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落日灼红了整个戈壁滩,天净得像一块蓝布,没有一丝云彩。<br></h3><div> 夕阳下,嘉峪关一身古铜色,生生摆出一副威武刚猛铁壁铜关的气势。</div><div> 一座雄关矗立眼前,莽苍苍,似一条西北大汉,兀立风中,任大漠风沙扑打侵蚀六百年。</div> <h3> 嘉峪关城楼,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偏西,作为明长城西起点,是西北第一重关。左为祁连山,右为黑山,两山相距15公里。关城面对两山峡谷地带,构成关防天然屏障。整个城防呈弯月状,像一簇箭弩的锋芒直指大漠。嘉峪关成为整个河西走廊连通东西的中流砥柱。</h3><div> 它的重要性在于,雄关之门,固若金汤,整个国家才可入眠。至少在地表位置上,嘉峪关成为和平守望者的象征。万里黄沙间汉长城似游龙浮动,烽燧遗墩、断壁残垣若隐若现,犹如一幅凝聚着边塞沧桑的历史画卷。</div><div> 据说,嘉峪关关城前后用201年时间修筑完成。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开始修筑,到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东长城、北长城完工才正式修筑完成,光关隘就修筑了168年。之后四百多年的时光里,先后十多次地对嘉峪关城楼进行大型维修,形成了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得有“天下雄关”、“连陲锁阴”、“天下第一雄关”之称。</div><div> 阳光下,土黄色的墩墙像一条在大地上长了六百多年的经脉,时高时低的线条仿佛不是时间的割痕,而是大地脉跳的波动,不曾留下人工筑砌的痕迹。那一层一层夯筑清晰的纹络,像一些岁月的锯齿在墩墙上拉出的豁口。那些民夫们一次又一次挥镐扬铲的劳动,要么凝结成坚硬如石的墙墩,要么风化成松散的沙粒,像一些时间的碎屑,沙沙地掉进光阴的河里,融进了戈壁的土地。</div> <h3> 我去过关城后面的采石场,老人们说那里就是当年修建嘉峪关时采集石头的场所,采开过的石料,深深的石井,半山坡上被烟火熏黑的土洞子,像一些老旧的黑白唱片,播放着古时工匠和民夫们风餐露宿的劳动场景,吱吱嘎嘎的,但却是一些真实的过往。在没有开采机、没有载重机的年代,那些千斤重条石的打磨和搬运该是一种什么的智慧呢!</h3><div> 大青石,远在三十里开外的黑山。开采后,需运至城关工地。人驮马拉,艰难异常。只得于冰天雪地间,在山路上浇水,待结冰后,专用马匹绳索拉石。大雪过后,白雪铺地,滴水成冰,山路上泼上冷水,迅疾结冰,形成冰道,马匹、人力组成运输团队,将一块块大青石滑行运至城垣。</div><div> 城墙砖,出自大西北粘土,由黄泥夯制。制砖,先要晾土,将黄泥晾至半年,尔后,碎土、澄泥,摔成熟泥制坯,压上制作者姓名,进大官窑煅烧。历经一千度高温烧制,烧足25天后,待火熄灭,在窑顶揭开洞,灌水进去,当水灌进时,猛听“蓬”的一声闷响,宛如响雷。白烟箭似窜出裂缝,窑顶顿时热气腾腾,犹如蒸笼一般。杀灭草籽虫卵,再和以糯米浆,一层层夯筑起来。</div><div> 垒砌城墙,由熟练工匠担责。所选黄土,皆经长时焖制熟化,用夯杵夯打,铿锵击打间,夯土筑成墙体。一块青砖在手,抹上膏浆,这膏浆乃糯米汁熬制,加白灰膏拌成,成黏性极大的糯米灰。一块块城砖逐级升高,铺展成一座铁打的城垣。