 </h3><h3>Day1 天安门 故宫 景山公园 后海 什刹海 老北京涮肉</h3><h3>Day2 圆明园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门口停留)三里屯 便宜坊烤鸭 天坛</h3><h3>Day3 世界公园 南锣鼓巷</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元旦前一周我怕自己假期落单,就和稀饭说我们要不去周边城市随便转两天吧。然后两人十分钟内选地、机票就搞定了。</span><br /></h3><h3>对,我们去北京。</h3><h3>地方她推荐的,所以这次我几乎不用带脑子~</h3> <h3>12月30日傍<span style="line-height: 1.5;">晚飞的北京,下午出发时上海下的是绵绵细雨。感觉有点惆怅,但我们兴致不减。拍过照片,有点儿昏昏欲睡了。</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感谢同伴的稀饭,整个旅途中不厌其烦的给我拍照,催我拍照。</span></h3> <h3>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夜猫子活力来了。乘坐机场巴士。机场巴士线路不同,价格也就不同。但是巴士也是有早晚时间点的,出行时可了解清楚,不过工作人员也会告知这些。</h3><h3>买了张地铁卡,押金好像20,里面充值100够几天兜了。不够用时到地铁站随充。</h3> <h3>地铁线路图留张,我更喜欢看百度地图。直接~</h3> <h3>机场线结束已经没直达地铁了,出来打车。北京的夜,挺冷。我说上海的夜也冷的。</h3> <h3>抵达民宿,台灯下的水还有一丝热气在冒。第一次来有地暖的地方,没有空调的干燥,更想入睡。</h3> <h3>洗澡完毕董姨轻轻敲门给我们端来亲手做的小点心。内蒙口味,稀饭吃不来。而我,比较喜欢。民宿总有一些地方深得人心。</h3><h3>我想,人情味大抵如此吧。</h3> <h3>6:30的闹钟,起床洗漱,阿姨的早餐已完毕。咸奶茶我每天要喝2碗。芹菜炒羊肉也很赞。还有馍馍,小菜。常年在外的人,居&quot;家&quot;吃早餐感觉有点怪怪的。</h3> <h3>迎着朝阳开始第一天的行程。</h3><h3>出行双肩包百搭,毕竟我是比较爱装的人。比如:保温杯、纸巾、笔纸、感冒药、姜茶、酵素、暖宝宝贴、护手霜等等。</h3> <h3>我们在这里朗朗上口《我爱北京天安门》</h3><h3>进入长安街后安保变得严格,在排队的时候被查身份证和过安检。</h3> <h3>有合影了</h3> <h3>天安门国旗护卫队</h3><h3>来北京不能错过的一项就是看升国旗。升降时间也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的。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旗时间。如果想见兵哥哥,那就得更早。可惜这次未如愿。</h3><h3>而且每个月的一号是军乐队现场奏国歌。</h3><h3>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和礼炮鸣放任务,历史开始新的一页。</h3> <h3>英姿飒爽</h3> <h3>进入故宫,微信刷二维码买票,80一张</h3> <h3>运气比较好,旁边的女生都在尖叫</h3> <h3>本来稀饭打算让我拍侧脸在城墙下走的画面,我嫌弃麻烦。当时我是怎么了</h3> <h3>她这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感觉我get到了</h3> <h3>护城河的冰,历经岁月的河</h3> <h3>我们从故宫出来,徒步前往网红烤鸭店。街面上灰色的城墙透入出一种冷峻的美</h3><h3>也多了分感受这古朴静谧小巷的闲心</h3> <h3>这应该是我发呆的时候拍的吧</h3> <h3>她常问我:你是一个人来的吗?