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 战地芳华

陈二棉

<h1><b>1979年,是一个用青春和热血谱写英雄的年代,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年代。一趟趟军列疾速向中越边境集结。</b></h1> <h1><b>全副武装的军人以及武器装备,按着指定时间地点到达广西、云南边界待命。</b></h1> <h1><b>汽车、火车、骡马分队满载着武器弹药和生活物资日夜兼程向前线开进。</b></h1> <h1><b>中越边界我方集结了30万大军,厉兵秣马,一声令下立即出击!另有30万兵马集结在前线随时增援!我和我的医校同学们亲历了这场战争,为伤员战地救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b></h1> <h1><b>1979年2月17日凌晨,随着两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正式打响。</b></h1> <h1><b>1300多公里的东西防线万炮齐轰,愤怒的炮火射向越军阵地,为步兵出击打开通道。</b></h1> <h1><b>战士们隐蔽接敌,奋勇出击。体现了当代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b></h1> <h1><b>占领有利地形,向敌人发起冲锋。中越边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阴天雨多,冒雨前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将生死置之度外。</b></h1> <h1><b>中国军队潮水般涌入越方阵地,越军丢盔弃甲怆惶逃窜,丢下大批武器弹药和装备,越方受到毁灭性打击,北方几十个城市和重镇一片废墟,成为蛮荒时代。战争是残酷的,我方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b></h1> <h1><b style="color: rgb(1, 1, 1);">大批伤员从前线运回,野战医疗所组织紧急抢救。</b></h1> <h1><b>一次运来伤员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手术白天没做完,晚上接着来,有时连续几昼夜不能休息。</b></h1> <h1><b>原武汉军区131野战医院奉命从豫南赶赴广西前线,喻玉梅主任是一位两个儿女的妈妈,儿子5岁,尚不懂事,不能说的太深沉,有些话只能藏在心底。女儿3岁,在汉口兵站看到列车上的妈妈,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妈妈!你下来!妈妈抱抱我!抱抱我!妈妈!妈妈!..……哭喊声笼罩着整个兵站,大家的心都碎了!她舍小家顾大家,依然决然走向前线,走向战场,体现了一名人民军医的高尚情操。</b></h1> <h1><b>在他们中间,有两姐妹参战,双双立功受奖。也有夫妻参战,一门三兄妹参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们明白军人存在的道理。</b></h1> <h1><b style="color: rgb(1, 1, 1);">曾毕业于武汉军区军医学校69届我的同学们,他们在鸡公山上相识,在战火中成长,谱写了一曲壮美的69山缘之歌;更有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74届我的同学们,他们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日夜奋战,挽救了大批伤员的生命,把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喻玉梅同学(后排左一)所在的131医院医疗一所,战斗在广西前线宁明上石火车站,站台上搭起了帐篷,手术室、治疗室、观察室、消毒室一应俱全,夜以继日地抢救伤员。</b></h1> <h1><b>前线送来各式各样的伤员,太多的伤口处血肉模糊、残胳膊断腿和死亡。尽一切办法保住战友的生命是我们最大的愿望,通宵的抢救伤员最后累得倒在帐篷中,枕着枪支就睡着了。战后131医疗一所荣立集体三等功并通令嘉奖。</b></h1> <h1><b>43军128师炮团卫生队黄振才军医,战斗在炮兵前线指挥所,以猛烈的炮火为战友开道。