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新疆是一个四大文明古国的交汇地,华夏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希腊文明,同时是三大宗教的共处之地,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语言种类丰富,有三大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最重要的还是阿尔泰地区的突厥语系。</h3><h3>疆字左边代表辽阔的国土,有5个欧州小国之和之大,右边代表三山夹两盆,三山为阿尔泰山下有珠宝,天山脚下有煤炭,天然气,昆仑山下有石油,两盆为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h3><h3><br></h3><h3>2012年10月,13年6月,17年9月三次去新疆,都是叁加的天津三峰摄影团,南疆拍人文,天山、北疆看风光大体把新疆主要景色走了一遍。</h3> <h3>一个会让人忘了年龄的地方!</h3><h3><br></h3><h3>雪山环抱,住在溪水环绕的原始小木屋里,闻着苔藓、落叶、牛粪、土壤、野花、雪山混合的特有味道,吃着正宗的烤羊肉,喝着热马奶,哼着小调,晒着太阳,听落叶沙沙的响声……夕阳下一片金黄的色彩,暖暖的。夜晚来了,眼睛都能看全的银河系,在满天星空下,喝点小酒,吹点小风,拉拉小手,空气中弥漫着甜味,有爱情的味道。在这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甚至加上第六感都不够用,您一定开始心动和好奇了吧?这是哪里?这是能让你忘记年龄的童话王国,你来吗?我等你啊!</h3> <h3>白哈巴村分蒙古族的支系图瓦人居住区,哈萨克族居住区和边防站三部分,被誉为“西北第一哨”的新疆军区塔城军分区边防连哨所也驻扎在这道山梁上,就是那个闻名遐迩的“小白杨哨所”的营房,2011年春晚解放军全体官兵向全国人民问好的边防哨所。</h3> <h3>新疆阿勒泰地区图瓦人最集中的原始村落,依山傍水,清一色小木屋,满山的牛羊,这里保留着最传统的生活方式。地处中国版图最西北角,与哈萨克斯坦只是一沟相隔,被称为“西北第一村”,这个村位于阿尔泰山的深山峡谷中,四周森林密布,连清浅的白哈巴河也当仁不让成了“西北第一河”,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八个小镇之一。</h3> <h3>有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h3><h3><br></h3><h3>曾经在1985年图瓦人在喀纳斯湖发现有水怪从下游往上游游走,北纬30℃容易产生一些奇怪现象。不过这也只是传说而已罢了,一笑了之。</h3><h3>图瓦人是我国一支古老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近400年来定居喀纳斯湖畔,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h3> <h3>去喀纳斯湖(内陆淡水湖)漫步还遇上一气质美女,帮她拍了美照。</h3> <h3>登观鱼台能看到喀纳斯湖百分之八十的全景。这里始建于1987年,改建后才叫此名,有1600多个台阶,开始攀登吧,遗憾的是天公不作美,从小雨一会儿变成了中到大雨,还伴随着雷声,且山上的狂风刮得连伞都拿不住,衣服都湿透了,留下了登峰未成的念想,也算是行程中的一个惊叹号!下次再来啊!</h3> <h3>喀纳斯最美是三道湾:卧龙湾,月亮湾,最迷人的是被晨雾渲染得如梦似幻的神仙湾。</h3><h3>清晨顶着寒冷拍晨雾,等了一两个小时,随着太阳逐渐升起,阳光洒落湖面,浓雾变成薄雾,再变成轻纱,最后彻底消失,还原神仙湾的真实面目。</h3> <h3>月亮湾据说有陈吉思汗的大脚印</h3> <div>上了景区车,司机师傅问我们从哪里来?我回答我们团队来自五湖四海,师傅问来自黑湖还是白湖,还挺幽默。原来是这景区包含五个湖,大小黑湖,白湖,双湖(姐妹湖),鸭泽湖,珍珠湖(神仙湾),因湖面背光看上去在阳光照射下闪着细碎的光,仿佛无数珍珠任意洒落在湖上而得名。</div><div>外部还有驼颈湾和花楸谷景区。</div><div><br></div>喀纳斯村庄(住宿地) <h3>三个图瓦人村落中最远最大的村庄</h3><h3><br></h3><h3>禾木村最美的是晨曦中的云雾和朝霞中灿烂的金黄色。所以我们披星戴月的赶往那道山梁子,非常寒冷,这种“累并快乐着”的感受,只可用一句话来解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影友竞发烧。</h3> <h3><br></h3><div>马背上的候鸟生活,哈萨克人的转场习俗。</div><div>世上路走的最多的是哈萨克人!