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篇

陈英

<h3>原创撰文:陈湘魁 </h3><h3>摄 影:孙宝福</h3><h3>美篇编辑:陈 英</h3> <h3> <b> 《争 鸣 集》</b></h3><h3> 原创撰文:陈湘魁<br></h3><h3><br></h3><h3> 广览万卷之书,争鸣一家之言。</h3><h3> 推翻专家谬论,征求绝学同嘤。<br></h3><h3> 万竹竞鸣除旧岁,百花齐放听新莺,湖南湘乡陈湘魁的美篇《争鸣集》面世了。<br></h3><h3> 作者数十年用沉潜考索之功,成独到专门之学,疑人所未疑,发人所未发,阐述真知灼见,抱病坚持著述,成《治学丛稿》120篇,计古典文学考辩文50篇,地方文史文30篇,赋记序赞10篇,其余文章30篇。其中部分文章是发现并纠正专家谬误。<br></h3><h3> 近两年来承蒙众多朋友厚望与呼吁,今正着手整理、补充《治学丛稿》,争取120篇早日完稿,若能2019年面世,嘉惠学林,增色文坛,则是此生之大愿与大幸。<br></h3><h3>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也”,今推出《治学丛稿》中12篇作一美篇,向全国院校教授、社科院专家等诚征鉴定解答,并向全社会广求高师同嘤。若空谷得闻足音,则是我之幸,亦国家之幸。<br></h3><h3> 近有新闻说国策重视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弘扬冷门绝学…,期待全国之内有高师专家能够认定,能访求到诸多同道贤才,如此,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传统文化全面复兴,国学的春天真的来到!</h3> <h3>  面向全国征求冷门绝学文章、特殊专门人才。</h3><div> 我不是有钱富人,是习主席最牵挂的人。只是因为深感国学之式微,同嘤之难得,且不唯书不唯上,而自愿悬赏[红包],在全国之内访求冷门绝学文章、特殊专门人才。特发此嘤鸣之声,此略举十二例:</div><div> 1. 陈蕃</div><div> 1990年我18岁读高三,《语文》课本中一则陈蕃一屋不扫文,我据治学所得独到见地作辩论文,为陈蕃翻案。若能在全国100万中学生中找出一个与我作文同调、肯定陈蕃扫天下功绩、指出《语文》课本中薛勤称赏陈蕃句删、杜撰反驳句,并发现杜撰句来处的,我愿奖与[红包]100,作者500元。</div><div> 2. 弹歌</div><div> 所有《中国文学史》《古典文学常识》记述上古歌谣,必述及《弹歌》,记述则必讲:写的是原始人狩猎的全过程。而我考证出《弹歌》并非写原始人类狩猎,而是古孝子作弹守卫父母之歌。若全国之内有谁在我之前作文同样辩明此谬,酬[红包]200元。</div><div> 3. 夔一足</div><div> 所有《古代汉语》中讲述句读,都举例说到”夔一足”应句读为“夔一,足”,据笔者经多年考证,2001年撰出文,夔确实是一足,古圣孔子说错,今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等也沿袭其误。若全国之内能找出一个也指出了”夔一足”《古代汉语》、孔子、杨树达之误的,酬[红包]100元。</div><div> 4. 直躬</div><div> 《论语》: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能同样作文指出杨伯峻等注释错误并举出书证直躬是人名的,奖200元。</div><div> 5.《诗经·郑风·女曰鸡鸣》</div><div> 经我考证应是夫劝妇早起(夙兴)之诗,而余冠英、郭沫若却误解为懒惰恋床之诗。有同样发现并作文,又举了陈奂等古书为证的,奖300元。</div><div> 6. 唧唧考辩</div><div>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同样指出唧唧是叹息声并举出金王若虚等古书证的中学师生,奖200元。</div><div> 7. 素琴</div><div> 1986年我读初二时已对“无丝竹之乱耳”起疑,后作文考证出“素琴”注多误应为无弦琴,并举张随、佚名《无弦琴赋》为证。有同样发现并作文辩误的中学师生、院校教授等,奖300元。</div><div> 8. 剑器考</div><div>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欧阳予倩考证确认为双剑,我考证是空手舞。若有作文考证同为空手舞的,奖200,若能考证为双剑的,愿付100元。</div><div> 9. 落英辩义</div><div> 《楚辞》“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郭沫若等误解,有同样作文考正并举宋费衮《梁溪漫志》等为证的,奖200元。</div><div> 10. 稀姓浣姓等</div><div> 与长沙何光岳等探讨过稀姓,比如中国稀姓浣姓,我曾历18年在纸质出版物中大海捞针发现16个实际的浣姓人名,并发现古书无载、今各辞典义项阙失缺载“浣,作姓氏”一项。2001年创作《浣姓初探》,刊《湘乡文史》,2006年刊《中州今古》。若有谁能在2016年前出版物中找出一个浣姓人名,酬[红包]100,古书中找出一浣姓人名,酬[红包]300元。</div><div> 11. 黄庭坚云门寺诗</div><div> 湘乡、湘潭有5种书上载黄庭坚《云门寺》诗。 我考辩出宋黄庭坚《云门寺诗》并非写湘乡云门寺,湘潭谢征武固执说黄庭坚是写湘乡云门寺他是凭吊两个移民朋友。若谁能找出黄庭坚此诗的原始记载并作文证明非写湘乡云门寺的,酬[红包]100元。</div><div> 12. 镇湘楼赋</div><div> 2011年湘乡广泛征集《镇湘楼赋》、楹联,全国来稿赋21篇,联300多副。笔者镇湘楼联获入选,同年所作湘潭万楼联也有幸获奖。</div><div> 笔者撰《镇湘楼赋》 ,为六字连珠韵、骈俪体赋,850字,系2011.3.30.31两晚上写成。赋文写作方法:为六字(镇湘而作屏藩)连贯成串珠,分嵌六段句尾,各段用一个韵,通篇骈对,而要素齐备,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紧扣主题,文辞锤炼,融文学、艺术、思想性于一体,集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是地方文史、古典文学综合素养的体现。此前,湘乡自古至今尚无连珠韵骈俪文,这一赋是首开先声。</div><div> 为锤炼赋文,精益求精点铁成金,恳望高师郢正,若能帮改得一个字酬[红包]20元,改得一句酬[红包]100元。</div> <h3> 《陈蕃扫除天下辩》说 明</h3><div><br></div><div> 1990年11月,我18岁正读高三,时《语文》课本上有一则记述东汉薛勤反问陈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短文,让学生写读后感。