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过去的红光电影院

里海

<h3>东关过去的红光电影院</h3><h3> 打小我就是生活在西安东关南街的这个地方,这里的店铺、巷道、大院可以说历历在目,总有种熟悉的味道,从少年到中年就是在嘈嘈杂杂的街巷度过,人上了年纪就喜欢回忆,常常梦见我们居住过的那些老院子、那些木板阁楼、梦见儿时的红光电影院,虽说梦总是要醒的,但对红光电影院的点点滴滴却常常涌上心头,难以忘怀。其实对红光电影院的恋恋不舍,不完全是因为我就住在它的隔壁,而儿时看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最美好的时光。</h3><h3> 如果要说做个调查问卷的话,只要是老东关的人,说对那个60年代前后东关地标性建筑那个印象最深,我想大家都会记起东关正街的"红光电影院"。</h3><h3> 红光电影院(原名虹光电影院)是由几个私企商号老板投资在1953年破土动工的,是在"福兴顺"原址上修建的,直到1955年5月才建成开业,在当年的西安市八大影院它具有一席之地,建成后命名为"虹光电影院",后公私合营归文化局管理,1966年8月更名为"红光电影院"。它位于东门外100多米的东关正街,坐南朝北,总长有40多米,由北向南由门厅、观众厅、舞台三部分组成,舞台以前仅做设置银幕之用,但在文革期间东关各个单位成立"革命委员会"时,开群众大会,舞台才时常被用作主席台,利用率才会表现出来,门厅就让人感觉很有历史感,它的门脸在当时的东关算是很有时代气息的,仿苏建筑风格,进门的大厅几根圆形立柱,二个六菱形透窗分居两边,中间是二排立窗整齐划一,水磨石墙面回字纹和玫瑰花的浮雕,显得非常大气,很具有时代特色,现在就是看看红光电影院的老照片,马上就会回到上个世纪60年代,而且不落伍。</h3><h3> 进了电影院大门有两个通道,这两旁分别有木栏栅隔离,右边是存自行车的车棚,左边从楼上向下有个接放电影胶片盒的传送袋,而且是电动传递的,全市的几个电影院的胶片都是来回交换的,送胶片的人骑自行车风风火火掐时等点的要送到,否则就会误场的。</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勾起回忆有许多现在人难以想象的情景,买票的小窗口就是几个一尺见方的小洞洞,长蛇阵似的排队,买票人和卖票人的对话也很有意思,现在那种窗口景象很难再找到,很有市井味。进门两边剪票不是列队迎接,是看你手中票是否过期的,这种情景现在看不到了。还有娃们家逃票,在影院过道与工作人员捉迷藏打游击,散场时从西边后门退场时,推自行车的人和散场的人流拥挤的景象正是人头攒动,一条长龙、、、</h3><h3> 红光电影院大门外有块很大的场地,门前有两棵国槐长得勃勃生机,在树上分别挂着两块红底白字写的展板,一块写着当日要放的电影的场次,另一块则是明后天的电影预告,全部是白广告色书写,很是赢人眼球,这块场地旁的西边是东关税务所,东边是早晚门市部(后是一家住户)的山墙上,分别有两幅巨大的电影广告画,宽1.8米长有3米多,是出之电影院的美工,也是我们朋友李德全之手,不是油画就是水彩,好像一个月就要根据新的电影换新的电影宣传画,那时的大型宣传广告是要靠美工手工制作的,我的印象最深的是画的《东方红》、《跟踪追击》、《创业》《小花》等;靠近电影院门口是售票窗口,几排铁杠子隔成几条排队通道,那时也成了我们孩子们的体操训练器材,倒挂金钟,双臂支撑,翻来翻去的折腾,有许多大人们不曾体会的乐趣。</h3><h3> 每次放映前熙熙攘攘候场的观众和排队购票的人流,把这个不大的广场聚的水泄不通,人们在那里欣赏橱窗着不断更新的电影广告介绍,听着小摊贩叫卖烤红薯、香瓜子、糖葫芦吆喝声不绝于耳,就连隔壁回民老马家的搅糖和疙瘩剁,有段时间都发了不少财的,路边道沿的茶水摊子一溜有四五家,二分钱一杯,实际上就是带点茶味的开水。说到茶水摊子还有件事情对我印象挺深的,我们街坊有个小妹妹在这个摊子买了杯热茶,实际上就是茶诱子倒杯滚烫的开水,结果她拿起太烫失手摔碎,摊主不干,非要赔2毛钱,小妹妹吓的直哭,眼泪汪汪的说她没有钱,结果过来一位老先生见状就给调解说道:"一毛钱了事,看把娃都吓得",说着这位老人从自己身上拿了一毛钱,果然就了事了,看来那时的人还是很仗义的,当年街坊的小妹妹现在虽说已是年仅半百的人了,一提起这件事也是眼泪汪汪的深有感触说:"东关的人就是好"。</h3><h3> 电影传播是文化,同样吸引人的还有摆小人书摊也是文化,红光电影院门前有两家摆连环画的摊子,看一本一分钱,有时没钱看的话就是蹭看,我的《三国演义》、《七侠五义》、《水浒》等古典小人书文化营养都是在这里汲取的。