</div><div>世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萨克人!</div><div>哈萨克人的历史就是在转场中谱写,</div><div>哈萨克人的繁荣就是在迁居中诞生!</div><div>在神话般的民间传说里,“哈萨克"的意思是"白色的天鹅"。这个名字象征着哈萨克族群居和迁徏的传统,而哈萨克族那历史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游牧文化集中体现在贯穿一年四季的转场生活中。</div><div>6月上旬,阿勒泰地区福海县萨尔布拉克开始周而复始的大规模转场,成百上千的哈萨克牧民告别蛰伏一个冬季的冬牧场,赶着几十万头牲畜,行程300多公里,历时半个月之久,赶往下一个水草肥美的高山夏季牧场。</div><div>9月下旬,白哈巴村赶场,天气逐渐寒冷了,再从夏季牧场赶往冬季牧场。</div> <h3>生活在新疆的有12个少数民族,生话习惯,风俗,宗教信仰都有不同。</h3><h3><br></h3><h3>长期生活在牧区的哈萨克族人对人格外热情和有礼貌,互相见面时,都要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说:"萨拉木来坤”,同时还要问七八个“阿曼"(平安之意),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儿女,牲畜等,不然会被认为不礼貌。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问候。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抱,表示亲呢和思念。另外蒙古族见面也是行握手礼。</h3><div><br></div> <h3><br></h3><div>普通百姓挤牛奶的生活场景:在挤奶前,小牛要吃牛妈妈的奶是不让的,必须在主人挤完奶后,小牛才能吃母牛的奶。</div> <h3>上帝的调色板</h3><h3><br></h3><h3>布尔津县位于新疆“九大风区”之一的额尔齐斯河河谷风区,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也是去喀纳斯景区的必经之路。这里有我国唯一一条向西流入哈萨克斯坦,流经俄罗斯,并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也是仅次于伊犁河的新疆第二大河。</h3> <h3>五彩滩,有天下第一滩美誉。地理学名词叫雅丹地貌,维吾尔语意为:险峻得土丘。是由于长期受风蚀、水蚀以及淋溶等自然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又因岩石所含矿物质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上帝的调色板把熔岩、泥岩及沙岩调和成紫红、土红、浅黄和浅绿等颜色。</h3> <h3>五彩滩的雅丹地貌和额尔齐斯河的水面在不同的光照角度和不同时段呈现着不同的颜色,最美的当是日落前15分钟的那段时间,绝对是一种让人痴迷的色调。因没有云,只有一咸蛋黄日落,但从云层中挤出来的那一抹似血残阳的余晖与河滩、大桥所构成景色也足以让我惊叹了!</h3> <h3>成就了奥斯卡影片奖《卧虎藏龙》的拍摄地</h3><h3><br></h3><h3>获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的电影《卧虎藏龙》是2000幸李安导演的武侠动作片,由周润发,杨紫琼和章子怡主演,也是华语电影史上第一部荣获外语片大奖的影片。拍摄地魔鬼城还有另一部大片《七剑下天山》。</h3> <h3>一曲李玟的《月光爱人》引领我们来到魔鬼城</h3><h3>不想醒过来,谁明白,</h3><h3>怕眼睁开,你不在……</h3><h3>请爱我,一万年,用心爱,</h3><h3>我愿为了爱沉睡,别醒来。</h3><h3>听了这首柔情的爱情曲子,就不会感到魔鬼城这三个字有多恐怖了!</h3> <h3>走进这座典型的雅丹地貌城,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堡群林立,绵延无际,奇形怪状。有的呲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危台高耸,形似古堡;有的像沙漠卫士,面目威武。有的像狮身人面像,有的像埃及金字塔等等……</h3><h3><br></h3><h3>此时的城堡内没有风,因而是宁静的;祥和的,虽被冠以魔鬼的恶名,带来的却是自然粗旷豪放之美的享受,随着太阳渐渐西沉,斜阳金色的光辉给范茫戈壁上荒凉的城堡涂抹上一层靓丽的暖色调,使之金碧辉煌。这时遇到老年舞蹈队的姐姐们穿上民族服,热情的跳起了新疆舞。如果天上再有美丽的云彩,那简直是完美无缺了。