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缅甸

在水一方

<h3>缅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国”,享有“佛塔之国”的美称,5300多万人口中有85%的人笃信佛教,在6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佛塔如林,寺庙如星,把大大小小的佛塔排列起来,可以从缅甸的南疆排到北国边陲,绵延1500多公里。千姿百态、金碧辉煌的佛塔,以及独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游客</h3> <h3>217年12月24日,我们一行4人随团乘坐缅航UB8028从香港启程,直飞曼德勒,开始为期6天的缅甸之行</h3> <h3>出发前先来张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午15点15分,飞机准时起飞</font></h3> <h3>缅航空姐长相甜美清纯,服务贴心暖人,让人忍不住拿出手机将这纯美的笑容定格下来</h3> <h3>经过3个半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抵达缅甸知名城市曼德勒机场</h3> <h3>导游接机后安排我I们去观赏曼德勒翡翠塔</h3> <h3>此塔由缅甸翡翠协会发起建造,佛塔所需之翡翠毛料均由缅甸翡翠商人捐赠</h3> <h3>全塔所用翡翠多达1500多吨,价值100多亿,是全球唯一一座完全由翡翠搭建的佛塔,为缅甸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h3> <h3>从翡翠搭建的大门进去后,就可以看到佛塔,佛塔全部是翡翠,其中不乏极品种水色料珍品,异常奢华<br></h3> <h3>塔基及塔端藏有极品,每一块有颜色的地方,都是由翡翠原石做成,完全没有人工染色的痕迹</h3> <p class="ql-block">在缅甸,随处可以看到穿着僧服的小和尚,年龄大一点的十多岁,小的只有五六岁。缅甸的男人,一生必须出家一次,出家次数不限,时间可长可短,有的终身当和尚,更多的则是几年、几个月甚至一两个星期,否则就要受到社会的蔑视,因此缅甸的僧人尤其之多</p> <h3>第二站:MahaGanayon Kyauny(马哈伽纳扬)僧学院,位于乌本桥头,是全缅甸最大的学院,这里犹如一所僧人大学,学生人数约2000人</h3> <h3>缅甸僧侣一天只吃2餐,一餐在清晨4点钟,一餐在上午10点钟,过午不食,只能喝水</h3> <h3>至于和尚们的伙食,荤素都有,鸡鸭鱼肉、水果蔬菜、茶水饮料一样不少</h3> <h3>因为缅甸的僧人可以吃荤,一般情况下,化缘得到什么就吃什么</h3> <h3>佛学院的午餐由虔诚的人们统一布施</h3> <h3>每天上午10点,各国游客云集至此,目睹千名和尚一同共用午餐的场景</h3> <h3>10点未到,僧人们便陆陆续续到达饭堂,慢慢地队伍越来越长,他们目不斜视、低头不语,异常安静,场面冲击而震撼</h3> <h3>连小狗小猫也到现场凑个热闹,窥视一番</h3> <h3>特殊的文化,总是让平常的事物和生活焕发出别样的光彩。我们不了解这样的生活,所以对每一个细节都充满好奇</h3> <h3>他们生活于此,在这样的文化和风俗中接受这一切,所以对每一个步骤都是按部就班。如此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美感,是我们在探索这个半知不知世界时候的原始动力</h3> <p class="ql-block">红色的僧袍,黑色的陶钵,纯朴的笑容,赤着的双足,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p> <h3>第三站:曼德勒皇宫,位于古城内正中央,原为缅甸最后一个贡榜王朝的都城,有点像故宫,但实际上与故宫相差甚远<br></h3> <h3>皇宫呈正方形,边长3.2公里,有四道主门,八道边门,红砖宫墙,金碧辉煌</h3> <h3>皇宫在二战期间被烧毁,现在的建筑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原址开始重建的,直到1996年完工后才对外开放</h3> <h3>皇宫虽小,但里面的建筑也不少</h3> <h3>有皇帝上朝召见群臣的大殿、居室、嫔妃居住的一大片后宫,金瓦红墙,都是缅式风格,可惜都没有家具陈设,房子里面全空荡荡的</h3> <h3>皇宫墙外宽阔的护城河</h3> <h3>与外国小学生在皇宫里合影留念</h3> <h3>臭美的我们也来一张</h3> <h3><font color="#010101">第四站:乌本桥(U Bein Bridge),全长1200余米,位于曼德勒东南的阿马拉布拉古城,横跨东塔曼湖,其桥墩、桥梁、铺桥的木板均采用极为珍贵的柚木,是世界上最长的柚木桥,又被称为百年柚木大桥和情人桥</font></h3> <h3>乌本桥修建于1851年,是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的敏东王时期。近年来,随着缅甸的逐渐开放,这座原本只为方便两岸僧众出行而搭建的木桥,目前已成为当地居民出行的交通要道</h3> <h3>行走在乌本桥上,似乎找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只是在这里,小桥变成了长长乌木桥,桥边人家变成了临湖寺院,桥下流水变成了明镜湖光水色。