短兵相接,清楚地看到步兵兄弟一个个倒下,又一个个冲上去,别提心里多难过了。黄振才是我原武汉军区军医学校同学,也是第一军医大学的同班同学,参战前新婚燕尔,被部队紧急召回,连续四个月未给家中写信,玩了一次失踪。这也是部队的纪律,停战后才给亲人报了个平安!</b></h1> <h1><b>在一个月时间里,指战员们没有脱过鞋,没有脱过衣服,伤员后送还会遭到敌人扫射,潮湿闷热的气候,很多伤口长了蛆,有的感染炭疽而截肢,有的长眠在异国他乡。黄振才军医出色地完成了战场救护任务,受到上级嘉奖并荣获三等军功章。战后走上卫生队长工作岗位。</b></h1> <h1><b style="color: rgb(1, 1, 1);">128师炮团卫生队长罗夏阳同学,精心组织,细心治疗,全团做到零死亡,伤员也只有十几个,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战后罗夏阳荣立三等功,并走上师后勤部副部长工作岗位。</b></h1> <h1><b>128师医院第二医疗所林良对军医,也是第一军医大学三队三区队同学。战前,他们提前两个多月赶赴广西宁明备战训练,第二天侦察连到边境潜伏侦察,以摸清敌人动向,林良对派去协助。这项任务即艰苦又危险,很可能完不成任务反被敌人活捉。他曾三次参加强行扑俘,也就是抓舌头。2月15月凌晨最后一次执行任务,他和两名侦察员差点被敌人捉了去,与敌人整整周旋了一天,到了晚上才回到医院,老林捡回了一条命。</b></h1> <h1><b>战斗打响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有300多名伤员和阵亡者抬了下来,医疗所投入紧张的抢救。很快又下来一批伤员,有抬着的、背着的、拄着拐的,许多伤员浑身缠满纱布被鲜血染红,过去在电影中看到的情景,活生生地摆在了眼前。</b></h1> <h1><b>战斗进入第四天,医疗所向前推进到越境内,伤员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战场,越向前就能越多挽救每一个伤员的生命,但危险也就增加一分,他们想到的是伤员,是战友。停战后128师医疗二所荣获集体三等功,林良对同学荣立个人三等军功勋章。</b></h1> <h1><b>广州军区炮一师医院医疗所李伟学所长,也是军医大三队三区队同学。在广西前线战前深入敌穴侦察,为炮兵攻击摸清敌火力部署并胜利完成任务,可谓死里逃生,战后荣立三等功。</b></h1> <h1><b>战斗打响后,顿时万炮齐轰,怒吼的炮弹射向敌阵地。在炮兵的支援下,步兵攻克一座座城市、村镇,直捣谅山,战斗的胜利炮兵功不可没。在接下来的防御作战中,炮一师又三次开赴法卡山前线,彰显炮兵的英雄本色。战后李伟学走上炮一师医院院长工作岗位。</b></h1> <h1><b>43军工兵营卫生所长韦成友,既是军医学校同学,又是第一军医大学73届同学。他战斗在广西宁明诗浪,跟随工兵分队,一路探险排雷,为部队打开一条前进的道路。有一次遭到敌人伏击,他们迅速组织反击并立即转移才得以安全;又一次,一名战士不慎踩响地雷,一条腿被炸飞了,立即止血包扎,送往前线野战医疗所抢救才得以保住性命。</b></h1> <h1><b>43军卫生所冯朝印军医,第一军医大学75届同学,1979年刚走出校门便开赴前线,积极组织前线医护人员战前野战医疗救护培训,为提高战地救护能力作出了极大贡献。他们驻扎在广西宁明,开战后连续五天五夜救治了300多名伤员。战后出任765医院及371医院院长职务。</b></h1> <h1><b>43军127师医院医疗三所苏友荣所长(右一)在广西前线,三天三夜抢救了600多名伤员,连续手术30多台,腿肿了,眼熬红了,坚持战斗,血浆不够全所医护人员主动为重伤员献血。胜利凯旋后与战友们合影留念,留下了难忘的瞬间。</b></h1> <h1><b>127师379团黄坚立军医,担任主攻团任务,是铁军中的主力,像一把钢刀,插入敌心脏。攻克谅山后直指越南首都河内。战后荣获三等军功章。</b></h1> <h1><b>127师380团曾国祥军医担任主攻团任务,直插敌纵深,攻克禄平后又攻克谅山,并占领了迷迈山主峰防御阵地,部队打到哪儿,医务人员、担架队就跟到哪儿,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抢救与治疗。</b></h1> <h1><b>127师381团卫生队苏松稳军医,随部队先遣团以夜色掩护攀登1500多米公母山,战斗打响前已进入越境内16公里,危险可想而知。交火后隆隆炮声把双耳震聋了,到现在仍什么也听不见,战后荣立三等功,并走上卫生队长领导岗位。他说和牺牲的战友比就微不足道了。