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 战乱是灾 和平是福

沧海一粟

<h3>  回忆录</h3><h3> &nbsp;</h3><h3> 战乱是灾 和平是福</h3><h3><br></h3><h3> 我生于1915年6月,今年已过90周年。一生坎坷不平,走南闯北,流浪奔波,经历了无数次的大风大雨,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看到了我们国家从分裂衰弱走向团结强盛的历程。晚年过上了安定太平的生活,现在身体健康。我一生的最大感悟,就是“战争是灾,和平是福”。</h3><h3> 我老家在河北省定兴县东辛庄村。幼小务农,后进私塾,读四书五经,后考入容城县立高等学堂,毕业考试成绩列全班第一名,学校派人在东辛庄村贴喜报祝贺。后考入天津师范。在学校参加学生爱国运动上街游行,反对外国强加在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32年秋,我哥送我坐船到天津读书,途中被匪徒绑架。我兄弟俩被他们关在一座果园的土房里,眼晴被蒙,手脚被捆,长达八天八夜。经过机智周旋,后被政府军解救才死里逃生。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不寒而栗!</h3><h3> 1936年师范毕业,我参加了全省高中以上学生集中在保定进行的军事训练。当时刚结婚不满一个月,新婚燕尔。在抗日热潮的鼓动声中,我怀着报国之志和满腔热血,离别新婚的妻子,投笔从戍,从军抗日,保家卫国。后被师长黄杰介绍考入黄埔军校14期,毕业后留校任政治队区队长,后晋升为少校军衔。</h3><h3> 1941年,我与四川广安的杜宜智结婚,离开军界,在爱人老家办手工织布厂,为他人代织土布,赚点小利润谋生。1943年,由于生活所迫又到重庆小龙坎开书店。战乱年代,生意萧条,艰难度日。1946年合川军官总队成立,我闻此前去受训,后被分配到小龙坎石壁山重庆师管区司令部工作。此时,我一家五口,全靠薄薪糊口。后被调至江北团管区司令部任少校股长,家住江北县城新城街。三年多时间,数次搬家,生活动荡,吃了不少苦头,受了不少磨难,真是流离失所无住处,上下两餐时时忧。</h3><div>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全家六口人回到爱人老家四川广安。1951年,被安排到广安第一中学教书,任史地教员,每月有固定收入,全家人生活开始有了好转。</div><div> 1958年,大跃进开始。我被下放到天池中学任教。从此一家人的生活再度陷入困境。儿女们虽读书努力,成绩优秀,但因我受牵连被学校拒之门外。广安的六个娃除大儿在西安上大学外,其余五个都是靠下苦力谋生。</div><div>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国家陷入了灾难,我全家也陷入了深渊。我被戴上牛鬼蛇神的帽子被揪斗。1971年被下放到深丘沟壑的恒升公社白家沟劳动改造。白天和社员们一起出工劳动,晚上只身住在四面透风的土墙房里过夜,孤苦令丁,苦不堪言。</div><div> 1978年,邓小平复出工作,我被落实政策回到广安家中,结束了长达20余年的孤身生活。至1986年我恢复公职退休。从此,我们全家甩掉了压在我头上的“政治帽子”,开始了崭新而安定的生活。由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子女们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职业,过上了安定平安的幸福生活。</div><div> 战乱给社会和我自己的苦难,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并教育后人,要铭记历史,永爱和平,更加珍惜如今的盛世时代和幸福生活,并为社会和平贡献自己的所能。</div><div>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表达内心之情,偶作小诗一首,以示纪念。</div><div> &nbsp;</div><div> 卢沟桥下滚滾水,</div><div> 日日夜夜向东流。</div><div> 侵华日军炮声响,</div><div> “七七”事变惊全球。</div><div> 热血青年奔他乡,</div><div> 投笔从戎抗倭寇。</div><div> 转战南北进四川,</div><div> 颠沛流荡四处走。</div><div> 喜结良缘于广安,</div><div> 儿女恩怨命难求。</div><div> 欣逢改革升世平,</div><div> 延年益寿度春秋。</div><div><br></div><div> 魏执中 口述</div><div> 沧海一粟 整理</div><div> &nbsp;</div><div> &nbsp; 2005年8月25日</div><div><br></div><div> 此文收录在中国文化出版社</div><div> 编 的《感动人生》丛书</div> <h3>制作: 沧海一粟</h3><h3><br></h3><h3>2018年1月6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