</h3> <h3>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h3> <h3>找一个人打个电话,告诉Ta我在北京,其实只是觉得摆拍也很不错</h3> <h3>这一段路游客相对少,后来知道我们多绕了一段路。其实离四季民福旁边就有一个门出来。</h3><h3>不过,这段路的街景我很喜欢</h3> <h3>在北京很多地方吃饭是需要等的,被告知要等92桌。拿着号我们又开始兜了</h3> <h3>她要来一串冰糖葫芦</h3> <h3>景山公园的所见,有很多热爱歌唱的市民在这里合唱。一路往上还听到用萨克斯吹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我和稀饭哼的不亦悦乎。门票2元,要现金,超便宜有没有。北京很多地方还是用得上现金的,比如地铁、景点买票等</h3> <h3>景山山高42.6米,海拔88.35米,是北京城的最高点。</h3><h3>站在山顶俯视全城,金碧辉煌的古老紫禁城尽收眼底</h3> <h3>因为很近,打车前往后海。看着什刹海滑冰我忍不住了。80一张,找人套的现,找人代买的票。不管你玩的时常长</h3> <h3>我真嗨了</h3> <h3>夕阳余晖下,还在继续着。</h3><h3>冻的膝盖都不是我的了。双脚贴好暖宝宝贴,越玩越顺畅</h3> <h3>在稀饭的召唤下,我不舍的出来了。必须来一顿羊肉火锅暖暖。在嘴馋人面前,一些都有理由。</h3><h3>等了两个多小时,发现我毅力都变好了。</h3><h3>他们家店酱料简单,也都是自己配好。来了一份大份羊肉、牛肉、虾滑~还有羊肉串,反正都是肉</h3><h3>我的代价就是羊肉吃多了,第二天早上眼周都肿起来。所有接下来几天也都是戴着镜框眼镜的~</h3> <h3>拖着疲倦的身体与路灯为伴,归来已是深夜了</h3> <h3>过年啦,要吃饺子啦</h3><h3>这是晚吃时稀饭拍的</h3> <h3>1月1日,和小学同学约在这里</h3><h3>估计是冬天和比较早的缘故,只见稀疏人群</h3> <h3>同学时不时给我介绍下</h3> <h3>圆明园结束后前往清华大学。</h3><h3>我们是无意间走边门进来的,在里面绕了又绕,幸好一会儿就到了学校主要部分。</h3><h3>当我们慢悠悠的从正门出来时,发现今天学校不让进的。感叹运气太好,意外也有惊喜。</h3><h3>开放时间:双休、节假日及寒暑假(每周一不开放)期间的每日8:30、13:30。如果校园有重要活动,也会暂停开放。</h3> <h3>清华大学出来,我们就来了北大。没能进去</h3> <h3>来就近商场吃了大盘鸡,结果剩下好多。我同学说:你们女生不是吃饱了歇会儿,还能继续的嘛。</h3><h3>嗯…北冰洋不错</h3><h3>稀饭,你快来</h3><h3><br /></h3> <h3>为什么北京的孜然这么多,还那么大个。抖的手酸</h3> <h3>和稀饭约了下午两点的相声,同学也要在四点半前赶到他部队。据说假期很少,过年可能也没法儿回家。那就明年见啦</h3> <h3>稀饭的朋友,小四。你好</h3> <h3>三里屯定个位</h3> <h3>有种年代感</h3> <h3>天坛 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h3><h3>稀饭一定要来的地,如果是白天那就更好了</h3><h3>圈里还有一好友说一定要去回音壁听听彼此的心声,请问这是真的吗</h3> <h3>自从共享单车出来后,自行车久更少了。我差点儿以为这是凤凰牌自行车</h3> <h3>我们三儿合影</h3> <h3>小四进来给我们买点心,临走前被我撞见这个网红款。果断下手,味道还可以</h3> <h3>吃烤鸭吃烤鸭</h3> <h3>和上海的烤鸭没什么区别啊,多了个吃法,鸭皮蘸糖吃很不错,不过容易腻。这边的面皮也要好吃一点。下次还是吃吃全聚德好了</h3> <h3>第三天 最后一天</h3><h3>这一天没有赶早,在阿姨的敲门声下起来。