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中景,近景,特写与B门,多重曝光

濯风

<h3>远景中景近景特写与B门和多重曝光</h3> <h3> 什么是“景”?摄入相机取景框内的主体形象,无论人物,动物或景物,都可统称为&quot;景&quot;。画面景别的大小,取决于相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和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两个因素。不同景别的画面在观赏者的心理情感中会产生不同的感受。<br><br> 景别越大,环境因素越多。景别越小,强调因素越多。<br><br> 景别越大,我们观看时,就越冷静,在空间上隔得越远,在情感上参与的程度就越小,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较远的镜头本身有一种使场面客观化的作用,这是因为远景镜头中的空间关系是清晰明确的。远景镜头可以拍下很大的范围,但是加大距离会使我们看不清楚细节,从而使形象抽象化,使观众只能了解较表面的东西。<br><br> 景别越小,我们在感情上越接近所拍摄的对象。这是因为近景可以突出拍摄对象的一个小部分。它挑出这个部分不仅是为了强调与之有关的某种东西,而且还为了有意忽视其余部分。由于这样的镜头没有无关的东西,因此视觉的观察非常具体,我们对于出现在眼前的实际形象可以立即做出客观的解释,也会在心灵上引起共鸣。这就为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欣赏余地,使我们可以在情感上做出相应的反映。<br><br> 景别可具体划分为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四种。人物在画面中只有一小点,这是远景;人物正好充满整个画面,这是中景;人物只有半身,这是近景;只显示脸部、手部等,这是特写;只表现眼睛等细微局部是大特写。<br><br> 远景:介绍环境,抒发情感。有利于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展示广阔的空间,反映宏大的场面,再现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大场面。正如俗话所说“远摄其势”。远景视野宽广,能包容广大的空间,人物较小,背景占主要地位,画面给人以整体感。追求整体的宏伟气势,不求细部的清晰直观。拍摄时一般使用广角镜头或中焦镜头(24-70毫米),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远景的近中远都能达到清晰锐利。构图上适宜三分法,视天空与地面的情况决定地平线位置的高低,尽量避免将地平线平分画面。如果远景中有突出的视觉中心,如耸立的山峰、挺拔的大树,也可以使用九宫格构图,让视觉中心处于一个黄金分割点上。拍摄时可以使用M档,手动调节光圈到f8-f11,快门速度视环境亮度、物体活动情况而定,白天可设置为1/80秒-1/120秒,夜晚视拍摄对象设置为1/15秒-30秒,尽量使用较低的ISO,以减少噪点、洁净画面。手动对焦,实时取景,放大10倍查看,焦点在视觉主体或远景的前1/3处,将镜头的AF改成MF,转动对焦环,在视觉清晰的同时关注合焦提示音。远景拍摄为了让画面近中远都清晰必须缩小光圈,缩小光圈就会减少进光量,为了弥补进光量就需要用更慢的快门,慢快门手持不稳,必须架好三脚架,保证相机稳定。<br><br> 中景:包含景物的范围有所缩小,环境居于次要地位,重点在于表现人物全身。中景画面为叙事性的景别,叙事功能最强,可以最有利最兼顾地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拍摄时用标准镜头或中焦镜头(50-80毫米),使用九宫格构图或对角线构图等等,光圈调整视拍摄主体与环境关系选用5.6或更大,快门速度视拍摄对象静止与运动而定,一般用1/120秒-1/250秒。人物作为画面的前景和视觉中心,对焦在人物面部。要特别注重画面背景的选取,平面的背景单调呆板,缺乏变化,杂乱的背景直接污染画面,可以选择纵深感强烈的林荫小路、回廊以营造富有立体感和纵深感的画面背景。中景摄影选取的画面元素比较多,在背景相对杂乱时,要从中找到它们的秩序感、线条感,与凌乱中找寻规律。所拍人物身体如果成直线,四肢又没有动作与变化时,会显得单调呆板,画面沉闷,可以让人物舒展肢体,侧向或俯仰身体,或将相机进行微小转动,在画面中形成对角线的构图,产生富有动感的效果。<br><br> 近景:拍摄人物的半身,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刻画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景别。背景的地位进一步弱化,画面构图宜简炼,避免杂乱的背景抢夺视线。拍摄时常用长焦镜头,利用长焦镜头景深小的特点虚化背景,突出主体。