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1月6日,我和辉成、志纯去了宜春市袁州区温汤镇的水口村。我们从芦溪出发沿芦万武旅游公里到万龙山,然后转314省道到宜春境内,上明月山到温汤的公路前行9公里左右,接近温汤镇时右转,接下来是一段弯弯绕绕的山路,路过水口水库时,由于雾太大,连水面都看不到,我们沿水库边的公路前行,来到水口村上店组。</font></h3> <h3> 村口有两条路,一条直行,一条往左过上店桥。</h3> <h3><font color="#010101"> 站在上店桥上看河的上游,只见石头垒就的河岸城墙一般,右岸之上是一块种了树的平地,平地右侧又是一道石岸,石岸之上是一条大路。河的左岸是一排民居,民居之间参差着一些树木。河道因有落差,虽是枯水季节,仍见浪花飞溅。</font></h3> <h3> 过了桥,首先是一幢旧舍,可惜院门已锁,门外有个牌子,上面留有参观预约电话。</h3><h3> 过了旧舍,油光发亮的沥青路两旁是高高的竹围墙,右边的围墙里是几幢统一了格调的民居。</h3> <h3><font color="#010101"> 再往前,是几幢改造了的旧屋。石头砌的围墙、围墙边的柴堆,竹片织的篱笆、篱笆里的菜园,加上房前屋后的树木,有一种原生态的自然美。</font></h3> <h3> 从村口的宣传栏获知全村有七个村小组,总人口只有155户552人。但仅上店一个组的房子就很多,足可住上千人,一打听才知道,上店组因为搞旅游开发,这里的房子大部分被外面的人租了,每幢每年按间数不同租金从6000到10000元不等。</h3> <h3> 从上店组屋场出来沿一条笔直的沥青路走不远就到了水口村小学和村委会。小学门口都贴上了"原生自然美景迎四面来宾"、乡土风情文化接八方游客"的对联,可见该村旅游文化气息很浓。</h3> <h3><font color="#010101">水口村小学</font></h3> <h3>水口村委会</h3> <h3> 过了村委会,有左右两条路,我们往右过桥去花岩组和芒管古村。过桥后,左边有一片枫树林,没有了叶子的树枝在雾中就像一幅大师笔下的水墨丹青。</h3><h3> 继续向前,逐渐听到嘈杂的人声,原来是有户村民房子竣工做酒。</h3> <h3><font color="#010101"> 再往前走,就是花岩组了。由于雾大,我们只看到河中的乱石以及河边的两幢房子,其中一幢房子隐约可见"花岩人家"四个字。</font></h3> <h3> 过了花岩就是泥路了,这条泥泞的山路出奇地寂静,我们走了约40分钟,才听到了水声,寻声走去,看到一条小溪在浓重的雾色中泛着惨淡的白光,如一张没有血色的脸。</h3> <h3> 浓雾中,我们三个人走散了,我独自一人在芒管古村隐隐约约的房屋间走着,看那些时隐时现的古树,听虚无缥缈的水声,觉得脚步和心都有些悬浮,我仿佛在梦中,甚至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h3> <h3> 走着走着,不知何时我身边出现了一条狗,这让我吓了一跳。我对着它吹了几声口哨,看到它摇尾巴挺友善的样子才放下心来。</h3> <h3> 跟着这条狗,我来到一幢破烂的土屋前,觉得是个祠堂,我对着大门连着大叫几声"有人吗?"果真走出一位老人,我向他了解村中情况,他说这里还有30多幢房子,但大部分人外出打工或居住,现在只有20多位老人留守老屋。整个芒管的人都姓张,这幢房子便是张氏祠堂。</h3><h3> 在祠堂墙壁上贴的精准扶贫栏里,我知道这位老人叫张耀南,今年81岁,是个五保户。</h3> <h3> 离开这位老人时,我问了他个人的一些情况,他说结过婚,娶得是一个二婚女人,女人带来的小孩长大后就和他分手了。老张说他们在一起十几年,帮她养大了小孩说走就走了,再也没有回来看过他。说到这里,老张一脸的无奈。</h3> <h3> 我们离开水口村时,浓雾仍在上空笼罩,在低空游走,把个村庄弄得仙境一般。但我今天并没有因身处"仙境"而特别兴奋,因为我知道,仙境也好,凡间也罢,哪里都有富人的欢笑,也有穷人的哭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