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提到眼界,大家曾想过,眼界是什么?</h3><div> 是对一种事物的看法,还是自己观察世界的范围……网上的答案是:眼界,指目力所及的范围,引申指见识的广度, 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小;父母的答案是:眼界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我的答案是:眼界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所接触到的事物越多,眼界越广。如果你是一只井底之蛙,你的眼界就只有自己身处的一口井,和头上的一片天;但如果你登上高峰,你的眼界就是你所俯瞰的整座城市。</div><div> 小时候,我住在一个温馨的家里,当时的我就觉得这个家就是整个世界;长大些,喜欢在小区里玩耍,当时的我觉得这个小区就是整个世界;上幼儿园时,父母时常带我到深圳里的各个地方旅游,当时的我觉得深圳是整个世界;上小学时,我们一家去中国各地旅行,当时的我觉得中国是整个世界;三年级左右,妈妈带我去国外旅游,当时的我觉得地球是整个世界;四年级上下,我在书中读到了宇宙这么一个字眼,那时的我觉得宇宙就是整个世界;而现在,我却在想象,宇宙之外是否还有另一个宇宙……</div><div> 想必大家都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一个盲人摸象的身子,说象就像一堵墙;另一个盲人摸着象的牙,说象像圆滑的棍子,第三个盲人摸着象的腿,反驳他们:象跟柱子差不多;最后一个盲人摸着象的尾巴,象和粗绳子一模一样。单从每一个人摸的地方来看,每一个人说的都对。但是如果只摸过象身体中的一小部分就对象全身的形状下结论,这个答案多半是错的。这也寓意着我们观察或接触一件事物或一个人,不要过早的下结论,以偏概全。</div><div> 这就好比有一个杯子,里面装了一半的饮料,另一半则是空的,问:你会看到哪一部分?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有饮料的一半。”而同样的问题再问妈妈,她的回答则是空的一半。这也说明了给不同人同样的事物,他们所关注的方向却不同。</div><div>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让我们在书中、旅行中,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拓宽自己的眼界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