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多点艺术——新城学校艺术组教学沙龙

雪欧

<h1><b>  预报了两天的下雪天,终是没盼来。在今天这寒风呼呼的阴冷天气里,新城学校艺术组却举行了一场热闹非凡的《让生活多一点艺术》为主题的教学沙龙。精彩的内容,温馨的分享,带给大家满满的正能量。</b></h1> <h1> 瞧!专注的眼神、静心地聆听、认真地记录、愉悦地交流,活动进行了整整两个小时,大家竟然都忘却了寒冷。</h1> <h1>  艺术组教学沙龙活动在美术组长刘琴美女幽默风趣的主持下,轻松进入主题。</h1> <h1> 第一个上台分享的是教导处非常优秀的黄瑛大姐。她不仅负责一些教务工作,兼任音乐老师,还是读书会核心人员。她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是激情满满。一直弄不懂她那股使不完劲的秘诀是什么?聆听了她的《做幸福的教师》后,才明白——原来她一直在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她的幸福感来自认真、来自学习、来自忙碌。她把忙碌的工作当作锻炼身体;忙碌的任务当作学习的机会;忙碌的学习当作充实自己的理由。</h1> <h1> 美术组最有艺术范的刘琴美女给我们分享了《做感性温暖幸福之人》。从小受家庭艺术氛围熏陶的她,身上自然而然透着一股艺术家的气质。在繁琐的生活中,她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小资而有品味。艺术让她的生活更充实,更有幸福感!她最后提出的钱学森之问,作为一名艺术老师,值得我们深思,应尽我们的能力努力去践行。</h1><h1> </h1> <h1>  现在非常流行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并非站在对立的两面。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只要用开放豁达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诗和远方就在我们简单而有创意的生活中。《变废为美,创意生活》,我分享了怎样利用生活中各种不同材质的废物旧品,做出有创意的装饰品,点缀我们的生活。</h1><h1> 变废为美,DIY创意生活。让诗意照进你我的世界,让艺术和创造来调试你的生活,让生活“高于生活”。</h1><div><br></div><h1><br></h1> <h1>  美术组专业素养扎实的徐静芳,虽年轻,但是一个有思想深度的才女。她很多的观点总能让我们耳目一新。她借用《亲爱的安得烈》里龙应台的观点,向我们阐述了:艺术沉淀了人们的情感,在情感深处艺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艺术最大的魅力,就是要赋予生活中被忽视的小事儿价值,艺术带我们去品味生活。</h1> <h1>  艺术组唯一的男才子潘雷,我们的“雷神”粉墨登台了。在他声情并茂的朗诵木心《从前慢》的诗歌声中,我们进走了他期待的理想王国——《慢慢生活,慢慢变老》。他还分享了工作中参与的重大活动和自己的生活。虽忙却从不忘思考怎样让生活多一点艺术?</h1><h1> 最后他演唱的原创歌曲《静静》,把这次沙龙活动推向了高潮。我们的刘组长当场就被男神圈粉了。</h1> <h1>  音乐组长李窕芳是一位优雅知性的美女。她总能把日子过很精致而惬意,喜欢养养花,弹弹琴。她虽然因接二连三的活动,累得声音嘶哑了,还是给我们分享了《音乐——生活中的一股清泉》,她从《开学第一课》中朗朗和机器人PK钢琴导入,娓娓道来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就算在所有的物品都能被高科技代替的今天,唯有艺术是不能复制,不可替代的。</h1> <h1>  瞧,这位音乐组怀二胎的准妈妈——古礼霞,依然那么美丽、那么神采奕奕。她的发言也是精心准备的,她从赞美和批评两个方面讲了《生活中做人的艺术》。对我这种缺少做人艺术的人来说,很有启发。</h1> <h1>  秦明美女,人如其名,像一轮明月,在音乐组里散发着淡淡的光。她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对艺术的爱和艺术的文明奇迹。</h1> <h1>  美术组还有三位温和而又坚定的资深美女,黄朝霞、曾格新、潘四国老师。她们都是这两年才改教美术的,虽然没有单独发言,但都是兢兢业业,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老师。来,给她们一个特写。</h1> <h1> 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沙龙,每个人都受益匪浅。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让我们用心去感悟生活中的美好,感悟艺术的无处不在。</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