</h3> <h3>第二天清晨,再次进入魔鬼城,拍摄日出和骆驼队,团友们玩的非常尽兴!</h3> <h3>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仍然很神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据说这里原来是一座雄伟的城堡,城堡里的男人英俊健壮,女人美丽善良,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无忧生活,伴随着财富的聚积,邪恶占据了心灵,城里充斥着尔虞我诈、流血打斗,天神为唤起人们的良知,化成一乞丐告诉城堡的人是邪恶让他从富人变成乞丐的,然而他的话非但没奏效,反而遭到大家的辱骂和嘲讽,天神一怒之下把这里变成了废墟,所有人被压在下面,每到夜晚亡魂便在城堡内哀鸣,希望天神能听到他们忏悔的声音。</h3> <h3>当然这只是个传说。科学的依据是因为这里的地面是松软的沙土,又正值风口,四季狂风不断,千百万年来,由于风雨剥蚀的作用,地面形成深浅不一的沟壑,裸露的石层被狂风雕琢得奇形怪状,是强劲的大风给了魔鬼城“名”,更让它有了魔鬼的“形”,说到底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座艺术殿堂。</h3> 三号矿脉和一个地震断裂带形成的景区<div><br></div><div>可可托海为什么神奇?凭什么申报世界遗产?推荐大家去看三号矿脉资料介绍,这个帖子至今是最高转帖量,非常感人。三号矿脉是忍辱负重,在新中国关键时期做出贡献的见证!这个仅有3万多人口的小村庄在3年自然灾害时,为我国偿还外债占全国的40%。世界上170多种矿物种类,这里就拥有86种,如上苍把钻石给了南非一样,稀有金属给了可可托海,被称为地质学上的麦加朝圣之地。</div> <h3>可可托海充满着三种景观:</h3><h3>首先是人文景观,有国家荣誉的三号矿脉,中华民族的脊梁也在这里体现。</h3><h3>其次是地质景观,那个山是整个坐下去的,阿勒泰地震断裂带,保存完好的有科研价值的断裂带,活的教科书。</h3><h3>第三是以神钟山为代表的自然风光,这块象形风景石是独树一帜的,此山高度365米,一年365天,天人合一,你在平台上许个愿,非常灵的。</h3> <h3>可可托海,哈萨克语意思是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思是蓝色的河湾。景区有四部分组成,额尔齐斯大峡谷,可可苏里,伊雷木湖,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h3><h3>神钟山的水是额尔齐斯河的源头,从可可托海到伊雷木湖这段叫送子河,这个地方双胞胎出生率据说比别地高出30%。</h3> <h3><font color="#010101">不到喀什,就不算到南疆。</font></h3><h3><br></h3><h3>喀什,维语意为“玉石集中的地方”,《一千零一夜》的现代版。</h3><div><font color="#010101"><br></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喀什有中国最大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font></div><div><br></div><div><br></div> <h3>高台民居位于新疆的喀什市里,是维族人集中居住的地方,那些建筑是由土砖、泥和木头建造的,由像迷宫一样的若干小巷子组成,这小小的巷子就像我们现在的小社区,有各种小商店、手工艺人和他们的作坊,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看到喀什一幢幢新楼建起来,我不知若干年后,这古老的高台民居是否还会存在。</h3> 烧土陶<div>顺着一条巷子往前走,经过铁匠铺、馕坑、卖花帽的小铺子,来到烧土陶的作坊,那是一个狭小的土房,房顶上和墙上各有一个采光和通风的圆形窗,地上还有一个烧的窑。先用泥做坯子,和釉,给土陶上釉,将上了釉的土陶放进窑里烧。</div><div>土陶成品架子上的商品,每个卖30到50不等。</div> <h3>从记事时起,就已怀着激动的心情,聆听过人们讲述那美貌绝伦的香妃故事了。</h3> <h3>哈桑在小巷里</h3><h3>追逐着</h3><h3>断了线的风筝</h3><h3>胡赛尼《逛风筝的人》</h3><h3>就是在这里拍摄的</h3><h3>喀布尔的街巷</h3><h3>但愿将来</h3><h3>它不会被旧城改造</h3> <h3>帕米尔高原,风好大!</h3><h3>塔吉克,古老的民族,几个世纪以来,在海拔4千米的雪山高原的山谷里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离太阳最近,是飘在云彩上的人。</h3><h3>他们是中国唯一真正的白种人,金发蓝眼,高鼻薄唇,语属印欧语系,只有3万多人。