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燕云南游记

大雁南飞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作者:宋海燕</h1> <h3>云南旅游小记…(1)</h3><div><br></div><div>期望很久的云南之旅终于成行,六天的所见所闻,也是颇有心得。由于一路舟车劳顿,每天不是在赶路,就是在景点游览,基本上要晚上9点到11点才能回到酒店休息。风尘仆仆,百舍重研;也就顾不上每天在朋友圈里例行公事的晒图显摆了。</div><div>先简要介绍一下云南的基本概况:</div><div>云南简称“云”或者 “滇”,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面积约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4.1%,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和越南接壤,西部与缅甸唇齿相依,陆地边境线大约4060公里。</div><div>云南省约有4596万人口,全国56个少数民族,云南就占了52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有傣族(西双版纳)、彝族(楚雄和大凉山)、白族(大理)。</div><div>云南省目前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仅次于贵州),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无论天时、地利、人和,云南都不占优势。所以天时不在,地利不占,人和不存,这是云南目前所处的窘况。</div><div>云南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却早早进入了日本草食系,台湾小确幸,和部分农民小富即安的精神状态。</div><div>有酒有肉有春天,</div><div>有山有水有茶烟;</div><div>在很多云南人眼里,这些就己经足够满足眼下的苟且了。</div><div>昆明交通之拥堵,着实惊着了我这位初来春城的游客。按导游的话说就是昆明人(包括云南本地人)手里留不住银子,有点闲钱就烧包得瑟,钱少的买个四五万的车,钱多的买辆十万二十万的车满街招摇。昆明市人口约667万,汽车保有量达到223万辆。随意变道,任性加塞的现象比比皆是,每天车祸刮蹭现象不断。堵车是正常的,顺畅是难得的;堵车全国排名第四。12月21日是我到昆明的第二天,由于当天夜间气温陡降至零下一度,个别路段略有薄冰,就这不算问题的问题,早上居然造成了昆明全城交通拥堵几近于瘫痪,为此我们的大巴也被堵了3小时方得出城。</div><div>在饱受雾霾之苦的北京,人均寿命居然比四季如春的云南高出十多岁,而云南青年人的吸烟率在全国一直遥遥领先,保持了多年的第一名。</div><div>悲从心生。</div><div><br></div><div>云南的经济落后和思想相对保守,其实主要还是与其所处的地形地势有关。尤其在云南西部,基本上都是崇山峻岭,且均为横断山脉的高耸大山。“要致富先修路”,在云南的险恶地形面前,这修路成为一个非常艰难复杂的巨大工程。大理到保山铁路,光隧道里程就占全程的一半以上,大理以西地区至今未通铁路。玉溪至景洪、磨憨(老挝边界)500公里的铁路,造价高达每公里1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最早2022年才能通车。云南的修路之难、行程之险又如何能跟得上祖国的飞速发展?</div><div>全国其它地方的高速公路,大多限速在100到120公里。