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上图为出征时突击队合影)</h3> <h3> 三十年前的今天(1987.1.5),老山战场打响了一场代号为“北虎行动”的拔点战斗,主要任务是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 (上图为出征时突击队队长带领队长宣誓)</h3> <h3> 1986年底,老山战区已进入旱季。云南前指和47集团军首长经过多次研究酝酿后,决心在实施了雨季两次出击作战的基础上,再次组织出击,继续对当面越军保持军事压力。首个目标选在了310号阵地,代号为“北虎行动”。出击任务交给了配属给47集团军139师的141师421团,因该团一直担任预备队,这次可以有一个练兵的机会。</h3> <h3> (上图为整装待发的突击队员)</h3> <h3> 310号阵地位于老山左翼,右邻那拉,西北距139师控制的235高地约200米。该阵地是一座石山,东北西南走向,海拔480米,面积约960平方米。防守越军为313师122团的1个排部带2个班兵力,配置有60炮、40火箭筒、高射机枪、轻重机枪等火器,构筑的工事多为木石质结构,防护层较厚。越军依托有利地形守在这里,可以用火力控制当面139师守卫部队的军工补给线。因周围有越军控制的307号、308号阵地及428、411、432诸高地拱卫,能够直接以兵力、火力支援310号阵地。故该阵地守敌有恃无恐,经常向139师阵地开枪开炮,封锁前沿通路,威胁很大。要攻打310号阵地,不能不说是一次“虎口拔牙”。</h3> <h3> (上图为北虎行动标志)</h3> <h3> 141师的前身是由东满独立师改编成的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30师,东北军区司令部称该师“年青有朝气,吃苦精神很好,接收新事物快,战斗情绪高”。421团在历史上朝鲜族战士较多,战斗作风硬朗、骠悍,战斗力强,是师主力团。这次执行“北虎行动”,421团决定由3营7连组成突击队,配属工兵、喷火及火力分队,秘密接敌,力争奇袭,准备强攻,坚决夺占310号阵地。1987年1月2日,在“北虎行动”出击誓师大会上,47集团军军长钱树根亲手将一面绣有“出奇制胜”四个大字的战旗授予7连,激励他们英勇作战,为战旗增光添彩。</h3> <h3> (英雄写在背上的遗书)</h3> <h3> 战斗发起前,工兵已预先秘密排除地雷,在310号阵地前沿开辟出了两条通路。按照作战方案,由突击队长刘阿平率7连第一突击队30人首先接敌,以奇袭方式攻占310号阵地,如奇袭不成则转为强攻;第二突击队在出发位置待命,随时准备增援第一突击队战斗;火力队压制周边越军阵地的火力;战勤组跟进抢救伤员。</h3><div>1987年1月5日凌晨3时10分,夜色黑暗,天上下着小雨,行动开始。侦察排长带领第一突击队4班率先从235高地出发向310号阵地摸进,刘阿平率第一突击队主力随后跟进。5时10分,突击队在工兵引导下沿着一条只有50公分宽的通路开始秘密接敌。双方阵地间的有效距离仅有180米,突击队缓慢向敌前沿摸进,路上足足花了3个多小时。在前进过程中,越军还先后两次向310阵地前沿打冷枪冷炮,进行火力侦察。6时03分,刘阿平向指挥部报告:“1、2、3班已经摸到距敌堑壕24米处,前面有薄雾。” 6时15分,310号阵地上有2名越军出来观察,突击队立即停止前进,火力队的直瞄火炮准备射击。不久,师电台截获了越军营指挥所与其所属阵地的密报通话:“有敌窜进,仍要战备。注意观察敌人动态,如果上来,不要怕。”指挥部随即指示突击队:“只要能见度还能隐蔽我军企图,就尽量向前靠!” 当2名越军缩回去后,刘阿平带领突击队继续缓慢小心地爬向越军阵地。突然,越军向突击队潜伏地域打了一发枪榴弹试探,一名喷火兵的的左脚被炸飞。他忍痛用牙咬紧身上的装具背带,硬是一声没吭,没有暴露目标。7时06分,突击队各班已秘密摸进至越军哨位洞口附近展开,越军此时还未发觉。刘阿平向指挥部报告:“ 3班已经展开,1班正在展开,4班接近敌人哨位,距敌4米!”</div> <h3> 7时07分,指挥部果断下达攻击命令。刘阿平立即向越军阵地准确地打了一梭曳光弹,为炮兵直瞄火炮指示目标。随后炮兵几十门直瞄火炮一齐发射,越军阵地上顿时被打得火光闪闪、硝烟弥漫。与此同时,炮兵又以猛烈的炮火向310号阵地周边诸高地的越军火力点实施压制射击,打得越军乱作一团,一时无法反应。在炮火掩护下,刘阿平带领突击队迅速发起攻击。喷火兵以猛烈的火焰开路,突击分队分成八路勇猛前进。因双方近在呎尺,突击队仅用了2分钟就控制了310号阵地表面阵地。随后继续追歼阵地上的越军,经8分钟战斗便全部占领了表面阵地,将残余越军都堵在了工事和屯兵洞内。刘阿平立即向指挥部报告战况,旗手也举着“出奇制胜”的战旗插在了高地顶部。这时突击队已分别用火力封住了越军藏身的各工事、洞口,并使用炸药包、手榴弹、火焰喷射器攻击洞内守敌。