验工的标准是距50步箭头不能射入,否则筑城工匠不仅不能得到工钱,连脑袋都保不住。如此修建,能不屹立几百年吗?</div> <h3> 徜徉古城间,不知城垣设计者为何人,但见匠心独具的智慧,攻防兼备的设计,暗藏玄机的妙道,皆化为物质的奇巧,蔓延在城上城下每一角落。 </h3><div> 最独特处,为关门设计——嘉峪关的关门不是一马平川的坦荡,而是大门前耸起一个上坡,在坡下是看不见城门洞的。若瓦刺骑兵一路狂奔,冲到坡上,陡然又见一个漫长的下坡,于是,挥鞭打马,朝城门冲来,一直冲进城门道,待冲出城门时,迎面为一堵高大坚固城墙,马匹刹不住,会冲撞到城墙上,不死即伤。后面人马若堆将上来,便成了瓮城之上弓箭手的活靶子。若关上城门,冲进来的敌人几无活命。 </div><div> 此番设计,用心良苦。不知多少瓦刺骑兵成了城下之鬼。 </div><div> 建城史上留下一个传说,建城工匠说,此城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多一块砍我的头。结果最后多出一块,为官者要砍头。他说,这最后一块是定城砖,此乃天意,搬走城就会塌掉。 </div><div> 此砖至今还在城楼上。这定城砖,像箴言,像寓意,更像一双眼,凝视着六百年岁月。砖在,城不倒,寓意着帝国最后防线的坚守。</div> <h3> 我沿着关城通道缓缓信步,细细品赏着雄关的一砖一瓦,青色的城砖将一缕历史深处的冰凉浸透进骨子里,历史的脉动突突有声。</h3><div> 进入一道拱门,黄土版筑的城墙在两边延伸。穿过罗城,绕进瓮城,进到柔远门,来到内城的嘉峪关主楼之下,身着古代铠甲的“武士”在阳光下列队习武。沿着人踩马踏得光滑如镜的青石斜坡上到楼头,似乎随手牵起一缕风,都能将思绪带到六百多年前的古战场古丝路的历史尘烟之中。</div><div> 登上嘉峪关的雄伟城楼,片刻之间,似乎就神采飞扬、威武高大起来了。目及青天,情飞大漠,思天地之悠悠,叹古往而今来;感沧海之桑田,看花开又花落。英雄情怀,壮士气慨,犹似浩浩荡荡,漫卷千里戈壁。</div><div> 登上城墙,周围是很独特的建筑,新旧城门、城楼、角楼、拱形的马道,城门之间为戍边部队而筑的精致小院,站在城墙上,老城镇的壮观景象一览无遗,现代的土房和大街小巷就在我们脚下,像马赛克一样镶嵌在别致的四四方方的围墙之中……</div><div> 由黄土夯筑起来的嘉峪关内城,外面用城砖包砌,坚固雄伟。城内的楼宇有用条石垒砌的,有用砖砌的,还有用泥土夯筑而成,楼宇壮观,重关并守。三间三层的城楼东、西对称,周围有廊沿迂回,四个角上两层高的角楼,形如碉堡,两边的城墙横穿戈壁,气势苍茫。</div><div> 嘉峪关除内城设有专供来嘉峪关巡视的官员及往来公干的中外王公大臣食宿的公馆外,外城内“戏台”东侧的一条街市里有客栈、酒肆、牙行,城外东关厢一条大于城内三倍的街上,有铺户、栈房、茶寮、酒肆、旅店、牙行近千家,军民数千家,凡仕宦商旅出入关,大多在此留宿。</div><div> 关内还有马王庙、老君庙、鲁班庙、相子庙、财神庙、土地祠、三官庙、龙王庙……</div><div> 站在城楼之上,我很自然地想起这首有着几多人生况味的诗。这样的况味,属于边关将士,属于残酷战争,属于战争中的悲壮人生。要塞边关,连天烽火,祁连山下曾经有过的空旷苍凉,大漠荒原曾经有过的孤烟落日,还有那曾经“踏破贺兰山阙”的蒙古大汗的铁骑劲旅,都似乎是这首名诗内在情感的最好注脚。</div><div> 蓝天下沉默不语的嘉峪关,见证过这一切,因为它本身的拔地而起,同样是由经年不息的熊熊战火催生的,并成为大明王朝所谓的北疆“门户”和中原屏障,维系着一个封建王朝江山永固的梦。