而云南的高速公路则大相径庭,特别在山区,分不同的路段下坡上坡分别限速为40、60、70、80、90、100公里。在许多下坡路段处处可见碎石铺就的冲坡缓道;在弯道路旁,随时可遇的 “加水制动”(刹车洒水) 提示牌十分醒目,这也解释了云南山路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原因。</div><div>地形险峻陡峭带来的好处是风光无比的秀丽壮观,这也是云南成为旅游胜地无烟产业的仅存几个强项之一。</div><div>对于云南的美,古今中外的文人骚客,才藻艳逸和不栉进士们,基本上穷尽了汉语中的所有赞美词汇:</div><div>一座座山峰耸立,</div><div>一片片森林凝翠,</div><div>一朵朵鲜花怒放,</div><div>一条条飞瀑流泉。</div><div><br></div><div>茶马古道何处寻,</div><div>彩云之南万里情,</div><div>苍山洱海多少事,</div><div>风霜雨季丽人行。</div><div><br></div><div>其实在我看来,用 “七彩云南” 四个字,便可高度概括和形容大美云南了。</div><div>描写云南的风光秀丽,碧水如镜,群山巍峨,层峦叠翠的文人忒多,我等末学后进之辈实在没有脸面在各路大神面前舞文弄墨,聱牙诘曲了…</div><div>短暂的云南6日游中,看到的听到的触摸的品尝的当地风土人情、世俗习惯以及衣食住行,确实和我以往的生活常识有很大的不同,多一点见识犹如重新认识面前的璀璨阳光…</div><div>尘土肠胃,</div><div>为之一浣。</div> <h3>云南旅游小记…(2)</h3><h3><br></h3><div>此次云南之行,仍采取跟团方式。年纪大了,出门在外能省心还是省点心好。我们参加的是南京远界国际旅行社 “喜游版纳” 江苏自组团。全团16人,无锡4人,徐州2人,南京2人,扬州8人。<br></div><div>无锡目前去云南的旅游线路大约分为四条:</div><div>昆大丽,(昆明、大理、丽江);</div><div>昆普版,(昆明、普洱、西双版纳+中缅边境);</div><div>昆芒腾,(昆明、芒市、瑞丽,腾冲+玉龙雪山);</div><div>昆大版,(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div><div>自今年4月15日云南开始全省旅游 “明码标价、放心购物” 整治活动以来,全省旅游实行实名制。不管你人在何处,云南公安网和旅游网都会实时记录,随时可查,越靠近边境线,武警上车检查越频繁。这也与云南版纳地区与老挝缅甸接壤,严防毒品夹带买卖有关。从导游和当地人的交谈中发现,云南人对曾经的江苏明星官员仇和还是抱有相当好感的,此人能干事,会干事,干实事。对云南官场上的懒散作风曾痛下杀手整治,虽然他后期走上了贪腐受贿的犯罪道路,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但其在昆明市委书记和云南省委副书记位上还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城市建没,特别是旅游业的重点整顿和全盘规划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效显著。这是个优点缺点都很突出的人物,云南的官员很怕他,老百姓喜欢他,其工作能力和政策水平确实有一套。可以这么说,没有仇和对当地旅游业的大力整治与规范,云南旅游不会有如今这样全方位的发展。现在基本上所有去云南旅游的飞机都要在昆明中转,由昆明转机或乘大巴,再奔赴其它景区游览,这也是仇和当政时的统盘规划,很好的带动了云南航空,公路,餐饮,住宿和服务等方面的协调发展。</div><div>我们这次是双飞,三飞、四飞确实能减少在路上耗费的时间,但费用要高出一大截,且少了沿途的风景游览。