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Trinidad,特立尼达,香港译千里达。一个因糖业而兴盛的欧式小城。</h3><h3> 十九世纪,古巴在西班牙殖民统治下,该国以蔗糖为经济命脉的单一作物产业(取代烟草业和畜牧业),而特立尼达地区生产古巴三分一的蔗糖。当时糖价节节攀升,因糖致富,滚滚的财富带来异常的繁华,一个围绕着糖厂建立的town,有着欧洲城市格局,并从欧洲进口各种时尚家具和用品。然半个世纪后的古巴第一次独立战争,十年内战,这里是主战场,令十室九空,民众外逃;加上后来山洪猛兽的摧毁,房屋坍塌,似有走到尽头之势。古城,充满了一种破败凄凉的美。</h3><h3> 一百年后,经古巴政府的保护,并引导民众将房子漆成不同但协调的颜色,1988年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艳丽的色彩暗示着往昔的繁荣</h3> <h3>废墟结束了过去。</h3> <h3> 整个旧城都是用石子铺设的道路,历经百年岁月的洗练,石子路已经凹凸不平,甚至显得破乱不堪。</h3> <h3>糖厂旧址</h3> <h3>旧厂房</h3> <h3> 黯淡的灯光,夺目的玄黄,令人对它的前世今生无限遐想。</h3> <h3> 颇有特色的屋顶瓦面,色彩斑斓,落日时分,找一半山酒吧,居高临下,就着音乐,小醉一杯,观落日、看旧城、赏瓦面。</h3><h3> 恍惚中,不知身在何处……</h3> <h3> 往日的广场、教堂、市政厅都完好如初,城内的各个角落都很上镜,是摄影的好地方,令人流连忘返。</h3> <h3> 这里背山面海,是五十年代战争期间的红色根据地,与圣.克拉克山城隔山呼应,地位相当于我们当年的华东根据地?</h3> <h3> 老人们操各种乐器,弹奏着各种欢快动听的拉丁音乐。</h3> <h3>革命战争博物馆楼顶是最佳制高点,可环顾全城。一元门票。</h3> <h3>活泼的古巴少女</h3> <h3>放学的中学生</h3> <h3>古城横街</h3> <h3>剃头铺</h3> <h3>古巴人民眼中伟大的切。</h3> <h3> 以前的城市没有下水道,大家把用过的污水往门外泼,所以街道都从高向低稍微倾斜,两侧又缓缓向中间聚拢,让水可以集中流走。</h3><h3> 日落后,我们在古城里用罢晚饭离开时,发现整个古城街道都在小河流水,而且流淌的都是污水,就是这个原因。<br></h3> <h3>老爷车与各种色彩的旧房子相映辉彰,一绝也。</h3> <h3>加个美女,二绝也!</h3> <h3> 近年走过的彩色城市如数家珍,如南非的马来小镇,非常集中紧凑整齐;摩洛哥几个彩色小城则以单一色块为主;而特立尼达的色块则非常耀眼又自然,而且各种颜色遍布全城,总能给人惊喜。</h3><h3> 我们在这个古城逗留了两个晚上,并没有住古城里面,古城以外的整个town也是遍布彩色的房子,所以在往古城的10-20分钟的路上也是可圈可点的味道,一天往返四次仍然乐此不疲。</h3> <h3>好多这样超过4米高的旧房子。</h3> <h3>防盗网似的花窗是小镇的特色。</h3> <h3>这是一间酒店门口</h3> <h3>浓烈地撞色</h3> <h3> Casa(民宿)是古巴人家的后院,一房一厅,院子花草树木围绕,别有一番风光。房东一家住前院,共用花园,外面客厅饭厅也是共用的,互不干扰。房东家的电视是中国产的熊猫牌,小方角。</h3> <h3> 超赞的早餐。香喷喷的牛奶、咖啡、果汁,尤其果汁甜到腻歪了,我问房东太太是否放糖了,毕竟这里是产糖区啊,她肯定的说没有,是果糖的甜,我们最后必须拼命喝茶解腻。</h3><h3> 这个早餐吃了一个多小时,惬意得竟然不想动了。</h3><h3> 每人5个CUC的早餐,不贵。</h3> <h3> 房东太太做的午餐,烤猪肉,闻着很香,但吃起来像木柴一样很难啃,这便是被人网上诟病的古巴菜,无论牛肉猪肉都是这样的,后来我们晚餐时手撕开放电饭锅蒸焗一下稍好。8CUC一人,比外面酒店便宜。</h3> <h3> 选择来特立尼达,是因为这里的历史和建筑,确实,除了哈瓦那,这里是古巴最值得到此一游的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