</div> <h3>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关隘,常年与雪山相守,南边的祁连雪山终年白雪皑皑,建立在嘉峪山西麓这个地势险要的岩冈而得名的“天下雄关”,被雪山吹来的风吹得有些柔软了。</h3><div> 黄土版筑的城墙在两边延伸。穿过罗城,绕进瓮城,进到柔远门,来到内城的嘉峪关主楼之下,身着古代铠甲的“武士”在阳光下列队习武。沿着人踩马踏得光滑如镜的青石斜坡上到楼头,似乎随手牵起一缕风,都能将思绪带到六百多年前的古战场古丝路的历史尘烟之中。</div><div> 我细细凝望嘉峪关,夕阳下,古铜色的城墙露出肃杀与坚毅。抬头仰望,关城的箭楼上悬一大匾,上刻一代鸿儒的手书“天下第一雄关”,字体俊秀飘逸。可惜大气不足,放在如此阳刚的边关城头,觉着轻飘飘的。</div><div> 穿越时空的阻隔,梦回大明王朝,重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壮,领略“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的凄凉,感受“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的雄伟,置身文昌阁前一睹御驾亲征祭天誓师的盛典,是怎样的豪情?</div><div> 练兵场内将士们阵容整齐、杀声震天,是怎样的激情?一场“冯胜大战铁木尔”的古装大戏正在上演,加官进爵、封侯拜相、驸马黄门,又是多少热血男儿的梦想。</div><div> 劲风强悍,在耳际呼啸。侧耳聆听,风中似隐隐传来金戈铁马的厮杀声。</div> <h3> 然而关隘的份量更多是历史铸就的。</h3><div> 我顺着历史的指点,尽可能去理清那文明绵延的脉络。</div><div> 在嘉峪关关楼下签通关关照,体验西出此关无故人的凄凉,定是别样的孤独沧桑。聆听着守城将军“某某先生∕女士登临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出使西域,特发此照”的铿锵宣读,又一位豪情万丈的壮士怀着对故土的留恋踏上了西出嘉峪关的征程。</div><div> 走出关城,伫立高坡。西望戈壁大漠,满眼苍黄色,天边浓云蔽日,大地漠风掩沙,一种博大沧桑之感溢满心头。脚下千年古道,由此西去,征战将士,丝路商旅,伴着大漠孤烟,落日黄沙,走进无尽沧桑的行旅中。 </div><div> 守门的兵丁望一眼远行的人马,只见屯民、戊卒、客商、遣犯、谪官,肩负行囊,相继出城;迎面而来的是西域贡使,驮载进贡礼物的马队,正策马入关。</div><div> 一阵驼铃声,惊醒荒凉大漠。一对金发碧眼的老人夫妇相扶相携地从关楼下的走过,让我有些恍惚,我的思绪似乎又穿越了几千年的时空,回到了那个朝贡的使者和穿着长衫的商贾和旅人,以及背着行囊的传教士不断迈过这道门槛的年代,他们在丝绸和长城的高大背景中不断地跨过去又跨过来,向东、向西,向东、向西,络绎不绝,川流不息……</div> <h3> 田文华,男,庄浪万泉人,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业余时间笔耕不辍,自娱自乐,有百余篇小说、散文等在《人民文学》《十月》等报刊发表,部分作品被收编入《读者》《神州魂》等书籍,先后发表新闻作品千余篇,出版书籍2部,多次获各类新闻、文学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