</b></h1> <h1><b>43军卫生所陈常青所长,战斗在广西前沿阵地,为保证机关指战员身体健康和伤病员的救治作出了极积的贡献。</b></h1> <h1><b>128师医院防疫所吴礼极所长,战斗在广西前线,一面积极救护伤员,一面确保广大指战员饮水、饮食和防疫安全,为战斗的胜利功不可没。</b></h1> <h1><b>43军129师战前于2月6日在广西龙州集结,主攻越南高平、谅山、七溪镇方向之敌,由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敌人防守严密,而且配备了强大的火力网,阵地前沿还有地雷、陷井、竹签和铁刺等障碍物;又因山高坡陡,林木茂密,岩洞较多,易守难攻,在2月17日凌晨进攻中几次受阻,经过连续4次发起冲锋,激战一昼夜,终于18日凌晨1时全歼一线守敌,打开了一条通往纵深的道路。</b></h1> <h1><b style="color:rgb(1, 1, 1);">129师炮团一营卫生所娄源杰所长,是第一军医大三队三区队我的同学。他回忆到:2月17日6时许,各部隐蔽接敌向攻击出发地域前进,6时40分,炮兵群对越军边境目标开始炮火准备,15分钟后,步兵全线总攻开始,各团将大部分无后座力炮配属给连、排使用,以加强步兵的攻击能力。</b></h1> <h1><b style="color: rgb(1, 1, 1);">129师387团一营鲁建成军医,也是军医大三队三区队同学,他所在部队经过三天三夜的兼程疾进,到达七溪镇以北2公里处,所携带三天的干粮吃光了,后续供应未能跟上,只好寻找野菜、玉米、木瓜、南瓜等充饥,一直到一周后的24日后勤补给到位,才吃上了饱饭,遂于2月26日发起总攻拿下七溪镇,在炮中火七溪镇县城变成了一片火海。</b></h1> <h1><b>广州军区总医院的第一军医大学三队一区队同学李建生军医,在广西前线担任前线手术队队长职务,配合41军组成了120人的民兵担架队,沿着泥泞山路,冒着敌人炮火,于2月17日凌晨出发,天亮后进入越南高平境内,为前线伤员紧急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前后往返多次将伤员和阵亡的战友运回后方,手术队先后实施开颅取弹术、脑血肿清除术、下肢高位截肢术、四肢骨拆内外固定术、内脏破裂修补术等各种清创术600余例。战后手术队荣立集体二等功,李建生同学荣立三等功。</b></h1> <h1><b>41军158医院的苏丽棠军医,是第一军医大学三队二区队同学,在广西龙州前线,他们深入阵地前沿接送伤员,越军炮火追着救护车打了10余发炮弹,救护车多处被弹片击中,好在命大,车上的医护人员和司机都没有受伤。并在总后驻凭祥办事处全程参与了战俘交换工作,在战场上经受了血与火的战斗洗礼!</b></h1> <h1><b>第一军医大学74届三队还有许多同学参加了战地救护,他们是李雅湘、李富斌、饶才坤、杨学林、王天金、袁培先、李冬荣等。在战场上,他们既是伤员救护的白衣天使,又是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他们努力践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把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献给了伟大的国防事业。李富斌同学在抢救伤员的战斗中受伤失去了双眼,为战争的胜利,他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b></h1> <h1><b>原武汉军区155医院的陆土贤同学,是第一军医大学三队三区队的同班同学,也是我们的区队长,他所在的医院作为预备队,组建了一所野战医院进行临战前训练,在黄河滩上集训了一个多月,时刻准备拉动支援前线,而且也都写好了遗书,随时开赴战场。在那些特殊的日子里,武汉军区总院外科的郭四恒同学,132医院的胡德琴同学,155医院的胡团元同学等等,都在后方部队医院参与了伤员的救治工作。</b></h1> <h1><b>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全线停战撤军,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层层掩护回撤,在回撤中对尾随的越军又予以大量歼灭,于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内。胜利凯旋的大部队雄纠纠气昂昂跨过凯旋门。