不过从昆明往西双版纳或大理、丽江的路程都比较遥远,坐车时间较长,就算大巴走的是云南的山区高速公路,从昆明到目的地也得8~10个小时,确实比较辛劳,所以不建议自驾。云南的山路,老司机没两把刷子还真不好开。往西双版纳方向稍好一些,去腾冲玉龙雪山的山路,简直就是在悬崖边上杂耍,反正我是不敢。另外,由于云南山高路险弯道多,手机信号不稳定,导航时有延迟,指向不是太准,所以还是选择跟团或者包车(单独女性不建议)比较安全稳妥。</div><div>这次我们之所以选择昆普版线路。主要是旅行社朋友的忠告:虽说腾冲和玉龙雪山的景色绝美、别有洞天。但现在十二月份温差大,海拔高,路途险,不建议我们六十岁以上的游客在这个季节前往,只能留待明后年专程前往昆大丽和腾冲玉龙雪山方向再去一趟吧。</div><div>云南地区的天气比较特殊,全省基本属于亚热带气候。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一年无四季之分,只分旱雨两季。滇北长冬无夏,滇东.中部四季如春,滇南.西南长夏无冬。所以当地有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说法,景象别具特色。连导游都说在云南,千万别听天气预报,千万别看墨迹天气,没他妈一个准的(原话)!我们在云南 6天的日子,也印证了导游的说法。早晨1~2℃,中午18~25℃。早上穿羽绒服嫌冷,中午穿单衣嫌热,晚上又要全部穿回去。在云南,没太阳就是阴冷的,有太阳就是冒汗的 ;由于阳光直晒,紫外线很强,游客的防晒霜.雨伞.墨镜是绝不能少的。我带的两个旅行箱,一个半箱子塞了替换衣服,还好这次去的是西双版纳,要是去了腾冲和玉龙雪山,看样子还得带几件厚实的衣服才抗得住。</div><div>另外,云南的天和我们这里不同。早晨7点,天还是暗蒙蒙的,至少要8点才会大亮。而晚上7点,太阳才刚落山,8点以后才会暗下来。</div><div>云南的天空很美,美的令人窒息;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穹碧空如洗,像一块澄澈的蓝宝石而纤尘不染。毫不夸张的说,用它来做手机的背景倒是很不错的选择。</div><div>云南地区的语言有点怪异,52个少数民族,有一百多种方言。但普通话在大多数地区还是通用的,只是在表达的意思上有很大区别:</div><div>如喝酒干杯叫 “睡、睡、睡”, 吃好喝足叫“机巴多”,“老怪” 就是老公,“老奶” 就是老婆,西双版纳傣族地区 称呼老太太(其实也不比我年纪大)为 “老密挑”,老大爷为 “老猫”,男人帅哥称 “猫哆哩”,女孩靓妞叫 “骚哆哩”,见了女孩可打招呼: “骚哆哩,你好骚 ”!对方回答 “你更骚”!这可不是污辱对方,而是说美女,你好漂亮!对方回敬你更漂亮的意思。这仅限于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到了其地方再这样称呼是会挨巴掌的!</div><div>但有一个叫法是天天用到,必须掌握的。云南那里称呼厕所(洗手间)为歌厅,小解叫“唱歌” ,出恭叫“跳舞”。刚开始这个还真不太适应。记得第一天在昆明九乡溶洞游览时,我第一个回到旅游大巴上。由于还要赶7~8小时的山路,所以带队的邓导游就问我,“你唱歌了吗”?我一时没回过神来,连忙回答:“我外出从来不唱歌,在家里也很少唱,嗓子不行,再说风景区里也没看见有人唱歌啊”!邓导听了,哈哈大笑,用手朝车外一指,“那不是歌厅吗?刚刚教过你们这么快就忘啦”?我看见手指的方向正好是洗手间,顿时醒悟,忙不迭回答到,“唱了唱了,不但唱了,还跳了舞呢!不过舞跳得不太顺溜,腿脚有些迈不开”!邓导说“没关系,刚来云南的都这样,很多人都会便秘或拉稀,因为这里的水重(硬水),会水土不服,多喝热水,适应两天就顺溜啦”…</div><div>以后的旅游大巴在途中停靠时,导游第一时间都会招呼大家:到歌厅唱歌啦…</div><div>你唱歌了吗?