悠闲的吃个早饭,和阿姨闲聊起来,<span style="line-height: 1.5;">停下来看看这个民宿。</span></h3><h3>一百九十多平米,两个房间对外开放。一个是董姨住的,一个是老板赵先生父母住的。他的父母也各自有自己的公司,北京其他地也有不少房子。他们是内蒙人,来京三十余年打下今天的家业。当时我很好奇,为什么之前别墅不住了,然后回到这里。</h3><h3>不一会儿,赵先生(稀饭是这样称呼的)来了,很年轻,要么80末,要么90初。坐到我对面的餐桌,自己拿了双筷子。董姨给他盛了碗奶茶,所有的早点也都是我们吃剩下的,奶茶我喝的时候就有点儿微凉。然后打开包里的电脑,边吃边操作起来。董姨也没特意再去做,只是把厨房还有一小份菜端了出来。他说:其实,我刚才已经吃过一些了。</h3><h3>我想,他们全家念着是董姨的这手好手艺,这手纯内蒙的手艺</h3> <h3>现炒的芝麻和小米香喷喷</h3> <h3>我想,这不是简单的民宿</h3><h3>是他们事业成功后,还想保留最初样子的家</h3><h3>真的只是我想</h3> <h3>本来打算最后一天去八达岭的,看着百度地图的路程还是算了。这种随性不好,我们应该提早订团去八达岭的。最后手机定位来了这里,世界公园门票100元。<span style="line-height: 1.5;">我们买票需要现金,庆幸我还带了张卡。旁边有个年纪大的大爷在卖景区里的地图,一元一张。:姑娘,你买张地图吧。</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据说是个冷门景点,平时也没什么人,更何况今天也是工作日。能买到的愿意买的更是屈指可数。我记得我包里还剩下一张一元的纸币,可是我翻包几分钟怎么也没找到,到我买好票时已不见老人的身影,那个戴着帽子,弯着腰的人</span></h3> <h3>这个门口还是很少女心的</h3> <h3>一看这图,我就不要脸的以为自己未成年</h3> <h3>有枯枝,有落叶,有桥,还有我真好</h3> <h3>我同学口中的野长城,笑趴稀饭</h3> <h3>2018许个愿</h3> <h3>景区门口的小店,味道很好。南方人真的吃不来羊杂汤。我是被气味给先收买的</h3><h3>这个肉饼香香脆脆,我们全吃完了</h3> <h3>冷了喝玉米蛋花汤很暖和</h3> <h3>饺子,是我这一两个月突然爱上的。每周要来个一两次</h3> <h3>出地铁,前往南锣鼓巷。这是被我带偏了的小插曲</h3> <h3>我很喜欢这一块儿,没什么商业,是居民区。这里的清净与主街的人声鼎沸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我想起了《生逢灿烂的日子》那部剧,他们四兄弟生活在北京胡同的日子。因为张嘉译,对胡同的喜爱又多了一分。</h3> <h3>南锣鼓巷</h3> <h3>网红脏脏包,稀饭喜欢,我觉得就好看而已。哈哈</h3> <h3>烤鸭</h3> <h3>民宿是稀饭在爱彼迎订的,很便宜。不到200一个晚上。再见,好吃的早餐;再见,董姨 </h3> <h3>返沪,完结</h3> <h3>帝都的地铁没魔都的新,也没无线</h3><h3>我们运气很好,大蓝天没雾霾,我硬把防霾口罩避寒使了。温度也较前几周好了很多,没大风</h3><h3>这一路,谢谢一同前行的稀饭,给我拍了很多我满意的照片,让我臭美了好几下</h3><h3>不用我想下一站去哪里,我偶尔提提建议也都可以</h3><h3><br /></h3><h3>我也喜欢北京的地暖,喜欢睡觉不开空调脚一晚上还是热的</h3><h3>喜欢董姨的早餐,丰富又健康美味</h3><h3>喜欢的士上一股京腔大叔的幽默</h3><h3>喜欢早出晚归身体巨疲却仍开心的自己</h3><h3>我是有这么多的喜欢</h3><h3><br /></h3><h3>即使未来未知,我依旧期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