</b></h1> <h1><b>短短28天,战士们浴血奋战,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打出了我军的士气。白衣天使不辱使命,其中131医院野战医疗一所,全力以赴,昼夜奋战,挽救了近3000名伤员的生命,前线将一士们称赞她们是战地英雄。医疗一所分类组荣获集体三等功,胜利凯旋后在前线合影留念。</b></h1> <h1><b>在宣布停战后,131医疗一所的医护人员带着胜利的喜悦,登上坦克车合影留念,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庄严而又神圣的时刻!</b></h1> <h1><b>战斗结束后,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131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合影留念。</b></h1> <h1><b>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狠狠地教训了越南小霸。但越寇不汲取教训,趁我撤退之时,抢占我领土,不断打死打伤我边防军民,尤其在云南一线,每年挑衅达1000次以上,是可忍,孰不可忍!</b></h1> <h1><b style="color: rgb(1, 1, 1);">1984年4月25日攻打老山的战斗打响了,14军主攻团118团的将士们,经过三天三夜隐蔽行军,潜伏于老山阵地前沿,在炮火掩护下,于1984年4月28日经过一天的激战收复了老山。擎旗手李天华第一个冲上越军阵地,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前他仍用血肉之躯支撑着军旗插上了老山主峰,成为永恒的经典!1984年4月28日,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b></h1><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收复老山之后,4月30日11军又收复了者阴山,但仍有8个据点被敌人占领。而后全军开始轮换作战,每个军区时间一年,达到“以小换大,寸土不丢,长期作战,锻炼部队”的目的。</b></p> <h1><b>在老山前线活跃着一支三八女子救护队,她们有年轻的战士,也有一个孩子的妈妈,她们舍小家,顾大家,冲在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把伤员及时抬下阵地,有的受伤牺牲在半路上。陡峭的山路,徒手行进都困难,但她们翻山越岭,忍辱负重,有时为救一个伤员,好几个人触雷受伤,但大家没有退却!</b></h1> <h1><b>山岳丛林作战,以地雷伤、枪伤、炮伤为主。有截肢的,开胸的,开颅的,开腹的……时间就是生命,到了战场才有更深切的体会。</b></h1> <h1><b>年轻的战士,好好的一条腿、一条胳膊,说没就没了。有的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b></h1> <h1><b>指战员们坚守猫耳洞三个月一换防,受伤后抬下阵地一个个黑脸庞、长头发、大胡子、一身泥土。可敬可爱的战友,来!我给你理个发!</b></h1> <h1><b>战友卫国光荣负伤,我为伤员喂水、喂饭,精心的照料,医护人员和战士们犹如亲兄妹一般。</b></h1> <h1><b>1984年攻打老山是战斗最激烈的时期之一,也是伤员较多的时期。为了挽救每一个伤员的生命,5月初我军空运救护队在老山前线平远街场站正式成立,结束了过去战场救护人抬、肩扛、车拉的旧时代。</b></h1> <h1><b>在老山前线,我军先后开辟了十几个简易机降点,伤员随时可以运回后方。因直升机仍在敌炮火射程之内,必须低空在山间飞行,随时有撞山的危险。重伤员需要紧急后送,必须尽快将伤员运往一线机降点,随时准备登机。空运救护队全天候待命,一声令下,立即出动。</b></h1> <h1><b>直升机空运救护伤员,迅速、快捷、方便、高效,在两个小时内即可把伤员运回后方医院,大大降低了战场伤亡率和伤残率,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官兵的士气。空运救护队由全军各医院选派,每半年轮换一次。</b></h1> <h1><b>北京军区空军组成的空运救护队一行15人,奉命于1987年5月赶赴老山前线参战,他们是空军张家口医院唐茂军队长。空军北京医院外科主任王先平副队长,麻醉医师于卫江。空军石家庄医院护士王瑛。