因我在高三之前几年即已萌生古典文学爱好,读过《古文观止、辞源、后汉书、龙文鞭影、世说新语》等,见到陈蕃之名就记出其有关史事,于是独具见地反其调,写出了一篇为陈蕃翻案、正面褒扬陈蕃心怀大志又立大事功的文章。时任课的成大瑜老师(湘乡市首届十佳班主任)所作评语是:“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且言之成理,但可多加阐述”,瑜师这评语于我甚是鼓舞。这是我的第一篇治学论文,也为我以后从事古典文学、文史研究首开先声。之后《直躬、夔一足、弹歌、唧唧、素琴、剑器、落英、女曰鸡鸣、华表、毕月乌、稀姓》等考辩文章陆续出稿。</div> <h3><b> 陈蕃“不扫一屋而扫除天下”辩</b><br></h3><div><br></div><div> 高中第五册《语文》课本上,有这样一则短文: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课本让学生根据此则短文作文。<br></div><div> 我初见此则文字,即感吃惊:陈蕃,东汉名士,各书有载,如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明李廷机《《龙文鞭影》:仲举非凡…志欲扫除天下的陈蕃确是掀天揭地干了大事功的历史人物,怎么这课本上却写薛勤反讥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在广大人民心目中,东汉陈蕃岂不被污成了不肯做小事也担当不了大任者?</div><div> 这拿陈蕃做靶子是不合史实的,事实上,这位东汉名士陈蕃(?~168),掀天揭地建功立业,其人其事彪炳史册。</div><div> 陈蕃事迹,古书多有记载,如《世说新语-德行》开篇第一则:“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世说-品藻》载蔡邕评陈蕃:“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曰: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慑下,犯上难,慑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一-蒙求》:“楚元置醴,陈蕃下榻”;明李廷机《五言鉴》:“陈蕃待徐稚,设榻悬中庭”;明萧良有《龙文鞭影》:“仲举非凡”;清邹圣脉《幼学琼林》:“不凡之子,必异其生”;民国谭世瑛《五言鉴》:设榻待徐穉,好士几陈蕃。</div><div> 《中国人名大辞典》一一O二页载:</div><div>陈蕃,后汉平舆人,字仲举。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薛勤谓之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勤益奇之。郡举孝廉,再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士也,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至焉。字之而不名,为特设一榻,去则悬之。累拜太尉。桓帝崩,窦太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封高阳侯。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戮力,共参政事,征用名贤。为人方峻疾恶,高洁之士争归之,汉末士大夫因之皆崇尚气节。与武谋诛宦官曹节、王甫等,事泄,节等矫诏害之。</div><div> 又《后汉书-陈蕃传》、《后汉书-党锢传序》详载陈蕃及其时史事。当时朝廷纲纪颓弛,而司隶校尉李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容接者名为登龙门。时有党锢、清议之风,太学诸生三万,特别推崇李膺、陈蕃之辈,时语云:“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可见李膺、陈蕃是当时的中流砥柱正能量人物。<br></div><div> 陈蕃言“当扫除天下”,是表达出少怀大志的他对朝政腐败、宦官专权不满,志欲以澄清天下为己任,而其又高自标持,不妄接俗人。陈蕃以一身荷天下之重,当时窦太后诏曰:“陈蕃忠清直亮”,其以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后又诏:“太傅陈蕃辅弼先帝,出内累年。忠孝之美,德冠本朝;謇愕之操,华首弥固。今封蕃高阳侯,食邑三百户”。《后汉书》范晔评曰:“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抗论昏俗…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汉世乱而不亡,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div><div> 陈蕃为时人推重,后世人也加以褒颂旌扬。如《辞源》载有陈蕃简介;《郡望佳话》:“嘉仲举之言,耿耿济时伟略;传孔璋之檄,岩岩经国文章”;《陈氏族谱》“闻诗礼于圣门,传家训远;志扫除于天下,悬榻风高”;陈氏宗祠楹联:登堂宛接太丘,德星百里,美济二难,守东汉遗风,父子弟兄皆足式;下榻适逢仲举,芳草半庭,志存一世,话南州轶事,修齐平治总相关。《从政史鉴》记有一篇:陈蕃志在扫除天下;《中华姓氏通书_陈姓》记有一篇:忠义老臣陈蕃;《成语词典》“扫除天下”即说的陈蕃;今河南平舆县还建有陈蕃公园,立有陈蕃公塑像。</div><div> 1983年《中国青年报》所载《扫一屋与扫天下》一文,举陈蕃不扫一屋例,来说明:不肯从小事情做起,是绝对担当不起扫天下之大业的;1996年《中学百校百人百篇精彩议论文》登江西张金《小事情与大事业》一文,也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顿时语塞”为例,来阐述:想干大事业,先从小事情做起…这等作文用史事陈蕃为例,皆属不合历史真实,且话不合理。</div><div> “有所为有所不为”,历史上确有一些心怀大志干成大事者,不屑于琐屑小事。清郑板桥有诗云:“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历史上的陈蕃匡时济世不扫一屋而干出了扫除天下的大事,其不扫一屋芜草不除之风,后世中还有仿效的,如南朝孔稚圭亦草莱不剪,人曰子欲效陈蕃乎?晚清经济时局的左宗棠“会缚湘筠作大帚,扫云扫雾扫尘埃”;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也不扫一屋,他说:“一心想治天下的英雄,没有时间打扫房间”(见《毛泽东萧子升行乞记》》;数学家陈景润也杜门却扫,他专心致志于数学研究,做出了“移动群山”的巨大成就。<br></div><div> 《语文》课本此一则文,编者本意是说明从小事做起方成大事,但举例设题不当,妄加删改,误导于人,未尊重史实人物,举例不当。