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 幸

吴峻

<h3> 明天,我一生难忘。<br></h3><div> 我所指的明天,是31年前的1987年1月7日。</div><div> 1987年1月7日,在老山前沿某高地发生的战斗,震撼了老山,也惊动了世界……</div><div> 1987年1月8日晚,河内广播电台称:“1月7日,中国军队向我边境地区发动了两个团规模的进攻。”</div><div> 1987年1月9日,“美国之音”报道称:“1月7日,在中越边境爆发了自一九七九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div><div> 1987年1月7日,我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最近越南军队在中越边境上进行挑衅,遭到了中国军队的有力还击。一针见血地指出:“越南方面宣布的战果完全是吹牛,其目的是为了欺骗越南人民和国际舆论。”</div><div> 那天,我就在现场,无数发炮弹咆哮着从我头上飞过。天蒙蒙亮,双方炮火的交战映红了整个天际。</div><div> 那时,我在《西安晚报》社任摄影记者。1986年12月中旬,接报社编委会通知,委派我和文字记者赵安随陕西省记协组织的赴云南老山前线采访团工作,这一消息很快传开,12月19日晚,当时报社举办的新闻摄影培训班的学员20余人,在西安市北院门星月楼餐厅为我送行。大家吃喝中对我说的最多话语是:“注意安全,活着回来。”</div><div> 1986年12月22日,由15人组成的赴云南老山前线采访团出征。记者团队里,只有我和《延安报》的赵卫东是摄影记者,《陕西电视台》的张铁和贾晓鹰扛着摄像机同行,《陕西日报》社的荀元虎年龄最大,《陕西工人报》的范国俊,《法制周报》的薛克勤,中共陕西省委《支部生活》杂志的聂皎等。</div><div> 我们先到云南文山县,适应了几天气候之后,在第47集团军政治部的安排下,瞻仰了麻栗坡烈士陵园,了解了前方和后方的界限,采访了一些官兵的战斗经历,走访了驻扎在位于云南麻栗坡县“曼棍洞”老山战役的师部指挥所、师野战医院、通信、工兵、防化等兵种部队。</div><div> 1987年1月2日,大家接到命令:参加“1.5”“1.7”出征誓师大会,场面相当壮烈。也就是说1月5日和1月7日有两场真枪实弹的战斗。好在我在部队中有许多朋友,王红、张富汉、柳军、梁子等,一到麻栗坡我就打听他们是如何拍摄官兵在战场的生活和战斗情况。最终,我得到“特殊照顾”在战斗中一切行动,听从47集团军139师政治部宣传科摄影干事梁子的指挥,师部给我俩配备了一辆伪装好的吉普车,一名司机,一名战士随从奔赴前线。</div><div> 关于梁子,我要多说两句。她出生于军人家庭,是老山战区唯一一名战地女记者。她深入阵地前沿,在炮火纷飞中跟近拍摄荣获二等功,在部队轮战期间成为“英模报告团的成员。她口齿伶俐,一副假小子做派,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讲起战区故事绘声绘色。她告诉我如何面对眼前的情况,如何逆着炮弹方向跑,如何抓紧一切时间休息。战后,她出了一本书:《一本打开的日记》。我摘录两段如下:</div><div> </div><div>1987.1.7 星期三 晴</div><div><br></div><div> 当我们的突击队员在敌人眼皮底下整整潜伏了24小时之后,四连的战斗终于在今早7点打响了。我带着正在前线采访的《西安晚报》摄影记者吴峻,趁天不亮,赶到火箭炮阵地。谁料,火箭炮发射规模大,距离近了很难拍摄,而且,由于它目标显著,很容易遭敌反射,必须发射几炮就要秘密更换地方,无奈,我们只好赶向红崖山口炮阵地。车行至四炮班拐弯处,突然间,一声巨响,把我们坐着吉普车挡风玻璃炸碎了。司机有些紧张,再看坐在车后的吴峻,毕竟是初上阵地,已经缩成一团了。相机倒被他紧握在手。由于不明情况,我让司机加速行驶,其实,我内心也一阵紧张,因为,我们正行驶在敌人的暴露地段,如果遭到敌人炮火追击,连藏身处都找不到,直到汽车进入山路,我才松了口气。此时配合四连战斗的炮群打得十分激烈,敌人一次次反击的炮火不断,不少阵地已遭敌轰炸。就在我们拍照片的不远处,敌人落下的一发炮弹,一下伤了三个人。在我们眼前,一位战士颈部血管扎进了弹片,十分危险。于是,我们放下手中相机,把他迅速送往师医院抢救,由于手术及时,他得救了。</div><div> 这一天,整个战场炮声隆隆,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直到9个小时后双方才停止了炮击。</div><div><br></div><div>1987.1.10 星期六 晴</div><div><br></div><div>  今天召开了两场战斗的祝捷大会。锣鼓鞭炮、祝捷电报,各级首长和战士构成欢乐的海洋,我却激动不起来,那些我熟悉的面孔远在天国,安详地注视着我们。胜利是应该由喜悦陪伴着的,可我们为他们做点什么呢?那些喊我“梁大姐”的战士是我的手足兄弟,我没为他们做什么,他们却说我能到前沿来和他们并肩战斗就是最高奖赏。我受之有愧,我的生命,是他们用比我更年轻的生命护卫的。</div><div> 有人说战争是火,女兵是火中的凤凰。在八一军旗护卫下的女兵,给前线战士带去的是吉祥,是宽慰,是力量。女人是什么,就像说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一样让人难解。生活中人们常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阴阳平衡。然而女兵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是绿色军营中的一簇芳草,风流潇洒,威武豪迈。不管这个女性是否漂亮,军装都会公平地给她以俊美靓丽。我不清楚这是不是上苍送给女兵特有的魅力,其实,并非是我给前线的弟兄们带来好运、带去勇敢,是女兵给了他们智慧和勇猛。在他们身上,在他们的豪气中,用母亲和姐妹的爱在升华着他们的才智与无畏,当他们喊着“梁子万岁”时,我回应他们的赞许的是:中国女兵万岁。</div><div><br></div><div> 一晃30多年过去了,我在深圳的家没找到当年自己拍摄的图片资料。翻开家庭相册,看看仅有几张我在老山战区采访时和战士们及同行者的留影,图片背面原汁原味的字迹。真的希望我们平安,世界和平。</div><div> 在我几十年的记者生涯里,还曾遇到过人类不可抗拒的地震、特大洪水灾难、意外事故和多起突发事件……</div><div> 至今,我还活着,非常值得庆幸。</div><div><br></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此图来自网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此图来自网络。左一:梁子。左二:柳军。</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