空军获鹿医院军医陈二棉、唐鹏举、刘振保、王晓慧、王英。护士长黄旭;护士姜善琴、吴晓斌、吴明霞、刘党生。空军灵丘场站郝登林助理员。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妻儿老小,义无反顾地走向前线,走向战场,去经受血与火的战争考验。</b></h1> <h1><b>在我们进入场站的第三天,前线有四名重伤员需紧急运回后方。其中肢体地雷炸伤截肢术后两名,胸腹联合伤、肝破裂一名,颅脑火器伤一名。大家争先恐后上前线,这给唐队长摆了一道难题,最后决定按值班顺序轮流。在王先平主任带领下,王晓慧军医、姜善琴护士,带着大家的良好祝愿,登机出发了。大家在场站默默地等候着,去前方的航线怎样?会不会遇到雷电、云团?会不会遇到敌炮火袭击?队员们在为战友祝福!</b></h1> <h1><b>经过一个半小时飞行,直升机安全返回场站。队员们忙着为伤员检查伤情、包扎伤口、测血压,喂药、喂水、洗脸等。一名截肢伤员大小便不方便,郝登林、唐鹏举背起伤员送往厕所,这样的事情经常碰到,谁赶上谁就主动帮助。中午到了,后勤组的队员们把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伤员手中,喂到口中,像照料自己的小弟弟一样,只怕他们渴着了,饿着了。看到这样天真可爱的战士,打心眼里感到可亲、可敬!为战友服务是应该的,也是光荣的。</b></h1> <h1><b>在中转机场需要为直升机加油、充电;伤员则在机场观察室短暂停留,进一步检查治疗休息后,继续登机运回后方医院。</b></h1> <h1><b>一天,前线某部卫生所长高血压病多年,突发瘫痪、神志模糊,血压高达210/140mmHg,诊断为脑梗塞,病情险恶。据文献报导,收缩压超过180为空运禁忌症,但不运回后方随时有生命危险。这次唐茂军队长亲自带队,我和姜善琴、刘党生护士守在担架旁,每5分钟测一次血压、脉搏,并给以吸氧、应用镇静剂、降压利尿剂,使血压降至180/110mmHg,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把病人安全运回昆明总院。虽然担了些风险,但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突破禁区也是值得的。</b></h1> <h1><b>在一个阴雨天下午5点多,空运救护队已是第四次运回伤员,但前沿仍有8名伤员,潘明奇机组立即起飞,这时突然来了一片低云,把飞机围住,丢掉了地标,四周是山,不远处是越南境内,撞山!飞出国境!均有可能,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决不能飞出国界。立即调出当地电台频率,利用广播信号导航,又找到了地标,飞向机降点,接回了伤员。</b></h1> <h1><b>伤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一名左下肢炸伤截肢术后脑脂肪栓塞伤员,深度昏迷,呼吸困难,已行气管切开,生命垂危,急需运回后方医院抢救。我和郝登林助理,唐鹏举军医,王瑛、刘党生护士一同登机前往,运送途中医护人员为伤员不停的吸痰、吸氧、输液、测血压,观察生命体征。经过2个多小时飞行,安全运回后方医院。前线将士们无比激动和高兴,专程驱车往返500里赠送锦旗一面:”救死扶伤,情系南疆”。此时此刻,前线和后方战友的心连得更紧了!</b></h1> <h1><b style="color: rgb(1, 1, 1);">中越边界地形复杂,山高、沟深、林密,云多、雨多、雷电多,空运救护最大的危险在于,除了敌人炮火袭击,遇上雷电和云团,也会机毁人亡。为了抢救伤员的生命,超低空飞行,绕开云团,担点风险也是值得的。有一次,伤员登机后刚起飞,敌人的一枚炮弹突然射了过来,落在了机降点场地上爆炸,多么悬啊!</b></h1> <h1><b>在前线流传着”四百里雷雨闯单机”的故事。一天,三名重伤员急需运回昆明,由于航线上有雷电,起飞一再推迟。当看到伤员打着吊针、吸着氧、呼吸困难、生命垂危时,机组再也坐着不住了,飞!坚决起飞!已是晚上8点多了,天下着大雨,机长汤怀礼带着救护队员起飞了。飞机爬到4300米才出了云层,可是伤员出现严重的高空缺氧反应,无奈又被迫钻入云层,发现一条云缝,借着闪电光亮,经过一个半小时奋战,飞行200多公里,终于到达昆明上空。</b></h1><p><br></p><h1><b>战斗英雄盛其顺在信中说:“我身上负伤40多处,并已严重感染,要不是空军及时派飞机抢救,我早就没命了。空运救护队救活了我们连30条生命,我们全连向空军致敬!”