薛勤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有古书上也并无此一句语,古书上记载的是:“(薛)勤造焉,蕃父出迓,勤曰:“足下有非凡之子,吾来候之,非从卿也”。时庭宇荒芜,勤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勤知其有清世志,益奇之,言论终日”。可见薛勤见陈蕃年少而器识非凡,并未反问,而是更加称奇、赞赏陈蕃。今所造作短文中其实删了“足下有非凡之子,非从卿也…勤益奇之,言论终日”,又杜撰擅加“薛勤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句。惜此一则讹传伪造之文从未见有人撰文澄清,人云亦云沿袭至今。<br></div><div> 这臆造反问一句,古书上绝无记载,那又是何时何人臆造附加的?据笔者查阅资料,有清代湘乡人刘蓉《习惯说》中记载: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又据1915年《教育杂志》登湘乡谭觉民文中句:“洒扫抹洗、启闭窗户等事,皆宜令学生躬自为之,使有耐劳苦爱清洁之习惯。某谓陈蕃不能扫一室,安能办天下事?”按此,则臆造 薛勤反驳陈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或出自湘乡谭觉民句。</div><div> 今撰此文辩明,《语文》课本举例失当误导天下,陈蕃实是不扫一屋而志在扫除天下且建立大事功的,薛勤反驳句是后世人附会上去。特为陈蕃作此翻案文章恢复名誉还其历史本原,且建议《语文》作删改,兹呈拙文祈方家赐教。 </div> <h3> <b>《 弹 歌 》新 说</b></h3><div><br></div><div> 所有《中国文学史》都载有一首上古歌谣《弹歌》:<br></div><div>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div><div> 所有书中都解述为这样一个诗意: “从它的内容和形式上看,无疑的这是一首比较原始的猎歌,它回忆了几乎全部的狩猎过程,反映了渔猎时代的社会生活”。或解为:“描写了原始狩猎的全过程”。</div><div> 笔者却于无疑处有疑,发人之所未发,提出考证新说,纠正这一所有书上众专家的谬论,指出这是近百年以来所有专家都以讹传讹了,笔者作考辩文曾刊登2002《大文化》、2008《洛杉矶诗刊》《蜻蜓》,在拙文面世之前,未曾见有人察辩此谬误。</div><div> 这四句八字,可谓文学史上一公案。所有《中国文学史》及《文艺学概论》《古典文学常识读本》,凡记述上古歌谣必记及这四句,凡记这四句都说是:”反映的是原始人的狩猎生活,把准备狩猎和狩猎情况形象地叙述了出来”。此说因袭至今,实际这都误解了原诗之义。</div><div> 1986年笔者阅读到此文,当时即起疑:此 逐宍的逐,应是驱逐,而不是猎捕。笔者便对这”原始的猎歌”持有了疑问。 1990年 因而搜集查考原始文献记载,发现《中国文学史》确误会了,这四句并非如各本所说讲的是原始人的狩猎,而是记载的一个最早的孝道典型。</div><div> 我阅有关原始记载古籍,据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载:越王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陈)音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弹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div><div> 据此可知, 实际这四句八字,歌的是古代一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害,而用竹弓作弹驱逐野兽以守护父母尸身之事。因为古人岩居穴处,茹毛饮血,人去世也是以白茅裹身,投于野外。孝子不忍心见,而发明弹弓,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所以说弹起于古之考子。</div><div> 笔者曾获见一本七十年代版的批法家著作,书上也记载了这一孝子守护白茅裹身的父母的事。</div><div> 这四言八字,从侧面记载到白茅包裹这一上古的民俗,从孝子作弹逐宍也可见原始人也认知父母爱护父母,并非无父无母。<br></div><div> 《文心雕龙》云:”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又笔者见清代成书的《康熙字典》载:“《吴越春秋》载《古孝子弹歌》”,可知弹歌题应称为:“古孝子弹歌",亦佐证是写古一孝子作弹,而非原始人狩猎。</div><div> 今人断章取义,且以讹传讹,误断其为狩猎之歌,实有违原诗之义,有悖治学之道。</div><div> 治学 之要,在于以沉潜考索之功,成就独到专门之学,不唯书不唯上,疑人之所不疑, 发人之所未发。 既有此新颖可喜之考证,不敢私藏,为存一真知灼见,因撰此文,纠正这一沿袭已久的望文生义造成的错误。 </div> <h3> <b>“夔一足”新 考 </b></h3><div> </div><div>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1885~1956,长沙人)著有专著 《古书句读释例》,其中 《叙论》中载:“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 一足也”。</div><div> 杨树达先生还加了按语:“如孔子所言,则”夔有一足“四字,本当作二句读,夔有一,为一读也,足字一字,为一读也。而鲁哀公之所问,则直读四字为一句。故疑为夔只有一只足之意。句读之关系于文义者若此”。</div><div> 这里 杨树达先生弄错了,当然他是沿袭孔子的解释,实际孔子圣人也解错了。</div><div> 上一则古文,在各种版本的 《古代汉语》 中,常被引用作 “不察句读,误断文句”的典例。</div><div> 文中说的是:鲁哀公问孔子说:“我听说 夔一只足,确实是吗?“ 孔子回答说:”夔是人,怎么会是一只足呢?他没有什么不同常人处,只是精通音乐。尧帝说“有夔一个就足够了”,任他为乐正。所以君子说“夔有一,足”。并非说 ”夔,一足” 。 </div><div> 笔者广泛稽考典籍,对 此“夔一足” 考证多年,今提出新说——</div><div> 鲁哀公听说的 “夔一足”,是有来由的。而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以为古尧舜时候的乐正夔是个人不可能是一只足,就自圆其说臆造出尧帝说”夔一,足”的话来。事实上,尧帝此话也不见经传,后来的孔子岂能听到上古尧帝说此话?且尧帝时候说的语言是“都俞吁弗”之类,也不可能说出“夔一而足矣”这样浅近的话语来。</div><div> 夔这个人物,古文献中多有记载,他是尧舜时候的乐官,如 《尚书.尧典》:“帝曰 夔,命汝典乐……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列子·黄帝第二》载:“尧使夔典乐,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史记·五帝本纪》等也有记载。