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十渡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南,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处大规模喀斯特岩溶地貌。十渡风景区是中国国家AAAA景区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并授牌。<br> </h1> <h1>十渡之所以被世人关注,是这里有世间罕见的地质奇观和日夜缓缓流淌的天然河流一一拒马河。</h1> <h1>慕名而来十渡旅游的朋友,多为这里有"北方小桂林”的佳境,但很少有人晓得十渡还有众多的地质奇观。这里,小编为您做些简要介绍:</h1> <h1><b>十渡龙山</b></h1><h1> 十渡龙山(上图)位于十渡村西,与十渡村紧紧相连。说起龙山,当地还流传着龙虎相斗的古老传说。</h1><p class="ql-block"><br></p> <h1><b>十渡虎山和蝙蝠山</b></h1><h1> 十渡虎山(上图较矮的山)和蝙蝠山(上图峰顶)均位于北京十渡镇拒马河北岸十渡村东北方向。蝙蝠山是典型的地表岩溶地貌景观,是在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条件下,由于海水下切作用和机械风化产生垂直节理,而形成的棱角分明、雄伟壮观的中国北方典型地表岩溶景观。 “蝙蝠山”犹如一只振翅欲飞的蝙蝠,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让你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1><p class="ql-block"><br></p> <h1><b>十渡龙山佛字</b></h1><h1><h1> 位于十渡村南龙山山崖上。人们观看此字“远看则清,近看则蒙,雨后则真,晴日则虚。”</h1> 关于这个“佛”字的由来,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确切形成原因有待进一步考究。</h1> <h1><b>十:渡太阳升(背斜)景观</b><br>背斜是指岩层发生褶曲时,形状向上凸起者。在一般平地上,背斜的地层上半部受到侵蚀变平,会形成中间古老,两侧较新的地层排列方式。<br>十渡太阳升(背斜)景观位于七渡村东,是世界稀有的自然景观,对研究考察地质地貌及地质变化巨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h1> <h1><b>同圆藻化石</b><br> 十渡景区内有多处散落着同圆藻化石。这些化石表面呈现出大小不均凹坑。大的坑面,上宽下窄,上宽足有50厘米左右,左右长度在一米上下。凹坑表面有较清楚的生物结构纹理。因此科学界人士称这是典型的“同圆藻类化石”,也可称之为典型的叠层石层面构造。<br> 同圆藻化石形成的年代大约是中元古界蓟县纪(大约11亿年以前),这一时期的古海洋中,藻类繁生,后经过地壳的运动形成藻类微生物化石。下图摄于十一渡乐佛寺景区。</h1> <h1><b>十渡千层岩</b><br>千层岩,又称千层石,也称积层岩,属于海相沉积结晶白云岩,石质坚硬致密,相间。可用于点缀园林、庭院,或作厅堂供石,小石块也可制作盆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下图摄于十渡孤山寨景区内。</h1> <h1><b>十渡九脸画山</b><br> 九脸画山位于十渡风景区的七渡村东。在<br>山峰的崖壁上,有一张张栩栩如生的人脸。这些脸随着太阳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有时看象少女,有时看象老人,有时看象顽童。这些生动的人脸,并不是人工巧匠雕凿而成,而是大自然天然形成,在大脸的周围还有许多小脸,最多者可看出九个脸,故称九脸画山。笔者最多时能看到七张脸,您也来试试?</h1> <h1><b>十渡石中石景观</b><br><h1>:孤山寨景区中,有一条长3公里的沟谷,两侧山峰秀丽,谷底为石质,其中一段是灰绿色的白云岩石面,面积约30平方米。<br>石面光滑,石面上分布有几十个大小不一、椭圆形、淡黄色或白色的石核,石核略凸起,被当地称为“石中石”。<br>地质专家考察,“石中石”形成时间,距今10亿~14亿年。</h1></h1> <h1><b>千古河床景观</b><br> 千古河床在孤山寨峡谷内,这里河水并不大,河面也不是很宽,河床却极有特色,整个河床不宽,床底是完整的一块巨石,整个石快长百余米,宽30余米。形成年代距今应在14~11亿年,此景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科考价值。</h1> <h1><b>十渡一线天景观</b><br> 一线天景观位于七渡孤山寨内,一线天是地质上的断层裂隙,这条巨缝长达65米,高35米-45米,宽1米-1.5米 ,最窄处仅0.6-0.7米,一人通过两壁擦肩,进入巨缝凉爽宜人,抬头仰望只见一线蓝天,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线天,堪称世界地质奇观。</h1> <h1><b>十渡高架桥</b></h1><h1><b> </b> 十渡高架桥也可称得上一道亮丽的现代景观。从2009年开始,从三渡到十渡,陆续开通了八座高架桥,且宏伟壮观,从此结束了十渡只能行驶漫水桥的历史。且从三渡到十渡都保留了原来的漫水桥,实行一渡两桥的格局。</h1><h1><b>上图为六渡桥</b></h1><p class="ql-block"><br></p> <h1><b>上图为五渡桥</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编后语:</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此美篇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网友@道高一尺2、@罗曼蒂克的行星和@阜新人张海鹏的大力支持,同时汲取了三人提出的宝贵意见,使本文逐步趋于完善,在此深表谢意!</b></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