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班家长会回顾整理

田老师

<h3> 研究绘画心理学发现,对于八九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画画的重点不在于孩子画的有多像,而是孩子在天马行空的绘画过程中能发展</h3><h3>  ● 想象力与创造力:随意的涂抹与线条的组合,童话世界的想象;</h3><h3>  ● 观察能力与记忆力:仔细的观察一个东西,然后回家凭记忆画出细节;</h3><h3>  ● 情绪的及时宣泄:儿童心理学上有专业的绘画分析这一课,孩子无法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准确地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但自由的绘画却可以让他们将喜怒哀乐跃然纸上。比如孩子涂鸦中线条生硬,颜色灰暗,说明孩子此刻情绪不佳。</h3><h3>  但这三种能力发展的前提是,孩子的绘画过程是自由的:他想到什么就画什么,他的心是自由的,手也是自由的。</h3><h3>  孩子的绘画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h3><h3>  所谓的绘画启蒙,是要激发孩子对画画的兴趣,而不是教孩子会画几样东西。</h3> <h3> 为助您培养孩子的画画能力,我们总结了以下一些建议,供您参考:</h3><h3> 了解孩子画画的规律和节奏</h3><h3>  许多爸妈总觉得孩子画的不好,其实并不是孩子画的不好,而是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画画的水平、方式就是这样。</h3><h3>  大人们总以大人的眼光评价孩子的画,无疑是拔苗助长,也打击了孩子的画画积极性。那么孩子画画的发展规律到底是什么呢?</h3><h3> ● 1岁:手的运动轨迹点点、小蝌蚪、小蚯蚓之类的印记</h3><h3>  ● 1.5岁:手肘为轴心的左右往返涂鸦</h3><h3>  ● 1.5-2岁:大的连续圆圈到小的连续圆圈</h3><h3>  ● 2岁:随着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开始能画出单独的线条和封闭的圆圈,想要画什么的意识开始萌芽(越是有丰富联想的孩子,越有能力把圆圈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h3><h3>  ● 3岁:有意识的画画,在画画之前就决定了要画什么,爱设计情景,爱用画出来的各种圆来讲述自己的故事</h3><h3>  ● 4岁:在画头部的基础上画手和脚,形成头足人像。他们会把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画得大而夸张。</h3><h3>  ● 5岁:不再在头的两侧直接画手脚,更具逻辑性。从目录式罗列开始过渡到以基底线为基础的二维平面世界。(这个阶段开始,家长要多问孩子画里的故事情节)</h3><h3>  ● 6岁以前,没必要刻意使用颜色和教授形象,所谓写生不适合6岁以下儿童。6岁以后&quot;透视画法&quot;,具写实主义倾向。</h3><h3>  ● 7-8岁:会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来画人物肖像,可引导观察与思考。</h3><h3>  ● 9岁:采用和成人相同的绘画方式。</h3> <h3> 正确的夸奖孩子的画</h3><h3>  很多大人会问孩子:&quot;你这画的是苹果吗,苹果应该是红的啊。&quot;</h3><h3>  千万不能这样问。</h3><h3>  对于孩子这些抽象大作,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夸,怎么问?</h3><h3>  1、多问开放性问题:比如问这是不是苹果,这无疑就把孩子画的东西给固定思维了。</h3><h3>  &quot;圆的东西只能是苹果?&quot;&quot;苹果只能是红色?&quot;没准孩子心里想的是别的呢。