</div> <h3>云南旅游小记…(3)</h3><div><br></div><div>这次云南之行走的是版纳旅游线路,版纳的全称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原先我一直以为西双版纳是一个市或县的名称,到了云南以后才知道,西双版纳其实泛指的是一个地区,这和我们江南一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无锡下辖2个县级市7个区,有无锡市;苏州下辖5个县级市7个区,有苏州市;常州下辖1个县级市5个区,有常州市。西双版纳则是一个地区的统称,没有西双版纳市,而景洪市才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政府所在地。</div><div>由于在版纳地区接触的主要是傣族,所以也只能简单谈一谈所了解的傣族人世俗习惯和风土人情。</div><div>傣族人一般居住在平坝近水之处,凡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处所,必定有傣族的村寨,高脚竹楼也成为傣族人的居住场所。高脚竹楼一般为两层,下层养牲畜和堆放农具杂物(现在很多人家大多停放小汽车和拖拉机),上层住人。竹楼房顶呈人字形,这样利于排水。主楼的下层木柱都是方形的整根树木制做(方形柱子可以有效阻止蛇类的攀爬),方形木柱下有石礅承重。早些年高脚竹楼的屋面铺的都是茅草,现在条件好了,铺的都是自家烧制的黑瓦。目测了一下,黑瓦大约20公分长,12公分宽,平板形,不同于江南一带的屋瓦带有一定的弧度。二楼房屋客厅的木柱用红布包裹;卧室的柱子包裹着白布(卧室不能进入,是接待我们的傣族姑娘玉艳告知)。由于傣族人多信佛教,而且迷信禁忌很多。上楼必须脱鞋(当然现在套上鞋套也行),卧室不准外人进入,更不准在房间里拍照摄影,不准大声喧闹,不准跨越火塘,待客盛水的银盆,不准别人触摸,只有家中的祖母等长辈才能碰。奇怪的是傣族人非常欢迎你在屋内吸烟烤火,据说烟熏火燎可以驱邪迎福。</div><div>对傣族人来说,高脚竹楼建成后不能再轻易翻动,按规矩要50年以后才能修建,所以傣族村寨的竹楼大多上了年岁,比较老旧。</div><div>查了一下百度,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信奉“南传上座布”佛教。傣族村寨最好的建筑是寺庙,一般都在村寨的风水宝地建造。远远望去,金顶辉煌,明柱素洁。庙顶房檐和佛杆佛铃全是真金打造,费用由村寨全体傣族村民自主捐赠,寺庙也不允许外人拍照和随意进入。傣族人家的男孩一般七八岁就要送入寺庙,学习傣文、佛法、天文地理和医术,三五年后还俗;只有入寺庙当过和尚的男子,才能得到傣族姑娘们的亲睐。而女孩子大多会说不会写,能上学读书的不多。傣族村民每天早上烧的第一锅饭菜,都要供奉给寺庙,寺庙和尚们吃不完的饭菜,仍会放在寺庙门旁的供奉台上,任人取用。</div><div>傣族村寨的寨心也就是村委会的所在地,有村支书,村长,治保主任,妇女主任,会计等基层人员管理村寨的大小事务。你猜哪个官最大或最后谁说了算?</div><div>妇女主任!</div><div>按接待我们的傣族姑娘玉艳的话说就是:寨子里除了妇女主任,其它人说话顶个屁用!所以她很真诚的表示要认真工作,争取早日被选上妇女主任,这可是村寨全体傣民直选的!</div><div>傣族人比较开明,很愿意与外族通婚,玉艳姑娘鼓动游客帮她们介绍些“猫哆哩”到村寨,大队还有奖励。有二个男游客听闻此事便骚动起来,自告奋勇表示愿意留下多待二天,玉艳姑娘说:你可别净想着美事,去女家先得干活,然后去寺庙当半年和尚,最后在女方家的内客厅里睡上三年再说,傣族人可没有婚前同居的。女方家人看不上你仍会给点路费打发你回家。</div><div>傣族人家喜女厌男,谁家生了女娃便杀鸡买酒宴请四邻,敲锣打鼓四处嚷嚷:赚到了赚到了!