</b></h1> <h1><b>9月的一天下午5点时分,刚运完一批伤员返回驻地,前线来电,有一名重伤员昨天在战斗中子弹穿过左腿股动脉、股静脉,严重失血性休克。经10多个小时抢救血管接通了,但吻合的静脉仍不通畅,肢体越来越肿胀,急需后送。但血管早期修复术后空运救护易造成再次破裂,机上没法抢救,但在前线只能会使肢体缺血缺氧坏死,出现败血症导致死亡。情况紧急,队领导当机立断,运!</b></h1> <h1><b>由王先平、刘振保、王英、于卫江组成了强有力的外科队伍,护士长黄旭、护士吴晓斌一同登机前住。伤员仍昏迷不醒,呼吸急促,心率150次/分。队员们立即用夹板固定伤员肢体,输血、输液、加压给氧,年过半百的王先平主任,用双手托起伤员头部近一个小时,以防止舌后坠堵塞呼吸道;军医王英趴在机舱里用双手夹着伤员大腿,以防止血管膨胀造成破裂出血。一直到晚上8点多钟,终于把伤员安全运回昆明总院。</b></h1> <h1><b>陆军、空军协同作战,医护人员在前线紧张地交接伤员,力求万无一失。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伤员,甘于吃苦,乐于奉献,一丝不苟,协同作战,为多挽救每一名伤员的生命,是我们共同的心愿。</b></h1> <h1><b>为了战友,为了胜利,直升机不时在一线低空盘旋接送伤员。战士们说:“听见直升机响,我们胆子就更大了!看到直升机来,我们打仗就什么也不怕了”!</b></h1> <h1><b>陈二棉军医在机上为伤员细心检查诊疗,确保在空运救护途中不能发生医疗事故和意外死亡,这也是救护队一直以来保持的不败记录!</b></h1> <h1><b>在战斗最激烈的日子里,最多的一天出动直升机48架次,从清晨8点一直到晚上10点,运送挽救了148名战友的生命。战士们高呼“空中救护队万岁!”这是对我们辛勤工作最大的认可和鼓励。</b></h1> <h1><b>老山前线地处高原,刚到前线总感到没有胃口,吃不下、睡不着、头昏脑胀,这不是高原反应吗?队员们一个个明显瘦了下来。王英军医魁梧的身材,不到一个月体重减了20多斤。但大家没有一个叫苦、叫累,每天坚持出早操,长跑10公里,没有一个人掉队,还坚持轮流帮厨做饭。八一前夕军医王英的儿子出生了,此时他未能守在妻儿身边,只能在前线默默地为她们母子祝福!</b></h1> <h1><b>机长汤怀礼刚到前线一个多月,父亲就去世了。他没告诉领导,把悲痛深深地藏在心底,全身心投入到空运伤员的战斗中去。汤怀礼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完成任务后,他来到父亲坟前,献上一杯酒愧疚地说:”爹,我来晚了,但儿子在前线没有给您老人家丢脸,您在九泉之下,喝下这杯酒吧……”</b></h1> <h1><b>空运救护队,先后轮换了十几批,直升机起降8000多架次,挽救了近万名伤病员的生命,筑起了一条南疆空中生命线。空运救护队多次立功受奖,并出席了当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军英模代表大会,空运救护队被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我们在完成空运救护任务的同时,还录制了《空运救护训练》专题片,为将来我军战场空运救护伤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b></h1> <h1><b>八一前夕,北空后勤部慰问团首长卢其贵政委、何让科长到前线慰问,带来了后方首长和战友们的亲切问候。并与救护队员一同乘座直升机到前线野战医疗所视察空运救护工作并体验生活,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安慰和鼓励。</b></h1> <h1><b>空运救护队是空军唯一的参战队伍,建军节前夕,空军司令员王海专程到老山前线视察,听取了空运救护队的工作汇报后,高度赞扬了救护队员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伤员,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赞扬大家为空军争了光,是全空军的骄傲!</b></h1> <h1><b>建军节过后,北空司令员刘玉堤到老山前线慰问视察,代表后方首长和战友向大家问好!为救护队取得的每一点成就而感到高兴和自豪,称赞北空救护队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医术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敢打必胜的战斗集体。