构图要突出中心,使用光圈优先模式,选用较大光圈f2.8-f3.5控制景深,让主体从背景中突出出来。但也不能过度虚化背景,过渡虚化会导致被摄体本身变得不明确,要适当收缩光圈以保持一定的景深。近景拍摄相机距被摄体较近,ISO可适当提高,200-400以下,快门速度依人物运动变化而定,最低的安全快门速度为焦距的倒数或更快,如果选用200毫米镜头,最低快门速度要高于1/200秒。使用点对焦,对焦在人物眼睛上,注意眼神光的运用。可以让人物远离背景达到虚化的目的。<br><br> 特写:拍摄人物头像,或被摄对象的局部。特写便于提示信息,营造悬念,表现面部细微表情,深入刻画人物,具有特殊的视觉冲击力,背景处于极端次要地位,甚至背景消失。特写镜头视角小,视距近,细节突出,表现对象的线条、质感、色彩等特征,正所谓“近摄其质”。特写把物体的局部放大,并且呈现这个单一的物体形态,有利于细致地对景物进行表现,迫使观众不得不把视线集中,近距离仔细观察感受,也更易于被观众重视和接受。拍摄时一般使用长焦距(100毫米以上),大光圈(f3.5-f5.6以保留脸部细节),近拍摄(使背景虚化),手动对焦,不要依赖自动对焦,它会让近距离的物体无法合焦,因此,用手动对焦,跟踪被摄物进行拍摄,直到获得你认为足够清晰、锐利的图片。设置相对较快的快门速度(1/200秒以上),关掉闪光灯,安置好三脚架,选择主题、找好角度、观察光线、确定距离(太远无法拍特写,太近焦距发虚)、轻按快门。拍摄特写与拍摄微距有些相似,无论相机还是拍摄对象有一丁点儿的抖动都会让画面的清晰度大打折扣。<br><br> 大特写:人物面部的局部,或拍摄对象的细节。头部充满画面是特写,眼睛充满画面就是大特写。大特写的作用和特写镜头是相同的,只不过在艺术效果上更加强烈。<br><br> 各种焦段的镜头各有特点,拍摄效果各有不同,不是说拍摄某个景别只能用某一焦段才可以,要根据拍摄对象特征和拍摄目的要求灵活选用镜头。<br> 长焦镜头:压缩背景,减低空间感,获得浅景深。远距离拍摄可以让模特更自然。构图上能有效裁剪杂乱背景。<br> 标准镜头:写实自然,变形更小,适合抓拍,能应对各种场合。<br> 广角镜头:以景带人,让模特置身场景之中。适当控制好畸变可使模特更修长。<br><br> 各种景别的拍摄参数也不是机械固定的,要视拍摄对象、拍摄环境、选用镜头灵活掌握。<br><br> B门拍摄:B门也称手控快门,是指按下快门时,快门打开,开始曝光,松开快门,快门关闭即停止曝光。B门是由快门按下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每一次曝光时间的,无需设定曝光时间,可以自由控制。与B门相似的还有T门,T门是按下快门按钮快门打开,开始曝光,而且快门持续打开,直至再次按下按钮时快门关闭即停止曝光。T门与B门在功能上比较接近,由于T门无需一直按住快门按钮,即可使快门持续打开,因此T门比B门使用方便一些。<br><br> 当拍摄烟花、车轨、星轨等夜景需要使用B门或T门进行长时间拍摄时,都需要把相机固定在稳定的三脚架上。因为曝光期间较长,即使相机一个微小的震动也会造成影像模糊。即使使用三脚架,当你按下相机的快门按钮时,也难免会产生震动而影响拍摄。由于目前相机普遍没有T门功能,而使用B门来进行场时间曝光时,手需要一直按住快门按钮,这给拍摄者带了很大不便,也不可避免回产生振动、晃动。而快门线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轻按快门线上的快门按钮,即可控制相机拍摄,非常方便。而使用带有快门释放锁功能的快门线,则可实现类似于T门的功能。只需要把快门释放锁按下,即可松手,这时相机会一直曝光,直到你预定的时间,再把快门释放锁打开,即完成一次拍摄。<br><br> 多重曝光:多重曝光是一种拍摄技法,是通过在同一底片上曝光多次,而得到奇异的画面,用两次或多次曝光来表现一张照片难以表现的内容。在具体拍摄时要注意前后两次曝光构图的呼应和配合,也就是决定你的主角与配角,突出主题。简单地说第一次拍摄应该选择干净利落的主体,而第二次再曝上较为复杂的画面作为点缀。要避免太过杂乱导致效果不好,不知所云。<br><br> 佳能5D3多次曝光功能有4种模式,曝光次数有2-9次,有加法、平均、明亮、黑暗4种重合方式。“加法”是简单地将多张图像重合,不进行曝光控制,所以合成后的照片比合成前的照片曝光会增加;“平均”在进行合成的同时时控制照片亮度, 根据多次曝光拍摄的张数而自动进行负曝光补偿,也就是减少曝光,最后将合成的照片调整为合适的曝光。选择“加法”或“平均”还可通过改变焦点位置的方式,得到柔焦的合成效果。“明亮”和“黑暗”是将基础图像与合成在上面的图像相比较后,只合成明亮或较暗的部分,这两种模式适合在想要强调主体轮廓的情况下使用。<br><br> 使用方法:首先把相机的模式转盘转到任意一个创意拍摄的模式。其次按下菜单键,找到多重曝光将其开启,选择:加法、平均、明亮、黑暗,曝光四种模式中的一种,曝光次数设为2,然后点确定。第三,选择合适的场景进行拍摄,拍摄两张不同的照片,相机会自动将其合成为一张照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