谁家生了男娃则是静寂无声唉声叹气,私下里相互抱怨:来了个赔钱货!我们这是男婚女嫁,傣族人则是女婚男嫁。男人在家做家务带孩子干杂活,女人则出门赚钱养家。男人嫁到女方的陪嫁十分丰厚,接待我们的傣族姑娘玉艳家里三女一男,她母亲逢年过节就会抹泪长叹,这倒不是思念出嫁的儿子,而是心疼那笔嫁妆。玉艳告诉我们,她哥出嫁时,家里陪嫁了200多颗橡胶树,一辆拖拉机,二头牛,还有杂七杂八的一大堆日用品。</div><div>村寨里的孤寡大多是只生儿子的老人,由村委会统一供养,除了吃饭,每月还发600元的零花钱,家家户户门前屋后裁种的各类中草药,倒也解决了常见的小病恶疾,所以傣族村寨是没有卖药的,老人们倒也自在快活。在傣族村寨,男人是没有准备婚房这一说的。结婚后,小夫妻和全家老少几代人全睡在一个卧室里,类似于北方的大通铺,仅以蚊帐相隔。老人用黑色,父母用黄色,夫妻用红色,未婚子女用白色区分。游客中有好事者追问:都这样睡在一起,夫妻间的那点私活儿还怎么干?玉艳姑娘回答的倒也干脆:你忙你的,他睡他的,我干我的,没什么可难为情的。</div><div>细一思想,</div><div>实在也是。</div><div>夫妻二人你浓我浓、忒煞情多、卿卿我我、珠联壁合的妙处就是这样袅袅蔓延的。</div><div>这不正是千百年来人类绵延子嗣传宗接代的一种自然状态吗?只是在这种类似围观的场境中,需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div><div>夜深人静,</div><div>如何成事?</div><div>就这么干想着,傣家村寨的干涩凉风,猛然上脸。</div><div>诶!你说我操这份闲心干吗 ?</div> <h3>云南旅游小记…(4)</h3><div><br></div><div>最后再聊几句云南旅游中的 “吃吃吃” 和 “买买买” 吧。</div><div>这次云南之行的饮食有些不适应,傣族人喜食 “生、冷、烤、酸、辣”,这与傣族人民多年的生活习惯有关。这五个特点在字面上很好理解,毋需多言。傣族人家的竹筒手抓饭很好吃,糯、软、甘、香,但是一定要趁热下肚,一旦放凉了,肠胃就不太舒服。傣族人对肉类、鱼鲜等荤食喜欢通过烧烤的方式来烹饪,偶尔吃两顿还行,天天这么烧烤,着实有些生厌。其实去云南旅游的人都知道,现在那里的口味也改了很多,对游客以清淡为主,但清淡过了头,就是寡然无味了,所以备几包榨菜还是有必要的。在云南品尝了几次米线,口感实在不敢恭维。其实也怪不得云南米线的有名无实,实在是泡制者的漫不经心而怠慢了我们的胃口。我们都是在宾馆自助早餐上草草将就的,既然是过客,宾馆的厨子也就没有那么精工细作,也就草草的对付我们。一套必须的程序则能免则免,一些必要的讲究则能省则省,这两个 “草草” 也就成就了一碗半热的荤汤加一勺烫熟的粉丝而己。</div><div>仅此而己。</div><div>其口感和食材,远远比不上无锡本地十多家云南米线的苍蝇小馆来的正宗。传说中的汤料上乘,配菜丰富,制作考究,味道鲜美,也就真成为了传说。至于米线是基础,高汤是灵魂,辅料是生命的十二字制作要诀,更是云里雾里的神话罢了。</div><div>其实除了饮食略有不适,云南的水果还是可以大快朵颐的。由于处在亚热带地区,水果品种很多,不比台湾南部少。人心果的滑润清甜,蛋黄果的乳糯甘香,人参果的多汁脆爽,大青枣的甜爽如饴令人久久回味,欲罢不能;在云南,第一次品尝了蛇皮果,(又名怪味果)若甜若酸若鲜若辣若臭,真的是五味杂陈,个中滋味只有品尝了才能体会。</div><div>云南的释迦果约40元/斤(差不多3个重2斤)和台湾的释迦果有很大的不同,在云南吃的口感是脆中带甜,果核不多,而台湾南部则是如牛奶一般的甜糯,果核很多。按云南商贩的说法是台湾产的真名叫海莲果,云南的才是真正的释迦果,不管如何,好吃就行。</div><div>另外需提示的是,一般在云南的山区买水果,不论斤而论堆。很少有一斤多少钱,而是这一堆多少钱,一般为10元钱一堆,不还价。