勉力大家再接再厉,善始善终,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并与全体空运救护队员合影留念。</b></h1> <h1><b>1984年7月,南京军区陆一军奉命到老山前线轮战,在攻打小坚山战斗中,一师一团硬骨头六连打得英勇顽强,他们秘密开进,勇猛冲击,仅用4分钟即占领了主峰。打退敌人发起的连排规模7次反扑,全歼守敌200余人,取得了最后胜利。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16勇士出征前合影留念。</b></h1> <h1><b>一军卫生处尹心德处长,为前线卫勤保障日夜忙碌,为确保一线药品器材供应,确保前线伤病员能得到及时抢救,及时治疗,及时后送,为战斗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战后评功中,他们提出了“二线让一线,干部让战士,没负伤的让负伤的,活着的让烈士”的响亮口号,彰显了一名领导干部的高风亮节!</b></h1> <h1><b>一师一团卫生队刘永贵队长,担负主攻团任务,战斗在第一线,随时会遭到敌炮火袭击。1985年1.15战斗,是收复老山之后最大的一次反击战,在敌倾盆弹雨的覆盖下,英勇顽强的红军团,发扬大无畏的硬骨头精神,前赴后继,连续攻打了四天四夜,我一个团顶住了越军一个加强师的进攻,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并攻克和收复了被敌人侵占的每一寸土地。</b></h1> <h1><b>伤员和烈士一个接一个从阵地上抬了下来,卫生队医护人员五天五夜没合眼,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为保障部队战斗力,为夺取战斗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后卫生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个人荣立三等功。</b></h1> <h1><b>一师一团一营卫生所长宋元发,一师医院医疗所长杨志强,都是第一军医大学三队三区队同学。他们坚守在老山前线猫耳洞里,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忍受着炎热、潮湿、蚊虫叮咬和敌炮火袭击,为伤病员的救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b></h1> <h1><b style="color: rgb(1, 1, 1);">宋元发同学,我们分别40年后重逢,他回忆起校园的生活侃侃而谈,但对老山前线猫耳洞的岁月更是刻骨铭心。他感叹到,多么好的战士啊!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南疆的红土地里。</b></h1> <h1><b>一师炮团卫生所陈慧敏所长(中),在老山前线炎热潮湿的猫耳洞里,每天吃不上一顿热饭,喝水也困难。有一次遭到敌炮火袭击,猫耳洞坍塌差点没轧死;艰苦的环境,使他的高血压病加重,头痛头晕,血压高达200/100mmHg,他仍坚守岗位,精心为伤病员诊疗,深受指战员好评,战后荣立三等功并住进了医院。</b></h1> <h1><b>一师二团卫生所军医陈昌富同学,曾两次轮换走上阵地,在猫耳洞里坚守了六个月。走下阵地,远看长得像野人,头发长得像女人,皮肤晒得像黑人,战友们都不敢认了。陈昌富同学战后荣立三等功,并走上卫生队长工作岗位。</b></h1> <h1><b>1985年春节到了,老山前线病房里医护人员与伤病员一起联欢,活跃一下战地气氛,为伤病员送去贴心的温暖和节日的祝福!</b></h1> <h1><b>来一个小合唱《血染的风采》,再来一个歌伴舞《十五的月亮》……精彩的演出让战士们忘记了伤痛,忘记了对家乡的思念。此时此刻,一个个战士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b></h1> <h1><b>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一首动人的歌谣,为重伤员来个专场演出。</b></h1> <h1><b>到阵地上去,到战壕里去,为指战员们慰问演出。