塔吉克妇女喜欢色彩鲜艳的刺绣帽子和头巾。</h3> <h3><br></h3><div>塔吉克人与电影《冰山上的来客》。</div><div><br></div><div>"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鲜?"影片《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曲在上世纪中叶风靡一时,从天山南北唱到大河两岸,片中,帕米尔高原的风光令人神往,塔吉克族姑娘古兰丹姆的美貌更是倾倒无数!</div><div><br></div><div>电影讲述的正是发生在塔什库尔干山区塔吉克人民热爱和帮助解放军驻守边防的真实故事。</div><div><br></div><div>塔吉克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高筒的吐马克帽,见面礼节十分独持,男子之间行吻手礼或拥抱。</div> <h3>塔什库尔干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县城,两条主要街道,几家宾馆,几家饭店,再加上一个农贸市场,十字路口中间有个小小的雕塑,一个小时逛完县城绰绰有余,但它都处处充满着异域风情。</h3> <h3>南疆塔里木河胡杨林Pk内蒙额济纳胡杨林。</h3><div><br></div><div>前者高大,像雄壮的男人,轮台的胡杨根须枝蔓错节,形状更稀奇古怪,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更显苍桑感。后者清秀,像柔美的少女,额济纳的胡杨树干干净,有质感,在一颗树上树叶的形状有柳叶状、三角叶状、圆形状,既枫叶、杨叶和柳叶,张艺谋的《英雄》拍摄地。</div> <h3>2010年9月在内蒙额济纳胡杨林。</h3> <h3>库车大峡谷</h3> <h3>九曲十八弯的巴音布鲁克。</h3><h3>那天风好大,又冷,等了一二个小时,就为了夕阳下的灿烂的曲曲弯弯!</h3> <h3>塞里木湖,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h3><h3>无论是蓝天白云下草地上开着鲜花,还是朝霞与夕阳映射下,水天一色都十分动人。</h3><h3>入夜可以在湖边看满天繁星。</h3><h3>镶嵌在古丝绸之路312国道和亚欧大陆桥钢铁运输线上一颗永远闪烁的明珠。</h3> <h3>那拉提大草原,世界四大草原之一,2005年4月被上海吉尼斯授予哈萨克人口最多的草原,同年10月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全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一。蒙古语“有太阳”的意思。</h3><h3><br></h3><h3>著名的丝绸之路天山道的咽喉要冲,张骞出使西域到过这里,细君,解忧公主远嫁乌孙王经过这里。</h3> <h3>在新疆的哈撒克游牧民族,每天早上男人们都要骑马外出,或打猎为生计奔忙,或外出办事,女人们为男人送行,晚上再迎接男人们回来,然后一家人一起回家吃晚饭。他们最小的儿子今天也随父辈们出行,瞧他骑在马上很神气吧!一下马才发现他的腿有点残疾,但是他和他的家人脸上永远都洋溢着笑容。</h3> <h3>喀拉峻大草原,哈萨克语“黑色莽原”之意。坐落于八卦城特克斯县。有个叫大峡谷的地方,是景区的中心地带。</h3> <h3>哈萨克是流动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白布袋是一种象征,他们要外出时,把孩子放布袋里挂在墙上的东南方,防止孩子跑丢和被狼叼走。这个民族没有乞丐,他们以乞讨为耻。</h3><div><br></div><div><br></div> <h3>琼库什台村。新疆电影制片厂继《大河》之后又一部影视剧《鲜花》在这里拍摄。</h3><h3><br></h3><h3>沿途经过库克苏河大峡谷,翻过3座雪山,九曲十八弯的路简直是百里画廊,移步换景,让人流连忘返。</h3> <h3>高昌古城</h3> <h3>坎儿井,它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能够自流灌溉,因而在吐鲁番和哈密地区得以广泛应用。世界上最早的坎儿井出现在亚美尼亚。</h3><h3>我国各省叫法不一,陕西叫作“井渠”,甘肃叫“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称为“地下渠道。”</h3> <h3>吐鲁番的葡萄熟了!</h3> <h3>新疆为我国三大产棉区之一</h3> <h3>新疆的大枣香又甜!</h3> <h3>新疆孩子太可爱了!</h3> <h3>亚克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