看上就买,看不上就走,由于两地风俗习惯不同,千万不能把在自由市场买菜时讨价还价、顺捞一点的弊病带到外地去,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少数民族是讲习俗不讲道理的。</div><div>最后谈谈 “买买买” 吧。说到购物,不能不提到导游。前些年云南导游的强买强卖欺客甩客行为,实在是劣迹斑斑,臭名远扬。但跟团走的就有导游,有导游就有购物,再高端的旅游团都少不了购物。在导游看来,低价的肯定是购物团,中端的叫品质购物团,高端的叫精品购物团。总之三个字:买买买!除非你是自由行,一切自由行动。</div><div>从去年开始,云南的旅游环境有了较大改观,阮成发省长在2017年3月的两会上公开表示:要大力整顿云南旅游市场,提高云南旅游品质。现在公开的强买强卖,关小屋子里的现象是基本没有了,导游的嘴里也文明了许多,不会公开的指责你,也没有强制购物。但说话的语气调头能让你一听就明白,导游忽悠人的本事那叫一流。所有的风情,民俗,典故无非是在和你兜里的银子交朋友。不过只要你脸皮厚,耳朵聋,气量大,心态稳,他也确实拿你没有办法。</div><div>我也从几个导游的那里了解了一下他们的实际收入情况。现在云南的导游从去年开始有了底薪(原先一分钱没有,全靠旅游商品的提成),大约2000元/月,但养老,医疗 保险等五险一金,必须自己交纳。另外游客的购物另有3%的提成,除此以外,沿途的餐馆也有少额进项,导游主要的收入在带团队的补助这一块 。导游带一个团队视人员多少,有200~500块/天的补贴,在补贴里面自己还要承担住宿费和交通费(导游带团住宿自己解决,到某一地后团队移交给当地导游,自己返回的交通费用),而且也不可能天天带团,大致算下来,导游一年也就5万~10多万的收入。因此游客的购物还是会给他们带来相当一部分的额外补贴的,所以让游客尽可能多的购物也是他们利益的驱动。至少现在,云南有旅游标示的正规购物点,买东西还是保真的,价格比市场上略贵3%左右,也不怕买到假货。万一买有假货,恭喜你!你得大奖了,有购物金额10倍的奖励。</div><div>云南的导游有相互间划地为牢的作法,比如昆明的导游一般只会陪团到版纳的景洪就结束了,由景洪的导游接着陪团,景洪游览结束后,再换一导游,陪团回到昆明游览,最后送机走人,大慨这就是云南旅游业的利益均沾吧。</div><div>云南的土特产也就是普洱茶,翡翠,黄龙玉,白银几样吧,普洱茶相当有各,懂茶喝茶的都知道;翡翠价格整顿后比前几年降了二成,但矿石基本枯萎,价格仍旧坚挺;黄龙玉正在起步阶段,也许现在入手是个时机;白银在傣族人眼里是一种神圣的东西,几手人人佩带,有去毒养生功效;买与不买,买多买少,全凭个人喜好。对了,昆明的花市还是值得一去的,鲜花干花应有应有,价格低廉。我们这里玫瑰花是论支买,谁要给心中的那个她送上99束红玫瑰一定会造成当天的小哄动。但在昆明不行,送一次也就是个小心意,昆明花市的红玫瑰是论斤卖,大约批价是无锡一支的价格,因此,送99朵红玫瑰以一次为限噢。</div><div>喜欢养殖肉肉植物的真可以买买买,品种多,品象好,关健是价格真不贵,一盆单株的玉露,无锡展销会约60元/盆,昆明花市20元/盆拿下。</div><div>费了这么多笔墨,有人会问你到底买了什么没有啊?这事还真不太好回答!国家有国家的机密,不得向民众公开,家庭有家庭的私密,不得向外人展示。</div><div>天知地知,</div><div>我知妻知,</div><div>再则说,我虽为家中户主,实乃挂名董事,并无签字画押之权。想到此,身为户主我,立即感觉有点讪讪的…</div><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完</b></h1>

云南

傣族

导游

昆明

云南旅游

村寨

西双版纳

购物

游客

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