</b></h1> <h1><b>在一线战壕里,每天只能吃上一顿热饭,有时三天也吃不上一顿热饭,只能吃难以下咽的压缩饼干,喝水也十分困难,军工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向阵地送水、送饭、送作战物资,有的却牺牲在半路上再也沒有回来。战土们日夜坚守阵地,紧盯前方,随时观察敌人动向。</b></h1> <h1><b>尤其是在猫耳洞里,直不起腰,伸不直腿,而且潮湿、炎热,根本穿不住衣服,只是腰间系一块三角巾,有的战士牺牲后就是这样抬了下来,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真是无私奉献!</b></h1> <h1><b>正是有了这些可爱的战士,老山阵地才牢牢地控制在我军手中,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让!寸土不丢!</b></h1> <h1><b>老山前线144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在老山前线坚守了一年,圆满完成了战场医疗救护任务胜利凯旋并合影留念。</b></h1> <h1><b>老山前线轮战的大部队胜利凯旋了,受到当地人民群众夹道欢迎。</b></h1> <h1><b>陈二棉军医和他所在的空运救护队,在老山前线坚守了六个月,顺利完成了一百多架次起降和300多人次机上救护工作,为挽救伤病员生命、鼓舞官兵士气、多打胜仗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有6人火线入党,9人荣获三等军功勋章,受到了前线指挥部的通令嘉奖。</b></h1> <h1><b>北京军区空运救护队一行15人,圆满完成老山前线医疗救护任务,胜利凯旋载誉归来并合影留念。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挽救了一批又一批伤病员的生命,无愧于”老山雄鹰”的崇高赞誉!</b></h1> <h1><b>原武汉军区军医学校69届一排的同学中,就有16人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第一军医大学74届三队的同学中也有19人参了战。历届医校毕业参战的同学更是数不胜数,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后方医院的许多同学和战友,也为后送的伤病员救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此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礼!</b></h1> <h1><b>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和老山地区防御作战,前后持续了11年。战争的胜利和今天的和平环境,是百万参战大军和上万名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要忘记他们,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你们血染的风采!</b></h1> <h1><b>当年参战的老兵大多已年过花甲,但在他们生命中有过一段当兵参战的经历,终生无怨无悔。向所有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将士们致以崇高的敬礼!</b></h1> <h1><b>一年一度清明节到了,烈士陵园前来悼念的人群络绎不绝。为烈士上一炷香,点一支烟,倒上一杯酒,亲爱的战友,国家没有忘记你们,人民没有忘记你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永垂不朽!</b></h1> <h1><b>40年过去了,硝烟早已散去,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深切缅怀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b></h1> <h1><b>军人为战争而生,白衣天使是战士的守护神,我们选择军人、军医职业今生无悔!只要祖国一声召唤,我们还是共和国军人里的一员!</b></h1> <h1><b>文 字/编 辑: 陈 二 棉</b></h1><h1><b>背景/音乐: 军人本色</b></h1><h1><b>2010 年1月8 日北京</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