而所唤起的安静优雅从容,却如此的相似</h3> <h3>踩着曲线优美流畅的柚木桥,沐浴着下午接近黄昏的阳光,在如织的人群里穿梭,让人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惬意</h3> <h3>而在乌本木桥上,除了不少的游人外,本地百姓也很多,而且还有很多僧人,他们或行或坐,有说有笑,似乎焕发了另一种精神</h3> <h3>很多人来往于曼德勒,不为佛塔,不为人文,不为皇宫,不为风俗,仅为一眼,极尽浓情蜜意的乌本落日</h3><h3><br></h3> <h3>这一眼,值得所有舟车劳顿,这是信念的力量,也是自然的馈赠</h3> <h3>来乌本桥,一次真的不够,如时间允许,希望能在这里住上几天,不带相机,静静地坐在那里,欣赏乌本桥的红霞剪影,感受此桥的魅力所在</h3> <h3>在乌本桥的夕阳中,一树、一舟、一屋、一人,皆成美景</h3> <h3>这是我们离开乌本桥后驱车前往的用餐地方,依山临湖,风景优美,在灯光的影射下颇有浓浓的浪漫情调</h3> <h3>用餐前来张合家欢</h3> <h3>第五站:万塔之城”--古都蒲甘,是缅甸历史上最灿烂的历史文化古都和佛教圣地,又有“缅甸吴哥窟”的美誉</h3> <h3>在傍晚时分,金色夕阳之下,多座塔林尽收眼底</h3> <h3>或乘坐马车,或租辆自行车,穿梭在被夕阳映红的千塔之中</h3> <h3>或在尘土上飞扬</h3> <h3><font color="#010101">又或者捧上一本书,登上安静无人的佛塔,让时间慢慢地停下来,享受一回穿越千年的感觉</font></h3> <h3>安静而古老的佛塔,散发出一种古典之美</h3> <h3>惊艳的日落,仿佛让时间在此刻凝固</h3> <h3>第二天清早4点45分被叫醒,5点在酒店门口等候出发,因司机来晚了,拖延了20分钟,约5点40分我们才到达了各种传说中的日出胜地</h3> <h3>登上塔顶,密密麻麻的人群已经在料峭的风中守候日出</h3> <h3>东方开始泛起红色的朝霞,不浓烈,有种水汽弥漫的厚重</h3> <h3>周边的景象愈加清晰起来</h3> <h3>红色愈演愈烈,一轮红日慢慢褪去了云层的衣裳,散发出粉红色的柔和光线,记忆中的日出一点一点被填满</h3> <h3>好似一直都习惯于这样的日出和晨景,又仿佛从来未曾感受这样的交替和过程</h3> <h3>第六站:巧塔基卧佛,是仰光室内最大的卧佛</h3> <h3>初建时是坐佛,在历经各种天灾后于1966年修建为现在长65米、高16米的巨大卧佛</h3> <h3>卧佛最大的“玄机”在于他的一双大脚板,上面整整108个小格,意欲地球生物的108个轮回</h3> <h3>第七站:仰光大金塔,它是世界佛教圣地、缅旬佛国的象征</h3> <h3>它与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一起,被称誉为“东南亚三大古迹”的东方艺术瑰宝</h3> <h3>它由一座主塔4座中塔64座小塔组成,通体由7000多吨黄金贴身,顶端镶有76克拉钻石,全身有万颗宝石均为民众虔诚敬献</h3> <h3>大金塔在半山上,要乘坐电梯上去,通过长长一条走廊后,才到达核心主塔</h3> <h3>大气、金碧辉煌、宫殿庙宇是大金塔的特征</h3> <h3>在无处不在的阳光下,更是金光逼人,主塔周边各色小塔,所有裸露在外的地面均铺上光洁的瓷砖</h3> <h3>缅甸趣事:缅甸的牛犹如出自皇家贵族,是白色的,颜值非常之高,远看像“白马王子”</h3> <h3>不管有木生意,缅甸人依然笑对游客,展示出缅甸式的纯朴、善良和宽容</h3> <h3>缅甸的尼姑身穿粉红色长袍,干净又粉嫩</h3> <h3><font color="#010101">缅甸人习惯用头顶着东西,一群人站在一起,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font></h3> <h3>无论在寺庙还是街上,缅甸人喜欢把水装在水缸或桶里,拿公用的小铁杯饮用</h3> <h3>缅甸女人的防晒用品是纯天然的,她们使用一种叫丹纳卡的木料,研磨成粉后直接涂抹在脸上,既防晒美容又价格低廉</h3> <h3>这三个小孩正在研磨丹纳卡</h3> <h3>抹着丹纳卡的缅甸少女透着一份质朴的美丽,仿如从画中走来</h3> <h3>来到缅甸,我们也入乡随俗,让人帮涂一个,做一回当地人</h3> <h3>缅甸的年轻人喜欢纹身,在各大寺庙前总能看见</h3> <h3>进入缅甸的寺庙必须要光脚,以表示对佛的尊重</h3> <h3>缅甸的女人全是母乳喂养,纯天然无污染</h3> <h3>缅甸的巴士是这种嘟嘟车,在人多时,往往手快有,手慢没</h3> <h3>29日下午在游览皇家湖之后,结束了缅甸之旅。一路走来,有收获也有遗憾。收获的是缅甸独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如仰光千年历史大金塔、世界最长的曼德勒乌本木桥,还有浦甘的万千烟雨佛塔林;遗憾的是行程略短,没有游走到茵莱湖民风淳朴的小渔村。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美,留下遗憾,才有下次出发的原动力。再见了缅甸,我们还会再来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