</h3> <h3> (上述三图为这次战斗中的部分画面)</h3> <h3> 周边各阵地的越军发觉310号阵地已经失守,开始进行还击,一面以火力覆盖中国军队前沿阵地,一面集中炮火向310号阵地猛射。突击队员常安泰冲入越军工事中追歼残敌,他发现从一个暗火力点中伸出了一支已装好弹的榴弹发射器。常安泰立即扑上去,双手抓住榴弹发射器用力向外拉,与里边的越军展开争夺。电光石火之间,常安泰大吼一声,从越军手中夺过了榴弹发射器,然后迅即甩出3枚手榴弹,将火力点炸毁。这时越军的几发炮弹在他身旁爆炸,常安泰全身多处负伤。他顾不上包扎,继续冲向越军另一个火力点,直到被枪弹击中头部牺牲。突击队员李涛正在搜剿越军工事,越军一排炮弹打来,李涛被炸倒在地。他挣扎着坐起身,靠在了一块石头上,用手将流出来的肠子塞回腹内,坚持着又打了一梭子弹,这才不支牺牲。见此情景,4名突击队员不顾一切地扑上去,冒着四处横飞的弹片和碎石拼死拖回了李涛的遗体。越军发现阵地上有中国士兵在抢尸,马上以更猛烈的炮火覆盖310号阵地。与此同时139师炮兵也密集齐射,坚决压制越军的浅近纵深炮火。越军发射的空爆弹在310号阵地上方十几米处频频爆炸,炮弹破片四处飞溅几无死角,在阵地上战斗的突击队伤亡很大。突击队员宋建平的身体被无数弹片击中,当场牺牲。7连指导员汤健康和一名突击队员冒着越军炮火冲上去,将宋建平的遗体拖到了堑壕内,并用棉被盖在他的身上,以免再遭炮火伤害。2名战地摄影人员不顾危险跟随突击队冲上310号阵地,拍下了上述几个震撼人心的画面。</h3> <h3> (抢运宋建平烈士遗体)</h3> <h3> 7时20分开始,周边几个高地的越军先后组织班、排规模的兵力连续向310号阵地发起反扑。刘阿平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呼唤炮火支援。指挥部命令炮兵集中火力拦截越军的反扑部队,支援突击队战斗。刘阿平冒着炮火趴在阵地上指挥,为炮兵指示目标。战斗越来越激烈,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已无法用电台指挥战斗。刘阿平索性一跃而起,依托一块高高矗立的巨石俯瞰战场继续指挥战斗。几块弹片接连打中他的胸部,鲜血直流。指挥部得知消息后,命令一定要想办法把刘阿平尽快抢送下来。然而刘阿平坚持不下火线,带伤指挥突击队搜剿打洞和抗敌反扑,在炮火支援下连续粉碎了越军的3次兵力反扑,自己也先后毙敌2名。战斗中,配置在139师阵地翼侧陡壁上的火力队,以直瞄火力猛烈压制310号阵地周边越军阵地的火力。1炮连12班班长康世彬使用82无坐力炮连续发射40余弹,毙敌14人,击毁越军工事一批。越军发现他后,集中一线、二线的多处直瞄、曲射火炮向他射击。康世彬毫无惧色,坚持与敌对打,直至被一发炮弹击中炮位而牺牲,遗体依旧保持着射击姿态态……</h3> <h3> (上图为抢救齐常富战友)</h3> <h3> 战至7时50分,突击队各班组已将310号阵地上的越军屯兵洞和工事打、炸完毕,全歼了守敌。随即转入清点人数、战利品,并协助战勤组抢运伤员和烈士遗体,组织交替掩护开始回撤。刘阿平带伤坚持指挥,直到突击队全部撤下310号阵地,他才最后一个离开。刘阿平是改革开放后培养的第一批军校学生官,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知识青年一样是战场上的勇士。在炮火掩护下,突击队于9时全部撤回出发阵地。随即工兵迅速封闭阵地前沿,炮兵对310号阵地进行覆盖射击。</h3> <h3> (一等功臣梁希军烈士)</h3> <h3> 经过1小时53分钟战斗,421团7连突击队奇袭攻占310号阵地,全歼守敌,打退越军反扑,安全回撤。战斗中共毙伤越军184人,摧毁各种工事12个,缴获14.5高射机枪1挺、轻机枪4挺、40火箭筒1具、冲锋枪4支、榴弹发射器1具,以及各种弹药和军械物资一批。突击队在战斗中牺牲11人,其中第一突击队牺牲10人,重伤18人,轻伤2人,无人不挂彩。战后,421团7连被成都军区授予“出奇制胜英雄连”荣誉称号,7连副连长刘阿平被成都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h3> <h3> (上图为我与突击队队长,“战斗英雄刘阿平合影”17年合影)</h3> <h3> (上图为我与七连连长,一等功臣张金星17年合影)</h3> <h3> “北虎行动”是对越坚守防御作战进入中期后使用奇袭战术极成功的一次出击战斗。云南前指评价其为:巧奇袭,硬强攻,创造了老山战区奇袭作战的成功战例。此战之后,伤亡惨重的越军122团被迫回撤休整。</h3><h3> 此次战斗有11名战友壮烈牺牲,重伤18人,轻伤2人,无人不挂彩。让我们一起记住英雄,缅怀英雄,学习英雄!</h3><h3> </h3> <h3>上图为1.5战斗时团司令部参谋颉卫星与英雄们17年合影</h3> <h3> 以上截图为解放军报微头条报道该连队组织纪念活动的情况。</h3> <h3> 以上视频为该次战斗部分幸存战友纪念活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