</div><div> 经广阅文献予以考证,笔者发现 , 夔 并非如孔子所言“非一足”,而确实是一只足。鲁哀公听说的 “夔一足”是信而有征的。</div><div> 如《庄子·秋水》:”夔谓 虫玄 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无如也,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 《山海经·大荒东经》:”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无角,一足,出入水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名曰夔”。 《说文》:"夔,神魖也,如龙,一足";《段注说文》 ”夔“字下引广韵“山魈出汀州,独足鬼也”; 《国语.鲁语》:“夔,一足,越人谓之魈,人面猴身,能言”; 《风俗通义》:”俗云夔一足而精专,故能调畅音律“; 《钱谦益注杜诗》:’山鬼独一脚”句注曰:“木石之怪曰夔、魍魉,木石谓山也,或云夔一足,越人谓之山魈“; 《礼文汇》载 《遣山魈文》: ”夔之在山巅也,独足,向后庄周谓之山夔,屈平谓之山鬼“。 又《时古对类》中有'一足夔"句。 今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物上常有夔的纹饰,为一只足,夔龙纹禁上十夔为十足。</div><div> 夔一只足,在前人的著述中也有记载。如笔者曾阅见 近人钟毓龙 《上古神话演义》,卷三第101回记载:“文命向堂中望去,只见四壁满布金石丝竹等乐器,却先有一个形容古怪的人,坐在里面的主席上……那人从席上蹶起,…… 跳过来,伯夷就向文命介绍说:'这位是敝友夔兄",文命仔细一看,原来他下面只生了一只足,不仅诧异…… 夔曰“某生不幸,身体不全”。第145回也记载夔一只足跳跃行走貌。</div><div> 又曾见记载 明代蒋应镐著有 《山海经图汇全像》一书,惜笔者尚未及阅,想其中或有夔一只足 的 图像。近前笔者阅到一本《中国古代神话词典》,内载夔绘图即一足。</div><div> 这一只足的夔,也就是神话中的山魈夔、雷神夔,三位皆一体。中国古史专家顾颉刚说 “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古人对于神与人原没有界限,所谓历史,差不多是神话。神话中的的古神、古人,都神化了”。</div><div> 夔一足,本是古代一 神话形象,这一形象以 半人半兽的姿态出现。但经孔子自圆其说,就失去其 神话原貌了。而当今语文学界的众多著作中(包括各种版本的 《古代汉语》),也都无一例外认为 “夔一足”不能读为 “夔,一足”,却不知 夔本来 就是一只足。自孔子以来,数千年以讹传讹。1993年出版的《湘乡县志》,卷末中述及方志误标点也沿袭这一误说。</div><div> 今笔者以数十年钻研所积素材,成此专文论述,以澄清其事。更期待学界从此改正这一 两千年以来沿袭的谬误,还原其真实。</div> <h3>  <b> “直 躬” 释 义 </b> </h3><div><br></div><div> 《论语·子路》载:“叶公语孔子云:“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div><div> 上句中“直躬”一词,各家注释不一,如宋代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上注为:“直身而行者”;《辞源》上注为:“以直道立身”;《辞海》注为:”直道而行者“。在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获见”谒“字条附注为:”直躬,正直的人“;《古汉语大字典》上注为:”行事直率“。今学者杨伯峻 《白话四书》上注为”坦白直率的人“;湖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室编《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28页上刘礼吾注为:“坦白直率”;第156页周启模、陈明玉注为:“直身而行的人,这里指正直的人“。<br></div><div> 笔者认为,以上宋朱熹、今杨伯峻等,及各词书上的注释都误,直躬,应是古代一人名。<br></div><div> 直躬证父窃羊,《吕氏春秋.仲冬纪》记载详细:”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谒之上。上执而诛之,直躬请代之。将诛矣,(直躬)告吏曰:”父窃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诛之,国将有不诛者乎?”荆王闻之,乃不诛也。孔子闻之,曰:“异哉!直躬之为信也,一父而载取名焉“。又 《韩非子。五蠹》载:”楚之有直躬,其父攘羊,而谒之吏“;《庄子.盗跖》载:”直躬证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新论》载:“直躬证父,苍吾让兄,信让悖也”。以上各书中的“直躬”均是作人名来提的。<br></div><div> 又笔者阅读到明代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中记载了汉代直不疑典故,其中记载一句:“直不疑,系楚人直躬之后”,这佐证了直躬乃是人名,直不疑还是直躬之后。<br></div><div> 按上可知:直躬实为一古人名,是楚国的一个立身行事 讲求忠孝信义 并笃行之者。《汉书》上记载的汉南阳人、御史大夫直不疑,即直躬的后代。<br></div><div> 这里附带说一事。 笔者中学读书时候,有某语文教师 D 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试卷,竟然将此“楚有直躬者”一句解释为:“楚国有一个直着身子走路的人 ”,当时笔者一听,觉得此注释实在不通,便直言不讳:“难道古人还弯着身子走路吗?直躬应作人名翻译”。而该教师 不反躬自问,却说:“哪里还有姓直的?”笔者心直口快直抒己见:“是有姓直的,汉代就有直不疑,《百家姓》有记载,《汉书》有传,《辞源》也有记载”。但是,该教师语塞后,顾左右而言它。当时我还幽了一默:“楚国有个人直着身子走路,难道人本是弯着身子的?难怪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啦,1949年起中国人才由弯身子变成了直着身子”。<br></div><div> 直躬作何解?乃是文坛一公案。 笔者特作此”直躬”个案的解析,陈一家之言,并求证于各位方家。</div> <h3> <b> 《 女 曰 鸡 鸣 》 新释 </b></h3><div><br></div><div> 《诗经·郑风》中有诗云:“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div><div> 余冠英《诗经选》 翻译曰: “女说耳听鸡叫唤,男说天亮才一半。