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二十五画生

<h3>11月20日中学语文教研组教师参加了八年级马治江老师的说课,做课,并进行了观课,议课。讲授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10课《关心国家发展》,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马老师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h3> <h3>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马老师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h3><h3><b>活动一:探究与分享</b><br></h3><h3>教师设问: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就其中的一条谈谈你的感受。</h3><h3>列举出你所知道的社会生活的进步和改变。</h3><h3>教师归纳:高铁列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生活。 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透明。衣食住行用条件更加充分。</h3><h3>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感受到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h3><h3>教师过渡:其实我们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到的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都是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生活中的缩影。</h3><h3><b>活动二:看视频 《国家建设成就》</b></h3><h3>教师设问:结合以上视频内容,说说我国国家建设取得的成就。</h3><h3>生答后师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家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视频内容展示了我国在经济建设、高科技领域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成就卓著。结合图片展示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权利自由得到切实保障。文化建设焕发生机 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惠民利民保障政策 国防军队改革突破综合国力提升、国际舞台扮演重要角色。</h3><h3>教师过渡: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民生、军事、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祖国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让我们倍感自豪。</h3><h3><b>活动三、探究分享: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b></h3><h3>教师设问:在食品保障方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说明了什么?</h3><h3>除了食品安全问题,我国还有其他问题吗</h3><h3>生答后师归纳:在看到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例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h3><h3>教师过渡:面对以上问题,你知道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吗?</h3><h3>生答后教师归纳: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这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我们要信心满满,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h3><h3>本课主要讲述我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我们应该为祖国骄傲自豪,同时对祖国充满信心。</h3> <h3>  金老师认为整堂课教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积极创设合理、生动的生活化情境,设计驱动性的活动,营造和谐激情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既给学生搭建开放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与合作,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彰显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h3> <h3>姜老师认为这堂课老师根据教学规律、教育目标、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将教材的内容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案例,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信息流,转化为老师组织教学和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依据,体现老师对教材调整、充实与处理的精心。</h3> <h3>李老师认为教师能精心收集相关的生活资源、多媒体资源甚至引经据典,作为教学情景或者案例,特别宝贵的是老师将学生自主合作探讨中生成的动态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情景资源,做到既依托教材又高于教材,正确地处理了教材“文本”与学习需求的“人本”之间的关系。整堂课给我的感觉是丰富、饱满而深刻。</h3>

教师

学生

教学

教材

老师

探究

我国

取得

国家

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