</h3><h3> 看电影实际上也是件很享受的事情,对大人对小孩来说都是一样的,学校也会包场看电影,电影看没看够,反正是让小孩子们要兴奋上好一阵子,家里人要是给谁介绍对象,如果有七成把握,首选的就是也是把约会地点放到电影院,既经济有实惠,也是很时髦的做法,而看电影的小年青,那时都是本本份份的在看电影,连悄悄话都不敢说,更不要说有亲昵的动作了。</h3><h3> 以前电影的票价,成人是2角,儿童也就是5分钱,每次放映前10分钟都会让观众先进到影院内候场,里面也有介绍电影的广告剪辑介绍,看着这些让人也不会觉得太寂寞,红光电影院入场提醒音,和别的的影院不一样,呼叫观众入场的是特别录制的撞钟声,咣、咣、咣很有特色。影院女播音员叫"白洁",听声音和名字就觉得是个很美的姑娘,实际上并非如此,白洁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虽说她有点唐仕的富态,但她的声音还是很有磁性的,一般人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没有见过她,还是留个很好的念想吧,随着广播员的召唤。大家顺着八九级的台阶拾级而上,鱼贯而入的进到放映大厅,一般是按单双号进的,左边是单号,右边是双号,去晚的话大厅内已是黑逑逑的,但有工作人员拿着小电筒导引你到自己的座位;</h3><h3> 电影放映大厅内的墙壁上是凹凸斑驳不平,且不规则形状的的墙面,还是令我觉得挺奇怪的,现在才知道这是吸音板,起到减少回音、隔音的效果,由于我们居住的大院和电影院是一墙之隔,晚上电影院的通风窗子打开后,每每夏季我们在院子拉条凉席乘凉,不能说是凿壁偷光,但也算是借音听影吧,一句句电影台词清晰入耳,脑海浮现出一幕幕电影画面。</h3><h3> 那时的电影制片厂都有自己的厂家标识,北影的天安门、上影的天马雕塑;长影的工农兵雕塑;八一厂的八一军徽等等,每次放映前都会有这样的厂标,随着音乐播放一样的精彩,在放正片前一般都会加个小片,文革前加映是些动画片和科教片,文革中基本都是"新闻简报",那时对电影流行说法的是:"阿尔巴尼亚莫名其妙,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罗马尼亚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举个例子中国新闻电影当时有个外国人,叫西哈努克亲王出镜率超高,几乎是中国新闻电影的主角,把全国游个遍,当然我们也和他把祖国美好景色游览一番。</h3><h3> 小片看后,然后就是播放正片了,年代不一样放映的的电影火爆程度也是不一样,当时印度的《流浪者》、日本的《望乡》、高仓健的《追捕》、李连杰的《少林寺》都是一票难求。</h3><h3> 放映大厅的座位是木制翻板铁架式的,每次散场后西里哗啦响成一片,成群成群的观众从"太平门"出去,瞬间就走的干干净净,红光电影院的散场都是从后门出去,出门也是个大下坡,后门坐东向西开在喇嘛寺巷,巷子不大路面也是坑坑洼洼,即使这样出了门后的人们,还在三言两语的议论着电影好坏,深深的沉侵在电影的情节当中。</h3><h3> 过去人们的文化比较匮乏,除了电影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红光电影院的电影文化很是红火几年,好的影片几乎都是到了奇缺的地步,由此产生了许多"掉票"的黄牛党,但也是好景不长,后几年电视的普及,录像厅的流行,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让电影院沦落为通宵达旦的旅馆,已没有那种文化欣赏思想教育的感觉了,这应该几乎是电影行业的沦落。</h3><h3> 但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些年电影院有了变化,一个电影院有许多放映厅,可以同时放好几部电影,国产,好莱坞大片,轮番上演,票房逐年增长一部电影可以收入票房50多个亿,电影产业蓬勃发展。一场电影动辄几十元,不论在怎样的大片,你已经找不回来观影的感觉了!</h3> <h3><br /></h3><h3> 下午冒着今年的第一场雪,专门抽时间到东关红光电影院看看,结果是大失所望,已经没有一点点电影院的痕迹,唯一留下一个"红光"的名称,就是"红光新舞厅"和"红光电玩城"我向四周的人打听,别人都不知道红光电影院的点点滴滴。</h3><h3> 失去的永远的失去了,它失去的不但是一块地标建筑,同时也是失去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和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