你且下床看看天,启明星儿光闪闪。”<br></div><div> 又 《郭沫若全集》第五卷中前二句翻译为:“女的说鸡怕快要叫了吧,猎人说天怕还没有亮呢。”</div><div> 按以上余、郭之译意,是男子认为女子估时间迟,他说为时尚早。然而, “鸡鸣、 昧旦” 是古时段名, “昧旦' 时是在 "鸡鸣"之后,若望文生义“鸡鸣”译为: “鸡叫唤”,雄鸡报晓,亦 “昧旦”之时,则后二句 男子所说之话,与之语意不相衔接连贯。</div><div> 笔者阅此,“于不疑处有疑”,乃予以考辩,在此陈一家之言,以申一得之见。</div><div> “鸡鸣 、昧旦”,作为时间名称,在战国至秦汉成书的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已有记载: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古时候把一日 划分为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共十二个时段,“鸡鸣 ”相当于丑时(即夜里一至三点)。“平旦”又名 “昧旦”,相当于寅时(即凌晨三至五点)。昧旦时,天将明未明,正是启明星亮之时。 <br></div><div> “女曰鸡鸣 ,士曰昧旦”句中,“鸡鸣”与 “昧旦”作为时间名称, 形成对文。<br></div><div> 又考 清代训诂学家陈奂 《毛诗传疏》,中解此诗曰: “旦,明也,昧旦,未全明也,昧旦后于鸡鸣时”。<br></div><div> 可见,《诗经》“女曰鸡鸣”一诗,现今许多专家望文生义翻译出误了。</div><div> 笔者认为, 此“女曰鸡鸣……”,本是写的一对夫妇的对话,男子认为女子说“鸡鸣”时间估早了,他 反驳说应该已是“昧旦”时,并让女子看天为证:你且看夜空,东方启明星正闪闪发光亮哩。</div><div> 因此, “女曰鸡鸣……”一诗, 笔者乃作纠正,翻译为:“ 女说时辰是 鸡鸣,男说时已是 昧旦,(男)你且起来看看天,启明星儿光灿灿”'。<br></div><div> 汉名儒郑 玄《毛诗笺》注曰:“此夫妇相警以夙兴”。郑注之意,也是说 这首古诗写的是一对勤劳的夫妻相互勉励以早起。而按余冠英、郭沫若译意,说夫还不愿早起, 则诗中的 “士”成了惰者,有悖原诗之旨。且今之注诗者岂能不顾汉儒郑玄之笺注呢?<br></div><div> 又,卿姓谱有《传家宝》歌:“传家何事宝,只在一生勤。戒旦风人美,舞鸡壮士闻…”,这”戒旦风人美”一句,就是“戒之已昧旦、郑风之美德”之意,正是由“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而来。<br></div><div> “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治学之道,贵在<br></div><div>博学慎思,勤下“沉潜考索之功”,成就“独到专门之学”,而不能 “唯书、唯上”,迷信盲从。须知名家权威亦自有学问未逮或”百密一疏”之处。<br></div><div> 笔者特此撰文,作一考辩提出新释,并求正于众方家。</div> <h3> <b>“ 唧 唧 ” 考释</b><br></h3><div><br></div><div>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前四句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句中“唧唧”一词,各书多释为“织机声”。</div><div> 笔者1986年在清水学校读初二时学习到这篇课文,当时对注释心存疑问:若“唧唧”解为“织机声”,怎么下文又说“不闻机杼声”?又想是否即指草虫啼鸣声呢?当时也觉有理,《诗》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且蟋蟀不是又名促织?</div><div> 而后多年,笔者留心考证,认为此诗中的“唧唧”并非指织机声,而是指叹息声。</div><div> “唧唧”解作叹息声,是信而有征的,古诗文中即有多例,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观其廊庑绮丽,无不叹息,入其后园,见沟读蹇产,石磴嶕峣,咸皆唧唧”;《全唐诗》载唐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五弦弹》“唧唧咨咨声不已,自叹今朝初得闻”;元稹《长庆历》“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张祜《捉搦歌》“窗中女子声唧唧”。又阅到金王若虚《滹南诗话》,书中更是说得明白:“夫笑而呵呵,叹而唧唧,皆出天籁也”。</div><div> 按此,《木兰诗》前四句是说:“木兰女当窗坐在织机旁,但未闻其札札弄机杼之声,只闻得她一声又一声地唧唧叹息”。这样“不闻机杼声”也就顺理可解了。<br></div><div> 笔者在查考诸书时也获见一书上注为:“唧唧,织机声,一说叹息声”,然注文未详加说明何以解为叹息声,人读之以为其模棱两可。笔者在此作详细考证,正可作为“一作叹息声”的详注正解。特撰此文,以纠正各书之误释。</div> <h3><b> </b><b> "素 琴 " 考 辩</b></h3><div><br></div><div> 唐代名篇《陋室铭》中句云“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iv><div> 上句中“素琴”一词,诸书注释不一,如江西师院刘世南、唐满先《白话译注古文观止》上译注为“朴素无华的琴”;岳麓书院1987一版、1997再版的《古文观止》均译注为“清雅的古琴”;初中语文课本中《陋室铭》文页下注为:“不加装饰的琴”。此外还有“未加漆饰的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白木琴”等注释。<br></div><div> 而文中句云“可以调素琴”,下句又云“无丝竹之乱耳”,颇令人费解。于是此数句之意众说纷纭,为文史学界久悬未决的公案之一。</div><div> 多年来笔者留心探考,兹试作辩明——<br></div><div> 关于“素琴”,典籍有记载,如梁.萧统《陶渊明记》:“渊明不解音律, 而蓄素琴一张…”《宋书.陶潜传》:“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有酒 适辄抚寄其意 ”;《 陶潜传》:“ 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 每朋酒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全唐诗》李白诗《赠临洺县令》:”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戏赠郑栗阳》:”素琴本无弦“;《赠崔秋浦》:”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白居易诗《访陶公旧宅》:”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名利,老死此丘园”。