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之《妖猫传》

泠苓

<h3>题记:最繁华奢靡的大唐,梦回大唐时,真真假假,一曲《长恨歌》,诉不尽人意,道不尽沧桑……</h3><h3><br /></h3><h3><br /></h3><h3>文前观影吐槽:</h3><h3>1.这种电影还请家长不要带小朋友看了,真心不适合。</h3><h3>2.邻座的一对蓝孩纸让我吃了一嘴的狗粮:</h3><h3>他头靠在他肩上,</h3><h3>怎么啦?</h3><h3>想靠下。</h3><h3>靠着吧。</h3><h3>宠溺眼神……</h3> <h3>影片吐槽:</h3><h3>1.那个空海笑的一脸暧昧,似乎什么都知道,却总透着股子不懂装神秘的槽点。</h3><h3>2.白乐天那到处傻白甜的气息掺和着故作癫狂和刻意张扬,人设略崩。</h3><h3>3.似带混血的杨玉环略感不适,原谅我还是喜欢仕女图里的贵妃娘娘。</h3> <h3>  如果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杨玉环在世人眼里定格的罪,那树下的倩影大概会好过一点。</h3><h3><br /></h3><h3> 如果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是俗人眼中玄宗和贵妃爱情的无奈,那马嵬坡的亡魂大概会嗤之以鼻。</h3><h3> </h3><h3> 盛唐的长安富丽堂皇,万国来朝,君临天下,或许就是因为如此,繁华落尽后才更显萧索。而,杨玉环,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大唐昌盛之时,她是一切繁荣富贵的象征,而当大唐衰亡了,她就必然成为另一个象征,她也要跟着大唐一块衰亡。</h3><h3><br /></h3> <h3>  如果说我不喜《无极》,那不得不说,《妖猫》里贵妃出场,生生给了我无极式的豪华感,好在作为剧中所有人的梦,这场景还不算特别讨厌。</h3><h3><br /></h3><h3> 极乐之宴,清朗的少年们可以化为白鹤飞翔,世人们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他们的梦——倾国倾城,一袭红衣,婉约深邃。那些痴迷酒色的世人,罪恶和野心暗藏。万人空巷的举世盛典,迷幻而奢华,所有的人醉在当下,醒在梦中……</h3> <h3>  似乎所有的诡异背后总有一段悲哀,不得不说,撇开槽点,还是很喜欢妖猫的。</h3><h3><br /></h3><h3> 清秀的白鹤少年,大概是剧中唯一的温柔吧。一个注定是关键人物的儿子,成为知晓事物的关键;一个和贵妃身世相近,以致感同身受的报仇人……</h3><h3><br /></h3><h3> 从帝王、太子到金吾卫到宫人,命案是线索也是终结!一切都是三十年爱恨情仇的延续!大抵猫的身体和猫记忆里心爱之人临死的绝望挣扎,让原本清朗的少年变得狭隘,又或是日日陪伴的死亡让一切变得更加可恨。是猫非猫,是鬼非鬼,不过是一出复仇的正戏……</h3><h3><br /></h3><h3> 包容万物的盛唐容不下他们的符号,他们的梦。深情的帝王甚至不愿意背负罪名。所有的深情,所有的真相,所有的爱恨,背负这一切的,是一只猫,一背就是三十年。极乐之乐,乐极生悲。</h3><h3><br /></h3> <h3>  帝王、达官贵人,所有的人都痴迷"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绝色,可是有谁真的爱她?所谓结发,大概是骗了世人骗了自己的情深,是忏悔还是诅咒亦或是为了摄魂?</h3><h3> </h3><h3> 一句"你之前想跟我说的话不想再说了吗?"如果是阿部日记说的想要抓住所有的爱,不如说是在最狼狈时想要证明过去非虚的一种苦涩。</h3><h3><br /></h3><h3> 一句"好",一抹不在意的轻笑,转身上楼的从容,是认命,是假装不知道真相的自欺,亦或是最后的奢望,总之那个在棺木中绝望醒来,留下满盖血抓痕死去的美人,眉目间看似依然一脸平静。</h3><h3> </h3> <h3>  大唐衰败,美人魂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nbsp;</h3><h3><br /></h3><h3> 不难猜到街头卖艺的是昔日的白鹤少年,也不难猜他会是空海苦苦追寻法的惠果大师,幻术和密法大概也是有所相通吧。世人皆醉我独醒,一切皆因信念起。</h3><h3><br /></h3><h3> "只要孩子睡得安稳就不怕"的母亲,她和孩子在竹筏上飘往大海尽头、白云深处……"只要爱人尚在就可以不顾一切"的白龙,放下仇恨躺在杨玉环身边,最终回归白鹤。这大概就是空海悟到的密法吧,极乐之乐之后大抵就是放下……</h3><h3><br /></h3><h3>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h3><h3>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h3><h3>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h3><h3><br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