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与竹共魂</h3><div>——友军禅竹之感</div><div> 黄色子</div><div><br></div><div> 自古以来,国人好竹,尽人皆知。</div><div> 竹,因其清秀,飘逸,空灵,安静和不惧风雨严寒,四季展放逍遥绿叶而陪受人们喜爱。而按古人风水之说法,竹因其长年青色葱荣,可以生旺,并一扫居者俗气。所以,居者之园地,宜于四边栽竹庇护。就连东坡先生亦叹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div><div> 古人大都讲究居住环境与人的和谐,无论南北方,房屋乃多为平房,此谓接地气而养身。当然,亦与居处不可无竹的观念有关。屋之旁边,种上数丛竹子,雨过天晴,竹影晃动似醉,别说高雅之士,即便一般平民百姓,生活可谓悠然自得了。</div><div> 现代人早与古人大有不同。现代人的居住环境多被高楼大厦所包围。昔日茅屋二三间,翠竹千万丛的情景己经难以寻觅。不过,国人爱竹依旧。有阳台者,可以种竹生旺。无阳台者,亦可载竹不误呢!</div><div> 在我看来,此种栽竹,则为在室内挂上一幅竹画,也是地道的居处有竹了!而若有机缘,觅得一幅友军学友画的禅竹,当为生旺万分了!</div><div> 友军与我,曾是同窗,共修哲学精义。那时的他,风华正茂,英姿绰绰。课余之时,摆弄相机,并不时拿出几张在西藏高原拍摄的照片给大家看。惊得我们不禁大呼,大师在此,何不跪拜?!</div><div> 那时的他,不曾提笔作画。不料前年同窗校庆聚会,忽闻其己成为画竹之名师,其作品连年斩获国内外顶级大奖,并被世界著名博物馆作藏馆之宝收藏。惊得我醉了三日方返回南国老巢。</div><div> 作为学友,友军之成就,当为可喜可贺。而当观其真迹,更有热汗沾襟之态。</div><div> 思竹而动,画竹挂于堂上,生旺而居,古人有之。如清代老板郑桥,乃画竹名师之一。其之竹画,可谓天下闻名。若能得一幅藏于室内,如同种上宝竹了。而今友军之竹画,另有一番风格而名震天下。有其竹画者,何尝不是拥有千亩竹的千户侯?!</div><div> 观友军之画作,甚为欣喜与感叹。其笔下之竹,当为古今结合而生。既有传承之风,又有创新之意。竹身似肥似瘦,竹叶动而不乱。无风而有风穿越,无雨而有雨洒落其间。疏而不漏,密而不死。错落相映,狂而有静。而点睛之神笔,乃一个个隐约于竹叶间的佛字。好一幅禅竹!</div><div> 自古以来,画竹者多为写实为耀。就连板桥大爷,只是把竹画得精致神韵而己。而友军之禅竹,一挥写实复制之风。他大胆创新,挥酒佛义,将竹画赋于佛之因缘际会,超脱世俗,使人领略到天道自然的境界。如同登高望远,随自然之灵性飞扬!</div><div> 诚然,横空出世的禅竹新画,与友军对自然感悟与对佛学广大的领会分不开的。他几乎走遍祖国的名山大水,凝视高原之云捲云舒,倾听南海浪涌浪奔的玄妙空灵之声。由此,他的心胸变得多彩与博大,而最终,为竹所迷,将天下之竹藏于心间,与竹为魂,任由竹海之声拍打心岸。而其中,又因为对佛学研习,悟出两者相通,皆为空灵悠然生死不息之因缘,竹生于土,长于气,气无色无昧。其外实中空,乃色为空,空为色之佛义也!由此而画出禅竹,尽显宇宙万宗归一之奥妙!</div><div> 值得一提的是,友军所画之禅竹,多与石佛相伴。石佛或立或卧,或坐或蹲。有仰有腑,神态不一。更有残佛石像,半藏于石中。如此造意,实在惊倒众生!</div><div> 实际上,世间之物,无所谓完美与残缺的水火界定。一切皆以暂时表像存在而己。残与不残,各有其义。如石佛之像,当其完整之时,呈现的是一种境界。而几经蒼桑,又变于另一种形式。似乎为残,而残之部分未残,只是最先融于空灵及奥妙之中。使观者无不沉思那种绝世尘,合天地,通古今的浑然生命之中。故残实为不残,残佛与竹,意为禅竹。其意境之高,当为同窗友军而歌!</div><div> 生命仅仅是一个现像。而这个现像的背后却隐藏着永恒的主题。动与静的快乐!花开了,花谢了。云散了,云合了,云流日影,生生不息。宇宙的法则使我们敬畏!</div><div> 正因为敬畏,友军之笔才种下万千金竹,以此不再让观者苦闷,傍徨,挣扎以及狂燥!禅竹是不朽的!</div><div><br></div><div>二O一八年元旦写于南宁金茶花公园小道</div> <p class="ql-block">孙友军,字泮桥、一竹禅悟,号无知堂、似非阁、永清斋、明坤庐、深善堂、天星寨。主业:新闻采编、理论研究;业余:书画创作、文学创作、摄影创作。诗书画印一体文人画家,中国“扬州新八怪”签约画家,首创水墨佛竹、焦刻摩崖造象等。现任中国文人画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寻找中国画的根”学术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湖州竹派研究会会长,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荣誉副院长,知见诗社顾问,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顾问,三才书院特聘导师,铭仁堂文化艺术机构艺术总监,成都市美协常务理事、花鸟画会副会长,青城太极书画院艺术顾问,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学院艺术系客座教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曾任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记者,原十三集团军炮兵旅副政委,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成都晚报(党报)》副总编辑,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成都市政协常委、文史委员会主任。</p><p class="ql-block"> 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发表出版政论、新闻、文学等作品300余万字,著咏竹诗词百首,有散文和美术评论数篇见诸文集及报刊。书画作品在国内外大展中先后12次获得金奖、特等奖、一等奖、银奖。作品被包括英国珍宝博物馆、中国核聚变博物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扬州画派书画院、泰国泰中友好协会等在内的17家艺术机构收藏。先后七次在抗州、成都、都匀、庆阳、香港等地举办书画展。先后向有关慈善机构捐献作品六十一幅,参与在北京、成都、深圳、香港的义拍义卖,所得善款全部用于灾后重建、抗击新冠肺炎和救助贫困户儿童上学等。曾于2009年12月12日应邀为国防部创作水墨佛竹长卷《佛竹报平安》,受到国务委员、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的接见,并题词:“友军佛竹,日新徳业”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