《丘中有一士》:”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清夜琴兴》:”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咏慵》:”有琴慵不弹,亦与无弦同“;《十六韵》:“谁伴寂寥身,无线弦琴在左”;《池上幽境》:”石上一素琴“;《自嘲》:”陶琴不上弦“。陆龟蒙《奉和袭美》:“琴上无弦靖节家”。王建诗《送于丹移家洺州》:”素琴苦无徽,安得宫商全“;《送杨亿诗》:“彭泽横琴岂要弦”。苏轼诗:”无弦且寄陶令意“。<br></div><div> 古有佚名《琴赋》就写到这一种无弦琴,句曰: “昭文曾不鼓,靖节每无弦”(见《诗韵合璧》)。清代黄祖耑《叙别本千文》:“陶琴无弦”。又唐.张随《无弦琴赋》:”酒兮无量,琴也无弦。灿星徽于日下,陈凤轸于风前。振素手以挥拍,循良质而周旋。幽兰无声,媚庭际之芬馥,绿水不奏,流舍后之潺湲。……“。又佚名《无弦琴赋》:”凭谁能记曲?即此足称情。玉轸空留迹,金徽未具名。手挥原寂寂,耳听讵暗暗。真人原有德,至乐本无音”。明代张宗子《丝社小启》:“但识琴中,无劳弦上。元亮辈正堪佳侣”。明·洪应明《菜根谭》:“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如神用,何以得琴书佳趣?”;又云:”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纵难遇羲皇之世,亦可匹儔嵇阮”。会心如斯,是真解人矣。<br></div><div> 按上可知,古时确有此无弦琴,这素琴无丝弦、琴徽,而高隐之士于此琴情有独钟,每横琴抚之以寄意,无乱耳之音,真得陶情之乐。 《陋室铭》中的”素琴“,即此无弦琴。句“无丝竹之乱耳”也就顺理成章可解了。</div><div> 想当今全中国万千中学语文教师,教《陋室铭》一课时,又有几人知素琴一词之义,正确讲解了?几乎都未留意此一词,未仔细推敲上下句意了。<br></div><div> 又,笔者曾阅见新出版的一套四卷分册的《琴棋书画》,其中《琴卷》一书上详细记载了很多种古琴,但未记载这种素琴,显然编著者未曾留意到还有此种无弦之琴,以致专著中也阙如,令人遗憾。<br></div><div> 笔者特将此悉心探考所得撰为文字,以作澄清,并就正于诸位方家。</div> <h3> <b> “ 剑 器 ” 辩 疑</b><br></h3><div><br></div><div> 唐杜甫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一篇,诗云:“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div><div> 其中“舞剑器”一词,在各种唐诗译注本上均注为”执剑而舞”,这一注释值得商榷。<br></div><div> 笔者广泛考诸典籍文献,认为此“舞剑器“并非”执剑而舞”。</div><div> 查阅《钱注杜诗》引《历代名画记》载:“有公孙大娘亦善舞《西河剑器》、《浑脱》,张旭见之,因为之草书,杜甫歌行述其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乐考》载:“剑器,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伎雄装,空手而舞。或以剑器为刀剑,误也”。明张自烈《正字通》:”剑器,武舞,用女伎雄妆,空手而舞”。清王士祯《居易录》“乐府诸曲,自古不用犯声,唐自则天末年,剑器入浑脱,为犯声之始,剑器宫调,浑脱商调”。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张旭尝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更得其神。剑器,空手舞也”。又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中亦持空手舞之说。</div><div> 按上可知,剑器实为古武曲名,其舞为女伎雄妆,空手而舞,而非执剑而舞。<br></div><div> 舞剑器,是健舞曲名,并非舞剑,这在杜甫原诗中就可看出。其序中曰:“见临颖李十二娘舞剑器”、”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其诗中句曰:“临颖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诗中的剑器,即是作舞曲提的。又唐司空图《剑器》:“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div><div> 据清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引载郧峰《真隐漫录》卷四六:“舞剑器、曲破二段,作龙蛇蜿蜒曼舞之势,两人唐装者起,二舞者一男一女对舞,结《剑器》”,所录宋时舞曲,与唐剑器舞相类。</div><div> 在此附带指出,《辞海—艺术分册》释剑器为”执剑而舞”。上海辞书出版社《体育词典》释为:“剑器舞,唐舞蹈,一般认为系女子独舞,所执舞器众说不一,或认为执单剑,也有执单刀、双刀、绸带以及雄妆徒手诸说。据今欧阳予倩考证,确认为双剑”。此词典二说皆误。不知欧阳如何考证的?</div><div> 又《语文学习》86.3封二登名画家刘旦宅绘《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诗意图,其画中为一戎装女子手执双剑,翩然起舞,实误会了舞剑器的原义,贻笑大方。 </div> <h3> <b> “ 落 英 ” 析 疑</b></h3><div><br></div><div> 屈原《离骚》句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句中”落英“一词,查阅各书,一注释为”落花“,一注为”初开的花”。究竟何义?成为语文学界一直疑难莫决的公案。</div><div> 笔者认为,此”落英“当解作”初开的花“。在古文中,”落“本有”初始“之意,如《尔雅.释诂》载:”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舆,始也“;《辞源》载:“落,初始也,《诗·周颂》:”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传》云:“访谋;落,始”。<br></div><div> “夕餐秋菊之落英”句的下文,有”贯薜荔之落蕊“一句,此落亦取始之义,落蕊即刚开的花蕊。<br></div><div> 考宋代笔记费衮撰的《梁溪漫志.卷六》载:”楚辞之意,乃谓采撷菊之始英者尔。东坡诗云:漫绕东篱嗅落英,”落英“其义亦然”,可见古人也曾这样正解。</div><div> “落英”若解为“枯萎而落的菊花”,也不合实际,因为秋菊是不落瓣的。深秋九月,百花凋谢,而菊花始开,其性属火,久日经霜傲寒而花蕊不落(即黄州菊花也并非“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一地金”)。