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同样一个事物,在不同的高度观察,用不同的眼界,是有着天差地别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爬山:在山脚下时,你可以嗅到鸟语花香,但尽管美好,却只是井底之蛙;到了山腰,大汗淋漓,俯视大地上的高楼大厦,但也仅是凌驾于青蛙之上的一只小鸟;而你的最终目的,是山顶上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束缚的大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手可触穹天!而那汗水,渗透衣裳,风一吹,好不痛快!</h3><h3> 当你旅行游遍大江南北时,你的眼界是开阔的。你路过了辽阔草原,风一吹,草随风摇曳,整个世界仿佛都是飘摇,那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气;你捧过山涧小溪,涓涓细流从你指间流走,再淌过高山峭壁,淌过海枯石烂,淌过无人停留、寸草不生的废墟,淌过风车转动的农场,可她从不停留,她永不停歇,不会因为什么奇闻趣事驻足观看,这不是万马奔腾气势恢弘的军队,这只是一种"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眼界!她不会满足于现在拥有的,她前进,逆流而上;你见识了汹涌澎湃的瀑布,他们所向披靡、无所畏惧,每滴水珠都挤破头,争先恐后地冲到前去,好一个"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h3><h3> 旅游,四处奔走,你会眼界大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风景如画,他们是一位称职的好老师,他们教你书本上闻所未闻的知识,也会丰富你的眼界。当你被他们的美所震撼,语无伦次,在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下,手足无措,更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而要想有更高的眼界,你更要一直保持这种心态——谦虚,因为你不论再怎么见多识广,总是有不熟悉的盲区。</h3><h3> 这就好比两杯水。一杯水满满当当,多得快要溢出来,那当你想要往里灌溉时,水只会往外流。如果是一杯半满的水,倒入时就不会溢出来了。而骄傲的人高谈阔论,别人不小心撞了他一下,就会火冒三丈,得理不饶人。谦虚的人待人接物也谦虚,得饶人处且饶人,会心平气和地原谅。</h3><h3>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h3><h3>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在我看来,眼界开阔要多出去转转,才明白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要保持心灵上的"眼界开阔",无异于有一个谦虚、宽容的心态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