</h3><h3>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说:</h3><h3>  ● 和妈妈说说你的画吧~</h3><h3>  ● 告诉妈妈,你这画的什么啊~</h3><h3>  ● 如果是苹果,那么引导孩子苹果还有什么样子的呢~ 除了苹果还像什么呢~</h3> <h3>2、不能夸孩子画的像,还可以夸孩子这些:</h3><h3>  ● 动作、态度:哇,宝宝这几笔画的有深有浅,画深的这笔的时候一定画的很有力吧,浅的这笔力度也控制的很好;</h3><h3>  ● 颜色、线条丰富:上次那副只有圈圈,这次你还加了直的、弯的各种线条,还有这几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好漂亮,妈妈好喜欢;</h3><h3>  ● 夸孩子的创造力:当孩子把几种颜色叠加在一起创造出新的颜色,或者把线条和圆圈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图案时,我们都要多夸夸孩子,激发孩子的创造力。</h3><h3>  </h3> <h3>不要代笔,不要控制孩子的画</h3><h3>  我侄子3岁的时候很爱画圈圈,直到有天我哥"艺术大师上身",在他儿子面前示范了一次正儿八经的圆圈是啥样,从此以后,侄子再也不画了,因为他发现怎么都没有爸爸画的圆......</h3><h3>   除了不少爸妈觉得孩子画的丑之外,还有些绘画老师为了给家长交差,体现孩子学画的进步,就自作聪明在孩子的画上添两笔,这样其实会让孩子很受挫:"为什么老师就画的那么像,我就怎么都画不像?"</h3><h3>  有时田老师上课会假装不会,甚至画的有些丑陋,每次我都不忍直视自己的画,这时候小朋友就举手会说,田老师,你怎么画的有些丑啊,哈哈哈哈哈哈,他们画的时候特别明显的是自信,对于已经因为父母的代笔,而受挫不肯画的孩子,我们不妨通过先鼓励孩子画一笔,然后我们去模仿孩子画的那一笔,来重新建立孩子画画的自信</h3> <h3>想让孩子画的美,先让孩子看见美</h3><h3>  许多孩子画的不好,其实不是能力的问题,是审美的问题。</h3><h3>  孩子都是看到什么画什么,试想,如果孩子每天都生活在颜色暗淡、脏乱的环境中,又如何画的出美丽的事物?</h3><h3>  说到培养孩子的审美,其实也不难:</h3><h3>  ● 家里美:整洁舒适的家庭环境,颜色搭配得宜的家居用品;</h3><h3>  ● 图书美:绘本的色彩和形象的美,对孩子的审美真是太有帮助了,就大量陪孩子看绘本和一些大师作品的书籍。</h3><h3>  ● 自然美:而即使因为自身审美能力不足,不能给孩子一个美感的家庭环境,多带孩子去大自然就能丰富孩子对美的认知</h3><h3>  大自然有最丰富的色彩:随着光线的变化,景色的远近,即使同样是绿色,我们都可以引导孩子观察湖水的绿、嫩叶的绿、远山的绿是不同的。</h3><h3>  大自然有最丰富的形状:叶子有圆的、尖的,小鸟有胖的瘦的…</h3> <h3>  培养孩子想象力,请陪他"瞎说"</h3><h3>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是带着孩子一起"瞎说",和孩子一起编故事!</h3><h3> 田老师也总是这样"瞎说&quot;:有一只特别喜欢穿黄色衣服的蜗牛,平时很爱运动。有一天,他和邻居在沙滩上举行了一个跑步比赛。结果蜗牛的脚撞在了石头上,流了很多血,邻居们赶紧打电话给了120,直升飞机就来救蜗牛啦......</h3><h3>  小朋友听得特别开心,听完之后,自己边画边编故事,画了好几幅画。</h3><h3>  这就是"瞎说"的魅力,帮助孩子打开了思维的匣子,让孩子不用受思维的限制,自由自在的画画,享受画画的乐趣。</h3> <h3>孩子准备丰富的画具</h3><h3>  我们常用的绘画材料一般是水粉颜料、水彩颜料、丙烯颜料、水墨、彩铅、色粉等。</h3><h3>  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空间是他可以随意画画的。</h3><h3>  照着书画出千篇一律的鱼和水草,孩子迟早都会。绘画启蒙中最怕的不是孩子不会画画,而是怕孩子没有想法,不敢创造。</h3><h3>  所以赶快打开想象,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感受色彩和形状的介质,成为启蒙孩子绘画热情的种子。</h3> <h3>另外,田老师要告诉各位同学和家长,绘画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希望喜欢画画的小朋友一直坚持下去,把兴趣变为一技之长!</h3> <h3>秋季班课程结束了,新课程在1.13日开启希望在新学期大家有好心态,新进步</h3> <h3>扫一扫获得更多美术知识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