故菊花有“霜下杰”之称。又咏菊诗句有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不随落叶舞西风”、”黄花犹有晚节香“、”菊花残犹有傲霜枝”、”秋英不比春花落”、“常羡黄花不落英“、”凡卉萎霜露,黄花孤节荣“、”秋菊能傲霜“等诗文句。《本草纲目》也记载:“饱经霜露,叶枯不落,花槁不零”。成语“黄花晚节”即比喻志节不坠。<br></div><div> 再则秋菊作餐(或酿酒)也不会 舍 枝上朵不摘,而去捡拾坠落于地的菊瓣。晋陶渊明《饮酒》:”秋菊有佳色,浥露摘其英“、”采菊东篱下”、“和露摘黄花”等,都是写采摘枝上菊花。又元王翰《题菊》:“归来去南山,餐英生空谷”,此“餐英”即称指开放的菊花。<br></div><div> 曾阅 《郭沫若全集》第五卷,上有郭老注释“朝饮木兰之坠露”为:“我在春天饮用着木兰花上的清露,我在秋天餐食着菊花瓣上的红霜”,郭老把“落英”释为“红霜”,悖离了原义。<br></div><div> 又陶渊明《桃花源记》句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各家注译中,有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徐鹏《中华活页文选》等书上注为“落英,落花”,均未审之言。此“落英”亦当释为“初开的花”,该句写的是“初开的桃花茂盛一片,烁烁其华的美景”。<br></div><div> 笔者业师大瑜先生多年前曰:“疑人所未疑,发人所未发,方见奇才巧思,方是真学问”,笔者深蒙教诲,因致力沉潜考证之学,今撰此文,并求证于方家。</div> <h3> <b> 中国稀姓——浣姓</b><br></h3><div><br></div><div> 中国稀姓——浣姓,古籍中未有记载,现今亦罕见。 笔者1984.9~2002年18年间,因广阅博览,而获 见16个浣姓人名,其中一次获见一本《史记故事精华》,编著者是两个浣姓人名。因发现“浣”是罕见的稀姓,笔者便留心探考其源流及分布。</div><div> “浣”这一姓,在国内都是稀姓。 笔者查阅许多典籍,如《辞源》《辞海》《古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四角号码新词典》 《修订版新华词典》等,发现”浣“均未载作”姓氏“一义项,属义项阙失。《辞源续订》及1979年版《辞海增补本》也未补入”浣'作姓一义项,《康熙字典》收录稀姓极多,其中“浣”字条也缺载“作姓氏'一义项。《二十四史人名索引》无浣姓人名。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中国人名大辞典》上收录四万人名,其有“唐浣花夫人、晋浣纱女”二人名:“浣花夫人,唐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妾,姓任氏;浣纱女,晋永嘉人,夜浣纱而旦成布”。但二人并非姓浣。又《百家姓》《御制百家姓》《千家姓》等载数百上千姓氏,然未见载“浣”姓。其它古籍如《元和姓纂》《尚友录》《稀姓录》《姓氏考略》《郡望佳话》等,均未见将“浣”作姓氏收录,也未 见古代的经、史、子、集乃至类书上有浣姓或浣姓人记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上也未见收录有浣姓谱牒。有一年高考,姓名代码表上竟无浣姓。而且1997年出版的《今古湘乡》中,“湘乡百家姓” 一章 记载湘乡2~10人的姓109个,其中竟也漏登了浣姓(湘乡有一家浣姓,四人姓浣)。</div><div> 现今的湘乡、长沙、汨罗等地存在浣姓人,则古代自然存在浣姓人。然而,浣姓的起源、世系,竟查不到任何记载,浣姓几成无源之水。笔者曾撰出《浣姓初探》一文,发表于《中州今古》《今古湘乡》等刊上,并 先后与湘潭、省城的姓氏、谱牒专家谈及征求,然也未 能解答,何光岳先生藏谱5万,中也无浣姓谱。 这一浣姓,就一年时间去搜寻,要在2006年前的出版物上获见一个书上的浣姓人名都难。</div><div> 发现人所未发现的,解答人所未解答的,是为治学之要。 稀姓“浣”姓,其姓氏源流、世系、迁徙等,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不知哪位能予解答此稀姓之谜?</div> <h3> <b>黄庭坚《湘乡云门寺》诗辩谬</b><br></h3><div> </div><div> 2007年,笔者重读《古今诗人咏湘乡》,书上登有宋黄庭坚《游云门寺》诗一首:空余叔子两青碑,无复山翁白接离。卧对江流悲往事,行穿云岭扣禅扉。松风半入烹茶鼎,山鸟常啼挂月枝。见说北归应有日,道人先作鹿门期。</div><div> 诗中几个词先解释一下:<br></div><div> 叔子:羊叔子,晋代羊祜,曾镇守襄阳。山翁:山简, 晉人,常倒著头巾(接离),镇守襄阳,常至习家池饮酒。道人:山谷道人,即作者黄庭坚。鹿门:襄阳一山名鹿门山,上有二石鹿,故名。</div><div> 笔者阅此黄庭坚《云门寺》诗,心内存疑:<br></div><div> 1. 诗中卧对江流、行穿云岭、松风、山鸟,写的是江边山上松林间的寺庙,与湘乡东风路云门寺地境大异;2. 地方史志从未见载黄来过湘乡,叔子、山翁也未来过湘乡;3. 黄在世时当北宋,湘乡云门寺始建于北宋皇祐二年1050,建之初并不叫云门寺,是明代永乐九年1411才改名云门寺。<br></div><div> 从地方史志资料可知,晉羊叔子未曾来湘乡,怎留有晋羊叔子两青碑?山简也未曾来湘乡。宋黄庭坚1045~1105,系洪州分宁人,从清《湘乡县志-流寓》、《历代寓湘人物传略》、明《湖广图经志书》、清《南楚诗纪》及《黄庭坚诗文选注》《沧白先生论诗百首》所附黄氏年谱年表中可证:黄庭坚在湖北任过职,却未曾来湘乡,也未作湘乡云门寺诗,同治《湘乡县志-艺文、寺观》中也未载此诗</div><div> 那此诗写的何地?从诗中叔子、山翁、鹿门可知,是写湖北襄阳,羊祜曾镇守襄阳,优游山水铃阁,缓带轻裘,人称斯文主将,还留有登山羊祜、岘山堕泪碑等事典。山简也镇守襄阳,还常至习家池饮酒。在《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中襄阳府部分,即有羊祜、山简之记载。诗末写到的鹿门,在上述各书襄阳府中也有记载<br></div><div> 经考证,此诗应是黄庭坚在湖北任职游荆州至襄阳府鹿门山时而作。末二句中,道人即黄自称,黄氏谓北归有日,且先作鹿门之游。 </div><div> 又查《大明一统志》,襄阳无云门寺而有鹿门寺,疑诗题或为鹿门寺之误。又查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山谷全集》及《全宋诗》,未见黄有此诗。<br></div><div> 总之,黄庭坚此诗非写湘乡云门寺,而是写湖北襄阳一山寺,为免再以讹传讹,特撰此文辨明。</div><div> 2007年笔者见到《湘潭文艺家辞典》,2009年见《辞典》修订版,2010年见到湘潭《千年诗经》,2012年见到湘潭谢征武《走近涟水》,以上各书均沿袭其误转载此黄庭坚《湘乡云门寺》诗,于是撰文纠谬,刊发于2012《湘乡诗词》。2013年出《湘潭历代诗词》,2014出《湘潭历史图志》,笔者参与了二书校订,及时予以纠误。</div><div> 笔者对此诗已经广泛稽考有理有据考证,辨明此诗非写湘乡云门寺。然而2012年,湘潭谢征武先生在其《走近涟水》一文中说是黄来湘乡看望友人写了此诗,又说:</div><div> 黄写了游云门寺七律一首,从前两句看,好像诗人来湘乡的目的是看望两位移民朋友,可惜故人已隔世,仅留两墓碑,只好戴白麻头巾卧对涟水凭吊一番。</div><div> 谢先生把晉代羊叔子、山简误为宋代黄庭坚的二位移民朋友了,他不知白接离本是晋人山简的专饰头巾。</div><div> 谢先生还译道:故人叔子已人去楼空,留下的仅两块青碑,我戴白麻巾来墓前看你,面对涟水想起了你我当年的友情。</div><div> 这可闹了笑话:宋代黄庭坚与晋代人攀上了友情?可见谢先生不知叔子青碑是晋羊祜事典,还臆造为黄氏看望他的两位移民友。<br></div><div> 治学应严谨,以根据作考证,若不严谨,凭臆断只能贻笑大方。</div> <h3> <b> 镇 湘 楼 赋</b> </h3><div><br></div><div> 楚南重镇,湘乡古城。历史渊深,人文萃盛。一方称之宝地,百姓冀为武陵。当明季频仍之燹兵; 叹湘邑屡遭以蹂躏。大正街畔,涟河渡津,倚之丽譙,待以严阵。时有总兵君德,驻军斯楼以保斯土;南公起凤,重修斯楼以佑斯民。实一邑之保 障兮,祈斯楼而永镇。<br></div><div> 拾级登楼,神怡心旷。鸣舟频听,平畴弥望。铃阁音传市肆,燕莺呢语帆樯。楼中杨泗挥剑,镇住四方邪魔。 阁上魁星点斗,射来万丈文光。农勤垄亩,士乐缥缃。沐彼尧天舜日兮,享诸乐土吾湘。 <br></div><div> 昔贤风徽,感发讴思。文采雄略,尚想其时。历任县宰与民同乐,公余更上;几多骚人携侣偕游,憩后吟诗。城畔送舟,饯行有孟容刘子;楼旁驻马,芳躅传郭公玉池。湘军始发码头,转征天下而戡乱;朱令曾召僚属,聚会楼中以拯时。东台秋纵马,争说湘中聚德星;西塞春栽杨,要令天下消兵气。国事蜩螗,毛润之考察农运,畅谈斯楼,燃起革命火种;气机鼓舞,湘人士奋学芸窗,运筹中枢,致力治平“学而”。<br></div><div> 历朝雷电风云,数劫刀兵水火。斯楼四遇圮修,命运几经坎坷。竟遭日机滥炸,而毁古邑高阁。红日新天,还看今朝昂扬之人民;蓝图宝地,怎觅昔日巍耸之城郭?建设文化名城,一方努力筹划;重修镇湘楼宇,万众呼吁运作。 </div><div> 址易南堤,滨临江渚。庚寅经始,辛卯竣成。拔地而起,高屋建瓴。望东山日出、“西湖”月映; 湘流北去,岳色南横。云门寺梵呗缭绕,文峰塔云霞蔚蒸。伏虎井清泓流润,洗笔池瑞霭环腾。目接牌坊之壮景,耳聆校院之书声。宝鼎永镇,钟鼓长鸣。“天下 湘军”,启今朝为动力;“湘中俊杰“,传后世以典型。题额大书,借重于沈老;镌楹佳句,端赖于众英。与岳阳、黄鹤而媲美;步望江、滕王以驰名。花雨淅沥,仿佛曾公鹤归乡国;春风畅和,络绎游客燕集阁亭。文字互激扬,赏湘邑风物之美;江山凭指点,生志士拯济之心。毕集此间骚客,临风把盏;还看江上才人,蘸笔抒情。惠政泽万家,一方建设呈新貌;温风拂两岸,四面景观若画屏。 <br></div><div> 魅力湘乡,山水龙城。湘军源地,红色摇篮。涟水碧环,东台青峙;春满古邑,绿到城南。登斯楼也, 长怀天下之忧乐;居兹土兮,共建乡邦之荣繁。文塔当笔, 写来发展历史;芳洲作舟,扬起改革风帆。愿一方久治,牛劲长在;四海永宁,鲸波不翻。试看两千平方 热土,日新月异;百万本土英才,凤起龙蟠。励志建功,东成西就;扬英腾茂,地北天南。誓担天下之大任兮,当作国家之屏藩! <br></div><div> 诗云:</div><div> 摩星摘斗豁双眸,鬓影衣香展快游。 </div><div> 台阁新成延胜迹,山川有幸识名流。<br></div><div> 两间元气钟斯地,三楚精神萃此楼。</div><div> 湘水一泓千叠浪,骋怀长念范公忧! </div><div><br></div><div> </div><div> 《镇湘楼赋》简要说明<br></div><div><br></div><div> 2007年,笔者发掘了镇湘楼文献史料,刊发《今古湘乡》《湘乡文史》等刊。2010年4月政协策划《镇湘楼方案》时,笔者将原文作补充、修订后,撰写《镇湘楼沿革》文2800字 交呈。2011年元月《台湾文献》刊发。2011年市里重建镇湘楼并广征赋文,因响应其事,作此连珠韵骈俪体文赋。</div><div> 1、 镇湘楼名称的由来,是“斯楼足以镇湘而作屏藩,因名焉”,此赋即用楼名由来6字(镇湘而作屏藩) 为韵, 分为6段,一段一韵(较单用一韵灵活,用韵便于定句,朗朗上口)。</div><div> 2、全文采用骈对(含当句对,这样句式灵活多变化,读来铿锵有节奏)。 <br></div><div> 3、分6个层次,写出镇湘楼起源、当年景象、相关历史人文、圮后重修、新楼设计及四面景观、展望将来,又结合本土人文特色、地方精神来写。其中写出了与镇湘楼有关的重要史实,以发掘其深厚底蕴。 </div><div> 4、 赋文后附七律一首,乃文意犹未尽加赋一律以抒发也。附注释10条,只是另加详细说明(实际原赋并不晦涩,一般都能读得通)。<br></div><div> 5、 主题思想:本文叙述了镇湘楼曾为一方保障,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因战乱而毁。今逢盛 世和谐, 重建新楼,“汇萃湘楚精神”,激励鼓舞百万湘乡人民忧乐关情、居安思危、以天下为己任,同时赞美了湘乡人民追求长治久安、与时俱进、担当天下的昂扬精神, 以及敢立大志、蓄大气、干大事的独特胸怀。 </div> <h3>文史学者: 陈湘魁</h3><h3>微信号码: wxhx1972423 </h3><div>手机号码:13973291551</div><h3><br></h3><h3> <b>简 介</b><br></h3><h3><br></h3><div> 陈湘魁,1972年出生,1984年开始萌生文学爱好,1990年开始创作文史考辩文。1992.9~2005.4教书十二年,1999年12月发表处女作《文塔遐思》,2000年感叹人才而作《千里马的嘶鸣》。2002当选政协委员,2005.5入市城参与修志,现从事文化工作。近十年参与地方文化项目20多个,参与出版书刊约200种,个人著述古典文学考辩文、地方文史文等120篇,行文严谨而风格独异。个性独特:不烟酒槟榔不牌赌;喜读繁体直版书;中学时代即治学独到见地作考辩;不同流俗不跟风喜经典老歌。读的书如二十年代人,作的文如三十年代人,经的苦如四十年代人,唱的歌如五十年代人,看电影如六十年代人,其实我是七十年代人。</div><div> 广求天下知音,欢迎同道交流。</div> <h3>摄影师: 孙宝福</h3><div><br></div><div> 孙宝福,1969年3月出生,辽宁大连人,鲁美毕业,大连理工大学工作。业余执着于光影的实践,其摄影作品唯美、空灵、有意境。他认为:“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处处是美景。”</div> <h3>美篇编辑:陈英</h3><h3><br></h3><h3> 陈英,1969年6月出生,闲云野鹤。散文创作十多年,旅行、摄影、写作,生活的常态。</h3>